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略釋天台六即義

印光大師  2022/01/04  大字體  護眼色

略釋天台六即義

淨土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契理契機,至頓至圓,洵為利生唯一無上法門。唯現在之人,或者自高自大,謂既雲眾生即佛,則我即是佛,何必再念佛乎?或者以我既為苦惱凡夫,何能了生脫死,唯求來生不失人身耳。此兩種人,皆不明因果所致,故今日仍講因果。

須知「眾生即佛」者,以其具有佛性之真因也,設不修念佛妙行,佛性無由顯現,何能得了生死、成佛道之實果乎?譬如寶鏡蒙塵,光明不現,實未失之也。若肯用力揩磨,自可照天照地矣。

若言我是苦惱凡夫,不能生西方了生脫死,以至成佛者,乃業深障重,自甘墮落也。且今世之人,有下棋、叉麻雀而累死者,不知有多少。若能以此勞苦,修行念佛,何愁不往生西方,上證佛果乎?蓋佛本是眾生修持得證佛果之人耳。

隋天台智者大師,著《觀無量壽佛經疏》,立六即佛義。以對治自甘墮落及妄自尊大之病根,其說甚精,學者不可不知。

六即佛者,一、理即佛。二、名字即佛。三、觀行即佛。四、相似即佛。五、分證即佛。六、究竟即佛也。

六,以明階級淺深。即,則明當體就是。譬如初生孩子,與其父母形體無異,而其力用則大相懸殊。故不可謂此幼孩非人,但亦不能遽以成人之事,令是孩承當。若能知六而常即,則不生退怯。知即而常六,則亦不生上慢。從茲努力修持,則由凡夫而圓證佛果,由理即佛而成究竟即佛矣。

理即佛者,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雖背覺合塵,輪迴三塗六道,而其佛性功德,仍自具足,故名理即佛。以此心之理體即是佛也。無機子頌曰:「動靜理全是,行藏事盡非,冥冥隨物去,杳杳不知歸。」

因一切眾生,雖未聞佛法,不知修持,而一念心體,仍完全同佛,故曰「動靜理全是」。因其迷背自心,作諸事業,故曰「行藏事盡非」,蓋所事全不與佛性相應也。終日終年,昏昏冥冥,隨煩惱妄想之物慾而行,從生至死,不知返照回光,故曰「冥冥隨物去,杳杳不知歸」也。

名字即佛者,或從善知識,或從經典,聞知即心本具,寂照圓融,不生不滅之佛性。於名字中,通達了解,知一切法皆為佛法,一切眾生皆可成佛。所謂聞佛性名字,即得了解佛法者,是也。頌曰:「方聽無生曲,始聞不死歌,今知當體是,翻恨自蹉跎。」

謂從前但知生死輪迴,無有了期,今乃知佛性真常,不生不滅。既知當體即是成佛真因,則汲汲修持,反恨從前虛度光陰,以致未能早為證實矣。

觀行即佛者,依教修觀,即圓教五品之外凡位。五品者,一隨喜品,聞實相之法,而信解隨喜者。二讀誦品,讀誦法華,及諸大乘經典,而助觀解者。三講說品,自說內解,而導利他人者。四兼行六度品,兼修六度,而助觀心者。五正行六度品,正行六度,而自行化他,事理具足,觀行轉勝者。

頌曰:「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塵。遍觀諸法性,無假亦無真。」既已圓悟佛性,依教修觀,對治煩惱習氣,故曰「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塵。」了知一色一香,無非中道,一切諸法,無非佛法,一切眾生,皆當作佛,故曰「遍觀諸法性,無假亦無真。」相似即佛者,謂相似解發,即圓教十信之內凡位也。

初信斷見惑,七信斷思惑,八九十信斷塵沙惑。頌曰:「四住雖先脫,六塵未盡空,眼中猶有翳,空裡見華紅。」四住者,一見一切住地,乃三界之見惑也。二欲愛住地,乃欲界之思惑也。三色愛住地,乃色界之思惑也。四有愛住地,乃無色界之思惑也。初信斷見,七信斷思,故曰「四住雖先脫。」

然由色聲香味觸法之習氣猶有未盡,故曰「六塵未盡空。」此蓋指七信位說,八九十信,則塵沙惑破,習氣全空矣。習氣者,正惑之餘氣,如盛肉之盤,雖經洗淨,猶有腥氣。貯酒之瓶,雖經蕩過,猶有酒氣。眼中猶有翳,空裡見華紅者,以無明未破尚不能見真空法界之本體也。

分證即佛者,於十信後心,破一分無明,證一分三德。即入初住,而證法身,是為法身大士。從初住至等覺,共四十一位,各各破一分無明,證一分三德,故名分證即佛也。因無明分四十二品,初住破一分,以至十住則破十分,歷十行、十迴向、十地、以至等覺,則破四十一分矣。初住,即能於無佛世界,現身作佛,又復隨類現身,度脫眾生,其神通道力,已不可思議。何況位位倍勝,以至四十一位之等覺菩薩乎。

