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全部文章(第44頁)  【隨機推薦】

別人的是非善惡與你何干

只看到別人的過失,不審察自己的過失,是我們最大的無明習...

眾生易度人難度,寧度眾生不度人

遙指海東新月上,後世的禪宗,把祖師悟道的故事編集為指月...

人生兩大凶德,千萬要戒掉

咸豐八年,曾國藩給國荃的信中說:古來言凶德致敗者約兩端...

為什麼不把貧窮賣掉

佈施好品德,幫助眾親眷,行為無瑕疵,是為最吉祥。 我們...

如何使人相信三世因果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 通常...

假饒造罪過山嶽,不須妙法兩三行

古德法華偈頌云:六萬餘言七軸裝,無邊妙意廣含藏,白玉齒...

把福報留在法界將來好修行

要修行,不要求世俗樣樣都要。很多人念經,做功德很多,但...

【薦】為什麼他念幾句佛號就往生了

我們說了這麼多道理,就是要你做這件事情:請你把願力的成...

往生的心態比念佛數目更重要

我們從一個業障凡夫來說,佛陀施設的教導是先有法門再講心...

修行是自己的事,沒有一個人可以把「道」送給你

其實修學是不能取代的。我再講一次,沒有一個人可以把道送...

活著不孝,死了亂叫

古人有云:祭而豐,不如養之薄也。 就是說祭祀無論多麼豐...

生活禪與禪生活

今天簡單地和大家講一講生活禪和禪生活。這是個老題目,也...

在這世間我們很多事情都做不了主

依佛法看,怎麼樣才快樂?少欲才能夠滿足,隨緣才能自在,...

學會世間上的兩種快樂

問: 經常會覺得付出得不到回報,對別人好往往結果會...

主人在何處

雪岩祖欽問弟子高峰原妙:日間浩浩時你做得了自己主人嗎?...

《楞嚴咒》的四個密義

這個咒有一種不可思議的境界,它有四個意思。 第一個意思...

抽煙對外貌的十五大危害

抽煙對健康損害多多。一照鏡子您就能看出來!如果您抽煙,...

危難時才顯現出修行的真假

唐朝的船子和尚開悟後,每天都在溪邊搖櫓過渡,然後有一天...

念佛人斷氣後遭遇違緣能往生嗎

問: 末法眾生若命終、未命終,家中眷屬即為其穿衣,...

臨終正念是往生的決定因素嗎

問: 印祖多次提臨終助念及佛化家庭的重要性,尤其強...

白光長老生前教誨:錢太多了對出家人不好

核心提示:2016年10月26日(農曆九月二十六日)1...

生命有限,應積極尋求解脫

大家都知道,人的生命是最寶貴的,也是有限的。人們追求長...

這才是真正的苦行

戰勝煩惱困苦最勝行。我們修忍辱度又是能夠戰勝我們煩惱困...

念佛是享受,念的時候就是極樂

我們今天大概從早上五點多鐘有幾位菩薩就在那裡練習。我請...

【薦】捨不得兒女,誤了她一生的大事

一、肝癌病苦,拚命念佛,水腫消掉 另外一位病人。昨天有...

依攀緣心隨逐生滅,故得生死流轉

《楞嚴經》卷四中,佛陀敕羅睺羅尊者擊鐘,以此引導四眾破...

如何得到佛菩薩的感應

復次,曼殊室利,若諸有情,好喜乖離,更相鬥訟,惱亂自他...

心裡裝什麼就會跟什麼結緣

1.心裡裝著善良,裝著寬容,裝著真誠,裝著感恩,你的生...

乳癌病人的往生故事

有一位是乳癌的病人。她跟先生離婚了,先生也得癌症,比她...

佛來佛斬,魔來魔斬是何含義

問: 做夢會被夢境所轉,這種情況怎樣克服?就是佛來...

上香是上一支還是上三支

問: 上香上一支?還是上三支?還有紅香和黃香,上哪...

圓瑛大師禪淨雙修的思想

(一)由禪入淨的實踐 圓瑛大師,福建古田縣人,十九歲於...

龍褲國師的故事

昔日漳州有一貧苦的人在寺出家,心想修行,苦不知如何為是...

