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勿以聰明驕人 真實用功方好

印光大師  2014/11/0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勿以聰明驕人 真實用功方好

勿以聰明驕人 真實用功方好

觀來書,詞義均好,無可改,故不批。汝年二十一,能詩能文,乃宿有善根者。然須謙卑自牧,勿以聰明驕人,愈學問廣博,愈覺不足,則後來成就,難可測量。

十年前,諦閑法師有一徒弟,名顯蔭,人極聰明,十七八歲出家。但氣量太小,一點屈不肯受。初次講小座畢,拜其師,其師並未說他講得不好,但云音聲太小,由此一語便生病。而諦公之人,一味令彼心常歡喜,故傲性日增月盛。後由日本學密宗,彼所發揮密宗之文字,通寄上海居士林登林刊。其自高位置,已是唯有我高。後回國,至觀宗看其師。諦公雲,汝聲名很大,惜未真實用功,當閉三年關,用用功方好。彼一聞此語,如刀割心,即日便病。次日帶病往上海居士林,年餘而死。死後不久,光到上海太平寺,林員朱石僧來,問其死時景象。言糊糊塗塗,佛也不會念,咒也不會念。此乃顯密圓通,自覺世無與儔之大法師,以不自量,仗宿慧根,作二十二三歲短命而死之糊塗鬼,豈不大可哀哉。

設使顯蔭能不自高,謙卑自牧,中國學者,未能或超出其上者。光愍顯蔭以因此而死,為汝作前車之鑒。光現在已是苦不堪言,目力精神均不給。日間尚有人來,又有四方之信,勿道復,看也要許多工夫。光在普陀,由光緒十九年,至民國五年,二十餘年頗安樂。經年無一人來會,無一信來投。自民國六年,王幼農以一信印數千,徐蔚如以三信印數千。次年又印文鈔。從茲一人傳虛,萬人傳實。又以不自量,刻排各書,以期利人。二十年來,直是專為人忙。今老矣,且以閉關作躲煩計。至朝暮功課,依叢林全堂功課外,每晚加念大悲咒,五十,或二十五遍。此外有空則念佛,不記數,以記數費力故。

汝年富力強,當先將淨土一法,認真研究修持,此是凡夫即生了生死之大法。此法若無宿根,勿道普通人不能了徹,即徹悟自心,深入經藏之出格高人,亦多半不能了徹。以彼不知此是佛法中特別法門,皆按普通法門之義,致不肯信。或有信者,恐專宏淨土,怕人小看自己,故不肯提倡。須知無論修何法門,煩惑不斷,決無了生死分。唯此一法,但具信願,即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汝且勿以看過為事,當以熟讀深思,方知光言無謬。

現今講經者亦不少,然各隨自意。汝且在易園處自修持,至有主宰後,不妨隨喜各法師之講筵。汝且自愛,光之愛汝,止此二紙,以後亦無暇屢屢誡說。

(《印光法師文鈔續編卷上·復游有維居士書》)

謙者,不自滿足之意

慢乃根本煩惱,學佛以能對治煩惱為有益,故不得不與汝說也。今且將錯就錯,為汝取法名為德謙。謙者,不自滿足之意。金剛經,發度盡一切眾生心,令其悉入無餘涅槃,而不見一眾生得滅度者。譬如天地覆載,但盡生成之分,不居生成之德,此真所謂無人我眾生壽者相。乃所謂謙謙君子,有終吉也。能謙,則一切所應擔荷者,咸擔荷之。雖至聖賢地位,總覺人皆勝我。如海納川,如空含象,絕無一物拒之不納不含者。汝能善體此義,則身雖勞,而心常逸,其利益當自知之。

(《印光法師文鈔續編卷上·復陳逸軒居士書》)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印光大師文章列表

白晝舉燭

古時候有一位梵志,通達多種經典,很有學識,是位頗具...

心存敬重,不輕未學

心存敬重不輕未學 人通常自命不凡,也因為自以為不平...

我慢高山,法水不入

在修學佛法上,我們常說:我慢高山,法水不入。 這正是...

謙卑的力量

謙卑的力量,不在於形體的大小、氣勢的強弱,而是用柔...

【推薦】不彰別人的短處,不炫自己的長處

不要彰揚別人的短處,應該要為他極力的隱瞞;不要炫耀...

有人只是小聰明,有人則擁有大智慧

能夠在內心深處明是非、辨真偽,而不張揚、不虛妄,便...

趨吉避凶的方法是什麼

問: 趨吉避凶的方法是什麼? 淨界法師答: 斷惡修善...

聖嚴法師:見人低一級

所謂的「大丈夫」要能屈能伸、舒卷自如,一般人往往是...

【大藏經】大般涅槃經

大般涅槃經序 後秦釋道朗撰 大般涅槃經者,蓋是法身之...

【大藏經】梵網經

梵網經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窮於玄原之境...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雨寶陀羅尼經

佛說雨寶陀羅尼經...

【大藏經】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大慈大悲憫(mǐn)眾生,大喜大捨...

印光大師永懷錄

(歸元譯白、編輯整理) 一、印祖生平 蓮宗十三祖印光...

娑婆世界的苦,一刻也住不下去

原文: 娑婆之苦,不可一朝居。當通身放下,一心念佛。...

印光大師苦行略記

印光大師,關中人也。宿具善根,幼志聖賢。光緒七年,...

篤修淨業臨終預知,念佛往生之貞女典範

真如法性,生佛體同。迷悟攸分,凡聖迥別。欲複本有之...

為人助念,即是成就他人作佛,功德難思

第二、大家換班念佛,以助淨念者。前已開導病人,令生...

跨越心靈的柵欄

有這樣一則故事:有一位從戰俘營逃出來的人,戰後去拜...

找到自己的信仰

信仰,就是相信人生中有一種東西,它比自己的生命重要...

【推薦】厭離娑婆,要厭離全面的娑婆

學習,佛法的專有名詞叫作熏習。它不是一次完成,它是...

從妄想轉向真如就靠這六個字

從《楞嚴經》的角度來說:妄想跟真如它們兩個是同時存...

兒童該怎麼學佛

問: 十歲左右的兒童念誦什麼經咒比較對機?弟子希望孩...

【推薦】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成長自我

智慧是如何得到的?有三個方面: 第一是聞慧, 從聽講...

佈施越多福報越多

從佛法的因果關係來講,你付出的越多,你得到的越多。...

沈家楨居士《觀世音菩薩的修行方法及證悟過程》

第一段 觀世音菩薩宏願解脫一切眾生的痛苦。自古以來...

有利於他人的就是好工作

佛法講「正命」,所謂正命是指正當的工作、正當的職業...

口雖說空,行在有中

【疏】罪從緣生,生便有業。招集增漏,偏非道務。今冒...

佛教小常識

【一、寺、院、庵】 寺,在古代本是朝庭機構的名稱,...

【佛教詞典】十七種莊嚴

謂極樂淨土之十七種莊嚴。據天親之淨土論,觀察彌陀之...

【佛教詞典】粗惡苑

(雜名)帝釋天四苑之一。帝釋諸天若欲斗戰,則入此苑...

【視頻】寶篋印陀羅尼(蓮歌子)

寶篋印陀羅尼(蓮歌子)

【視頻】聖嚴法師談愛情

聖嚴法師談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