頌曰:「豁爾心開悟,湛然一切通,窮源猶未盡,尚見月朦朧。」「豁爾心開悟,湛然一切通」者,言其分破分證之景象也。「窮源猶未盡,尚見月朦朧」者,言其猶有無明雲翳,未能徹見性天真月之光輝也。

究竟即佛者,從等覺,再破一分無明,則真窮惑盡,福慧圓滿,徹證即心本具之真如佛性,入妙覺位,而成無上菩提道矣。頌曰「從來真是妄,今日妄皆真,但複本時性,更無一法新。」從來真是妄者,未悟以前,惟此皆空之五蘊,而妄生執著,色法,心法,互相形立,以致苦厄隨生。既悟之後,雖亦惟此五蘊,而全體是一個真如,了無色心五蘊之相可得。

故曰「從來真是妄,今日妄皆真也。」然此所證之真,並非新得,不過復其本具之真如佛性而已。故曰「但複本時性,更無一法新也。」又眾生在迷,見佛菩薩及一切眾生,皆是眾生。故譭謗佛法,殺害眾生,不知罪過,反以為樂。佛既徹悟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之心。見一切眾生,與佛無二。故於怨於親,皆為說法,令得度脫。雖是極其惡逆不信之人,亦無一念棄舍之心,因見彼是未成之佛故也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印光大師文章列表

天台八教丨頓教

天台教法,主要有化法、化儀兩大類的教化方式。藏、通...

天台八教丨五時八教的名稱由來

說到天台宗,最具代表性的一個名詞應該就是五時八教,...

天台宗傳法儀軌

一、迎師 傳法時至,鳴鐘三下。諸師及觀禮隨喜者齊集法...

略說天台宗的十乘觀法

十乘觀法是天台宗智者大師總結的十種觀行法門,總結非...

能傑法師:童蒙止觀

代序 蕅益大師說:佛道以見性明心為指歸,以信行、法行...

天台智者大師略傳

第一章:大師家系 止觀明靜,前所未聞。故智者大師把它...

天台八教丨通教

通教是化法四教中的第二教,主要以五時中方等與般若二...

何謂「名字即佛」與「觀行即佛」

名字即佛聞經達理,斷疑生信。方聽無生曲,始聞不死歌...

【大藏經】【註音版】八大人覺經

八大人覺經...

【大藏經】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與...

【大藏經】【註音版】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

【大藏經】永嘉證道歌

君不見。絕學無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無明實性...

觀想念佛要消除躁妄魔境

念佛的方法,總的來說有四種。也就是持名,觀像,觀想...

印光大師嘉言集

1、念佛時必須字字句句從心而發,從口而出,從耳而入...

印光法師小傳

一、簡狀 印光法師,法諱聖量,自署常慚愧僧。1861年出...

【推薦】印光大師對老年人的勸誡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阿彌陀經》與《文殊》《般若經》的會通

等者,略舉餘經。如《文殊》所云,一行三昧。《大品》...

越三祇於一念,齊諸聖於片言

《阿彌陀經》說: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什麼...

功德寶山神咒的功德利益

「功德寶山神咒」的解釋,我們還是講最主要的內容啊。...

都是歸於你

有一天,佛陀在竹林精舍的時候,忽有一個婆羅門憤怒惡...

歷觀古人,無一不從辛苦中來

近來諸方少年,有志參禪者多;及乎相見,都是顛倒漢。...

菩薩為什麼還有變易生死

問: 菩薩為什麼還有變易生死? 淨界法師答: 一個加...

地獄果報往往是福報大的人創造出來的

我們看世間人,有些真的是福報很大,你看他受用的資具...

身罹絕症,聽念佛號,微笑往生

身罹絕症,痛苦呻吟。聽隨身聽,安詳往生。 台中沙鹿有...

藥師法門為末法必修法門

一、藥師法門以讀誦《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念...

龔老居士往生的殊勝事蹟

去年元旦時,東林寺助念了一位九江的龔老居士往生,非...

當知頓等所用,總不出藏等四味

當知頓等所用,總不出藏等四味。 就是說,頓等就是頓、...

持戒是怎麼定義

《廣論》云:從損害它及其根本,令意厭舍,此能斷心,...

【佛教詞典】五種無

為印度勝論學派所立「無說句義」之五種分類。勝論學派...

【佛教詞典】一意識

【一意識】 p0003   攝論二卷四頁云:又於此中,有一...

【視頻】金剛經的故事

金剛經的故事

【視頻】晚課單日(靈鷲山)

晚課單日(靈鷲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