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教故事
慧律法師
大安法師
淨界法師
印光大師
夢參法師
佛經咒語
阿彌陀佛
觀音菩薩
地藏菩薩
佛法入門
佛學問答
念佛
智慧
福報
放生
因果
修行
戒淫
懺悔
全部文章(第45頁)
【隨機推薦】
如何理解「一切法皆是佛法」
問: 《金剛經》說:一切法皆是佛法,是什麼意思? ...
在家居士可以批評出家人的過失嗎
我們首先應當承認,中國的佛教,尤其是在近世以來,根本是...
令一切眾生悟入佛之知見
(佛說十重四十八輕戒)第十五條:若佛子,自佛弟子及外道...
受持五戒,修養道德都能得到昇華
皈依若干年以後,因緣成熟了,要受持五戒。皈依三寶,只是...
被自己的成見拖入妄想執著中去
前面我們看了很多有關業的日記,知道了我們的業主要表現為...
為什麼現在選擇自殺的人特別多呢
問: 師父,為什麼現在選擇自殺的人特別多呢? 慧廣...
三濫不禁,佛法不興
社會上有人說:披起袈裟事更多。事多不是指是非多,是指出...
放下仇恨才能解放自己
我把心裡一直記恨的人列了一張清單。這其中傷害我最深的人...
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閑事掛心頭, ...
吃素50多年的心臟外科醫生
一個素食主義者的生活秘密是他敏銳的頭腦和令人難以置信的...
人生起起落落,佛法讓我重生
10年前,我曾信仰過其他宗教,同時也接觸了傳統文化,這...
戒律的十大利益
當比丘出現某種不如法行為,佛陀便會根據所犯製定戒條。佛...
不能分心太多
一個皈依佛門不久的小沙彌,近日有些心神不寧,他不僅僅是...
夫人學道莫貪求
學道(唐龍牙居遁禪師) 夫人學道莫貪求,萬事無心道合頭...
一天至少要有1小時獨處空閑
《廣論》云:住所緣境心不散亂,善心一境性。 這個部分,...
你的佛號不能都是在散亂心中念
我們不斷地修習專住,首先產生心輕安。你的心會產生兩種功...
從點狀的佛號提升到片狀的佛號
我們怎麼把一個點狀的佛號提升到一種片狀的佛號,讓你的心...
對自己沒自信該怎麼辦
貌似現在的人都有點信心爆棚,很少有人覺得不自信! 害怕...
動物死亡時是否也要經歷四大分離之苦
問: 昆蟲之類的小動物在死亡時是否也要經歷四大分離...
九種不淨觀法
六妙門之第四是「觀」。行者若修習觀門,則能生起九種不淨...
慈心不殺有好報,腎臟破裂能復原
大約是一九九三年,也就是我三十九歲那一年的某一天,我雙...
當知殺生須還命債
平時人死了埋在墳墓裡,吃葷的人把大魚大肉吃到肚子裡,那...
修行之人,需息心靜養
修行之人,要息心靜養。汝名靜庵,何不顧名思義,一味無事...
佛教是如何看待夢的
有人問我,如果夢見佛菩薩,這是正知正見,還是迷信呢? ...
佛前供一朵花,彌勒菩薩都說不盡他的福德
我們先講個故事,在藏經中,有一個印度人,撿了一朵花,花...
學《金剛經》有何用途
●金剛經教人修福修慧消業,是一部各方面都顧到的完善佛典...
念佛的七大誤區
一、堅決不許打餓七 民國二十五年(一九三六年),有一位...
現代人的十大死因
人生有兩個最大的問題,一是生,二是死;生之不易,死更艱...
觀想念佛,觀之事且從緩行
持名一法,最為末法透機之法。善導雖疏觀經,實最重持名一...
真信切願必定往生,不必以功夫淺而懷疑
念佛人平時有真信切願,無一不得往生者,況福峻臨終正...
對佛菩薩要有信心
要弘法,說來不簡單,也很簡單。你想要弘揚觀音菩薩,很簡...
命不好的人,一定沒有好口德
一般人最容易犯的是口業。一個人的命運好不好,從他有沒有...
誘惑與陷阱--上億身家的老闆是怎樣淪落為民工的
2008年的時候我剛入行經商時,和一個老闆有業務往來,...
娑婆不結娘生業,要作蓮池自在人
徹悟禪師說:說著蓮邦雨淚垂,閻浮苦趣實堪悲。世間出世思...
