佛弟子文庫

轉定業與因果律的悖論

夢參老和尚  2017/08/26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轉定業與因果律的悖論

我曾經講過,定業要是可轉,沒有因果了;定業不可轉,就沒有人成佛了。那就是說,佛力是不是能抵得住業力?你是問我這個問題。業力得你自己抵、自己消;自做業,你要自己受。所以過去有這麼一個故事,說老虎的脖子上栓了一個鈴鐺,誰敢去拔啊?誰栓上的誰去拔。很簡單,所以解鈴還需繫鈴人,你造的業是你自己去消。

這兩句話似乎很矛盾。業要可轉,沒有因果。因果定律,因果是絕對不錯的。業如果是定業了,要是能轉了,就沒有業了,還講什麼因果呢?可以轉嗎?如果所有眾生的業不能轉的話,哪一個眾生也成不了佛了,我們的佛種就斷了。

為什麼我們要學《般若經》呢?等你有了般若智慧一照,什麼叫定業?你能把你的業拿出來顯示一下嗎?什麼叫業啊?業性本空,業沒有體的。業是有個決定的什麼樣子嗎?過去就沒有了。「業性本空唯心造」,業是由你心造的。你開了悟了,或者你成道之後,有了般若智慧,業還有嗎?連你的妄心都沒有了。那種懺悔才叫真懺悔,「心亡罪滅兩俱空」,心也沒有了,業也沒有了;「是則名為真懺悔」,還有什麼業可轉,還有什麼是業?這是到了義、究竟圓滿的時候,這樣來解釋的。

至於說佛,說眾生,都是假名,這只是一個標示而已。佛也是假名,因為有些眾生,沒有明白自己是佛,才說這個是佛。如果眾生本身、本性都是佛,佛也是假的,不是真的。釋迦牟尼佛相,這是假相。當你沒悟得的時候,假的就是真的;當你沒明白的時候,你對你的肉體,人家打你、罵你,你會煩惱的。當你真正空的時候、悟得的時候,肉體是假的,他罵也好、打也好,跟你好像沒關係似的,砍你一條膀臂你也不知道痛了。

古來祖師在受刑的時候,砍他一刀,他說:「將頭臨白刃,一似斬春風。」你一砍我腦殼,好像你的刀在空中砍一樣。過去我們有一位祖師高妙峰,他住在五台山,壽命盡了,小鬼來抓他抓不到。滿山都找,沒有這個人,沒有人知道他住在那裡。小鬼就請出土地公,土地公說:「他在入定。」因為僧人一入定,他的肉體看不到的,他跟山河大地,跟空結合一起了。你只能看到空,什麼都沒有的。

小鬼就請問土地公說:「我們這樣交不了差啊!有什麼方法能把他引誘出來?」他說:「他還有一件事沒放下,還沒修成。他有一個缽,吃飯的飯碗,他非常喜歡這個缽。你要是一敲他的缽,你就把他逮到了。」

小鬼就照著土地公說的,就敲他的缽;一敲,就看到他在那兒坐著,並沒到哪兒去。小鬼一鎖煉就把他鎖上了。他一詫異,高妙峰問他:「你為什麼鎖我?」小鬼說:「你壽命盡了。你啊!假修行,不是真修行,你還愛這個缽,我們才能把你拿到了。」高妙峰說:「我就這件事放不下。現在也被你們拿到了,好啦,再給我看一看。」小鬼想:「這會兒你跑不了了,把你鎖上了還跑得了?」小鬼把缽遞給他的時候,啪的一摔。高妙峰在摔的時候,那小鬼再一勒他,鐵鏈子沒有了,勒到空中了。他就說:「要拿老僧高妙峰,除非鐵鏈鎖虛空;要還鎖得虛空去,再拿老僧高妙峰。」

大家有沒有理會這個意思?定業不可轉?三昧加持,三昧是什麼呢?就是他修的功夫,到了空境了,成了般若境了。諸法皆空,因為能空的時候就能現一切相,能現一切相而一切相不執著就是空。這是很微妙的,也不是大家現在能學的、能入的,得一年一年的、慢慢的功夫,這就是般若智慧。「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就是這個般若,能照見五蘊皆空,色、受、想、行、識都沒有了。

因為這兩句話是很深的意思,因為經常有人這樣問說:「師父啊!我的業能轉不能轉?」看你自己轉不轉,就是這個涵義,你修行的功力不夠,不能轉,為什麼都能夠變化啊?因為業跟心是一個,不是兩個。煩惱跟菩提是一個,不是兩個,所以說煩惱即菩提,生死跟涅槃是一樣的。生死本來有生滅,涅槃是不生滅,生滅是對著不生滅說的,不生滅是因著生滅而起的,生滅、不生滅原來都沒有。

