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錯失良機的吳引之

大安法師  2016/10/13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錯失良機的吳引之

民國時,蘇州有位吳引之先生,是清朝的探花,探花是科考第三名——狀元、榜眼、探花。此人學問道德很好,相貌也很莊嚴。

他在民國十年的時候——就是1921年,曾經到普陀山法雨寺拜見過印祖。見印祖的時候說,他前生是雲南的一個和尚。當時寺院燒香的客人很多,就沒有多敘述,印祖也沒有詳細問他怎麼知道自己是雲南的和尚。

到了第二年1922年,印祖為了刻書的事情到揚州去,路過蘇州一個弟子家,因為吳引之先生就住在蘇州,所以印祖就順路去拜訪他。

因為印祖覺得,他都能知道自己前生是和尚,是不是他真的不昧往因,宿命通還有啊?但是等到見面談敘的時候,吳引之對前生的事情實際是完全忘掉了,從此印祖跟他也就沒有什麼往來了。

直到1930年,印祖在蘇州報國寺閉關的時候,吳引之先生協同李印泉、李協和兩位先生一起來拜訪印祖。印祖趁這個機會就問:你怎麼知道你前生是雲南的僧人呢?

吳引之就說:我二十六歲那年做了一個夢,夢中到了一個寺院,很明確地知道這是雲南哪個縣哪個寺院,所見到的那些殿堂房舍、樹木形狀,都非常熟悉,像平常見過的一樣。在夢中也自己認同自己是這個寺院的僧人。

等到醒了之後他還記得很清楚,就把那個寺院的樣子,殿堂在哪裡、樹在哪裡,一一地記錄下來。

後來有一位友人到雲南這個縣去做官,將他的記錄拿去比對,回信說:絲毫不錯。所以他就非常相信自己前生是雲南這個寺院的和尚。

印祖聽了之後,就勸勉吳引之說:「先生已經八十歲了,來日無多,應當恢復你前生做和尚的事業,一心念佛,求生淨土,這樣才不辜負你前生出家修持的苦功。」就勸勉他念佛,續上他前世出家的道業。

誰知道吳引之不以為然地說:「念佛有什麼稀奇呀?」

但印祖都很婆心切切,還是耐心勸他說:「念佛雖不稀奇,世間沒有幾個人去念。頂不稀奇的事情就是吃飯,而全世界沒有一個人不吃飯吶。那麼吃飯這件最不稀奇的事,你為什麼天天還要做?」勸導他念佛雖然不稀奇,但卻像吃飯一樣不可少。

吳引之聽了也不回答,但就是不肯念。並且吳引之還問旁邊同行的兩位說:「你們念不念啊?」那兩位同行的說:「我們念啊!」他還是不表態說要念。

等到十二月三十日那個夜晚,將點燈的時候,吳引之先生離開了世間,恰好滿八十歲。

你看這位吳引之前生能出家,還很有修持,所以今生感得大功名、大壽命。但是他今生只是盡到儒家的倫常,對佛法都不相信了。這豈不是大可悲哀的事情嗎?

我們這一世得到人身,又遇到淨土法門這出離生死的妙道,是非常幸運的,這是百千萬劫難遭遇的,並不是什麼人都能遇得到,可千萬不要錯過機會了。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如何理解「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

問: 請問法師,蕅祖說: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這裡...

念阿彌陀佛後,還念八十八佛,這是雜修嗎

問: 感恩師父遠道而來為我們講經開示。我的問題是:善...

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

我想,我們讀《阿彌陀經》,有兩句話是非常重要的,是...

奶奶走了,家人念佛助她往生

奶奶走了,在這世間走完了她八十六年的人生旅程。 四月...

臨終十聲能往生,不能抱僥倖的心態

第十八願的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這個十念是...

印光大師:深信淨土後,方可學餘宗

末世眾生,欲了生死,非仗佛力,決難如願。至於各宗法...

大小便時應觀想身體毫無可戀

廁室銘:大小便時,毋忘正念。九孔常流,此身可厭。何...

念佛心不夠懇切的原因

原文: 念佛,心不歸一,由於生死心不切。若作將被水沖...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大吉祥天女十二名號經

佛說大吉祥天女十二名號經...

【大藏經】佛說療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瘡、青春痘等等) 佛說療痔病咒: 怛(dan...

【大藏經】譔集百緣經

譔集百緣經卷第一 菩薩授記品第一 (一)滿賢婆羅門遙...

【大藏經】【註音版】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小沙彌與老和尚

老和尚帶著小沙彌出門行腳,無論行走在廣闊無邊的叢林...

危險來源於自身

有個老太太坐在馬路邊望著不遠處的一堵高牆,總覺得它...

人如群牛

在《法句譬喻經》中有這樣一個公案:往昔佛陀曾在王捨...

阿含經故事:時刻不染著

有一次,尊者阿難隨佛陀來到憍薩羅國首都舍衛城游化,...

經常做很多夢,如何念佛才能安眠

問: 法師,經常做很多夢,是不是因為日常生活中妄念太...

依《地藏經》修行,功德利益無量

我們講地藏經之前,先講講地藏經的大意,還有地藏經修...

相信阿彌陀佛是唯一的救助力量

如果你在臨命終時還會想家親眷屬,說明你這個厭離娑婆...

正如法師:一切生命都可以成佛

01、生命平等、至高無上、無限尊貴,不論形體。 02、...

佛書若示有版權,則阻遏流通之罪甚重

然菩薩為利眾生,即頭目髓腦尚肯捨,況光之蕪穢語言,...

禪師們的膽量

天下有大勇者,卒(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

聖嚴法師:該不該懷疑

人不一定生性多疑,多半是因為曾經上過當,所以才疑神...

慧律法師:摧毀「自我意識」的空間

如果每個人都能體會到:「世間沒有任何一樣東西是我們...

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

宋代的很多禪師,比如五祖師戒禪師一轉世成為大文宗,...

閉關念佛截住妄念流

這句佛號一定要如香象過河,要截得住意識流,截住它。...

學佛是為了什麼

人為什麼要學佛呀?因為人有老病死這三種法,不可愛、...

最高尚的事情

很久以前,有一位年老的國王,他決定不久之後就將王位...

【佛教詞典】佛具

又作法具、佛器。用於莊嚴佛前,或法會、修法時所用之...

【佛教詞典】戒四別

(名數)即戒四科。...

【視頻】為何知識學多了,反而對淨土起疑(大安法師)

為何知識學多了,反而對淨土起疑(大安法師)

【視頻】宏海法師《隋唐高僧善導大師》

宏海法師《隋唐高僧善導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