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若欲不受苦果,必須先斷惡因

印光大師  2016/10/1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若欲不受苦果,必須先斷惡因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生佛不二,凡聖一如。由迷悟之攸分,致升沉以迥別。大覺世尊,愍而哀之。示成正覺,普度眾生。以醍醐之一味,隨機宜而殊說。大根則為說頓法,令其速成佛道。小器則授以漸教,使彼徐出塵勞。隨順世間,循循善誘。示戒善,辟人天之坦路。明因果,陳趨避之良謨。

言戒善者,五戒不殺,即仁。不盜,即義。不邪淫,即禮。不妄語,即信。不飲酒,則心常清而志凝,神不昏而理現,即智。五戒全持,不墮三途,恆生人道。此與儒之五常大同。第儒唯令盡義,佛則兼明果報耳。

十善者,不殺,不盜,不邪淫,名身三業。不妄言,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名口四業。不貪,不瞋,不癡,名意三業。此與五戒大同。而五戒多分約身,十善多分約心。十善具足,定生天界。

至於遇父言慈,遇子言孝,對兄說友,對弟說恭,種種倫理之教,則皆欲使人各盡其分,無或欠缺,隨順世相,修出世法。

若夫廣明因果報應,不爽毫釐。墮獄生天,唯人自召。乃如來至極悲心,欲令眾生永離眾苦,但受諸樂耳。故不惜現廣長舌相,為諸眾生盡情宣演。經云,菩薩畏因,眾生畏果。若欲不受苦果,必須先斷惡因。若能常修善因,決定恆享樂果。此即書之作善降祥,作不善降殃。易之積善必有餘慶,積不善必有餘殃之意。但儒唯約現世與子孫言,佛則兼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無盡而論。

而凡情未測,視作渺茫,不肯信受。如盲背導師,自趣險道,欲不墮坑落塹,何可得耶。是故佛法廣被十法界機。若約人道而言,即無一人不堪受佛法,亦無一人不能受佛法。藉令各修戒善,則俗美人和,家齊國治。唐虞盛世之風,何難見於今日。因茲道啟西乾,法流東震。歷代王臣,咸皆崇奉。以其默化人心,隱讚治道,伏兇惡於未起,消禍亂於未萌故也。至於出家為僧,乃為專志佛乘,與住持法道而設。非謂佛法唯僧乃可修持也。

此諸淺說,乃如來隨順世間,漸令出世之人天乘法。餘如聲聞,緣覺,菩薩等乘,咸皆以此為基。若夫有大根者,直趣妙覺,徹證吾心本具之佛性,極暢如來出世之本懷,其義深遠,姑置勿論。

如來隨機利生淺近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印光大師文章列表

聖嚴法師:不知不覺佈施了一千萬

我有一位弟子,在二十年前家中尚不富有時,便偷偷在心...

宇宙人生都離不開因緣果報

當初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成等正覺,悟到宇宙人生的真...

三種情形來判定業的輕重

藏教的思想認為,現象界的這些差別主要是業力。萬般皆...

好人天照應!但行好事,自有前程

大約十年前,父母開始信佛,他們不是那種只知道燒香求...

「不幸」的故事

改運、消災、改名,自古以來這種迷信就已深印於人們心...

慳貪的果報

昔日,佛在波羅奈私國弘化。當時,國內有一位大富長者...

吃素念佛之人為什麼也會遭受苦難

問: 今有一疑問,請求老法師慈悲開示。弟子吃素念佛,...

野狐精,他心通在何處?

唐肅宗時,西天大耳三藏來到東土,自稱有他心通,肅宗...

【大藏經】【註音版】八大人覺經

八大人覺經...

【大藏經】【註音版】勸發菩提心文

勸發菩提心文...

【大藏經】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與...

【大藏經】【註音版】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

憶佛念佛,實得道之捷徑

【原文】 教理行果,乃佛法之綱宗。憶佛念佛,實得道之...

印光法師對六個詰難疑問的解答

眾生在迷,如生而盲者,迷本有家。若欲歸還,須待人領...

有心世道之人,咸皆提倡佛學

佛法者,心法也。此之心法,乃生,佛,凡,聖各所同具...

念佛三昧摸象記

原文 歲在丙午, 予掩關於慈溪之寶慶寺。謝絕世緣, 修習...

定業可免還是不可免

問: 師父,我見佛經上有說定業不可免,為何又要說滅...

有四種供養因緣,使僧眾心生貪愛

有一天,釋迦牟尼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向比丘們開示...

生命從哪裡而來

這種妄動跟業力的流轉大致上分成兩種:一種是眾生的別...

在恭敬中求,從生活裡修

天龍寺的夢窗國師擔任七朝的帝師,久受朝廷恩典,更受...

印光大師永思集·大師遺教

自述(一九三九年) 廿八年冬,外國人某氏至靈岩,謁見...

初心修悟要法

(一)如何修悟 若論此段大事因緣,雖是人人本具,各各...

西方極樂世界到底在哪裡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收看鳳凰佛教風直播,...

她曾四次見到虛雲長老,晚年一心一意求生淨土

人們都稱她是老菩薩 我第一次來東林寺時,在天王殿後面...

如何讓佛號更加堅定呢

你的佛號跟你的心理的水平是有關係的。你心理的素質不...

心態重於環境

每天上午的同樣時間,一位富翁都會乘車經過一個公園。...

淨土法門與發菩提心

我們修淨土宗的,如果把一句阿彌陀佛名號,當做阿伽陀...

聖嚴法師《智慧100》

第一篇 智慧之眼 ■.智者多聞 多聞令志明,已明智慧增...

【佛教詞典】四住地

眾生煩惱,以所住地分之,有四住地,略稱四住,即三界...

【佛教詞典】怛陀竭多

(人名)王名。譯曰如來。釋迦譜十曰:為佛造寺王也,...

【視頻】地獄一遊

地獄一遊

【視頻】東南佛國--鄞州佛教略影

東南佛國--鄞州佛教略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