如果我們對初學佛的人說「沒有」,他說:「我學啥啊?學了半天,什麼都沒有!」你怎麼能證得那個「沒有」?所以這種話,不常說的,除非深入研究大乘經典,不然怕人犯錯誤。像《維摩詰經》,文殊師利問維摩居士說:「如何是戒、定、慧啊?」他說:「貪、瞋、癡啊!」貪瞋癡跟戒定慧是相違背的,為什麼問戒定慧,卻答貪瞋癡啊?戒、定、慧這些法沒有自性的,貪、瞋、癡的性即是戒、定、慧的性,戒、定、慧的性即是貪、瞋、癡的性。所以你問什麼是戒定慧,貪瞋癡就是戒定慧。沒有貪瞋癡,修戒定慧幹什麼;沒有戒定慧,貪瞋癡要怎麼斷呢?假名安立一切法。

初學的時候,你不能涉獵這麼遠,你得一步一步來,皈依三寶,受持五戒,然後一步一步的修行,從「有」消滅,漸漸達到「空」。

這個問題,我這樣給你解釋很多了,我這個話也說得很多,因為不這樣說,我們初學佛的人還是不容易入的。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夢參老和尚文章列表

生病時提不起精神,念佛也覺得不相應

問: 請法師開示,生病時提不起精神,念佛也覺得不相應...

孝行得善報的幾則故事

《孟子 梁惠王上》有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

為什麼這個願非常了不得

第二個願就非常不得了了,增上誓願。 伏請世尊為證明,...

宣化上人:種惡因,結惡果

每一個人有每一個人的因果報應,自己造哪種業,就要受...

世間人講公平,事實上並不究竟圓滿

中國傳統思想講到,做人處事要謙讓。謙,就是把自己的...

字體潦草易誤事

【原文】 書信一事,關係甚重。若常用草體,或成習慣,...

慎勿於此十種對境犯淫

【原文】 閨秀豈容玷辱。一生名節攸關。六親體面沒遮欄...

求地藏菩薩卻「事與願違」的背後

我們都是佛弟子,皈依三寶了,我們對佛法有沒有疑心?...

【大藏經】【註音版】華嚴經淨行品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大藏經】【註音版】大輪金剛陀羅尼

大輪金剛陀羅尼...

【大藏經】【註音版】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

(龍藏本)...

度四流者為作橋樑,趣彼岸者為作船筏

【度四流者為作橋樑。趣彼岸者為作船筏。是三善根殊勝...

慾海漂流具眾苦

講苦,那佛說了種種方法,斷苦的方法,但是我們用不上...

念地藏菩薩聖號,為何能讓病好

【隨住如是諸佛國土。若入無憂神通明定。由此定力。令...

打知名度的多,真實了生死的少

佛法進入末法的時候現在我們已經快三千年了,進入末法...

末法時代8個很重要的法門

消業第一 金剛薩埵法門 金剛薩埵佛尊因地時曾發如是大...

違背天道而行,就會遭致災殃

如果你一天到晚都是意必固我,那就絕對你幹不成任何事...

看問題不能停留在表面上

不少人,對沒有親眼看見的事物,常常給予否認。你說:...

虛雲老和尚《參禪警語》

心即是佛,佛即是覺,此一覺性,生佛平等,無有差別,...

勝鬘夫人的故事

勝鬘夫人,出自佛教經典《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

福報的陷阱

善導大師在《觀經四貼疏》裡講:生死甚難厭,佛法復難...

三個方面檢驗是否已離開妄想

每一個因緣都可以修功德,不一定是在順境才修學。逆境...

煩惱都是自尋的

人們在生活中總免不了有一些煩惱的事兒。有些煩惱來自...

怎樣對治輕生的念頭

問: 怎樣對治輕生的念頭? 大安法師答: 在學佛的過...

如何觀心呢

剛開始觀心時,我們要在佛堂裡把心靜下來,你不能在開...

聖嚴法師《持誦觀音聖號的法門》

觀音菩薩的法門一共涵納七個法門,至深的是《楞嚴經》...

這四種念佛功夫,都是同步跟進的

說到持名念佛,由於每個人的根性或者與這個法的緣分有...

【佛教詞典】諸色

(雜名)種種之事物也。敕修清規月令須知曰:歲終結呈...

【佛教詞典】為處

【為處】 p1176 瑜伽八十三卷二十頁云:為處者:作所依...

【視頻】善導大師水火二河喻

善導大師水火二河喻

【視頻】慧普法師《具德天母心咒》

慧普法師《具德天母心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