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優曇法師與《蓮宗寶鑒》

2016/10/19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優曇法師與《蓮宗寶鑒》

優曇法師是元代高僧,俗姓蔣,安徽丹陽人,家族世代奉事佛法。二十歲出家於廬山東林寺,後來住在安徽丹陽的妙果寺。元武宗至大初年(1308),皇帝下詔解散淨土蓮宗,優曇法師十分恐懼地說: 「我承受淨土教法將近三十年了,如今淨土法門要亡於我這一代嗎?」他於是在佛前發誓,必定竭力復興淨土教法。因此著作《蓮宗寶鑒》十卷,書中所闡述的淨土觀點深契佛理,令人警醒,千百年來,一直受到淨業行人的讚歎。優曇法師也因其獨特的淨土觀點成為名傳千古的一代淨土宗高僧。

優曇法師在談及淨土法門時認為,凡是修習淨土法門的人,必然意志堅定而明顯地是為了要與生死為敵,不是隨便說了便作罷。應當思惟憶念無常迅速,時間是不會等待人的,必須把生死當作一回事才行。如果還是半進半退,對淨土法門半信半疑,那麼到最後臨終時,又能幫得上什麼忙呢?又怎麼能夠脫離生死輪迴。

若是相信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極樂淨土,便從今日起,發起大勇猛心,發起大精進心,不論會佛法或不會佛法,見性還是不見性,只要堅定執持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如同著一座須彌山相似的,扶搖震撼不動。專注心思,一其意念,或者參念、觀念、憶念、十念,或者默念、專念、繫念、禮拜而念,念茲在茲,常憶常念。朝也念、暮也念,行也念,坐也念。心念不空過,念佛不離心,日日時時,不要放捨。綿綿密密,加雞孵蛋,常令暖氣接連相續,這即是淨念相繼。更加上智慧的觀照,則知道淨土即是自心,這才是鈍根利智之人進修的工夫。

如此把得定、做得主、靠得穩,縱使遇到苦樂逆順的境界現前,只是一句阿彌陀佛。沒有絲毫一念的變異心,沒有一念的退惰心,沒有一點雜亂妄想之心,直到這一生的盡頭,永遠不起別的念頭,決定要生西方極樂世界。如果真的能夠如此用功,那麼歷劫以來的無明生死業障,自然而然消滅於無形,——切的塵勞妄想習氣煩惱,自然而然清淨無餘。就算親見阿彌陀佛,也不離開自己本覺的那一念,只要功業成就修行圓滿,再加上彌陀的願力資助,臨命終時,必定往生上品蓮台。

優曇法師還在本書中說,若是念佛的人,煩惱塵垢尚未清淨,每當惡念生起時,必須要自仔細檢點自己是否有慳貪心、嗔恨心、癡愛心、嫉妒心、欺誑心、吾我心、貢高心、諂曲心、邪見心、輕慢心、能所對立的心,以及種種逆順境界,隨染著貪戀所生起的一切不善之心。如果惡念起來的時候,必須趕緊高聲念佛,收攝心思歸於正念,切不可令恶心相續,當下就要讓它消滅得乾乾淨淨,永不再令它生起。反之,所有的深信心、至誠心、迴向發願心、慈悲心、謙下心、平等心、方便心、忍辱心、持戒心、喜捨心、禪定心、精進心、菩提心,以及一切種種的善心,應當常常守護不失。

除此之外,更要遠離不淨行,斷賒違犯戒律威儀的惡事,雞狗豬羊,千萬不要畜養,打獵捕魚,也不可做。要知道西方極樂世界中,所有的諸上善人,那是由於捨棄惡緣,修行善業,才能夠得生淨土,獲不退轉。念佛的人,要常隨著佛的德行學習,所以應該以去惡從善為要務才是。

優曇法師還認為,凡是修行念佛法門的人,想要往生淨土,就要時常思惟這個娑婆世間,一切都是無常的,有成必有壞,有生必有死。如果沒有親自聽聞到佛法,則此世捨身來世又受身,將不斷地輪轉於三界四生六道之中,永遠沒有解脫的一天。而我今日有緣,可以聽聞正法,得以修習淨土法門,應以阿彌陀佛為唯一的心念,捨此報身,必當往生極樂淨土,人於淨土的蓮華胎中,受種種的快樂,永遠脫離生死的痛苦,永不退轉菩提之心,此乃是大丈夫平生最偉大的一件事業。

法師認為,當有疾病的時候,一定要努力向前,放下身心的罣礙,不要生起疑慮和不信任的心,只須面向西方端身正坐,專心憶想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以及無數的化佛。同時,一心稱念南無阿彌陀佛,令他聲聲不絕。並於世間的一切事務,不得思念,不得貪戀。如果有其他的妄念起來,只要急稱佛號,這樣就能在念念之間,除滅罪障。只此一念堅定念佛的心,決定可以往生淨土。如果命未該盡,也可以使身心安寧。

修行淨土的人,慎勿妄;生留戀世間的心,在該活的時候自然會活下來,應當死的時候就必須要死,只要趕緊修辦往生的資糧,不必疑慮自己會死會活?如果我們能夠了解這層道理,往生就如同脫去破舊的衣服,以穿著上好的服飾,一旦捨去凡夫之身,便登如來解脫之地,這就是很偉大很殊勝的事。

