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朝著正確的方向走去,總有一天會到達目的地

達照法師  2016/10/18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朝著正確的方向走去,總有一天會到達目的地

經云:過去有人,癡無智慧,極渴須水,見熱時焰,謂為是水,即便逐走,至辛頭河。既至河所,對視不飲。傍人語言:汝患渴逐水,今至水所,何故不飲?愚人答言:君可飲盡,我當飲之。此水極多,俱不可盡,是故不飲。爾時眾人,聞其此語,皆大嗤笑。譬如外道僻取其理,以己不能具持佛戒,遂便不受,致使將來無得道分,流轉生死。若彼愚人見水不飲,為時所笑,亦復如是。

意思是說:過去有一個人,非常愚癡,毫無智慧,特別口渴的時候很需要喝水,看到了天氣炎熱時的陽焰就說是水,於是就朝他以為是水的方向追逐而去了,直到了辛河。但當他到達了河邊,卻看著河流而不知道喝水。旁邊有人跟他說:「你就是因為口渴才追逐水源,現在到了水邊,為什麼又不喝水了呢?」那個愚癡的人回答說:「你如果可以做到一飲而盡,那麼我就可以跟你一樣也喝下這個水。但因為這水非常之多,兩個人都不可能喝盡,所以我也就不用喝了。」

在場的大眾聽到了這樣的說法就都大聲笑起來。譬如有些外道很片面地執著自己所認識的宇宙人生之理,因為自己不能完整受持佛陀教導的戒律,於是就連任何一條戒律都不受了,以至於他將來也無法得到清淨解脫的涅槃之道,繼續流轉在三界之內的生死苦海之中。就好像那個愚癡的人看到了水卻因不能全部喝完而一點也不喝,被當時的人所恥笑,道理相同。

這個故事說明瞭愚人固執於自己錯誤的看法,並且以這種錯誤的看法作為人生的行為準則,對自己對他人都毫無利益,甚至大有損害。但愚人卻堅持執著到底而不知道悔改,也不明白自己錯在哪裡。看上去這個故事的情況是極其荒謬的,但類似固執的人在現實生活中卻屢見不鮮。比如小孩子常常不吃飯,需要跟大人比賽才會有動力吃下去,如果大人們不吃的話,他也不吃。古人讀書就有陪讀之說,也就是如果沒有人一起讀書,小孩子就會沒有毅力讀下去;有了陪讀一起念書,他才會安心把書讀下去。

這是人類共同的孤獨症所在,怕自己一個人做事情沒有意義、沒有安全、沒有人認同,所以做好事和做正確的事,也需要有榜樣、有楷模,甚至有人跟你比較、比賽才會更好更快地完成,才會有更大的衝勁兒。

當然,故事中更不可理喻的地方是要對方「飲盡」,自己才「飲之」,因為大家都喝不完,所以自己就不喝了。其實,生活中類似的人也是不少的,因為不能完全達到目的,所以就連起步都否定了。尤其是善事和修行,因為怕自己達不到聖賢的要求和境界,所以放棄了最基礎的行善和修道。

佛陀教導我們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因果報應,如影隨形。一切善行都有相應的結果,只要朝著正確的方向走去,總有一天會到達目的地。不必一開始就要呈現最終的結局,更不必看著別人的行為才去行善修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達照法師文章列表

如何運用「一心真如」這個觀法

這個地方我們解釋一下。須菩提尊者在觀空的時候,是以...

靜波法師:創造人間淨土,即是往生佛國淨土

感謝上淨下慧大和尚,感謝柏林寺常住,給了我一個鍛煉...

三界之苦,輪迴過患,應生出離之心

蓮宗十二祖徹悟大師,以十六字總結淨土法門修學之要訣...

事懺的三個種類

一、責心懺自責己心,令生厭離。 二、作法懺向清淨大小...

星雲大師《生活與修持》

諸山長老、各位法師、各位護法信徒: 今天,是我們在...

蕅益大師開示學道要門

學道要門 學道之人,骨宜剛,氣宜柔,志宜大,膽宜小,...

不去實行,你就不能證得

在學佛之後。很多道友總感覺自己所學的不夠。了解的不...

轉五蘊為五智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

【大藏經】佛說罪福報應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迦維羅衛國釋氏精舍,與千二百五十比...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

佛說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

【大藏經】梵網經

梵網經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窮於玄原之境...

【大藏經】佛說月光菩薩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與大苾芻眾,而...

達照法師談弘法:關注眾生,契理契機

談弘法 關懷民生,要去觀察社會需要什麼 中華佛光文化...

達照法師:修行的用心處

經常遇到一些道友,首先就會問他們用功修行的用心處在...

達照法師:人生應具備的三種境界

【人生境遇何須料,歲月無痕獨自游。 寄語如今營營客...

達照法師:從意根下手

這個意根啊,不容易,講妄想我們大家知道,腦袋那個老...

《壽康寶鑒》白話

(三寶弟子 翻印 印光大師 編訂) 古時賢者編了《不可...

用功人有兩種難易

用功人有兩種難易:(一)初用功的難易,(二)老用功...

獨步楞嚴的圓瑛法師

圓瑛法師,俗姓吳,出家後法名宏悟,字圓瑛,號韜光,...

沒有好好念經修行,最後能靠願力往生嗎

問: 如果皈依了,但是沒有好好念經修行,最後靠自己...

【推薦】不要低估無始劫來妄想的力量

有些人說,我們念佛就好,幹啥要調伏呢?問題是我們內...

口說愛語可助我們攝化眾生

善護口業,不出惡言,可令我們內心保持清淨無染。口說...

是非只因多開口,煩惱皆因強出頭

常人往往視逆境為外來因緣,總不知究竟的緣由為何?往...

中國佛教的十大宗

佛法在印度古代時,小乘有各種部執,大乘雖亦分空、有...

如何才是真念佛

【原文】 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真能念佛...

極樂世界的人惡種子會起現行嗎

問: 淨土經典講到,西方極樂世界無有惡趣之實,乃至...

斷除生命的相續——自我意識

在唯識學的相續,它提出兩塊:一個是雜染的相續;一個...

阿彌陀佛略傳

阿彌陀佛於未成佛前,在過去無量劫中,為妙喜國的國王...

【佛教詞典】揭職國

【揭職國】 p1188 西域記一卷十六頁云:揭職國、東西五...

【佛教詞典】四眼

(雜語)五眼中就菩薩所得而除佛眼,謂之四眼。因菩薩...

【視頻】佛寺巡禮-普陀山普濟寺

佛寺巡禮-普陀山普濟寺

【視頻】夢參老和尚《若不傳法度眾生,畢竟無有報恩者》

夢參老和尚《若不傳法度眾生,畢竟無有報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