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濟群法師文章

富足生活極具誘惑力,但財富等同於幸福嗎

近幾個世紀以來,科技發展為人類帶來了嶄新的生活。尤其在...

遮止身口意的十種惡行

善惡行千差萬別,但最基本的不外乎十善行和十惡行。先說十...

慢心的幾種不同表現形式

慢,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驕傲,也是根本煩惱的重要組成部分...

為利益而捨道德,人生必將埋下隱患

對大眾來說,遵循道德的利益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首先,...

學佛會越學越清高嗎

問: 學佛會越學越清高嗎? 濟群法師答: 為什麼有...

學佛的人要不要追求財富

雖然學佛與道德、修行並不是對立的,但無始以來的貪心,使...

創業遭遇誤解應如何調整心態

問: 創業遭遇誤解和不支持應如何調整心態? 濟群法...

通過慾望得來的幸福,是非常短暫的

幸福是什麼?通常,人們追求的幸福只是一種感覺而已,是欲...

當知是經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金剛經》稱:當知是經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義。可見受...

怎樣從源頭根除煩惱

如何才能解脫?這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現代人最大的問題就...

忽略做人的教育會帶來什麼問題

在我們今天所受的教育中,往往把傳授知識和技能放在首位,...

人生這筆賬該算清楚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經商者崇尚的是貨真價實,童叟無欺,這...

《心經》為什麼具備強大的心理治療功能

在佛教浩瀚的三藏十二部典籍中,凝煉的《心經》包涵著佛法...

內心被套牢了,要設法解套

禪修所做的,就是幫助我們培養正念,把心帶回到當下。這樣...

常耕福田,才能福報多多

福報從哪裡來?不是說你能力強就一定有福,因為福報也有它...

了解並管理這顆心

心既是痛苦的源泉,也是快樂的源泉。 我想大家應該有這樣...

如何從內心尋找幸福

一、如何面對逆境 生活中,一旦遭遇逆境,如身體不健康,...

當代居士教育的探索

一、引言:當代居士修學的困擾 近年來,隨著物質條件的極...

對世間有多少興趣,就會有多少執著和罣礙

正見輪迴是苦,我們才能生起解脫的意願,才能對世間的一切...

我們現前的一念,究竟有多大的能耐呢

我能深入於未來,盡一切劫為一念,三世所有一切劫,為一念...

「一切法皆是佛法」的含義

《金剛經》說,一切法都是佛法。很多人感到疑惑,那麼基督...

輪迴中有哪六種苦

說到解脫,首先要有解脫的意向,也就是出離心。怎樣才能生...

面對逆境如何做到處之泰然

面對同樣的境界時,不同人會有截然不同的處理方式,區別就...

少一分需要,就能少一分在乎和影響

我們現在有了那麼多便利的生活用品,可以從洗衣做飯的勞作...

接納不幸才是人生幸福的首要保障

俗話說,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生活中,時常會發生各種...

一個不會休息的人,心是無法自主的

今天的社會都在通過鼓動慾望而刺激消費。廠家在不斷升級產...

生命就在這樣的重複中不斷輪迴

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需求和貪著。有的人偏向財富,有的人偏...

關於《六祖壇經》的真偽之辯

在《壇經》流傳過程中,因為輾轉抄錄,數人編訂,多次刻印...

心態的健康與否,關係到人生的苦樂

從通達空、無住入手,煩惱自然不生,其心自然降伏。 學習...

踏破鐵鞋不如回到當下反觀自照

頓教的修行是從真心入手,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為什麼能做...

現代人為何普遍都活得很累

現代人普遍活得很累,原因是什麼? 無非是因為貪著,因為...

不忘初心,成佛有餘

教界的一切問題,歸根到底就是修學上不去。原因固然很多,...

眾生心中本具般若之性

般若經典,總稱《摩訶般若波羅蜜多經》,是佛典中最大的一...

當代佛教的健康發展到底要靠什麼

如何面對傳統 作為今天的出家人,我覺得很不容易。首先,...

如何做好臨終關懷

從另一方面來看,國人長期受唯物論教育的影響,缺乏信仰生...

戒律的十大利益

當比丘出現某種不如法行為,佛陀便會根據所犯製定戒條。佛...

安忍不是懦弱的表現

安忍是佛法中很重要的一環。要達到面對、遇上任何人、任何...

不要給自己埋下禍根

人每天忙來忙去,除了滿足生存的基本需求,更多的時候,是...

生命美容的最高境界就是佛菩薩

世人都很關注相貌和身體的美,其實,那種美是非常短暫的,...

