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念佛人有病當全身放下念佛求往生

印光大師  2016/10/1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念佛人有病當全身放下念佛求往生

汝母年高,於淨土一法,未能認真修持。宜常與談說六道輪迴之苦,極樂世界之樂。人生世間,超升最難,墮落最易。若不往生西方,且莫說人道不足恃,即生於天上,福壽甚長,福力一盡,仍舊墮落人間,及三途惡道受苦。不知佛法,則無可如何。今既略曉佛法,豈可將此一番大利益事,讓與別人,自己甘心在六道輪迴中,頭出頭沒,永無解脫之日乎。如是說之,或可發其宿世善根,信受奉行也。菩薩度生,隨順機宜,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汝能力修孝友,及以淨土法門,勸導自己眷屬,及一切有緣者,同作蓮池會里人,則功德大矣。

世人有病,及有危險災難等,不知念佛修善,妄欲祈求鬼神,遂致殺害生命,業上加業,實為可憐。人生世間,凡有境緣,多由宿業。既有病苦,念佛修善,懺悔宿業,業消則病癒。彼鬼神自己尚在業海之中,何能令人消業。即有大威力之正神,其威力若比佛菩薩之威力,直同螢火之比日光。佛弟子不向佛菩薩祈禱,向鬼神祈禱,即為邪見,即為違背佛教,不可不知。又一切眾生,皆是過去父母,未來諸佛,理宜戒殺護生,愛惜物命,切勿依世俗知見,謂奉父母甘旨為孝。彼未聞佛法者,不知六道輪迴之事理,妄謂為孝,尚有可原。若已聞佛法之人,殺過去父母親屬,以奉養現在父母及喪祭等,豈但不是孝道,直成忤逆矣。是以通人達士,由聞佛法之真實義諦,悉不肯依世俗之權法以行。以此權法,殆姑順世俗迷情而立,非如來洞徹三世因果之道故也。若欲深知,取文鈔中諸戒殺文,及觀音頌之普勸戒殺挽劫文,閱之自知。

念佛人有病,當一心待死,若世壽未盡,則能速愈。以全身放下念佛,最能消業,業消則病癒矣。若不放下,欲求好,倘不能好,則決定無由往生,以不願生故。此等道理不明白,尚能得仗佛慈力乎。汝母之病,宜切勸放下求往生,如壽未盡,求往生,反能速愈,以心至誠故,得蒙佛慈加被也。祈與汝母婉曲言之,令勿效癡人說癡話也。

昨接守良書,知汝母求生之心,尚未實發,病中且勿提及,但勸至心念佛,即得蒙佛加被,身心安樂。待大好後,婉曲勸導,令其求生,則利益大矣。並祈於汝母前,代為問好。又當為說(光)勸彼放下一切,一心念佛,是為自己要事,餘皆是替兒孫殫心,有累自己念佛利益矣。

群錚知悉,汝母現有病,斷不可不愈而去。然(光)看汝母,恐難高壽,宜與孟由及智昭等,日換班在旁念佛,俾其隨念,不能念則靜聽。若世壽盡,如此行,則決定往生。若世壽未盡,亦當消除業障,增長善根。如汝決欲來山,只好照汝此議,庶兩無所礙。現汝母病未癒,決不可發此心,發則於世間世出,兩俱違悖矣。人之臨終,得其助念,定可往生,失其助念,或再以哭泣搬動,動其愛情瞋恨,則墮落難免矣,險極險極。汝能成就母往生,亦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所謂即塵勞行佛事,其功德比尋常殊勝萬分矣。祈與孟由說此助念法,並告汝母令聽(光)言。至為親開陳佛法,固為大善。然定省撫慰,亦須格外留意,幸甚。

汝母發願寄款交(光)隨意作功德,及助印蕪鈔。依(光)鄙見,做功德當以開人智識為最。擬以此款任印觀音頌,普遍施送於遠近,俾一切人同知觀音大士,為法界眾生之恃怙。隨類現身,尋聲救苦,兼以輔弼彌陀,接引眾生。況乎現今世人,日在患難中,無法防護。倘人人見此書,知大士之恩德,無不欲仗其威力以免災禍。既發信仰依賴大士之心,自然心存慈善,改往修來,以期不與大士相背而得蒙其覆庇護祐也。世之不治,由於人心險惡,倘人能仰慕大士之慈悲,自可日臻善域,是故此書流通,其利無窮,比較別種暫時之益者,實相去天淵。且以此增汝母福慧,消汝母罪愆,必能生獲安樂,沒歸蓮邦。至於蕪鈔,則見之發心修善念佛者甚多,茲不具書。