活驢現殺,受現世報

從我記事起我們家就和動物打交道,記得我上小學時我們家就...

佛的十力與四無畏

云何得處非處智力、過未現在業報智力、根勝劣智力、種種界...

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

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佛說阿彌陀經》 為諸...

一飲一啄來之不易,從點滴處節儉惜福

我們一定要愛惜五穀糧食,不能浪費,浪費糧食就是暴殄天物...

面對衰老的來臨,修行人與世間人有天壤之別

人的一生,包括少年、中年、老年乃至死亡,其實是很好的修...

能在動中修,這更是功夫

昨天有一位出家人問我在忙什麼。我說這段時間,上午忙的給...

口業清淨了,首先利益的是自己

口有四種過惡:兩舌、惡口、妄語、綺語。兩舌就是斗亂兩邊...

看破五濁惡世,生髮厭離心

進一步談五濁惡世這種是為甚難。而且,特別談到五種決定。...

小孩念佛可以消災解難

小兒甫能言,即教以念南無阿彌陀佛及南無觀世音菩薩名號。...

如何做好臨終關懷

從另一方面來看,國人長期受唯物論教育的影響,缺乏信仰生...

只要肯佈施,就會有好的果報

《大智度論》裡面有個很有意思的故事,是關於一個貧窮的畫...

世出世間思惟遍,不念彌陀更念誰

徹悟大師參禪都是開悟了的,教下也很通達,但是對淨土法門...

飲食無度者得飢渴咽病的現世報

地藏經上有一句話,飲食無度者,說飢渴咽病報。就是說一個...

可不可以同時幹好多事並學習呢

問: 師父,可不可以同時幹好多事並學習呢? 慧廣法...

如何看前途是好是壞

問: 師父,你好,能不能給看看我的前途是好是壞啊?...

【薦】只管念佛,無不靈驗

天災人禍,隨時發生,難以預料,令人不安。若常念佛,大事...

念佛不出聲心裡默念可以嗎

問: 請問師父,我有一個問題就是說,先去想厭離娑婆...

念佛就打瞌睡,一定要先修懺悔

有些人一提起佛號就容易昏沉,對不對?他不念佛還不會昏沉...

開車做飯的時候,是提起佛號還是觀照好

問: 師父慈悲!請問一下,我們在日常生活行住坐臥當...

念佛吃素轉惡業大苦為小苦

汝何不明道理,一至於此。目疾發生,不知懺悔宿生此生一切...

相同八字與不同命運

原文: 董文恪公為少司空時,雲昔在富陽村居,有村叟坐鄰...

造佛塔與繞塔的功德

塔的歷史典故 佛塔,梵文譯名是窣堵婆(STUPA),略...

尸婆羅尊者本緣

過去世尊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法之時,城中有一位月光長...

但以迷而未悟,故長作眾生

眾生心性,與佛無異。但以迷而未悟,故長作眾生。華嚴如來...

心作心是之義

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佛,正覺世間也。菩薩,緣覺,聲...

《圓覺經》之迷識四相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妄想執有我、人、眾生及與壽...

隆蓮法師《心經淺釋》

今天大家要求講《心經》,因為大家天天都在念,如果不講一...

一隻吃素的獅子,感動了全世界

這是一個感動全人類的真實故事,天性慈愍的母獅小泰克,從...

不讀誦經典就一門深入的話,是非常危險的

問: 末法時代眾生,以障深慧淺為主要特徵,不知一門...

警察講述他所經歷的因果靈異案件

我要說的是,我們警察大部分是很信因果報應和科學所不能解...

物質生活環境對人的影響

孟子自范之齊,望見齊王之子,喟然嘆曰:居移氣,養移...

女眾出家好還是在家好

問: 女眾出家修行好還是在家修行好?出家對家庭有什...

冤親是不定

年輕人談戀愛,朋友一介紹,哎呀,墜入情網了。就算是月亮...

修行為何要降伏憎愛二心

是故當知!有愛我者,我與隨順;非隨順者,便生憎怨。為憎...

【薦】鯉魚救子的感人故事

在烏江那個地方,有個名叫劉子胥的人。他有一個魚池,到冬...

