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六祖壇經》的般若思想

濟群法師  2013/04/22  大字體  護眼色

《六祖壇經》的般若思想

禪宗由達摩傳入中國之初,以《楞伽》印心。自四祖後,《金剛經》逐漸取代了《楞伽經》的地位,據記載,四祖道信便常勸人念「摩訶般若波羅蜜」(《指月錄·道信傳》)。五祖弘忍創東山法門,更普勸僧俗讀誦《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見《六祖壇經·行由品》)。傳至六祖惠能,與《金剛經》的因緣就更為密切了。六祖惠能依金剛般若思想,建立起完整的禪宗修證體系,內容主要體現在《六祖壇經》中。本文擬依禪宗宗寶本《壇經》,談談《壇經》的般若思想。

一、《金剛經》與六祖惠能

六祖惠能原為嶺南一樵夫,因賣柴路過街道,聽到有人念誦《金剛經》,心靈產生極大震撼(見《六祖壇經·行由品》)。從他後來見五祖時的對話來看,惠能此時顯然已開了智慧,只是尚未大徹大悟而已。觀其入佛因緣,實在是宿根深厚,來歷不凡。 隨後,惠能取得那位誦經員外的資助,辭別老母,千里迢迢來到蘄州黃梅縣東禪寺,參見五祖。經過一番往返考核,五祖對這位來自邊地的年輕人不得不另眼相看,於是安排他到槽廠劈柴、踏碓。八個月後,五祖即將傳法退居,便讓門人各做一偈,以表明自己在修證上的見地。惠能的偈頌獲得五祖印可,並傳其衣缽。傳法時,五祖又為惠能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惠能大徹大悟(見《六祖壇經· 行由品》)。

由此可見,從惠能發心求法到得法的整個過程,都與《金剛經》有著不解之緣。 六祖後來弘揚佛法時,總極力稱讚般若法門。《壇經》云:「師陞座,告大眾曰:總淨心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又曰:「善知識!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須修般若行,持誦《金剛般若經》,即得見性。當知此經功德無量無邊,經中分明讚歎,莫能具說,此法 門是最上乘,為大智人說。」(見《六祖壇經·般若品》)。這裡說持誦《金剛經》能入甚深法界,見性成佛,功德無量無邊。

二·性空、無所得

般若經典的核心思想是緣起性空。由能通達性空而破妄執、斷煩惱、證真實。《心經》云:「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壇經》中六祖的得法偈:「菩提本無樹,明境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也體現了性空、無所得的思想。六祖正是因為領悟性空、無所得而契入諸法真實,得到五祖印證,並得其衣缽,成為禪宗第六代祖師。 在性空、無所得的基礎上,六祖證悟到眾生與佛、煩惱與菩提並非差別對立。

《壇經》云:「善知識!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前念迷即是眾生,後念悟即是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見《般若品》)告訴我們,眾生與佛、煩惱與菩提的區別只在一念中。迷惑時是眾生,覺悟後就是佛。執著時引發煩惱,離開執著後當下便是菩提。 《般若經》處處強調性空。空,是為了破除眾生實有的自性執,從而遠離空有、斷常二邊之見,契入中道實相。

《般若經》談空,並非以空為諸法真實。事實上,落入空見比執有見更可怕,所謂「寧執有如須彌,不執空如芥子」。六祖也時常告誡我們,修道切莫落入空見。《壇經》云:「世人妙性本空,無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復如是。善知識!莫聞我說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靜坐,即著無記空。」(見《般若品》)

六祖所說的妙性本空或自性真空是絕待的,遠離空有二邊。假如我們著空,自然與真實不相應。 通常,人們不是著有便是落入空見。六祖在開示性空、無所得的真理時,自然也耽心人們落入空見,因而一再指出空見的過患。《壇經》云:「又有迷人,空心靜坐,百無所思,自稱為大,此一輩人不可與語,為邪見故。」(見《般若品》)明確指出,有些人以為習禪應將心安住空境中,百無所思,實為邪見。關於空有的問題,六祖還對學人智常開示道:「不見一法存無見,大似浮雲遮日面,不知一法守空知,還如太虛生閃電。此之知見瞥然生,錯認何曾解方便,汝當一念自知非,自己靈光常顯現。」(見《機緣品》)無論是住著有見還是空見,都會障礙我們對空性的認識。只有放棄有見和空見之後,始能契入中道實相。

三·明心見性、成就般若

般若經典,總稱《摩訶般若波羅蜜多經》,是佛典中份量最大的一部典籍,共六百卷之巨。《般若經》的主題乃成就般若,指引眾生依般若打破無明、執著、煩惱,從而超越生死,抵達涅槃彼岸。作為般若系典籍,《壇經》也非常重視般若智慧的開發,「般若品」便以闡釋「摩訶般若波羅蜜多」而展開。