福德要在大眾中修
修行要在俗世中修,福德要在大眾中修,在大眾中求。 俗世...
富貴修行難
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有個弟子,名叫耆婆,醫術高明,曾救...
世尊示苦行非道
有一段時間,佛陀居止在毘舍離城外林中。當時世尊向比丘們...
才發一念,池內便生蓮花一朵
問:今發願但可雲當生,何名今生? 答:此亦二義:一約一...
拍攝葷腥菜譜會涉及到間接殺生嗎
問: 法師您好!弟子修行淨土法門並且吃長素。一個朋...
佛是大醫王,能療救眾生的身心疾病
問: 最近想通過佛法治療多年的重度抑鬱症,沒想到眼...
佛法原是教人了生死的,不可當哲學研究
觀汝書言學生話,不禁令人好笑。今說一喻,譬如太醫院御醫...
一切皆捨,了脫生死
現在佛教在世界上,大體都在弘法、宣傳,雖然很普遍,但是...
晴日集
【存養篇】 一、得意淡然 不揚己盛 當我們面對得意的...
念地藏菩薩名萬遍,一切毒害不能損之
復次觀世音菩薩。若未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或因治生。或...
讀誦《法華經》的24個理由
1. 看看《妙法蓮華經》到底妙在哪裡?智者大師光講這個...
漢語中的這些詞彙都來源於佛教
剎那 梵語Ksana的音譯。佛典中剎那指時之極微者...
為何阻擋他人護持寺院等同謗僧及破滅三寶
問: 為什麼說阻擋他人護持寺院等同謗僧及破滅三寶?...
學佛後為何還會發生不順的事
問: 我有一個同修,學佛以後,說信佛這也好,那也好...
皈依佛門有條件限制嗎
什麼人可以皈依呢?有人說我皈依沒吃素,能不能皈依? 在...
踏踏五台山的土,生生世世不受苦
上通下願老法師在世的時候說,她接觸到的老百姓都會說:踏...
放縱淫慾,後果不堪設想
【 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淫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
行門宜專,解門宜廣
我們中國佛教在二千多年的時間當中,的確是出了很多有修有...
犯淫戒與持不淫戒的果報
毀犯淫戒果報,三塗果報。餘報:一、生死熾然。二、障諸聖...
五戒十善是學佛的第一班車
凡夫眾生在整個十法界的緣起定位是什麼呢?我們的定位就是...
善調身心,知所進退
第一個,從破惡的角度叫作擐甲精進。就是一般我們對於斷惡...
過失與功德能否相抵呢
功過是不能抵銷的,我們用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來做比喻,瓜...
心正一切正,心邪一切邪
《法句經》中有兩個小故事,跟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個小故...
末法眾生,多難少福眾苦逼惱
又是一年清明節,姐弟們聚在一起去公墓祭奠父母。和往常一...
苦水育青蓮
有人說,進入佛門的人一般分兩種:一種是善根深厚,一聞佛...
墮胎的現報錄
妙霞居士是洛陽市伊川縣人,從學校畢業後,被分配在糧油系...
慾望太多而智慧太少
讓孩子上重點學校好,還是出國留學好?選穩定的工作好,還...
學佛信佛需具備哪幾種心
修行者的發心可謂千差萬別,每一個人的學佛目的不同,自然...
佛門中的「八大菩薩」
八大菩薩有哪些來歷? 八大菩薩是佛經中記載輔助釋迦牟尼...
世間最大的罪過,莫過於不教育兒女
學佛的人,必須各盡自己的本分。所謂盡本分,就是務必父慈...
試思還時之苦,當不能下嚥矣
汝年已六十五,戒受過兩次,尚未吃素。是只知肉之味美,而...
女眾出家的注意事項
近來經常有女居士問我出家要注意的事情,我想,能夠放下俗...
戰勝天魔波旬之五力
往昔,佛陀於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之時,向比丘們開示:...
四事之教
釋迦牟尼佛與大比丘眾五百人,在古印度毘舍離城的祇園,緩...
迦遮延尊者度化婆羅門
有一天,摩訶迦遮延尊者與五百位大比丘眾,來到婆那國的一...
奇跡源於信心的力量
玄奘大師一個人走在莫賀延磧大漠之中,綿延八百餘里,上無...