善用這個念頭,是心就是佛

你要知道怎樣叫「念佛」。念頭是真的放在「佛」,那叫「一...

常誦此咒自動酬還冤家宿債

誦楞嚴咒自動酬還冤家宿債 阿難。在在處處。國土眾生。隨...

人相貌千差萬別的原因

世上的人,長相千差萬別,全世界的人找不出長相一樣的,這...

藥師佛的強大願力治癒了我的白血病

2013年是我治癒白血病的第四年。今天,我把發生在我身...

茗山法師日行一善的神奇效驗

慈,就是犧牲自己而施與他人之安樂;悲,就是同情他人而急...

阿彌陀佛的光明是沒有障礙的

阿彌陀佛的光明是沒有障礙的,即便是鐵圍山、須彌山或者是...

什麼是淨土宗的真行

持名判行行,則是助行,何名正行。答,依一心說信願行,非...

別人錯了,我為什麼要生氣

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會氣憤、會瞋恨、會討厭、會嫉妒等種種...

劣根眾生該如何修

問: 劣根眾生應以上求佛道為要,下化眾生隨緣去做?...

這樣賺錢花錢必能增加福報

佛陀告訴我們,佛法是難行之法,難行還是要行。佛陀對錢財...

不發心成佛我們怎報父母恩

一切菩薩都是發了心的、正走在成佛路上的人;已經達成目標...

捐獻血小板的德超法師:有什麼事比挽救生命更重要呢

有這麼一位佛教僧人:從2009年7月起,他在廣州、佛山...

觀身不淨是對慾望的強制壓抑嗎

問: 請問師父,在修止觀的時候,如果觀身不淨是否打...

供養賢聖獲福廣

昔日,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有一天,阿那邠邸長...

【薦】深圳最大海鮮酒樓改賣素餐 看老闆改變的心路歷程

剛到新梅園圓通素食城(深圳店)時,感覺很是驚訝。一是驚...

勿營明日計,當勉後世義

《俱舍論》云:此中壽不定,末十初無量。謂南瞻部洲眾生壽...

為什麼我們會莫名喜歡或討厭一個人

如果有一個人,我們沒有惹過他,但他一直給我們出難題,那...

持戒念佛才是真念佛

中國大陸淨土宗的傳承是專一持名,不必再帶觀想。我們要有...

淨土學人要做鈍功夫

對淨土經典的熏修如果沒有達到熟悉的程度,我們的舉心動念...

人以愛慾交錯,故心不見道

「佛言:人懷愛慾,不見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攪之,眾人共...

如何以禮待人,顯見自心中佛

禮是禮貌,待人的禮節,禮儀等,第一堂課已講過。現引古德...

淨與不淨都是心在起作用

一名有潔癖的縣官僱請一廚師。一天,兩人為以什麼為淨爭論...

有三種「火」在干擾我們的生命

我們從因緣果報的角度來觀察生命,發覺生命有很多的差別相...

不持戒只修善,容易招感不清淨果

又《業疏》云:若不持戒,得財施者,多貪不淨,以利求利,...

「持戒」與「修善」的差別

若持戒者,既絕惡求,清淨行絕,乃至佛果。如果我們能夠如...

阿彌陀佛不只是管往生

雖然阿彌陀佛是管大家生命結束時的往生,而藥師佛是管大家...

真正地孝順父母,一定要讓他們歸信三寶

為人子女要常念父母之恩。世人常說百善孝為先,侍奉父母是...

每日吃雞貪口欲,轉世為豬償殺業

紀曉嵐先生筆記上記載:河北新鎮縣文安城王氏的姨母,曾經...

既然罪性本空,為什麼還要懺悔

問:師父在課堂上,一再提到說罪性本空,同時也要我們...

突發腦溢血,念藥師佛化險為夷

藥師法門,又叫延壽法門。當有人死相現前,神識出竅之時,...

父母要我放棄病重的妻子,該怎麼辦

問: 法師您好!我跟妻子結婚快四年了,第二年妻子就...

一個人是否有智慧,可從這四點來判斷

歲月靜靜流過,無論它帶給我們什麼樣的遭遇,我們都應該從...