般若在哪裡?《壇經》開卷即告訴我們:「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悟此心,直了成佛。」(見《行由品》)菩提自性,是般若的不同名稱。菩提不在別處,正在眾生心中。五祖退居傳衣缽時,開示徒眾道:「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終日只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自去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來呈吾看。」(見《行由品》)自性乃般若之性。

五祖為選擇衣缽傳人,讓弟子們作偈表述各自體證,觀其是否成就自心般若之性。 般若之性在眾生心中,不從外求。因而,五祖看了神秀題寫的「身是菩提樹,心似明鏡台,時時勤拂試,勿使惹塵埃」後,對其開示道:「無上菩提,須於言下識自本心,見自本性,不生不滅。於一切時中念念自見,萬法無滯,一真一切真,萬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實。」(見《行由品》)也就是說,無上菩提須在明心見性中求得。而成就般若性,正是明心見性的功夫。

當年,六祖聽講《金剛經》而大徹大悟時便感慨道:「何期自性,本來清淨。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不動搖。」五祖知惠能覺悟本性,謂其曰:「不識自心,學法無益。若識自心,見自本性,即名天人師、佛。」(見《行由品》)可見,般若之性乃眾生本來具足的,清淨而不生不滅。眾生若能證悟到這一自家寶藏,便成佛了。

眾生為什麼不識般若性呢?無非是因為「迷」。《壇經》曰:「善知識!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緣心迷不能自悟,須假大善知識開導見性。」(見《般若品》)因為迷,自心的般若性便不得顯現,需要善知識的引導才能開發這一寶藏。所以,禪宗的修行很重視行腳參訪、尋師問道。由於眾生本自具足般若性,故眾生與佛的差別只在「迷」、「悟」之間。正如《壇經》所言:「前念迷即是眾生,後念悟即是佛。」(見《般若品》)又言:

「不悟佛即眾生,一念悟眾生即佛。」(見《般若品》)佛與眾生,在一般人心中是天地懸隔,這裡卻只有一念之距。 如何識得自心般若之性呢?《壇經》云:「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一切處所,一切時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愚迷不見般若,口說般若,心常愚迷。」(見《般若品》)般若是智慧,智慧與愚癡,猶如光明與黑暗。有光明就沒有黑暗,同樣,有智慧就沒有愚癡。當智慧顯現時,愚癡便逃得無影無蹤了。

《壇經》又云:「善知識!心量廣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應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來自由心體無滯,即是般若。一切般若智,皆從自性而生,不從外入。」(見《般若品》)廣大無礙的心,雖不離現前以住著為主的妄識,但並不即此妄識,而是遠離了塵勞妄執,以智慧觀照,念念不住於妄境,才是般若性顯現的功用。

眾生的自心具足般若性,同時也具足佛果的一切功德。六祖在為僧智通開示《楞伽經》要義時說:「自性具三身,發明成四智,不離見聞緣,超然登佛地。吾今為汝說,諦信永無迷,莫學馳求者,終日說菩提。」(見《機緣品》)三身、四智在般若性中本來具足,成就般若智,也就成就了三身、四智。

正因為一切有情自心具足般若性,修行自然也應於自心中修。六祖在為信眾傳五分法身、授無相懺悔時說:「一、戒香,即自心中無非無惡,無嫉妒無貪嗔無劫害。二、定香,即睹諸善惡境相,自心不亂。三、慧香,自心無礙,常以智慧觀照自性,不造諸惡,雖修眾善,心不執著,敬上念下,矜恤孤貧。四、解脫香,即自心無所攀緣,不思善不思惡,自在無礙。五、解脫知見香,自心既無攀緣善惡,不可沉空守寂。即須廣學多聞,識自本心,達諸佛理,和光接物,無我無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見《壇經·懺悔品》)

教理中說到戒定慧的修行,總有許多外在的形式和儀規,在這裡,統統匯歸於心念的觀照中了。 再看六祖是如何帶領弟子們懺悔。《壇經》云:「善知識!各隨我語一時道: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愚迷染,從前所有罪業愚迷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消滅,永不復起。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驕誑染,從前所有驕誑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消滅,永不復起。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嫉妒染,從前所有惡業嫉