只有大慧根者才可熏習禪宗求得明心見性嗎
問: 是不是只有大慧根者才可熏習禪宗求得明心見性?...
曾國藩的平生「三畏」
人一旦沒有敬畏之心,往往就會變得肆無忌憚、為所欲為,想...
現生讀誦楞嚴咒,永受好命安樂福
現生讀誦楞嚴咒,永受好命安樂福。我們所要改造的命運,不...
苦的根源來自於各種慾望
有一群猴子喜歡偷吃農民的大米,而它們又是一種很難捕捉的...
秋季最佳的5種潤肺止咳食物
1、柿子 中醫認為,柿子性寒味甘微澀,歸肺、脾、胃、大...
被富貴逼落三途
朱元介,名之蕃,明代萬曆二十三年的進士,官職做到禮部侍...
灑淨的真正意義是什麼
問: 灑淨的真正意義是什麼? 仁清法師答: 好幾種...
臨終正念不失,顯得尤為重要
末法時期的眾生,接觸的多是念佛法門,比較方便、穩妥、安...
如何為臨終者和剛去世者開示和助念
1、病重者念佛,只可一心求往生極樂世界,不可求病好。因...
佛陀是如何教導兒子羅睺羅的
度子出家 佛陀成佛後;廣度有緣眾生,也沒有忘記自己的兒...
口中自然生出八功德水
舍衛國中,有位大富長者的妻子生了一個端正莊嚴的兒子。這...
四種毫無意義的修行
岡波巴大師在《勝道寶鬘論》中用十四個比喻來說明什麼是毫...
和尚與法師有什麼異同
和尚在古印度稱師長為Upadhyaya,音譯為鄔波陀耶...
出生豪貴,從禮事三寶而來
《佛說輪轉五道罪福報應經》節錄 「人而豪貴、國王、長者...
一切都是假,唯有修道真
世間一切幻化,如露如電。故祖師說:一切都是假,唯有修道...
莫做十種奇怪的學佛人
1、貪心學佛,心常望報 有的人學佛的目的、動機和行為只...
依報隨著正報而轉
今天跟大家分享佛法的另一個重要原理,依報隨著正報轉。什...
農婦麻三的慘淡人生
在我的老家,有一個非常可憐的老人,她無兒無女,老伴也去...
子女夭折該如何對待
少子夭折,人情於此種境界,每起怨尤,生懈怠。須知人生因...
這才是人生真正的富貴
幼而學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學者,如秉燭夜行,猶賢乎瞑目...
怎樣對待別人的過失
凡夫之人,那能無過。除非入正定聚的聖人,就不會有過失。...
古代高僧令人感動的德行典範
《緇門崇行錄》這一部書專門記載古時候修行人品德的風範。...
截斷世人生死路,別開化外一乾坤
下面我們講講清朝彭二林居士《重訂西方公據》後面,收集的...
四位比丘尼的往生事蹟
彭際清居士說:在我的家鄉吳縣,十多年來往生有證明的比丘...
無作戒體生起的三個要素
無作戒體的生起有三個要素: 第一個要素,就是能受之心。...
中陰身階段會更容易往生嗎
問: 現在往往是事先沒有準備,發現亡者斷氣之後才開...
【薦】
受戒時應如何觀想,才能納受戒體
我們在受戒過程中,應該如何觀想,才能納受戒體? 菩薩戒...
一代高僧玄高法師:願生惡世中度人出苦海
前秦弘始三年(公元401年),馮翊萬年(今陝西西安一帶...
欲決定往生者,請從持戒念佛真實行去
【原文】 佛法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克論其要,唯戒定...
這樣迴向功德會大得不可思議
佛在世的時候,有個討飯的女人,她撿了一枚金幣,撿了一文...
貪睡的人有什麼後果
《勸發增上意樂經》云:若樂睡眠與昏沉,痰癊風病及膽疾,...
大事緩處理,小事急處理
生活中大大小小事情不斷,每天要處理很多的事情。大家各自...
從凡夫轉變為聖人
五停心觀中的因緣觀,即觀察一切法皆因緣生、因緣滅。 觀...
如果認為未來比較重要,那你應該學吃虧
我記得懺公師父在私底下對我們弘法的法師開示,他經常講一...
五逆罪人能不能往生呢
有人又提了一個問題,《佛說觀無量壽經》裡面說,五逆重罪...