汝母何以病不見愈,蓋以宿業所致,殆轉重報後報為現報輕報,於此時以了之乎。玄奘法師臨終亦稍有病苦,心疑所譯之經,或有錯謬。有菩薩安慰言,汝往劫罪報,悉於此小苦消之,勿懷疑也。當以此意安慰汝母,勸彼生歡喜心,勿生怨恨心,則決定可蒙佛加被,壽未盡而速愈,壽已盡而往生耳。凡人當病苦時,作退一步想,則安樂無量。近來兵火連綿,吾人幸未罹此,雖有病苦,尚可作欲出苦之警策,則但宜感激精修,自得利益。否則怨天尤人,不但宿業不能消,且將更增怨天尤人之業。當與汝母說之,果能不怨不尤,淨心念佛,其消業也,如湯消雪。(光)自回山,日日於課誦迴向時,為汝母迴向,祈三寶加被,壽未盡則速愈,壽已盡則速得往生西方耳。

復周孟由昆弟書

聞有貴恙,想日見痊癒矣。世間不明理之人,一有病,不是怨天尤人,便是求神禱鬼,徒增業障,有損無益。閣下素修淨業,而且令夫人料理家事,妻賢子孝,心中了無可憂慮者。宜將一切家事,並自己一個色身,悉皆通身放下。以一塵不染心中,持萬德洪名聖號,作將死想,除念佛求接引外,不令起一雜念。能如是者,壽已盡,則決定往生西方,超凡入聖。壽未盡,則決定業消病癒,慧朗福崇。若不如是作念,癡癡然唯求速愈,不唯不能速愈,反更添病。即或壽盡,定隨業漂沉,而永無出此苦娑婆之期矣。祈慧察是幸。

與方聖胤居士書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印光大師文章列表

極樂淨土去此不遠

沒有得念佛三昧的眾生,帶業往生的眾生,他臨終感應道...

何故臨終十念可滅一輩子罪業

十念往生,在這樣的一個修行法門當中,它確實非常奇特...

西方極樂世界到底在哪裡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收看鳳凰佛教風直播,...

四十八大願——(第27願)萬物悉皆殊特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一切萬物,嚴淨光麗,形色殊特,...

中國人口頭心頭的阿彌陀佛

我們中國有眼口鼻心思的人,沒有一個不知道阿彌陀佛的...

一位瘋婆婆念佛痊癒的故事

佛號光明不可思議,功德亦不可思議。通過念佛真的能治...

【推薦】一晝夜念佛是什麼標準

問: 漢、吳兩譯原譯本下輩往生只要曾發心念佛一晝夜...

極樂世界依報莊嚴之地上莊嚴

一、七寶金幢,輝映地表 【原文】 此想成已,見琉璃地...

【大藏經】【註音版】地藏菩薩本願經

根據弘化社《地藏菩薩本願經》流通本印本校對註音。...

【大藏經】【註音版】華嚴經淨行品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註音版】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大悲懺)

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大悲懺)...

【大藏經】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時稱...

印光大師壽康寶鑒序

【原文】 人未有不欲長壽康寧,子孫蕃衍,功業卓著,吉...

印光大師:臨終舟楫(白話文)

佛制亡僧焚化,原本是為了令其離開分段生死的虛假形體...

印光大師:淨業行持

凡修淨業,以決志求生西方為本,而淨土法門以信願行三...

因小拂逆便生瞋恚,豈非自小其量

【原文】 我若因小拂逆,便生瞋恚。豈非自小其量,自喪...

善根增長,煩惱淡薄的兩帖藥

剛開始都是帶妄修真,平常打打妄想,也來聽聽課,也來...

聖嚴法師:調整觀念讓苦變為樂

苦與樂,往往不是來自於物質條件的富不富足,也不一定...

八種錯誤的心障

這類的情況完全是由行者的心所造作的,而不是與生俱有...

佛視病人如親子

佛住在舍衛國時,有一位長者,請佛及眾僧去受供養。那...

為什麼有些人遇到不順心事就生退心

問: 有一些人剛開始修行善法都很進步到後來或碰到不...

如果嗔心還在,「美」會受損失

使色不美引非善,辨理非理慧被奪。不忍令速墮惡趣。忍...

聖嚴法師《調和主觀和客觀》

主觀和客觀是現代人很喜歡用的兩個名詞。如果有人堅持...

不要對佛的迷信

1、生活中有一種迷信是對佛的迷信, 世人凡事都想圖個...

安世高大師的簡介生平

安世高大師簡介 安世高大師(約西元二世紀),安息國人,...

楊絳的百歲感言

我今年一百歲,已經走到了人生的邊緣,我無法確知自己...

在觀想的過程中,生命產生了兩道力量

我們要知道,在觀想過程當中,當你起觀,不管是觀極樂...

前六識的明瞭功能是怎麼產生的呢

先看阿難尊者他執著中間的相貌。我們看經文: 阿難言:...

【佛教詞典】芥子劫

梵語 sarsapopama-kalpa。以芥子比喻劫期之悠長。又作...

【佛教詞典】五位七十五法

wuwei qishiwufa   小乘說一切有部對宇宙萬有的分類...

【視頻】惠空法師《中論思想的三個層次》

惠空法師《中論思想的三個層次》

【視頻】本源法師《戒除貪睡》

本源法師《戒除貪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