靈山只在汝心頭

憶念三寶的修行非常重要。我們時刻憶念什麼,心就會和什麼...

盤點所剩的資產,看看何去何從

學佛,必須意識到人身的可貴。就像我們有一筆資金,應該怎...

莫因無知而無畏

在《道次第》中,念死和念惡道苦雖然是下士道的修行內容,...

「五福臨門」從何而來

古人視五福臨門為祥瑞。所謂五福,即長壽、富足、康寧、好...

戒律的現代價值與意義

一、認識戒律的重要地位 原始佛教僧團不設立權威的崇拜,...

如何分辨和取捨究竟的佛法

佛陀設教,隨著眾生的根基不同,除了直暢本懷,顯諸法真實...

人生的幸福,並不僅僅是外在的東西

我們常常將幸福建立在一個未知數上,建立在我們不曾實現的...

五蘊並不是真正的「我」

五蘊每個生命的存在,無非是色、受、想、行、識五蘊。蘊為...

佛教徒的八個問題

長期以來,由於種種原因,使人們對佛教有諸多誤解。比如:...

佛教怎麼看待做夢

問: 佛教怎麼看做夢? 濟群法師答: 通常來說,夢...

依止善知識的九大利益

修習依止法,能為學人帶來哪些殊勝利益呢?《道次第》總結...

讓心靈創造幸福

第一,知道如何面對逆境。 逆境帶來的痛苦包括兩方面,一...

修行中的七種法供養

善男子!諸供養中,法供養最。 善男子啊!你不要以為用那...

妄想將導致人生的各種過患

人們生存在這個世間,因慾望驅使,就會引發與之相應的種種...

怎樣才能辦好一個素菜館

首先,要有正確的發心, 不要簡單把它當做一個提供菜品的...

成佛從修菩提心開始

菩薩,乃成佛之因。我們想要成佛,必須從菩薩做起。或許有...

負面情緒的根源就在於貪瞋癡

佛法以緣起看世界,這就告訴我們,每種想法和情緒既非無中...

佛教界在弘法方面存在哪些問題呢

如果說佛法的學修、傳承依賴於健全的教育制度,其弘揚、普...

酒肉穿腸過,是否也可以修行得道

問: 禪宗在佛教歷史上,有其激進的一面,不喜歡一級...

供養的三大利益

供養是佛法的重要修行項目,對於修學來說,主要起到有三方...

修行不是用來裝點門面的

修行不是用來裝點門面的,也不是修給佛菩薩看的。佛菩薩只...

【推薦】正見--以觀念改變心行

未來在哪裡?我們稀裡糊塗地來到這個世界,稀裡糊塗地過了...

天上福報雖好,但終歸要墮落

比人類條件更為優越、其生存空間在人之上的是天道,天在佛...

成佛應具備哪些條件

成佛的修行必須具備哪些條件?千百年來,漢傳、藏傳各宗派...

地獄的三大類型

在我們人道以下的是地獄道。地獄是梵語泥黎,譯為不樂、可...

墮落到畜生道的原因

生活在我們人群四週圍的有哪些生命?大體上有兩種:一是畜...

【推薦】六道輪迴中鬼道的種類

生活在我們人類周圍的還有鬼道眾生,佛教裡說的鬼與中國傳...

色身不能代表真正的我

通常,每個人最關心的就是自己的身體。當我們為他人付出一...

既然心即是佛,為何還要學佛

問: 何為心即是佛?既然如此,為何還要學佛? 濟群...

擁有什麼,就會牽掛什麼

有情被執著所縛,擁有什麼,就會牽掛什麼。若是擁有財富,...

這個自我並不是真實存在的

人最根本的問題,就是看不清自己。所以,修行的首要任務是...

打禪七要過這樣的七天

【一】 這次過來,正好是研究所的禪修周,機會難得。我平...

想要斷煩惱解脫生死,就要放下慳貪

供養具有滅除慳貪的作用。慳貪,就是吝嗇、小氣。佛菩薩是...

如何忘記過去曾受過的傷害挫折

問: 如何忘記過去曾受過的重大挫折?忘記別人對自己...

為什麼我們經常感覺孤獨

生命本身是圓滿的,是自立並具足一切的,不需要任何外在的...

怎樣發願才如法

問: 怎樣發願才如法? 濟群法師答: 發願,就是樹...

貪到何時方能休

貪心是人類最常見的心理活動之一,即對自己喜歡的境界產生...

打坐時怎樣克服障礙

問: 在打坐時,感覺總有許多障礙。怎樣才能克服這些...

沒有風險的投資

佈施,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施捨。《攝大乘論》云:又能破裂...