參禪,究竟是坐還是臥
參禪,究竟是坐呢?還是臥呢?還是站呢?六祖大師說,禪非...
別小看為動物畜牲念一句咒語的功德
我們為它們誦經持咒,令它們得聞佛號及佛咒,在心識中種下...
人身到底「難得」到什麼程度呢
佛教裡有一句大家都聽慣了的話:人身難得。到底難得到什麼...
佈施供養是存錢的最佳方法
一說到供養,首先想到的是初一、十五,許多寺廟都有給佛、...
人有善願,天必從之
明朝時有一個小沙彌,住在普陀山的寺廟裡。 有一天,小沙...
一切都只在一念心
佛陀說,人生空幻如泡影。生命無常,什麼時候會退出,誰也...
具大慈心佈施,如是福利最不思議
復次地藏。未來世中。有諸國王及婆羅門等。見諸老病及生產...
法佈施能得三十二種功德
首先講講什麼是法佈施,所謂法佈施就是佈施佛法,比如:勸...
淨土法門修行的第一關
又佛密意弘深,教門難曉,三賢十聖所弗窺測,況我信外輕毛...
心淨,方知肉味濁
一個吃長素的人,他整個的生命品質心理品質會有一個本質上...
淨業行人臨終時是否也要受四大分離之苦
問: 淨業行人信願持名求生極樂,但病苦纏身,臨命終...
學佛久了,最怕就是起傲慢心
以前廣欽長老在建承天寺時,就常以建寺來教育弟子。他的一...
莫把他人過失揚
不責備別人的小錯,不揭發別人的隱私,不惦念以前的嫌隙,...
楞嚴咒是每個佛弟子必誦之咒
楞嚴咒被稱為佛經咒中之王,虔誠稱念,功效感應殊勝。就是...
要常常好運氣,須自心覺悟
要常常好運氣,須自心覺悟。明白深解人世間之理,以及應如...
人生不是平白無故就能幸福
明白人生道理,處之安然,幸福自是可得。不因愚癡無知而失...
當眾生得益的助手
他人有困難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們伸出援手給予幫助,使其度...
五逆重罪和誹謗正法的人會墮落到哪裡
先講五逆重罪和誹謗正法的人墮落到哪裡?既然他往生不了西...
菩薩四十六輕戒之來求法不施予
《集頌》:1、他來求法懷嫌恨,恚惱嫉妒不施法。或作變易...
在家誦《地藏經》容易招感不好的東西嗎
問: 師父,我原來誦《地藏經》,有的居士說在家誦不...
鳥雀報恩引路,破獲盜殺大案
宋朝時候,井陘(今屬河北)有一任縣尉(相當於今天公安局...
子女與父母之間的四種因果
原文: 子有四因者:一者報恩者,謂父母於子,宿世有恩,...
不求現世長壽康寧,唯求臨終往生淨土
仲春來山,瞬息半載。縱壽百年,彈指即過。一息尚存,...
此十六字為念佛法門一大綱宗
今人研究佛法,多多皆欲作一通家。擬於一切大眾前,清...
中國高僧列傳故事
摩騰法蘭 精通經典 攝摩騰原本是中天竺(中印度)人,他...
聖賢之路八正道
過去,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法時,有一位名叫馬血的天...
善護六根,恆持正念
一日,佛陀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為比丘們開示:你們應當...
觀音菩薩為何會示現成面然鬼王
《梵網經菩薩戒本》說:人命無常,過於山水,壯色不停,猶...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一天,法慧大師和兩位弟子在經堂裡誦經之後,稍事休息時,...
佛教不能保證任何人不病不死
我這兩天接到一個電話,就是說:我家有人住在寺廟裡,家裡...
弘一大師的出家因緣
人生幾十年只在瞬息之間,糾纏於蠅營小事中卻忘了生命無常...
人與人之間的矛盾是如何產生的
問: 尊敬的師父您好,現如今人與人之間有好多矛盾,...
佛教是如何看待情感的
情感是生命非常奇妙的特質,微細而複雜,通常人們都生...
如何做佛事
所謂佛事是學佛之事,弘揚佛法之事,主要物件是人。課誦、...
一念善心即為佛
印象中,奶奶篤信佛教,每日吃齋念佛,特別信奉觀音。信奉...
怎樣懺悔才能消除自己的業力
問: 數年前我因車禍傷身,現在行走還是不便,我雖已...