妒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消滅,永不復起。」(見《懺悔品》)六祖率眾懺悔,並非懺悔具體的罪相,而是從起心動念,從罪業的根源貪瞋癡中至誠發露懺悔。 除此而外,《壇經》所講的皈依三寶,也非外在的住持三寶,而是眾生的自性三寶。《壇經》云:「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自心皈依覺,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離財色,名兩足尊。自心皈依正,念念無邪見,以無邪見故,即無人我貢高貪愛執著,名離欲尊。自心歸依淨,一切塵勞愛慾境界,自性皆不能染著,名眾中尊。若修此行,是自歸依。」(見《懺悔品》) 眾生心中具足般若性,具足佛性,只因無明煩惱執著而沉淪於生死流轉中。所謂修行,只是消除眾生心中的無明煩惱執著,開發般若性。一旦撥雲見日,悟到般若性,也就見性成佛了。

四·無相、無住、無念

無相、無住、無念是般若法門的三大要領。在性空、無所得理念的指導下,契入諸法實相。實相,是無相的。如《金剛經》云:「實相者,即是非相」,「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是由認識到實相之無相,從而生起無住行。又云:「不住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若心有住,即為非住」,「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則是由無住達到無念的境界。 《壇經》也以無相、無住、無念,作為禪者的修證要領。經云:「善知識!我此法門從上以來,先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何為無相?《壇經》云:「外離一切相,名為無相。能離於相,則法體清淨,此以無相為體。」

無相,是了達一切現象皆為因緣假相,通達性空無相之理體。何為無住?《壇經》云:「念念中不思前念,若前念今念後念,念念相續不斷,名為繫縛於諸法上。若念念不住即無縛,此是以無住為本。」無住,是於念念中保有智慧觀照,不住著於塵勞妄念之上。何為無念?《壇經》云:「於諸境上心不染著曰無念。於自念上,常離諸境,不於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盡除卻,一念絕即死。別處受生,是為大錯。」(見《定慧品》)無念,並非什麼都不接觸,或什麼都不想,而是在接觸外境時心不染著境界,如同明鏡,物來則現,物去則無。 般若的開發,是從無住、無念的修行中成就。《壇經》云:「智慧常現,不離自性,

悟此法者,即是無念。無憶無著不起誑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觀照,於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見性成佛道。」(見《般若品》)能時時具足智慧的觀照,於一切塵勞境界中不取不舍,便是見性成佛。又云:「若開悟頓教,不執外修,但於自心常起正見,煩惱塵勞常不能染,即是見性。」(見《般若品》)內心常起正見,不為煩惱所染,便可見性。無念的成就,正是般若的成就。《壇經》云:「善知識!悟無念法,萬法盡通。悟無念法,見佛境界。悟無念法,至佛地位。」(見《般若品》)這都是顯示了成就無念在修證中的重要意義。《壇經》中,行思、懷讓、永嘉參見六祖,因深契無住、無念之旨,而得到六祖的印證(見《機緣品》)。

日常修行中,禪宗也體現了無住的風格。對於坐禪,以往的禪者都非常注重坐相,對打坐姿式及用心都有一定之規。而《壇經》卻呵斥坐相。經中記載:「有神秀弟子參訪六祖。祖問:汝師何為開示?對曰:常教誨大眾住心觀靜,長坐不臥。祖曰:住心觀靜,是病非禪,常坐拘身,於理何益。聽吾偈曰:生來坐不臥,死去臥不坐,一具臭骨頭,何為立功課!」(見《機緣品》)從般若法門的無住前提來看,禪者假如住著坐相的修行,本身就是住相。

因為道是無相,道遍一切處,自然應該從行住坐臥的一切行動中去體悟。 又如坐禪的用心方面,小乘禪觀講究從六根門頭攝一而入,係心一境。而《壇經》卻要求行人在坐禪時心無所住。六祖曰:「此門坐禪,元不著心,亦不著淨,亦不是不動。若言著心,心原是妄,知心如幻,故無所著;若言著淨,人性本淨,由妄心故覆障真如,但無妄想,性自清淨。起心著淨,卻生淨妄,妄無處所,著即是妄。淨無形相,卻立淨相。言是工夫,作此見者,障自本性。」(見《坐禪品》)這是從見性、觀實相入手,以無住為方便,定即是慧,定慧一體,顯然不同於小乘禪觀的由定及慧。

五·在生活中修行、解脫

般若法門以無相、無住、無念為修證要領,因此,對修行儀規並無一定之規,而是重視內心的觀照,重視生活中的修證。打開《金剛經》,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世尊平凡的生活。「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看似簡單,卻是真正的修行之道。 《壇經》繼承般若法門的修證方法,同樣重視生活中的修行。《壇經》云:「世人若

修道,一切盡不妨。常見自己過,與道即相當。色類自有道,各不相妨惱。離道別覓道,終身不見道。波波度一生,到頭還自懊。欲得見真道,行正即是道。自若無道心,暗行不見道。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免角。正見名出世,邪見是世間;邪正具打卻,菩提性宛然。」(見《般若品》)道在那裡?道在世間,不離世間。凡夫無智,充滿妄想執著,故不見道。