改變習慣,就有能力改變命運

習慣從哪裡來?無非就是某件事我們做多了,想多了,以致成...

學佛的商人就是佛商嗎

學佛的商人就是佛商嗎? 濟群法師:在教界和商界,對...

生意場上要喝酒該怎麼辦

問: 有的人知道喝酒不好,是犯了酒戒,但是在生意場...

佛弟子應該如何追求財富呢

緣起的色身,必須假衣食才能延續。尤其在工業化社會,我們...

財佈施不及法佈施功德大

行菩薩道也屬於法供養。法施的功德很大,這個問題《金剛經...

濟群法師:敢於審視傳統佛教中的陳規陋習

核心提示: 濟群法師出生於閩東,父母都是虔誠的佛教徒。...

戒律與道風建設

戒律,是多數佛子耳熟能詳的一個詞,相信也有不少出家人對...

極樂世界究竟有多遠

問: 極樂世界究竟有多遠? 濟群法師答: 《六祖壇...

調心之道,離不了心學

目前,整個社會最大問題就是人的心態失衡,並且到了危...

禪者的心境

唐朝時,有位名叫懶殘的禪者,修行造詣極高,遐爾聞名...

正見對於修行非常重要

學佛是為了追求解脫。那麼,怎樣才能解脫?解脫與正見有何...

學佛後一定要吃素嗎

從目前教界來看,漢傳佛教吃素,藏傳佛教吃肉,南傳佛...

有什麼樣的心,就會導致相應的結果

我們每天活在哪裡?其實,並不在我們所以為的現實中,而是...

佛像不是偶像

佛像,即佛陀造像,為住持三寶之一,象徵佛寶。關於佛像起...

佛陀的出家是為了什麼

佛陀出家前是一位王子,在宮廷享受著錦衣玉食、不知人間疾...

放下屠刀能否立地成佛

有句話叫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很多人感到不解,放下屠刀...

如何是佛,捨我其誰

生命蘊涵無價之寶,我們卻在流浪乞討中度日,何其悲哀?所...

供的是他人,養的是自己

供養,也是修行的方式之一。寺院每天過堂之前,都要誦供養...

弘法佈教可從六方面構建

對於在家信眾的教育,首先應建立相關教育制度。關於此,可...

佛法的體驗應該從何處得入

佛法的體驗應該從何處得入呢?這是每個學佛者都關心的...

心非永恆、非斷滅

19世紀末,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率先提出意識流之說,...

我們對因果究竟信到什麼程度

學佛的人,大約都以為自己是相信因果的。但捫心自問:我們...

出家是對家的超越,對私慾佔有的勘破

在家人總是對家充滿著執著,可以說,家就是執著的堡壘...

處世間,如虛空

出家人的生活,一方面是通過戒律來規範自身行為;一方...

解脫道的行者應依四念處而住

作為解脫道的行者,要想出離三界,了脫生死,應如何令...

淨宗法門:一個特別的法門

佛法的方便之道,主要指淨土法門。此處所說的方便,是從加...

無益的苦行與少欲知足

印度早期的沙門多以乞食為生並崇尚苦行。他們認為慾望是令...

訓練心的定力

所謂定,簡而言之,就是使一種心行形成穩定的力量。即使面...

三寶在你心中有多少份量

經過多年修學,我越來越真切地體會到皈依的重要性。遺憾的...

我們有什麼心念,就會產生什麼力量

深信業果也是下士道的重要修行內容,其中包括見和行兩方面...

佛法中所說的業力

業力,是直接推動生命延續的力量。在有情生命延續中,...

世間萬象差別都取決於眾生心念

從佛法觀點來看,世間萬象,種種差別,既不是由神決定,也...

當代佛教的健康發展要靠什麼

如何面對傳統 作為今天的出家人,我覺得很不容易。首先,...

看見心的本來

《六祖壇經》是禪宗最為重要的經典之一,也是漢傳佛教中唯...

為對方處理不善而惋惜,是否也是執著

問: 如果對別人的事,覺得對方處理不善而為之惋惜,...

學佛後會不會變得沒有進取心呢

問: 學佛會不會讓人變得消極,對世俗的功名、地位、...

發出離心 捨凡夫心

在《道次第》中,下士道的內容為念死、念惡趣苦、皈依三寶...

發菩提心難在哪裡

問: 很多人覺得發菩提心很難,因而產生退縮情緒。您...

生命的正確價值觀

我們現有的生命體是五蘊和合而成,也是無明製造的一個產品...

企業領導如何學佛

問: 現在有一些企業領導對佛教很感興趣,但因為身份...