此地若發,是有地理;此地不發,是有天理
宋朝大儒朱熹,有一次曾任福建崇安縣知縣,在這期間曾被一...
助念不學佛的人,他能往生嗎
問: 助念不學佛的人,他能往生麼? 大安法師答: ...
一心不亂才能往生嗎
往生的條件,是不是一定要得到事一心不亂或者理一心不亂,...
世俗觀點認為的快樂,並不是真實的
大家都知道,現代社會中,有很多不真實的事情。譬如一件衣...
幾則有關往生征驗的蓮宗故事
這次我要講的專題是《蓮宗故事》。首先講清朝彭二林(際清...
法誠師父的二三事
據說,很多師父出家前都遇到過一些不思議事。我與法誠師父...
五大心咒專破天魔外道的一切咒術
叱陀你、阿迦囉、蜜唎柱、般唎怛囉耶、儜揭唎。 這五句咒...
家中有惡病口舌,當誦大悲神咒
【經文】:又若家內遇大惡病百怪競起。鬼神邪魔耗亂其家惡...
欲修三昧,何不於此等語句中全身靠倒
欲證三昧,自有佛祖所示三世不易之法。何得問我所證,方能...
對待壞人應該是嫉惡如仇還是包容隨順
問: 佛弟子對於惡勢力、惡現象、壞人壞事應該是嫉惡...
這4種食物多吃對眼睛好
眼睛乾澀吃薺菜 春秋戰國時期成書的《詩經》裡有甘之如薺...
白露節氣的養生方
白露適合於養腎,古話說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嚀,白露這個...
助念最好是在斷氣前還是斷氣後
問: 臨終助念是斷氣前進行邊護理、邊助念,並加以佛...
對於一切聖人賢人、我們不要隨便批評
佛所說的法,你信這法,卻去謗那法,這都是滅法。如果我是...
若有病苦纏身者,當持念藥師咒
藥師咒是《佛教念誦集》中十小咒之一,來自《藥師琉璃光如...
因果報應是自己的事
大修行者有大福報,大修行者有大功德。比如:一個修行者向...
「認錯」是處世最珍貴的寶物
我現在講個笑話給諸位聽,其實這是真事實,也是教你們在世...
穿越生命的地獄--捨棄與堅韌
本心若虛空,清淨無一物。 焚蕩淫怒癡,圓寂了見佛。 五...
祈求功德不如尋求斷惡之道
現在,人們四處求功德,似乎總是會於往返的路程間在巴蓬寺...
供燈的功德利益與儀軌
供燈之功德利益 在《大藏經》中,對供燈的功德介紹得很詳...
從風流富豪黃任中看邪淫果報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位台灣曾經的風雲人物,黃任中。 在台灣...
建了空墓,這樣對後代有影響嗎
問: 弟子普蘭,師父吉祥,我爺爺在困錦州時候犧牲了...
淨土宗祖師是不是只修念佛法門
問: 淨土祖師一出家是不是只修念佛法門? 大安法師...
印光大師論往生品位
關於往生極樂世界的輩品,《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第十四觀至...
倘欲即生了脫,當專主淨土一門
閣下欲了生死大事,況復年臨知命,來日無多,又無知識益友...
印造楞嚴咒經書或佩件的功德利益很大
一、如果有人能書寫、印刷、雕刻此咒,帶在身上或掛在房子...
發露懺悔於淨土法門最易相應
佛經教人常行懺悔,以期斷盡無明,圓成佛道。雖位至等覺如...
傳佛心印,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達摩西來傳佛心印,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未閱有參話頭之說...
助念只念佛是否太單調呢
問: 我們寺院想成立助念團,但《印光法師嘉言錄》講...
捨報自殺念佛,可以往生嗎
問: 捨報自殺念著佛號,又有人助念,可以往生嗎? ...
打坐中險些投胎成豬的故事
在他年輕的時候,在成都五擔山有個文殊院大叢林,後面有片...
嘴裡不談錢,未必是真正的清高
大廉不嗛,這個廉就是廉潔了。我們這個文化裡,標榜人倫的...
如何辨別自己的皈依是否如法
皈依是入佛法門的第一步。《優婆塞戒經》說:若男若女...
上當之人大多心有倒惑
據《大莊嚴論經》第十五卷記載,釋迦牟尼佛說過這樣一個充...
殺豬宰羊大辦葬禮會增加逝者罪業
是命終人。未得受生。在七七日內。念念之間。望諸骨肉眷屬...