起瞋怒心會引起的三種過患

第一是心遠離安樂。一個經常生起嗔恨心的人,他的意識是不...

老中醫所遇的因果業報

池草師兄出生於中醫世家,幾代人在行醫過程中,記錄下不少...

勸人念佛有功德,可免除災難

吳允升,字常導,安徽歙縣人。年輕時,於蘇杭一帶做買賣,...

既仗佛力又仗人力,決不會走錯路的

過去的祖師們,如天台智者大師、永明壽禪師、蕅益大師、徹...

佈施就能夠獲得幸福

當你不再對他人進行任何要求時,你獲得的是內心的自由,而...

印光大師關於《金剛經》的開示

金剛經者,即有談空,不墮空邊。即空論有,不墮有邊。空有...

天地之大德曰生,如來之大道曰慈

天地之大德曰生,如來之大道曰慈。人物雖異,心性是同。舉...

流通佛法,須具內護外護

佛法者,心法也。此之心法,乃十法界之根本。不明此法,非...

若論幻身,則生同傀儡死作塵土

夫前之無始,後之無終。包太虛而無外,入微塵而無內。清淨...

淫殺二業,乃一切眾生生死根本

淫殺二業,乃一切眾生生死根本。最難斷者唯淫,最易犯者唯...

吉與凶是由人決定的,福人到處是福地

北周人盧光,素來崇尚佛道,對三寶至誠懇切,極為恭敬和信...

天竺高僧善無畏

善無畏,是大唐盛世來自天竺的一個高僧,深受唐玄宗李隆基...

了生脫死的門徑--八關齋戒

第一節 什麼是六齋日 八關戒齋,是俗人在每月的六齋日受...

做了好事被人罵,還要很高興

陰德就是說你自己默默地修行,默默地幫人家,不用宣傳,不...

功德寶山神咒的功德

功德寶山神咒 南(nan)無(mo)佛(fo)馱(tu...

果能攝心一處,則無事不辦

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從定發慧。《楞嚴經》 當知攝心二字...

日誦九百遍,救了兩隻眼

日誦九百遍,救了兩隻眼 李懷瑾,江蘇睢寧北鄉車家店人。...

絕症現前,應從三個方面下手

得了絕症怎麼辦?這是所有患者急待得知、急想解決的問題。...

世俗人為了面子,很容易造惡業

修行以後,不要貪面子,世俗人為了面子,很容易造惡業。比...

越施越富,這已經是佛門的常識了

一部大藏經中,到處闡明著因果律,不僅在三界六道中都遵循...

造什麼因果會導致疾病纏身

身體健康是很多人十分嚮往的。有不少人都是花錢買藥、買保...

我們來到世間,無非是個過客而已

我們來世間,不過是個過客,小住數十載就要回到老家。一切...

僧人的鞋為何要破六個洞呢

在佛寺裡,凡人也常有能體會的智慧。 像我在寺裡看到比丘...

為何達摩祖師要拆了剛建好的茅篷

達摩祖師,在印度貴為三太子,他爸爸想要他繼承王位,但達...

五蘊明明有,如何照見空

觀世音菩薩教導我們:無色受想行識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

若離妄語,即得八種天所讚法

復次,龍王!若離妄語,即得八種天所讚法。何等為八?一、...

損友導淫,精盡喪命

謝君,台灣省台北縣人,個性內向、乖巧,是個孝順父母的孩...

一位婦產科醫生遲到的懺悔

我是一個自醫學院畢業就開始從事婦產科工作整整三十年的醫...

具此三心者,必生極樂國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上品上生者。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

女人在生理期可以念佛誦經嗎

女人從十二三歲,至四十八九歲,皆有月經。有謂當月經時,...

在家居士做三時繫念超薦亡人如法嗎

問: 在家居士做《三時繫念》給別人超薦亡人,如法嗎...

鈍功熏修老實念佛

了解了心作心是的道理之後,我們該怎樣去修學淨土一法呢?...

念佛如何做到一心不亂

問: 念佛不能專心,不能夠做到一心不亂,怎麼辦? ...