若年輕時就信佛,是否會與生活和事業發生牴觸

問: 很多人認為,信仰只是為了尋找死後的歸宿。若年...

做義工,就是學做菩薩的開始

做義工,就是學做菩薩的開始。所謂做菩薩,就是在佛法正見...

出家出什麼

如何才能培養解脫能力?應當從出離心開始。 其實,出家就...

學佛者的發心誤區

普通人因為從凡夫心出發,所以成就了凡夫心。那麼學佛者的...

隨喜的重要意義

隨喜,即隨順他人的善行、成就和功德,併心生歡喜,稱揚讚...

人生佛教的思考

人生佛教的內涵非常寬泛。我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開始弘法,...

《六祖壇經》的般若思想

禪宗由達摩傳入中國之初,以《楞伽》印心。自四祖後,《金...

什麼才是對他人究竟的幫助

對於一個發起菩提心的學人來說,什麼才是對他人究竟的幫助...

在家居士戒律問答

問: 對在家居士來說,需要受持哪些戒律? 濟群法師答:...

關於「空」的認識

我們的心本和太虛一樣,心包太虛,量周沙界。現在卻局...

天台、密教、禪宗各有什麼不同

問: 天台的圓頓止觀、密教的大圓滿和禪宗的頓悟法門...

佛教如何看待婦女

問: 佛教如何看待婦女? 濟群法師答: 佛教覺得,...

老人學佛有用嗎?晚年犯了錯如何彌補

問: 老人學佛有沒有用?晚年犯了錯誤如何彌補? 濟...

出家是對現實人生的逃避嗎

問: 出家是對現實人生的逃避嗎? 濟群法師答: 什...

學佛是否影響正常的家庭生活

問: 在家學佛是否影響正常的家庭生活?如何使學佛與...

醫生如何對待病人安樂死的要求

問: 如果病人強烈要求安樂死,醫生該怎麼做?如果疾...

同時出生的人命運為何不同

問: 既然佛教承認命運,那和法師同時出生的人今天在...

什麼是隨緣不變

問: 什麼是隨緣不變? 濟群法師答: 隨緣不變是菩...

自然災害也是因果決定的嗎

問: 自然災害也是因果決定的嗎? 濟群法師答: 佛...

科學的因果符合佛教的因果觀嗎

問: 通過改變基因,可能使人活到200歲。這種科學...

樂觀不是比中觀更好嗎

問: 法師說做人要中觀,樂觀難道不是更好嗎? 濟群...

生氣生病時該如何克服

問: 生氣、生病時非常痛苦,如何克服? 濟群法師答...

遇到障礙時仍不能自拔,該怎麼辦

問: 略知佛法義理,但遇到障礙時仍不能自拔。怎麼辦...

逆境現前是否也要違心接受

問: 逆境現前,比如下崗,是否也要違心接受? 濟群...

哪些屬於錯誤的追求呢

問: 人生的痛苦在於錯誤追求。請問,哪些是錯誤追求...

被動適應環境就能離苦嗎

問: 解脫痛苦必須從心開始,那是被動適應環境變化嗎...

生活優越為什麼仍會悲觀

問: 很多人生活優越,為什麼仍會悲觀? 濟群法師答...

學佛後一切看得很淡,這樣對嗎

問: 學佛後除做好本職工作,對一切看得很淡,這樣對...

「見財不貪著,才是財佈施」對嗎

問: 見財不貪著,才是財佈施的說法對嗎? 濟群法師...

怎樣才能對他人生起同情心

問: 怎樣才能對他人生起同情心? 濟群法師答: 關...

親人不理解時如何抉擇

問: 若不按習俗生活,往往對親人構成傷害,如何抉擇...

應怎樣和眾生結緣

問: 我們應怎樣和眾生結緣? 濟群法師答: 如果我...

如何面對欺騙的行為

問: 如何面對欺騙行為?是否無條件地接受? 濟群法...

修行是否應做到絕情

問: 修行是否應做到絕情、絕法、絕交? 濟群法師答...

看破無常是不是逃避現實與消極

問: 看破無常是不是逃避現實?不執著是否過於消極?...

《心經》的般若正觀

以般若波羅蜜多命名的經典,其中,玄奘翻譯的六百卷般...

節身與慎言

節身慎言,守攝其心;捨恚行道,忍辱最強。《法句經》...

遠離人我是非

不誹謗於人,亦不觀是非;但自觀身行,謗觀正不正。《...

戒除貪慾

貪慾生憂,貪慾生畏;無所貪慾,何憂何畏? 《法句經...

