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為什麼古來有些祖師能把腿一盤,要走就走要來就來

紹雲老和尚  2022/07/23  大字體  護眼色

為什麼古來有些祖師能把腿一盤,要走就走要來就來

我們修行的人,首要目的是了生脫死。那麼何謂生死?生死的根本是什麼?又如何了脫呢?這都是我們必須了解的。

《楞嚴經》云:「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此想不真。故有輪轉。」世尊告訴我們生死的根源就是妄想。所以,任何法門,無論是念佛、持咒,或是參禪,根本上只是一種方便,其作用都是對治妄想。然而,在種方便法門中,又有什麼不同呢?

虛雲老和尚曾經打過這麼一個比喻:譬如到一個目的地,有的步行、有的乘船、有的乘火車、有的坐飛機。那麼修行持咒、念佛等法門,就猶如步行、乘船、乘車。而參禪這一法門,就像坐飛機一樣,直來直去,不受一切阻礙,快捷了當。所以古來說此乃最上乘之法門。

修習這一法門的首要條件是要具足信心,信什麼呢?信我們當前這一念,就是我們了脫生死的主要關鍵。當前這一念不隨貪瞋癡轉,不隨色聲香味觸法轉;當下一念無生,明明瞭了,了了明明,還有什麼生死可了呢!所以,問題是在於我們當下不肯承當。

傅大士說: 「夜夜抱佛眠,朝朝還共起,起坐鎮相隨,語默同居止;纖毫不相離,如身影相似,欲識佛去處,衹這語聲是。」可知我們終日與佛一起,還要求佛加被。其實你這一念,念念將了自性;如果不生二念,你就是佛。但是,我們就是不肯承當,還要處處求佛加被,修持其他種種有為法門。所以《楞嚴經》中佛說:「此輩名為可憐愍者。」

然而,修持這個無上法門也有先後次第。因為各人的根器不同,修習不同,所以行持時也有層次上的分別。若然,我們參禪工夫得力,則能漸漸遠離五蘊。五蘊者,即色受想行識。

《楞嚴經》(卷九)上佛說:

「汝坐道場。銷落諸念。」你們在道場中,諸念消除,妄想息滅。

「其念若盡」妄想消盡,棄念入靜。則諸離念。一切精明。」沒有了妄想諸念,心就能精明明瞭。

「動靜不移。憶忘如一。」不移就是不轉;憶忘如一,即記起來也是如此,不記起時也是如此。

「當住此處。入三摩提。」三摩提就是正定。

「如明目人。處大幽暗。」 如明眼人,入於暗室。

「精性妙淨。心未發光。此則名為色陰區宇。」喻未破色陰也。

「若目明朗。十方洞開。無復幽黯。名色陰盡。是人則能超越劫濁。」如暗消除,色陰突破,色陰清淨就是見到自性,也就是破了本參。隨著個人工夫的深淺,破本參的程度也有不同。一般說破了本參,就能見了自性。

要到受陰盡了,得意生身,才能來去自由。所以得意生身的人,就如同從籠中出來的小鳥,能夠自由自在地飛翔。我們修行人如果受陰一盡,便能來去自由了。所以古來祖師有的把腿子一盤,要走就走,要來就來。唐朝洞山良价禪師的示寂便是一個好例子。

指月錄卷十六記載: 「師將圓寂,便剃髮澡身披衣聲鐘辭眾,儼然坐化。時大眾悲痛欲絕,號慟不止。洞山禪師忽然開目對大眾說:「出家人,心不附物,是真修行,勞生惜死,哀悲何益! 」於是命執事辦「愚癡齋」,大眾仍然戀慕不已,拖延至七日後,食具方備,禪師亦隨眾齋畢,就對大眾說: 「僧家無事, 大率臨行之際,務須喧動。」便歸丈室,端坐遷化了。」若想陰淨時,就沒有妄想,晝夜六時虛明直照。五蘊皆淨,就成聖果,真正了生脫死了。

在宋代,黃龍禪師發明瞭三關的法要。初關叫「祖師關」,也就是「破本參」,即是開悟了。如果再加功辦道,到了事理圓融的地步,你就能「過重關」。在重關上再用功進步便能腦門生眼,一切無礙,便是「破牢關」了。

其實參禪這一法,只要你把一個話頭參到底,根本不受這個三關約束。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紹雲老和尚文章列表

阿賴耶識

「阿賴耶識」是印度的語言,中文的意義就是「我」的意...