真正智者惜已有之福佈施一切

一勸貧者施。經濟不寬裕,捉襟見肘,往往貧者難施。但是越...

你若執著它,那你的煩惱就來了

《般若心經》講的是什麼?當然講的是般若了。般若又是什麼...

坐臥不知元是道,只麼忙忙受苦辛

即使雨水紛紛,寒風徹骨,大家也不避艱辛地插秧,為了何事...

生死大事未明,如喪考妣

示石鏡一禪人 古人為生死大事不明,走向山中弔影單棲,專...

淨土法門的十種信念與八大要領

徹悟大師(17411810)清代著名高僧,中國淨土宗第...

往生淨土的三部曲

一、信資糧 首先,我們來聽聽三部曲之一,也就是三資糧的...

把我執我慢修理乾淨

破我執是非常重要的,大家都知道。空性、心性也是非常重要...

如何對待生活和工作中的消極悲觀

問: 弟子在生活中,體會到當今社會的種種五惡五痛情...

老實念佛,漸離生死

怎麼漸離生死?就是用般若智慧現量觀察這個世間的無常、國...

打坐的基本方法

打坐時首先要選擇僻靜的地方,遠離憒鬧和紛擾,在家可選一...

善良,讓人生的機遇不曾錯過他

聖保羅國際影業公司計劃籌拍一部情感電影《中央車站》,把...

禪是離不開生活的

禪是離不開生活的,柴米油鹽是禪,穿衣吃飯也是禪。能在生...

心中有春天,所見所聞無不是春意盎然

筆者有一位從事社工的學生,最近生活得非常充實。原來是得...

【薦】優曇法師與《蓮宗寶鑒》

優曇法師是元代高僧,俗姓蔣,安徽丹陽人,家族世代奉事佛...

一念善即佛,一念惡即魔

《六祖壇經》云: 一念修行,自身等佛。 前念迷即凡夫,...

吃肉無異於間接殺生與慢性自殺

小時侯,我於沿海鄉鎮長大,伙食中,雖少肉,卻多魚。從少...

夢參老和尚略說密宗次第

先修四加行 你說求上師、求灌頂,受這個灌頂、那個灌頂,...

曇鸞大師的念佛說

曇鸞(476-542),是南北朝時代北魏的一位佛教高僧...

覺悟的三個層次

覺悟既然是一個根本問題,就要知道覺悟的層次和內容是什麼...

橫財不堅固

【原文】 楊槐亭前輩言,其鄉有宦成歸里者,閉門頤養,不...

朝著正確的方向走去,總有一天會到達目的地

經云:過去有人,癡無智慧,極渴須水,見熱時焰,謂為是水...

成就九法得道果

昔日,佛陀與五百位比丘於迦毗羅國的闇婆梨果園弘法度眾。...

以八正道度生死流

往昔佛陀與五百位大比丘在摩竭國神祇恆河水邊時,世尊告訴...

心中留一個信念,並為之去追求

從前,一個老盲人帶著一個同樣雙目失明的小徒弟,以拉二胡...

人真的需要動物性蛋白嗎

說起蛋白質,第一個在你腦中浮現的是什麼?相信很多人腦中...

會說話的兩頭瞞,不會說話的兩頭傳

信者,在佛家講就是不妄語--不說虛妄語、說話真實有信用...

【薦】六個方法可以懺除過去和現在所造的罪業

無始以來我們造了無數的業,逐一受報,什麼時候才能成佛呢...

為何出家人每半個月要布薩誦戒

昨夜說的黑月白月誦兩重戒法,這是世尊金口所宣。 【注1...

我慢高山,法水不入

在修學佛法上,我們常說:我慢高山,法水不入。 這正是在...

修行不要搞得太複雜了

問: 師父您好!請您開示,業障煩惱覆蔽身心時,是否...

臨終時怎麼知道來的是阿彌陀佛

問: 請問法師,臨終時阿彌陀佛來接引,但我沒見過佛...

只個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靈物

末句結歸,言如是不可思議者,當是何物?惟自性乃爾。言性...

為家人燒菜放料酒,會破了酒戒嗎

問: 法師您好!弟子受了五戒,自己並不喝酒,也不食...