救護眾生之道

大悲心為父,菩提心為母,善法為知識,能救護眾生。 ...

精進的利益

若不計寒暑,朝夕勤修務,事業無不成,至終無憂患。 ...

供給於惡人,欲益反遭損

供給於惡人,欲益反遭損;如人飼猛獸,無不傷害者。 ...

依止善知識的利益

修習依止法,能為學人帶來哪些殊勝利益呢?《道次第》...

佛教在商業浪潮中反思:關於寺院的經濟來源

在早期的佛教僧團,僧人遵循傳統的乞食制度,物質生活...

佛教在商業浪潮中反思:寺院經濟的合理使用

寺院的財物通稱三寶物,也就是屬於三寶所有,分別為佛...

業力能否懺悔

關於業力能否懺悔的問題,我們首先不能存有自性見。因...

拜佛時應如何觀想

問: 禮拜佛菩薩時應如何觀想? 濟群法師答: 我們...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是何義

問: 色不異空,空不異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何義...

如果沒有「我」誰在成佛和流轉

問: 如果沒有我,誰在成佛?死後又是誰在流轉? 濟...

如何理解佛教的「無我」

問: 如何理解佛教所說的無我? 濟群法師答: 我們...

功德與功利有何不同

問: 佛經中提到的功德,和凡夫的功利有何不同? 濟...

精進就是苦修嗎

問: 佛教所說的精進就是苦修嗎 濟群法師答: 精進...

輪迴是看不見的,應如何理解呢

問: 輪迴是看不見的,應如何理解呢? 濟群法師答:...

出家後如何成為法器

出家,需要依止一位懂得戒律的師長,在其指導下培養僧...

什麼是輪迴的因果相

問: 什麼是眾生輪迴的因相、果相? 濟群法師答: ...

人生不如意如何消業

問: 近幾年工作收入低,家庭不和諧,是否是前世所造...

佛教是什麼

問: 是否可以從超越於門派的高度,也可以說是基於各...

弘法也是心靈的慈善

問: 有些學者提出,社會在幾十年左右將發生問題。因...

僧人的威儀與形象也是度眾方式

人有人格,國有國格,僧人也應該有僧格。作為三寶之一...

「色不異空,空即是色」是何意

問: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何意...

習氣剛形成時怎樣對治

問: 習氣一旦形成就很難改變。當習氣剛剛形成時,怎...

為什麼要給佛像開光

問: 佛教為什麼要給佛菩薩像開光 濟群法師答: 供...

信佛的功利色彩很濃,該如何引導

問: 如今信佛的功利色彩很濃,該如何引導? 濟群法...

應該如何誦經

問: 應該如何誦經?是否一部經一直讀下去? 濟群法...

「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如何念

問: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中提到都攝六根,淨念...

鎖不住的虛空

無始以來,我們糾纏於我法二執構成的錯誤設定,使之成...

以什麼心來做事,最終就會成就什麼

心是非常微妙的,因而,多數人對自己的心行並不了解。...

佛與眾生的根本差別在哪裡

問: 佛與眾生的根本差別在哪裡?如何跨越? 濟群法...

該如何用功

問: 請法師開示修習《道次第》需要注意的關鍵。對於...

如何以緣起的智慧看待生活

問: 如何以緣起的智慧看待生活? 濟群法師答: 以...

怎樣看待出世修行和入世修行

問: 怎樣看待出世修行和入世修行? 濟群法師答: ...

尋找心的本來

學習任何一部經典,首先要知道它的重點是什麼。 很多...

濟群法師的修學經歷

今天在這裡,主要是和同學們談談心。同時向大家介紹一...

讓理想成為現實

問: 事無不可對人言,乃人生一大快事。所以我在生活...

學佛者面臨的嚴峻考驗

作為學佛者,真正要把一個宗派,乃至一本經論學好,都...

梁武帝對素食倡導

雖然素食是漢傳佛教特有的傳統,但這一選擇並非獨出心...

避免跟人對立的竅訣

我們現在還很難達到真正的無我,但要盡可能地弱化我執...

吃什麼都不如吃素

素食的目的,是為了幫助我們戒除殺心和嗔心。佛教有一...

出家的幾個偈頌

【出家功德偈】 流轉三界中,恩愛不能脫。 棄恩入無...

什麼讓世界如此動盪

古往今來,人類社會始終處於動盪之中。而對社會安定破...

如何看待各地蓋廟成風的現象

記者: 很多佛教徒都認為造大佛、蓋寺院的功德最大,...

戒律的作用和意義

真正邁向解脫,必須通過戒、定、慧的修行。佛陀製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