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一個人是否有智慧,可從這四點來判斷

2016/10/26  大字體  護眼色

一個人是否有智慧,可從這四點來判斷

歲月靜靜流過,無論它帶給我們什麼樣的遭遇,我們都應該從中汲取智慧。人的一生,如果得不到智慧,那不過是和動物一樣,被時間驅趕著走向死亡。而智慧的人卻能做時間的主人,靜品時光,擁有一生。

智慧之人,厚德載物

《周易》上說,「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厚德之人首先是心存善念,心存仁愛之心。有智慧的人總會把厚德是立身之本,處世之基。而那些自以為「聰明」的人,雖然機關算盡、投機倒把,最終也不能有善果。反而聰明的厚道人,不爭而天下莫能與之爭,往往是不求而得。

厚德是最好的智慧,也是我們最好的人品。厚德需要我們不斷地積累善行,我們經常說,「日行一善」,「日新其德」,這就是說,厚德的境界需要不斷的積累才能達到。

智慧之人,懂得進退

智慧之人,懂得進取。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一個智者首先要懂得不斷進取。只有進取的人才能做成一番事業,闖出自己的一片天空。如果畏畏縮縮,甚至懶惰,那就只能虛耗時光。

智慧之人,懂得退守。《周易》上說,「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一個人如果只知道進取、前進,不知道退守,很可能就會給自己帶來災禍,也就不能算真正的有智慧。真正的智者,總是會把握進退的時機,該進的時候奮力前進,該退的時候立馬收手。

智慧之人,低調處世

老子說,君子盛德而容貌若愚。君子擁有大德、大智慧,卻在外表上顯得愚笨。這就是告訴我們,處世要低調。低調的人擁有深廣的智慧,他的修養告訴他不能也沒有必要去炫耀自己。和光同塵、低調處世,才是智者的本真狀態。低調不會掩蓋人的才華,反而會讓他「光而不耀」,讓他的智慧更加成熟。

「滿罐水搖不響,半罐水響叮噹」,這句朴實的話語表達出了一個朴實的道理,那就是有辦法有真本事的人,往往是最沉得住氣不事張揚的。一個人如果為人處世如果太過高調,怨恨、嫉妒必然隨之而來。

智慧之人,見微知著

智慧的人,都有遠見,也都能看清事情的走向。而這正是因為他們能夠見微知著。見微知著,看到微小的苗頭,就知道可能會發生顯著的變化。

《韓非子·說林上》:「聖人見微以知萌,見端以知末,故見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班固《白虎通·情性》:「智者,知也。獨見前聞,不惑於事,見微知著者也。」

可見,見微知著是智者必備的品質。一個人如果能做到見微知著,就能提前看到時機的來臨,做好充分的準備;也就能在災禍沒有發生之前,就看到苗頭,防微杜漸,將災禍消泯於無形。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積極人生莫後悔

佛教經常讓我們講身心無憂,身無憂,心無憂。那我們就...

本煥老和尚:文殊智慧的啟迪

本人於1937年由揚州高旻寺出發,到保定起香,三步一拜...

人生如戲努力演

在與一位居士聊天時,他問佛教到底是怎麼樣的,自己忽...

人生的短暫

是日已過,命亦隨減。隨著時光的流逝,此時我終於感受...

不要把歉疚理想帶到棺材去

每一個人在世間經歷數十年的寒暑歲月會有病老死亡的一...

他去養老院之前,留下了這一封信

我要去養老院了!非不得已,我是不會去養老院的。但是...

惟賢長老:如何做人

2005年6月16日至6月22日,惟賢長老應邀到北京進行為期...

把曲折的人生看做是一種常態

父親端詳著兒子手裡拿著的一幅世界河流分布示意圖,若...

消災吉祥神咒的功德利益

「消災吉祥神咒」消災吉祥神咒它是大藏經當中藏字,藏...

拜佛行為不是偶像崇拜

說佛教是偶像崇拜,是只看到佛教的表面現象,不了解佛...

今聞地獄心驚毛豎,發露懺悔願罪消滅

敬白道場說眾等,今為施主某甲及諸眾生,歸命十方諸佛...

凡夫到底能不能看見佛

問: 雖然我信佛多年,但是佛門的知識還是懂得很少,...

彌勒菩薩的事蹟

彌勒,全譯梅達麗(maitreya),又譯為慈。彌勒是姓,名...

生氣是對自己施酷刑

這世上,我們很難找到一個從來沒生過氣的人,卻能很容...

殺生遭現世報三例

我姓陳,家住嘉義。最近聽了一些因為殘殺動物後來遭受...

一念至誠,必有所感

一念而飛一光,這是善導大師他所示現的,無論是中土還...

【推薦】聽經聞法對我們極為重要

我們要經常觀察自心,對自己的心作開示。因為我們的心...

佛陀勸孝的偈語

一天早晨,正當佛陀著衣持缽進入舍衛城乞食時,有一位...

歸心淨土的楊傑居士

楊傑,字次公,安徽無為人,自號無為子。北宋神宗元豐...

知足第一富

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佛遺教...

讀書有「五到」

人生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閱讀,不斷地增加自我的能量...

律航法師《念佛入門白話解》

第一講 三皈五戒 念佛常識 我常想假定全世界人人能受...

【佛教詞典】三世間

全稱三種世間。乃世間之三種類別。其說法有下列五種:...

【佛教詞典】實物有

【實物有】 p1272 大毗婆沙論九卷五頁云:實物有、謂蘊...

【視頻】道證法師《雜音變佛聲》

道證法師《雜音變佛聲》

【視頻】阿彌陀佛(淨律寺淨傳法師)

阿彌陀佛(淨律寺淨傳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