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德法華偈頌云:「六萬餘言七軸裝,無邊妙意廣含藏,白玉齒邊流舍利,紅蓮舌上放毫光,喉中甘露涓涓潤,口內醍醐滴滴涼,假饒造罪過山嶽,不須妙法兩三行。」跟大家分享一下。
「六萬餘言七軸裝」,《法華經》有六萬多字,「七軸裝」應該是七卷的意思。
「無邊妙意廣含藏」,什麼叫「妙」?不可思議。輪迴是可以思議的。大家看著好、看著壞,都記憶猶新、印象深刻,但是佛法告訴你,那不是真的,不是固定的。每個人,包括我們自己,都不是固定的,所以你才能夠解脫自在。
「白玉齒邊流舍利」,就是我們在讀誦的時候,口在讀誦,心裡在想,身體在相應。所謂的「舍利」就是法舍利。我要告訴諸位的是:骨舍利不如法舍利。骨舍利是戒、定、慧的結晶,法舍利就讓你能夠擁有這樣的結晶。現實中,我們很多人重視骨舍利,而不重視法舍利——就是我們讀的《法華經》,這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
「紅蓮舌上放毫光」,人們都焦慮、苦惱,我們去轉化的時候,本來就沒有一個固定實在的焦慮、苦惱,我們就解脫了——火焰化紅蓮。「紅蓮舌上放毫光」,毫光是佛的徵兆,就是你可以作佛,你今天讀《法華經》你就可以有一顆成佛的種子。
「喉中甘露涓涓潤」,你在念的時候,你發現它是救苦救難的,它是解除我們煩惱的,它是細水長流滋潤我們自己的,當然也會影響別人。
「口內醍醐滴滴涼」,所謂醍醐灌頂就是妙藥。我們自己焦慮、苦惱的時候,就會讓我們清涼自在。
「假饒造罪過山嶽」,就是假使無量劫來,我們所造的罪業,像山那麼高,像五嶽那麼高,非常之多,讓人望而生畏。
「不須妙法兩三行」,我們現在,佛教的江湖上,經常有人說「消業障」,那我今天告訴諸位的就是:你身體做不到,就是業障;你管不住自己的嘴,就是業障;你思想想不開就是業障。前幾天,我們接待一個局長的妹夫。妹妹沒了,就說那魂在他身上,嚇蒙了,黑天白天不敢睡覺,蒙了。誰說的?是佛教徒說的。什麼樣的佛教徒?山寨版的,這種山寨版的影響更大,影響更廣。所以,我們要提高警惕,依教奉行,以法為師,依法不依人,很重要。如果我們真明白了,原來我們所造的罪業,也不過是「過去心不可得」,那你還糾結什麼?「不須妙法兩三行」,《妙法蓮華經》幾行就可以消你的業障,為什麼我們今天不珍惜呢?我們很多佛教徒不務正業,連三皈依都沒有做到,讓人很失望、很遺憾。所以,我們今天捫心自問,應當警醒自己,激發自己依教奉行。
《法華經》序品中有:「以慈修身,善入佛慧,通達大智,到於彼岸。」這兩三句就可以度人了。什麼意思?
「以慈修身」,我們去結緣,要給別人歡喜,別人痛苦我們應該幫忙;
「善入佛慧」,心裡平衡,即使別人不讚嘆我們,不感恩我們,我們心裡也平衡。因為你要成佛,你要解脫,你憑什麼做交易?