世間之道不能了生死

我們講道,它有世間之道與出世間之道之分。 一、世間之...

不可忘失自己清淨之心,這就是道

從前的人沒有禪堂,坐什麼香呢?沒有。六祖說:生來坐...

淨業行人如何勘驗自己是否深信切願

在臨命終時由兩種力量決定,一個是業力,一個是心力,...

一念相應一念佛,一日相應一日佛

心之本覺曰佛,心之始覺曰念。顧本覺之在人心也,似異...

「窮子喻」對我們的啟發

《法華經》講了一個窮子喻。一個大富長者的兒子離開他...

本煥長老的禪思語錄

◎ 未成佛時,要先結人緣,廣結善緣,隨眾隨緣,為教...

怎樣使自己的氣息調柔

在禪修當中,每天要注意的一件事就是怎樣使自己的氣息...

【大藏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

【大藏經】楞嚴咒註音版

楞嚴咒註音版...

【大藏經】【註音版】勸發菩提心文

勸發菩提心文...

【大藏經】佛說長阿含經

長阿含經序 長安釋僧肇述 夫宗極絕於稱謂,賢聖以之沖...

天天求藥師佛,為何身體還是沒有起效

問: 師父,我的身體不好,有人勸我去拜藥師佛,說這...

有幾種的功德來依止這個法身

這個佛住,就是佛的心的意思。這個法身是佛的心所依止...

思考方式決定你快樂或煩惱

有時候我想:人為什麼會生氣?其實人生氣的時候往往是...

【推薦】蓮池大師:竹窗隨筆

僧無為 吳江流慶庵無為能公。齒先予。德先予。出家先予...

【推薦】但依此修,常與吾同處無別

一日,舍利弗與維摩詰辯論不二法門,辯論到最精彩處,...

比羅陀守德招福

佛陀時代,有一位名叫修陀羅的長者,擁有無數的財富,...

千念萬念成就臨終純淨的一念

憶佛、念佛是我們人生中最重大的一件事情,我們要淨念...

飛來佛

南京棲霞山的棲霞山寺,被譽為是六朝聖地,千佛名藍的...

什麼是佛法

問: 什麼是佛法? 慧律法師答: 佛法很深、很廣也很...

不能了解生命的根本而錯亂用心

我們在明白整個生命的道理當中,最重要的先要了解生死...

聖嚴法師《堅持的是原則還是偏見》

待人處世的過程中,堅持原則本來是正常的, 問題是:...

牛奶背後的苦難

想像一個生命,打從出生起直到死的那天,被對待像一台...

智者大師: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

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 天台智者大師 說 宋四明沙門知禮...

阿彌陀佛是怎樣成佛的

淨土一宗,法門深廣,三根普被,人人可修,若真是正信...

眾僧良福田,也是蒺藜園;罪福由此心,非前境過咎

《南山律在家備覽》中,有一條深刻地分析了當前一些居...

破廟的感慨

三個法師在一破廟裡相遇,對那座廟的破敗他們很感慨。...

【佛教詞典】迦樓羅法

又作迦樓羅大法。密教修法中,以迦樓羅王(金翅鳥)為...

【佛教詞典】引攝善

何等引攝善?謂施性福業事及戒性福業事故,引攝生天樂...

【視頻】明海大和尚《吉祥經講記》

明海大和尚《吉祥經講記》

【視頻】夢參老和尚《心清淨無煩惱》

夢參老和尚《心清淨無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