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來佛斬,魔來魔斬是何含義

仁清法師  2016/11/10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問:做夢會被夢境所轉,這種情況怎樣克服?就是佛來佛斬,魔來魔斬,這句話,還想請師父開示一下?

仁清法師答:先講「佛來佛斬,魔來魔斬」。「佛來佛斬,魔來魔斬」是禪宗修行法門中的一句話。雖然這句話出自禪宗,但可以作為我們每一個宗派修行者的一種指導。「佛來佛斬,魔來魔斬」的意思是不為外境所動。

比如我們打坐參自性。參自性就是參佛性,佛性本來就無形無相,看到任何的形象都不是佛性本身。你參自性的時候佛來了,看到了佛的形象了,那是相而已,不是性。所以對於「佛」(指的境界相)我們不去答理他、不管他,這就叫「斬」。不是拿著寶劍和他鬥。齜牙咧嘴、張牙舞爪的個東西來了,我們叫他個魔。無所謂,你是你,我是我,不動念,不動心,不生恐怖,不生厭倦,這就是一種「斬」。魔來了我們也斬,怎麼斬呢?不是用劍去和他打,不是用刀去和他砍,而是不理他(相)。就是斬斷一切相,參自性。

參自性是禪宗的說法,要講到功夫,任何法門當中都講到修行的定力。我們念阿彌陀佛修行定力,通過念阿彌陀佛提高我們自己的功夫。比如外面摸彩票的,人家摸彩票中獎了,你完全可以不生貪念,這就叫「佛來佛斬」。人家說2012年是地球末日儲備糧食吧,準備迎接地球爆炸。你也沒認為是事,你也沒害怕,這就叫「魔來魔斬」,這就叫功夫。不被外境所動,即為禪定,即為功夫,這就是「佛來佛斬,魔來魔斬」的含義。

剛才你說在夢境當中,往往被夢境所轉。夢境也是一種化現。人生也是一種化現。我們凡夫是隨著業力而輪轉,諸佛菩薩應化世間是隨願力而來,乘願再來,目的是為了廣度眾生。所以我們人生也是一種幻化,夢境也是一種幻化,夢境當中的幻化雖然是虛無飄渺的,但是在夢境當中我們也會把它認為是實有的。比如在夢境當中被一條惡狗追趕,你就真的生恐懼心,並且你就是跑得很累,在夢境當中確有這種感觸,也就是說我們會被夢境所轉。那我們現在所掌握的是什麼呢?醒來以後知道是夢境了,不去執著夢的好壞,這已經是功夫了。

當你在夢境當中不被夢境所轉,那是相當的修行功夫,可以說是潛意識的一種東西,潛意識的東西怎麼去體現它?就是長期地熏修,短時間我們是很難達到。同樣人生也是,我們被人世間那種物慾橫流的外境所轉,和被夢境所轉一樣,那就是沒有定力,沒有功夫,沒有道心,沒有用緣起法的理念來觀照我們的人生。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仁清法師文章列表

如何才是決定往生之道

問: 我們陝西這邊,很多學佛多年的同修,因為念佛至...

分手後仍放不下他,該怎麼辦

問: 我和對像分手才二十天,這幾天我一直很痛苦,放不...

明一法師與保險公司員工的座談問答

編者按:保險公司面對的客戶五花八門,有的可能會非常...

這個心一動,身體也就會隨著而動

何等是浮相?若坐時,心好飄動,身亦不安,念外異緣,...

念地藏菩薩能不能往生西方

問: 念地藏菩薩能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答: 能。...

為什麼和尚也需要和時代同步

問: 和尚到底是什麼身份?為什麼和尚也需要和時代同...

不能悟得「空」,必然會起情緒變化

佛經中說四大苦空。這就是《八大人覺經》的第一覺四大...

夢參老和尚:生病的時如何發菩提心

吃飯是佛法,上廁所是佛法,在菩提心的觀照下,幹什麼...

【大藏經】佛說療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瘡、青春痘等等) 佛說療痔病咒: 怛(dan...

【大藏經】佛遺教經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

【大藏經】【註音版】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普門品(日誦式版本)...

【大藏經】【註音版】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普賢行願品...

惟賢長老《三皈的廣大意義》

三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佛,兩足尊;皈依...

斷除生命的相續——自我意識

在唯識學的相續,它提出兩塊:一個是雜染的相續;一個...

健康是修出來的不是吃出來的

現在人很講究營養,或者喜歡吃肉來補充,或者喜歡買營...

兩家人的興衰

前幾天聽一位同事講了他姑姑的故事。 姑姑在昆明做生意...

楊梓茗居士:不吃肉能得到充分的營養嗎

談到素食,人們往往會擔心一個問題:如果不吃肉,我能...

為何女眾一生只能出家一次

佛教經典中,明確記載女眾一生只能出家一次,而男眾能...

人最寶貴的就是良心

引言:不傷害別人就是善待自己,害人者必害己。 這個...

慧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

昔日六祖遇臥輪禪師,臥輪禪師說:臥輪有伎倆,能斷百...

惡人尚且能往生,何況善人

隋天台智者大師臨命終時預知時至,梵僧預告他化緣已畢...

一句經文以令我等獲福無窮

一天,明心居士送佛經來到一寺廟,與眾結緣,時有一窮...

在家出家都要報答四恩

四恩是哪四種恩呢?對在家居士來說,就是天地、君、親...

你不是來哭的,你是來念佛的

我們看受陰的魔境。就這個人,彼善男子,當於此中得大...

印光大師歸心淨土的因緣

身為苦本 印光大師在出生六個月的時候,就有眼睛的毛病...

把吵嘴的勁頭拿來學佛

修行最重要是四個字:信、解、行、證。為什麼會信得不...

須知真妄原同體,迷悟由來總在人

須知真妄原同體。 我們一定要了解,這個真和妄是同體的...

仗佛慈力即生了脫

淨土法門,實為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上成佛道,下化眾生...

【佛教詞典】二師教誡法

子題:教授 行事鈔·師資相攝篇:「僧祇雲,日別三時,...

【佛教詞典】口*爾

(一)禪林用語。又作[斬/耳]、[口*爾]。詰問或一再叮嚀...

【視頻】天因法師《不聽善知識勸諫,自喪身命》

天因法師《不聽善知識勸諫,自喪身命》

【視頻】楞嚴菁句摘錄

楞嚴菁句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