優曇法師還說,要真切地相信修行之事,的的確確是為了往生極樂世界,專注心意一心正念,執持一句阿彌陀佛。只此一念阿彌陀佛,是我本師。只此一念阿彌陀佛,即是化身佛。只此一念阿彌陀佛,即是破地獄之猛將。只此一念阿彌陀佛,是斬群邪之寶劍。只此一念阿彌陀佛,是開黑暗之明燈。只此一念阿彌陀佛,是渡苦海之大船。只此一念阿彌陀佛,是醫治生死之良藥。只此一念阿彌陀佛,是出三界之捷徑,只此當下一念阿彌陀佛,即是本性彌陀。只此一念阿彌陀佛,即能通達唯心淨土。

只要記得這—句阿彌陀佛在心念中,莫教它遺忘失落,要命他念念常現前,念念不離心。沒事也如是念,有事也如是念,安穩快樂也如是念,病苦煩惱也如是念,生也如是念,死也如是念,如是一念清楚明白而不昏昧無知,那麼又何必向外對人詢問,求覓解脫生死的歸程呢?

《蓮宗寶鑒》一書完成後,優曇法師廣泛諮請諸方大德印證。他找了很多人,卻沒有一個人能夠更動其中的一個字。在對本書全面完善修改之後,優曇法師上書元仁宗,乞求恢復淨土教法,元十二宗皇帝感其虔誠,答應恢復淨土教法,並令優曇法師為淨土教主,賜號「虎溪尊者」。元文宗至順初年(1330),優曇法師身無病苦,於大眾念佛聲中往生西方。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念佛行人不能希冀的念想

若其未生淨土之前,縱令授以人天王位,亦當視作墮落因...

雖讀大乘經典,仍以念佛為正行

在家閑居,當以淨土法門,為雙親認真講說,俾生正信以...

信願具足的判定標準

這個信願是理觀,持名是一種事修;但是你實際在操作的...

如何為親人善巧助念

問: 若人瀕死或已命終,當地沒有助念團或居士,如果...

宣化上人:老實念佛

「末法時代,一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以念佛得度。」...

四十八大願——(第31願)淨國照見十方願

設我得佛,國土清淨,皆悉照見十方一切無量無數不可思...

阿那律尊者天眼通的因緣

佛陀的弟子阿那律陀,他在過去生未修行前,曾是一位貧...

【佛學漫畫】阿彌陀佛為何一直站著

若不舉足以救迷,業系之牢何由得免?為斯義故,立撮即...

【大藏經】【註音版】普賢菩薩行願品

(根據印光大師校定本校對)...

【大藏經】【註音版】禮佛大懺悔文

禮佛大懺悔文...

【大藏經】餓鬼報應經

尊者大目揵連,從佛在耆闍崛山中,遊行恆水邊,見諸餓...

【大藏經】【註音版】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

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

不要惱害眾生,你以後修行就沒有障礙

這個不害,我們上學期研究小止觀時,有談到:有些人修...

為什麼不講念自性佛,而要念阿彌陀佛

問: 佛既然心作心是,為什麼不直截了當講念自佛,即...

眾生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嘗讀十六觀經云。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是故眾生心...

念佛有哪些規矩和注意事項

問: 念佛有哪些規矩,有什麼注意事項? 答: 念佛本...

如何消除對寺院的不敬之心

問: 不敬來自些外在的因素,尤其是兩次去九華山時,...

玄奘法師傳

第一卷 玄奘法師,俗姓陳,單名一個褘字,生於隋仁壽二...

沒有修持的人能燒出舍利子嗎

問: 一個完全沒有修持的人死後,能燒出舍利子嗎? 大...

【推薦】能專念六字大經王,就一切都具足了

阿彌陀佛是法界藏身,西方淨土是法界藏土,念一佛就等...

誰看得出你是女眾

有一位比丘尼請教龍潭禪師:要如何修持,下一輩子才能...

遇安禪師的生死自在

溫州瑞鹿寺上方遇安禪師,天台德韶國師之法嗣,福州人...

善惡有報的科學實證

現代的實證科學很講究依據,當有了大量的科學依據時,...

本煥老和尚戒期開示

各位新戒: 恭喜你們步步高陞,為什麼這麼講? 你們剛...

懇切至誠念佛誦經,決定可以消除宿業病苦

世人病苦,多屬宿世殺業所感。無論何病,若能懇切至誠...

傅大士:勸君常修十法

勸君一:專心常念波羅蜜,勤修六度向菩提,五濁三塗自...

佛說邪淫有十種罪

○三曰邪淫,彼或有父所護,或母所護,或父母所護,或...

如何面對當前糾結的婚外戀

一位四十多歲的男士神色黯然地詢問,如何面對當前糾結...

【佛教詞典】羯磨波羅蜜

(菩薩)住於金剛界曼荼羅中央如來北方之尊。密號曰妙...

【佛教詞典】清齋

清淨之持齋。齋,莊嚴潔淨之意,尤指飲食、動作、思慮...

【視頻】淨界法師《無法生火的故事》

淨界法師《無法生火的故事》

【視頻】巴菲特:我為什麼捐掉99%的財富

巴菲特:我為什麼捐掉99%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