「通達大智」,大智就是你明白,六道輪迴都是幻化的。
「到於彼岸」,解脫自在。
這個應該是又有「雨大法雨,吹大法螺,擊大法鼓,演大法義」,我們現在在幹什麼?哪是大法?搞什麼狐仙、黃仙附體,這些個跟佛法有關係嗎?一點關係都沒有。但是這樣的東西是有廣闊的市場,打著學佛的招牌,做著跟佛法完全不相應的事情,這樣的人特別熱鬧,特別多。
在經文中有二萬日月燈明佛,都是同名同號。最後一位佛叫日月燈明佛,他未出家前有八個王子。因他為妙光菩薩說大乘經的因緣——妙光菩薩是文殊菩薩的前身,所以,日月燈明佛說《妙法蓮華經》。說多長時間?六十小劫。一劫就是我們這個世界的成住壞空、生住異滅,比我們的生命要長多了。說六十小劫的時候,佛身心不動,他不會動座位。聽眾怎麼樣?「聽佛所說,謂如食頃」,聽的人就像聽一頓飯的時間。可見,時間和空間是不固定的。所以我們老往西邊去找,找西方極樂世界,那我告訴你,極樂世界在你心裡。你要想得開,你就沒有業障;你的心淨了,你的佛土就淨了,可謂法喜充滿、不可思議!當然,為什麼不可思議?因為你現在是人。你現在是人,你就永遠也想不明白;你如果改變了你做人的想法,就會明白,原來這是可以做得到的。
彌勒菩薩問文殊菩薩,釋迦牟尼佛光明神通的瑞相,這是《法華經》的因緣。為什麼彌勒菩薩要問?因為他未來要成佛。為什麼要問文殊菩薩?他代表智慧。彌勒菩薩代表我們的未來,學佛者的未來;文殊菩薩代表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個佛教徒。你如果沒有智慧,你是盲修瞎煉的;沒有智慧,你的方便就是隨便、是藉口、是一種愚昧、是一種誤導。文殊菩薩就對彌勒菩薩說:「今佛世尊欲說大法語。」什麼叫大法?就是大乘,大乘就不是小乘,不是我們所想像的,我們的局限和困擾。
日月燈明佛說完《妙法蓮華經》就入滅了,就滅度了,然後把八個王子就交給了妙光菩薩,妙光菩薩就是他們的老師。八個王子中最後一個王子叫燃燈佛。燃燈佛是誰的師父?是釋迦牟尼佛,燃燈佛給他授記的。請大家注意,我們現實生活中,居然在黑龍江出來一個燃燈古佛,特別可笑。但是,一幫傻子在那裡折騰,騙了太多的人。什麼叫末法?「聽邪不聽正,聽騙不聽勸」就是末法,末法的徵兆是人的問題,不是佛法的問題。《法華經》多好!可有幾個人真正地、認真地去讀誦?沒有幾個的。
妙光菩薩有八百弟子請教日月燈明如來講《妙法蓮華經》。這位妙光如來就是文殊菩薩的前身,這八百弟子中有一個人,他的名字叫「求名」——貪名利養,求名、求利。發心比釋迦牟尼佛都早,但是他還是成佛了,只是成佛比較慢。他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他學佛非常早,雖然求名求利,但是最後他必須明白,他也必然要明白,這個名、利都不可靠,都是過程,你只努力就好。我們現在追名逐利的結果有太多的後遺症。如果有太多的後遺症,我們不安全了;如果我們不健康,那我們為什麼還要這個東西?所以,佛教徒不是怕追求,可以追求,可以努力,可以成功,但是我們所追求努力的不過是一個過程。當然,我們也可以去結緣。
「求名」就是彌勒菩薩,他原來是妙光菩薩的弟子。所以,今天——現在世,這位「求名」就是彌勒,向文殊菩薩請教——就是原來的妙光菩薩,佛教就講因緣的,這就是因果。我們現在江湖上居然有人會看因果,有人會超拔?這其實都是鬼話。誰給你認證的?在書中所說的佛法都是佛給印證的。佛說的才是經,至少是佛給印證的才是經,個人說的不算。所以,佛教徒從來不搞個人崇拜。但是,我們今天的佛教江湖很混亂、很糟糕,我也希望借著我們讀誦《法華經》這樣一個因緣,大家要提高警惕。騙子的服務態度一定是最好的,這裡邊有太多的佛托,太多的故事,請大家一定要注意。
你究竟是要慧命,你還要熱鬧?如果你要熱鬧,那你跟著隨波逐流就好了;要慧命,你就應當耐得住孤獨和寂寞,要有規則,按規則辦事。此中因緣微妙複雜,不過是緣起,緣起甚深、甚深……所以佛法是清淨的緣起法,我們是染污的緣起,所以追名逐利、認假為真;佛菩薩是清淨的緣起,讓大家解脫自在。說無常變化;說無我,沒有主宰性、實在性;說解脫,要超越生死輪迴。所以,哪裡有什麼附體?說這些幹什麼?說這些就是別有用心,就是江湖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