在家居士可以常替亡者助念嗎

問: 在家居士,可以經常替亡者助念嗎? 大安法師答...

識得平常心,一切處都是道

昔日趙州問南泉:如何是道?泉曰:平常心是道。州曰:還可...

以佛為境界專念而不息

《華嚴經兜率偈讚品》:以佛為境界,專念而不息。此人得見...

佛法為人生之必要

論到佛法大意,本來頭頭彰顯,不待言說,言說不及。若欲方...

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

古語云: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人心如地,播植...

半個饅頭,詮釋了母親的愛

曾經在國語日報上看到一篇文章,題目是:「母親,您的名字...

美國顯赫家族的邪淫報應

看周圍的環境,邪淫的事件多,而顯著的報應卻似乎看不到,...

怎樣修行才不被外境所轉

問: 我最近一個朋友介紹虛雲老和尚方便開示,其中說...

臨終遭此變故,還能往生嗎

問: 病人已命終或快命終時,家中眷屬即為其穿衣,殺...

淨土法門修行關鍵--發願

舍利佛,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佛說阿彌陀經》...

人往往不能善用其所長,變成反面就不妙了

【《韓詩外傳》曰:夫士有五反。】 這裡提到古書的《韓詩...

福德不具,萬事不順

很多人到寺院求財運,求官運,求平安燒了一輩子香,求了一...

六道輪迴,淫為其本;三界流轉,愛為之基

至於六道輪迴,淫為其本。三界流轉,愛為之基。阿難尊者為...

不評價別人也不必執著於別人的評判

生活當中的評判和修行當中的評判是不一樣的。當我們的心去...

淨土宗為律教禪密之歸宿

須知律為教禪密淨之基址,若不嚴持禁戒,則教禪密淨之真益...

念佛人該如何辦喪事

接手書知汝母已於初二日念佛往生,不勝傷嘆。雖然,汝等既...

念佛人有病當全身放下念佛求往生

汝母年高,於淨土一法,未能認真修持。宜常與談說六道輪迴...

念佛不可過猛,須按自己精神氣力

至於念佛,必須按自己之精神氣力,而為大聲,小聲,默念,...

若欲不受苦果,必須先斷惡因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生佛不二,凡聖一如。由迷悟之攸分,...

唐太宗與390名死囚的死亡之約

貞觀八年(公元634年)九月初四這一天,長安城寬達15...

各行業人員修行須知

軍隊 所言公門修行,不專指誦經持咒念佛而已。必須盡己職...

最值得懷念的近現代高僧們

他們致力於振興佛教,在弘法生涯中不畏艱險。他們曾經影響...

錯失良機的吳引之

民國時,蘇州有位吳引之先生,是清朝的探花,探花是科考第...

輪迴故事:晉代名將羊祜找到前世遺物

羊祜(221~278),字叔子,西晉著名軍事家、政治家...

寧守道貧賤而死,不為無道富貴而生

《六度集經》原文 昔者菩薩時為凡夫。博學佛經,深解罪福...

如何讓身口意能夠清淨

迴光返照,就是觀照自己,找自己的缺點,《楞伽經》云:妄...

這種人已是過去種下深厚善根之人

當知一經一咒一佛菩薩名號的修持,做一點點的善事,已經是...

台灣醫生30年淋巴癌自救成功:純素和運動

作者簡介:李豐,細胞病理權威、台大醫院主治醫師、國立台...

如實知世間即是出世間道

世間有很多煩惱和痛苦,繁雜社會,芸芸眾生,從出生到死亡...

觀想的供養能否得到真實的福報

很多學佛修行的人,初學佛的時候總是有所求的,或是希望家...

洪燾改惡,果得善報

明朝時人洪燾,有一天暴斃,恍惚間被一綠衣人引到陰府。洪...

觀音菩薩能令眾生獲得十四種無畏功德

《楞嚴經》卷六載,觀世音菩薩聞熏聞修,以金剛三昧無作妙...

人生在世誰最可靠

今晚我有機會在此與各位宣講佛理,真是高興。現在我要提出...

一朵可以辨別是人還是鬼的紅花

如滿禪師的王姓朋友逝世了,他就去為朋友誦經超度。一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