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打坐的基本方法

2016/10/21  大字體  護眼色

打坐的基本方法

打坐時首先要選擇僻靜的地方,遠離憒鬧和紛擾,在家可選一靜室,室內空氣要流通,冷熱要適中,光線要柔和,因為光線太亮了不容易安心,太暗則容易昏沉。準備一個柔軟舒適的坐墊,屁股下面可增加一個十公分左右高的小墊,這樣坐著比較舒服。盤腿可用散盤、單盤和雙盤,一般初學者可用散盤,隨著功夫的加深可循序漸進的增加到單盤和雙盤,以雙盤為最佳。

打坐時先是調身,衣服要寬鬆,不宜穿緊身衣。身體要做到含胸拔背,下腭微收,閉目合口,兩齒輕合,舌抵上腭或放兩齒中間。不可過分挺胸或塌腰,容易氣阻成病。可用毯子包裹膝蓋,使其暖和,以防風寒入侵關節。

接著是調心,把狂亂心收回,放下萬緣,拋開一切思慮,專心致志的打坐。就是要看住自己的心,讓心繫於當下一念上,不要讓心亡失了。如《佛遺教經》說:「制心一處,無事不辦。」

接下來就是調呼吸,呼吸要做到細、長、慢、勻這幾點,不可粗重有聲,更不可用力呼吸。唯有氣息和順舒暢,心境才能平靜安穩。

用功的方法可用數息法。或者念佛、或參禪、或持咒、或觀想都可以。對治煩惱可用「五停心觀」。即不淨觀、慈悲觀、緣起觀、念佛觀、數息觀等,此五種是停止、息滅心中煩惱魔障所修的觀想方法。因不淨觀可對治貪心,慈悲觀可對治嗔心,緣起觀可對治愚癡,念佛觀可消除業障,數息觀可對治散亂心。學人可依自己的煩惱修相應的法。」

初學者可用數息來止息散亂的心,一呼一吸為一息,從一數到十,然後再從一數到十,也可以再從十腿到一,一直這樣數,如中間起了妄想,就要再從一數起。年輕人可以數出息,老年人可以數入息。平時行住坐臥中都可以注意自己的呼吸,這樣時間久了,狂躁的心自然平息。

通過打坐的時間加長,人性情也會變的溫和,智慧也會大開,會變得才思敏捷,處事也能冷靜思考,心情也就舒暢了,這就是打坐殊勝處。

在打坐時容易出現昏沉和掉舉這兩種狀況,需要對治。如果出現昏沉(打瞌睡)時,可以觀想太陽或一明亮點,直至昏沉消除再用功,或者睜開眼睛。如果掉舉時(妄念紛飛),就可以用數息的方法來對治。隨著自己的定力加深,可以修其它的觀法,這個因人而異。

打坐結束時,做三次深呼吸,氣沉丹田,然後全身稍做活動、按摩,才可起身運動。時間可以從十分鐘到幾小時,因人而異,可以循序漸進的加長時間,不可勉強急於求成。

以上是打坐的基本方法要領,僅供參考,如要深入學習,可博覽群書,取長補短。也可以多親近一些有經驗的高僧大德指點迷津,破迷開悟,相信通過你不懈努力,功夫不負有心人,都會有所成就的。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壇經與淨土宗有無衝突?

來書云:《壇經》說東方人造罪求生西方等語,與蓮宗有...

禪不在文字上

黃檗希運禪師有一個學生,這個人就是在唐宣宗時做過宰...

聖嚴法師《如何用禪解決問題》

生活在現代的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比過去更頻繁...

禪師的考驗

慧忠國師是浙江人,俗姓冉,號光宅,是六祖惠能大師的...

禪門裡的「大死大活」與「懸崖撒手,絕後再蘇」

世界上最快樂的事是修行,最痛苦的事可能也是修行。為...

修慈心禪的方法

以自己為對像 你們也許注意到了這個經文的第一行:願我...

弘一大師禪修的故事

1942年的10月13日,農曆九月初四,一代高僧,南山律宗...

北宋高僧大通善本禪師

各位吉祥,阿彌陀佛。 佛法傳入到東土以後,一開始有點...

人以愛慾交錯,故心不見道

「佛言:人懷愛慾,不見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攪之,眾...

內心的安住跟平常的生活怎樣協調

問: 請問師父,那種安住跟平常生活怎麼協調?我們安...

供齋與供物,不及剎那念修無常殊勝

一、比喻: 譬如,稍知正法的絕症患者,若知來日無幾,...

一切諸法悉皆如夢,修之何益

原文: 有禪者問曰。一切諸法。悉皆如夢。娑婆固夢也。...

後得智的五種分別

後得無分別智有五種,謂通達、隨念、安立、和合、如意...

地獄的三大類型

在我們人道以下的是地獄道。地獄是梵語泥黎,譯為不樂...

如何迴向給被墮胎的胎兒

問: 如果由於醫院檢查出了胎兒有畸形,因而犯了墮胎...

這樣懺悔三次,因緣就會改變

成就一個安全穩定的功德,這個事情也是非常重要。我們...

讀《金剛經》一年,卻看不破情字怎麼辦

問: 大師您好,我讀《金剛經》近一年了,外貌變的愈...

濟群法師《論自力與他力的融合》

學佛修行有兩大途徑:一曰自力,一曰他力。有人重視自...

如何對治淨業修習中的進進退退

問: 淨業修習總是進進退退,這其中有何因緣因果,如...

中國古代的生活雅語

請人原諒說包涵,求人幫忙說勞駕,向人提問說請教;...

要讓孩子吃苦,不要溺愛小孩

現在的小孩都成了家庭的小皇帝,父母、奶奶、爺爺、外...

聖嚴法師《盡心、盡力、盡可能學習》

每一個人都需要工作,即使是才剛剛懂事的兒童也不例外...

【佛教詞典】撥無因果

不相信有因果報應的道理。...

【佛教詞典】逾健達羅

(地名)天竺山名。華言雙跡。此山之峰。有二隴道似車...

【視頻】聖嚴法師《牽亡魂與超度》

聖嚴法師《牽亡魂與超度》

【視頻】大悲咒(靈岩山寺版本)

大悲咒(靈岩山寺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