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以佛為境界專念而不息

覺醒法師  2016/10/16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以佛為境界專念而不息

《華嚴經·兜率偈讚品》:「以佛為境界,專念而不息。此人得見佛,其數與心等。」

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很少有空閑時間去靜心端坐讀誦經典,或勢不能為,或力不暇及,而念佛法門以其方便易行的方法,特別適應現今時代眾生的根機, 「任憑上中下根,皆有利益,皆無弊病」。蓮池大師把念佛的修持方法歸納為四種:實相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持名念佛,其中持名念佛經過佛門大德不斷提倡和實踐,已成為最普遍而深入民間的法門。

以為念佛就是手拿珠子嘴上念叨,那就狹隘了。近代淨土宗十三祖印光大師的《示念佛方法》有云:「當攝心切念……當攝耳諦聽,無論出聲、默念,皆須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聽得清清楚楚,如是攝心,妄念自息矣。」如此方法念佛,心地中不存纖毫微細雜念,能使自己的心力越來越能與佛的慈悲願力相應,亦有望蒙佛接引求生西方。

一句阿彌陀佛人人會念,隨時隨地都可以念,如法致誠念佛者以佛為境界,必發悲智願行,正是《觀無量壽經》所說「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體現。而忙碌的人修行,更應該多念佛,真信實行,常恆如是,與佛相應,於此世時自己受益,身邊人亦能因其獲得利益。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念佛後該如何迴向

念佛迴向,不可偏廢,迴向即信願之發於口者。然迴向祗...

四十八大願——(第35願)信樂永離女身

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其有女人,聞我...

【推薦】初修定者須過好「三關」

三關:一是腿子關,二是散亂關,三是昏沉關。這裡的三...

佛以大悲出此法門橫截生死

救世最急者:末世眾生,根鈍障深,解脫禪定,甚難可得...

閑人念佛正優遊,莫把光陰空裡投

閑人念佛正優遊,莫把光陰空裡投。老有音書頭漸白,死...

散亂心念佛是否可以往生

問: 散亂心念佛是否可以往生? 大安法師答: 散亂心...

現生發願持名,臨終定生淨土

問,今發願但可雲當生,何名今生。答,此亦二義。一約...

釋迦牟尼佛為何要教我們念阿彌陀佛呢

有人問:為什麼釋迦牟尼佛一代時教不說念釋迦牟尼佛,...

【大藏經】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

斷際心要 河東裴休集並序 有大禪師。法諱希運。住洪州...

【大藏經】浴佛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鷲峯山頂,與大苾芻眾千...

【大藏經】佛說施燈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捨...

【大藏經】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唐終南山釋道宣述) 妙法蓮華經者...

一念不生全體現,一念方動烏雲遮

佛陀出世目的主要是宣揚生命的真相,生命真相的主要思...

老子論企業家的三寶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

心淨則國土淨,為何還要跑到極樂世界

多少人自以為是,說心淨則國土淨,當下就是淨土啊,何...

不容父母何以容天下

我們都是父母生而養大的,但是每位父母都不是完人,都...

【推薦】十種惡行會讓你來世變丑

《佛說業報差別經》:一者好行忿怒。二者好懷嫌恨。三...

為什麼要懺悔業障

問: 什麼是懺悔?為什麼要懺悔業障? 大安法師答:...

珍惜「上有老」的日子

有一種幸福叫做上有老。回到家來,親熱地叫一聲爸爸媽...

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

「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

20則哲理段子

善於謀人,有容乃大。分享20則哲理段子,或許能幫助你...

修行人不能跟太放逸的人在一起

一般凡夫眾生的內心是昏昧闇鈍,他也不知道有什麼變化...

正確的面對業力

我們學了唯識學以後,我們看到我們無窮無盡的過去,我...

文殊菩薩為什麼要高舉寶劍

我們看到文殊菩薩的塑像,他右手拿著寶劍,很多佛像也...

貪淫之人有十種過患

淫有十過患。何等為十?一者貪淫之人,雖生天上為天帝...

去外面看世界,是要你觀察自己的心

有的人到外面去旅遊,好一點的酒店洗漱用具是免費的,...

來之不易的楞嚴經

有一次,茗公上人去普陀山講《楞嚴經》,用過齋飯後,...

人生永遠不會等待弱者

人生永遠不會等待弱者。等待的結果只有放棄或亡。 兩...

【佛教詞典】憍尸迦

(天名)Kausika,又曰憍支迦。帝釋之姓。雜阿含經四十...

【佛教詞典】請雨法

又作祈雨法、雨乞法。特指依請雨經而修之法,故又作請...

【視頻】常修梵行,為了臨終一念(夢參老和尚)

常修梵行,為了臨終一念(夢參老和尚)

【視頻】《妙法蓮華經》平興寺僧眾唱誦

《妙法蓮華經》平興寺僧眾唱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