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能在動中修,這更是功夫

如瑞法師  2016/11/07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能在動中修,這更是功夫

昨天有一位出家人問我在忙什麼。我說這段時間,上午忙的給同學上小課座談;中午該接待接待,主要是學生的這塊兒;下午有大課。

接著那位出家人說:「我看那些古德傳記呀、禪宗語錄啊等等,那些祖師大德度眾生可不像你,一天到晚地說。過去那些大德,一上坐,一首偈,或者一句話,了事兒!」

我說:「就是,因為我不是這些大德們,只不過是在一起互相給予鼓勵,大家互相提攜,一起修道罷了。」我接著說:「那你不妨學古德來首偈,看看怎樣。」

那位出家人就說了一首偈:「今朝正月半,有事為君斷。切忌兩眼睛,被他燈火換。」

這首偈是北宋年間,清遠佛眼禪師的法嗣法忠禪師上堂說的偈。偈的意思,因為禪師是江西那一帶的人,那一帶正月十五鬧花燈,特別地紅火。「今朝正月半」:正是正月十五的時候。「有事為君斷」,就是有事兒了,那我為你來說說。

我們常說出家人修行,如果修到「無事僧」,內心裡對外面的這些境不再貪著,不被外面的境所轉,能夠向內裡面觀,看看那個時候你還有什麼事!所以告誡徒眾的就是「切忌兩眼睛」,一定要注意一雙眼睛。

我們知道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見到外面的境界,色身香味觸法六塵,那中間有識起作用。當眼睛對六塵,被六塵的境界所轉,引起分別呀、貪著啊,那你就該忙了。

「切記兩眼睛,被它燈火換」:見了什麼境,就執著在什麼境上面,忘了自己出家,忘了自己修行,是在做什麼。如果正月十五鬧花燈,滿眼花燈,被花燈所轉,那就要檢討自己。

每個眾生,那我們知道佛性是平等,人人皆具,但為什麼得不到受用呢?就是眼睛被外面的六塵境界所轉,蒙蔽了真心。

有些學人問法忠禪師:什麼是佛?禪師答:莫向外覓。什麼是心?莫向外尋。什麼是道?莫向外討。什麼是禪?莫向外傳。畢竟如何?靜處薩婆訶。「薩婆訶」,我們天天在念,它是吉祥、究竟、圓滿、寂滅等義。「薩婆訶」就是究竟圓滿。

當我們這顆心不向外尋覓,能學會向內裡面來思惟,慢慢我們內在的力量就會增長。內在的力量增長,慢慢就會克服我們身體各個方面的障礙。

清泰園閉關的那些師父,也沒見她們看醫生,那天天就是很簡單一日兩餐。有一些雖然沒有了外面的熱鬧,但是她們很富有,就覺得一天天在走進佛陀。

那我們在動中修的時候,這更是功夫。靜中修固然需要因緣福報,但動中修呢,會修的一切時都在修;不會修呢,可能就被種種的境界所轉。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如瑞法師文章列表

學佛修行人應有的心態

蕅益大師開示曰:學道一要真為生死,二要具足剛骨,三...

如是相續念佛在心,能辦一切淨因功德

凡公臨私養,歷涉緣務,雖造次而常內心不忘於佛及憶淨...

佛為病比丘洗身因緣

過去,在賢提國的精舍中,有一位年老的比丘,因為長期...

居士披僧衣,不但沒功德反而有罪過

【原文】 圓頂方袍,則知三衣①,僧服也。發其首而僧其...

略釋《四料簡》要義

佛教的大綱,不外乎五宗。這五宗是:律,教,禪,密,淨...

首愚法師關於修行的開示

一、持咒 修行路上要找到跟自己相應的法門很不容易,...

在家居士如何看破放下

問∶ 在家居士如何看破、放下? 慧律法師答∶ 看破,...

以死亡和衰敗做為禪修對像

如果在家生活是最適合修行的話,佛陀就不會叫我們出家...

【大藏經】【註音版】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

(龍藏本)...

【大藏經】文殊菩薩心咒

文殊菩薩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諦d...

【大藏經】佛說百佛名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

【大藏經】【註音版】普賢菩薩行願品

(根據印光大師校定本校對)...

哪還有什麼比了生死的事大呢

我們禪七打到這個時候,應該功夫有個受用,能提得起。...

正物須正心,修行即在平常中

正物須正心,修行即在平常中。 若離世間證菩提,怎見如...

做到這二十五法,就能開發禪定和智慧

禪堂的居士身上穿的禪褂上都有止觀兩個字,在我們修行...

阿彌陀佛是怎樣成佛的

淨土一宗,法門深廣,三根普被,人人可修,若真是正信...

命運的好壞是如何產生的

有人說:胎兒一旦離開母體,呱呱落地之時,就注定了一...

被貪慾的念頭所繫縛

過去,佛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時,摩訶迦旃延尊者住在...

微信朋友圈裡的善惡因果

在通訊和傳媒極其發達的今天,微信給大家帶來了信息交...

閱藏的用功方法

好,各位有緣,大家吉祥。 佛門裡常有一句話叫:無事不...

理解觀世音菩薩的四個要點

觀世音菩薩的名號與他的慈悲威德深入亞洲人心目中,他...

輪迴的真相——十二因緣

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 丙二、別明,分二: 一...

如何大發「七聖財」

新春期間,親朋好友見面總互道恭禧發財。而佛門中人,...

父母之恩,昊天罔極

有一位研究力學的教授常常跟學生講述一個道理高空物體...

王陽明心學的四大智慧

王陽明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學家,創立了偉大的心學體...

福報越大的人,要越早收心

一個人越接近臨終時越重要。諸位!我勸所有淨土宗的人...

人生七苦

第一苦:生 作為七苦之首的生,就是活著。生乃是所有...

憶念眾生如子想

往昔,無畏王如來滅度之後,在正法時代有一位聰明慧黠...

【佛教詞典】水器

(物名)灑水器也。於護摩之修法或灌頂法時,盛灑水者...

【佛教詞典】齋席

(雜名)設齋供之法席。...

【視頻】妙境法師《仙人與侍女》

妙境法師《仙人與侍女》

【視頻】慧律法師《有妄想,生命就有遺憾》

慧律法師《有妄想,生命就有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