出家人可以贍養和照顧父母嗎
經常有人會問,出家人可不可以贍養在家的父母?尤其是近些...
不知足就是苦,能知足就是樂
人就怕不知足,不知足就是苦,能知足就是樂。所謂知足常樂...
【薦】
佛法看身體健康的原因
昨天有人問:請問師父個問題,我一個同事也學佛,說幾天前...
時常惦記著死亡是否太消極了
問: 師父,有的人會覺得,時常惦記著死亡太不吉利或...
不要為了求感應而修道
修道人,好像眼睛那樣地清淨,不能容納一粒沙子。如果眼中...
怎樣理解一切法得成於忍
問: 師父,《金剛經》上講一切法得成於忍中的這個忍...
現代真實因果報應的故事(有圖有真相)
老人用事實證明不可以殺害生命 周老先生,是青島市夏莊鎮...
內心的安住跟平常的生活怎樣協調
問: 請問師父,那種安住跟平常生活怎麼協調?我們安...
弘一法師供奉地藏菩薩之靈感
地藏菩薩廣大靈感,為諸大菩薩中第一,其靈感之益見於各經...
佛源老和尚和地藏菩薩的因緣
佛源老和尚是鐵骨錚錚的,也是獨得祖師棒喝的真傳。看過佛...
發心往生者,皆得無量諸佛護念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
為何一修道,魔障就會來找
現講一講魔的境界,你如不修道,魔不來找你,你一修道,魔...
味精能挽劫運說
飲食於人,關係甚大。得之則生,弗得則死。故曰食為民天。...
學會挖人生的牆角
修行就是這樣過來的,就是天天這樣不停打架,在神聖和世俗...
楞嚴咒為何有如此強大的感應力
楞嚴咒感應力非常強大,我們讀誦學之能除一切苦。 一:楞...
貧窮也能變富有
凡鳥要成彩鳳,寒儒要變貴人,需要的是造福於人和智慧自身...
命運是可以改變的
人之命運從落地之時便已注定,因為今世所有的一切皆由過去...
觀音菩薩是男身還是女身
《華嚴經》說:勇猛丈夫觀自在,為利眾生住此山;汝應往問...
閻浮提眾生舉心動念都是罪
那談死亡問題,生命的終結一定要從他的一生的過程去談,那...
做國學老師,算不算學習外道經典呢
問: 末學是受過五戒的佛弟子,想去學習國學,做個國...
修行中遇到障礙該如何克服
問: 在修行當中遇到障礙,如何克服? 大安法師答:...
菩薩十八重戒之盜三寶物
《優婆塞戒經》:若優婆塞(夷),受持戒已,受招提僧...
菩薩十八重戒之毀滅正法
《集頌》: 譭謗、背捨、滅正法,聲聞、緣覺、菩薩乘...
五逆重罪與無間地獄
《集頌》: 殺母弒父害羅漢,破僧出佛身中血。 隨犯...
上一頁
第45頁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第29頁
第30頁
第31頁
第32頁
第33頁
第34頁
第35頁
第36頁
第37頁
第38頁
第39頁
第40頁
第41頁
第42頁
第43頁
第44頁
第45頁
第46頁
第47頁
第48頁
第49頁
第50頁
第51頁
第52頁
第53頁
第54頁
第55頁
第56頁
第57頁
第58頁
第59頁
第60頁
第61頁
第62頁
第63頁
第64頁
第65頁
第66頁
第67頁
第68頁
第69頁
第70頁
第71頁
第72頁
第73頁
第74頁
第75頁
第76頁
第77頁
第78頁
第79頁
第80頁
第81頁
第82頁
第83頁
第84頁
第85頁
第86頁
第87頁
第88頁
第89頁
第90頁
第91頁
第92頁
第93頁
第94頁
第95頁
第96頁
第97頁
第98頁
第99頁
第100頁
第101頁
第102頁
第103頁
第104頁
第105頁
第106頁
第107頁
第108頁
第109頁
第110頁
下一頁
藥師經
斷除執著
宏海法師
道證法師
功德
看破放下
斷除煩惱
念佛法門
助念
憨山大師
信願
學佛感應
孝順父母
妙法蓮華經
觀音菩薩
定力
佛弟子文庫 fodizi.tw
文庫首頁
返回頂部
全部欄目
網站郵箱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