倘能以智慧觀照世間,自然能與道契合。 《壇經》中還有一段內容,是六祖為在家居士開示的修行法要:「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參禪,恩則孝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讓則尊卑和睦,忍則眾惡無喧。若能鑽木取火,淤泥定生紅蓮。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聽此依法修行,西方只在目前。」(見《疑問品》)所謂持戒、參禪,都可落實於生活中,並非離開生活而另有修行的方式。 對於往生西方淨土,人們總是執著十萬億國土外的西方,而忽略自心的淨化。有鑒於此,《壇經》提出了「心淨則國土淨」的思想。愚人不識自淨其心,終日願東願西,智者則從自心入手,消除內心的不清淨因素,當下便是淨土,何必追求十萬億國土外的西方呢?(見《疑問品》)

六、結 說

縱觀《壇經》的般若思想,是以性空、無所得為基礎,開顯般若性。一切眾生心中具有般若性,只因無明、妄想、執著而不得顯現。在認識到心中具有般若性的前提下,時時保持智慧的朗照。以無相、無住、無念的修證方法,明心見性,成就般若。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濟群法師文章列表

離了妄想,你在什麼地方

初發心的人,用功怕妄想;久坐的人怕昏沉。我說你們這...

達摩大師四行觀

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種。一是理入;二是行入...

打禪七要過這樣的七天

【一】 這次過來,正好是研究所的禪修周,機會難得。我...

解析禪的內涵

一、禪是心的原態,生命的共相、永恆相 禪究竟是什麼...

什麼是禪,參禪又是什麼

佛教宗旨,單以一心為宗。原其此心,本來圓滿,光明廣...

禪修的第一個條件

我們一講到禪修,就會想到在禪堂裡面兩腿一盤,監香師...

聖嚴法師:找不到心

禪宗說:「參禪不在腿。」這是說,參禪不一定要靠打坐...

哪裡沒有佛

一次,有位禪師在佛殿裡隨眾課誦,忽然咳嗽了一聲,就...

【大藏經】佛說療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瘡、青春痘等等) 佛說療痔病咒: 怛(dan...

【大藏經】般舟三昧經

般舟三昧經卷上 問事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羅閱祇...

【大藏經】晚課(暮時課誦)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

【大藏經】龍舒增廣淨土文

龍舒淨土文序 華嚴經雲。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

如何理解佛教的「無我」

問: 如何理解佛教所說的無我? 濟群法師答: 我們每天...

想要斷煩惱解脫生死,就要放下慳貪

供養具有滅除慳貪的作用。慳貪,就是吝嗇、小氣。佛菩...

地獄的三大類型

在我們人道以下的是地獄道。地獄是梵語泥黎,譯為不樂...

現代人為何普遍都活得很累

現代人普遍活得很累,原因是什麼? 無非是因為貪著,因...

來生怎麼樣就要看你今生怎麼做了

你的來生會是什麼樣子呢?貧窮還是富貴?健康還是多病...

露宿街頭的富翁

古時有一個富翁,廣廈千間,妻妾成群,富甲一方。 忽然...

活在當下益處多多

有人曾問釋迦牟尼佛:梵行聖者,你們居住在樹林簡陋的...

在道場裡要懂禮儀守規矩

在道場裡要尊重三寶,要懂禮儀,要守規矩。站有個站的...

我們什麼時候因為別人而改變過

平心而論,每一個人的改變只有一種情況,就是他自己要...

你能否刻畫出自己父母的形象

子欲養而親不在:有位畫家為表孝思,既然父母沒有留下...

錢怎麼來的,就會怎麼去

上次師父講了一句話:很多東西都有個定數啊。這就是天...

最好的年齡

幾歲是生命中最好的年齡呢? 電視節目拿這個問題問了...

八大地獄

八個大地獄。地獄大約分為三大類,即根本地獄、近邊地...

會說話的兩頭瞞,不會說話的兩頭傳

信者,在佛家講就是不妄語--不說虛妄語、說話真實有...

大乘佛法「大」在哪兒

智悲光尊者說過:一個凡夫眾生,如果施主、吃穿等樣樣...

善能獲五福,惡能感六極

我們常常講五福臨門:第一是長壽,第二是富貴,第三是...

【佛教詞典】一類

(雜語)彼此相似也。唯識述記七末曰:一類者是相似義...

【佛教詞典】戒境

子題:戒緣、中陰 羯磨疏·諸戒受法篇:「(就成宗)約...

【視頻】驢報夙願

驢報夙願

【視頻】安土地真言(蓮歌子)

安土地真言(蓮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