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欲利人,先須克己

印光大師  2022/05/07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欲利人,先須克己

【原文】

堂名大義,已為宣示。然欲利人,先須克己。倘言行或有不符,則尚難化及妻子,況鄉鄰乎。果能真誠無偽,雖異類尚能感格。況於同類之人乎。故一切法,皆以身為根本。

故曰,身不行道,不行於妻子。使人不以道,不能行於妻子。欲為天地行化育,欲為祖宗著潛德,欲為子孫立懿範,若不以躬行實踐為事,則如貧無立錐者,妄欲富貴蓋世,只成癡心妄想,了無實事可得。戒之戒之。

三餘德堂名說跋

【譯文】

堂名的大義,已經顯示過了。然而想要利益他人,先必須約束自己。倘若言行或有不符,那麼尚且很難感化身邊的妻子兒女,何況是鄉親鄰里呢?果真能夠真誠無偽,雖然是畜類尚且能夠感通。何況是同類的人呢?所以一切法,都以身行為根本。

所以說:自身不按道去行事,道就不能實行在妻子兒女身上。假使一個人不按道行事,不能使道實行在妻子兒女身上。卻想為天地進行教化培育,想為祖宗顯明不為人知的美德,想為子孫豎立美好的風範,如果不以親身實踐為事務,就如同貧窮得沒有立錐之地的人,妄想要富貴蓋世,只成癡心妄想,根本沒有實事可得。警戒呀!警戒呀!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印光大師文章列表

前世吝於法施,今生得愚昧無知之報

唐朝法雲法師,雁門趙氏之子,天性淳樸、老實善良,對...

度眾生苦,一切要從利他的角度出發

我們的一切遭遇都是自己過去業報所感,要追求幸福,不...

能為一切眾生迴向,即與佛菩提誓願相合

汝母去得甚好,就是你母親走的很好啊,此殆汝母往昔善...

陪他做一隻蘑菇

有一個精神病人,有一天突然覺得自己是一隻蘑菇,於是...

如何去報佛恩?

問: 如何去報佛恩? 大安法師答: 要思惟佛對我們的...

救護眾生之道

大悲心為父,菩提心為母,善法為知識,能救護眾生。...

發願度人進佛門但並不如願,是否應放棄

問: 值此末法時期,善知識難遇,眾生不知念佛。弟子...

不把佛法作人情

而菩薩為利養故。應答不答。倒說經律。文字無前無後。...

【大藏經】【註音版】慈悲藥師寶懺

慈悲藥師寶懺...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阿彌陀經

(印光大師校印版本)...

【大藏經】餓鬼報應經

尊者大目揵連,從佛在耆闍崛山中,遊行恆水邊,見諸餓...

【大藏經】佛說九橫經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便告比丘:「有九輩九因緣...

學佛人須以躬行實踐為事

汝既發心皈依,今為汝取法名為德熙。謂以大菩提心,俾...

寧可千生不悟,勿教一時著魔

修行人, 心不可偏, 若偏, 即或受病。身體孱弱, 當息心...

世人不知在心上求福田

堪輿家言,何可為準。若如所說,則富貴之人,永遠富貴...

自利與利他的關係

1、然欲利他,先須自利 須知此四宏誓願,乃三世一切諸...

大安法師:如何降伏淫慾心

問: 現在的人淫慾心都比較重,應該如何降伏這顆淫慾...

增福最快的方法是什麼

師父說:你們知道增福最快的方法是什麼嗎? 就是回家孝...

為了念佛求生而示現在世間上的祖師們

歸去來,魔鄉不可停,曠劫來流轉,六道盡皆經,到處無...

如何處理爭執不下的狀況

與人相處發生問題時,可以當成是對我們智慧的一種考驗...

【推薦】您也一樣很渺小

父親有位朋友,是位知名畫家。幾乎每次去他家,總能遇...

佛教寺院弘法利生的功能

從寺院弘法利生的重大作用看,至少具備如下六個方面的...

聖嚴法師《禪--人類意識》

一、佛教對人類意識的分析 佛教把意識分為心、意、識...

佛弟子的一言一行是佛法的表達

問: 弟子的婆婆九十三歲,公公八十九歲。弟子非常想回...

生命不止,布施不斷

因果法則是宇宙人生的客觀規律。無論是否學佛,每個人...

歇即是菩提

用功很簡單,高旻寺是一個禪宗道場,禪宗道場是講用功...

在坎坷路上走,才能磨練心志

寺中有一個小和尚,從小就在這裡出家,是寺裡的眾僧把...

對眾生要有仁愛慈悲之心

一個學佛行人,得要有一個助人的道德情操,在家裡要孝...

【佛教詞典】窮子

梵語 daridra-purusa。為法華經七喻之一。三界生死之眾...

【佛教詞典】應化利生

諸佛菩薩應現,都是為了向眾生說法,利益眾生。...

【視頻】顯明法師《非神,非鬼,變個甚麼》

顯明法師《非神,非鬼,變個甚麼》

【視頻】大勢至菩薩真言

大勢至菩薩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