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正見對於修行非常重要

濟群法師  2013/12/0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正見對於修行非常重要

學佛是為了追求解脫。那麼,怎樣才能解脫?解脫與正見有何關係?佛法由教法和證法兩部分組成,二者不可分割。以往,有些人將教理和實修對立起來,在修學上帶來諸多流弊。禪宗學人說學教是「入海數沙」,教下學人說修禪是「盲修瞎練」。若埋首於經典而不顧實修,只是從書本到書本地學習教理,即使掌握諸多理論,於改善生命也難有作用。反之,若無正見引導,坐來坐去,不過是在座上打打磕睡,往往坐出一大堆毛病後,還不知坐的究竟目的是什麼。

心,是極為複雜的。認識心的本來面目(空性層面),比在人群中找個只聞其名而素不相識者困難百千倍。比如教室中坐著一百多位同學,我要在其中尋找某人,但除名字之外,既無照片可作對照,也無信息可供參考。但只要逐一詢問,被問者都能誠實回答,總能找到目標所在。而當我們尋找心的本來面目時,卻沒這麼幸運了。往往是,每出現的一個境界都試圖誘惑你:「我就是了。」到底是不是?必須有善知識引導,有正見作為指南,否則,如何在重重歧路中找到方向?

空性的特徵如何?雖無法以語言表達,但經教至少告訴了我們什麼不是。若無教理基礎,如何透過紛雜的心行去把握?自我非常狡猾,你想像空性是什麼樣,它很快會製造出相應的境界,誘使你以假為真。為什麼有些人修行容易出偏?多半也是缺乏教理基礎所致,一味跟著感覺走,這是非常危險的,因為凡夫的感覺往往是錯覺。

教理本身是為修行服務的。學習教理,是為了樹立正見,這是解脫的保障。正見有兩個層面:一是聞思的「見」,通過聞思經教、如理思維而獲得;一是心行的「見」,通過禪修和相應的用心方法證得。具足聞思正見,就是為了進一步獲得心行上的正見。其中,有地前的,也有地上的,有有漏的、還有無漏的。

正見是解脫的根本。不論聞思正見還是心行正見,都是解脫不可或缺的保障。離開正見,何來解脫?我們發菩提心,也不能沒有空性見的配合,否則只能停留於世俗菩提心,作用非常有限。所以,發起世俗菩提心後,還應以正見不斷剔除其中雜質,了知世事如幻,超越我法二執。最終,契入空性,體悟眾生原本一體,真正發起佛菩薩那樣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正見,不僅要在理論上把握精確,更要在修行應用上達到相應的熟悉程度。而目前的現實是,有些人雖然學得一大堆經教,於正見的掌握既不準確又不熟悉。雖然學得很多,但無一能落實於心行,也就派不上實際用場。就像擁有許多工具,但每件工具的性能和使用方法都不熟悉,又有什麼用呢?見,如同工具一般。掌握它、使用它,才能幫助我們解決修行路上的種種問題,最終抵達目標。

如何使用工具,需要有人指導。就像世間任何一種能力那樣,修行也有理論和技術兩個層面。修行所有的用心,都是一種技術。既然是技術,就要求非常精確,一是一、二是二,必須有真修實證的人,才有能力指導我們。隋唐時期,所以出現大德輩出、人才濟濟的興盛局面,正是因為有明師引領,有證法傳承。就修行而言,若有明眼人引領,即使聞思的見弱一點,有老師悉心指點,撥迷開霧,修行也不至出現偏差。就像有人引路的盲人,雖然自己看不見,也能正確到達目的地。怕就怕,以盲引盲,遲早同歸於盡。

隋唐時期,禪宗大德有許多高明的用心方法,直接幫助我們契入空性。問題是,目前真正繼承下來的很少。正因為如此,帶來了許多流弊。許多學人看了幾個公案就不將教理放在眼裡,卻無明師指點,坐來坐去,不是昏沉就是掉舉,或者既掉舉又昏沉。自以為那個狀態中還蠻舒服,幾十年就這麼過去了。我接觸的不少人,多有類似問題。再比如,禪堂有很多規矩,但這些形式都是為用心服務的。可現在,很多人將形式當作究竟,把那套形式演練一番就很陶醉,感覺自己很修行了,反而忽略了形式所服務的實質內容。這就是缺乏正見、不得心要造成的結果。

由此可見,聞思正見對於修行非常重要。尤其在我們這個時代,真正有能力指導修行的善知識太少。所以,正見就顯得尤其重要。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濟群法師文章列表

找到業障的根,才能夠真正懺悔

我們出家人要做得像出家人,一切時心要在道上,要防心...

發心和正見是所有修證的基礎

我們把整個佛法分成四個主題: 發心,正見,修行,證果...

極忙之人的修行法門

【淨土起信二:淨土之說,有理有跡。論其理,則見於日...

星雲大師《如何善待親友》

每個人都有親人、朋友,善待親友在我們的人生當中是非...

功課必須定量定時,定了一定要做到底

我經常給我們道友說,我說你念佛也好,你修行也好,你...

這樣修行二十一天,地藏菩薩現無邊身

【是人更能三七日中。一心瞻禮地藏形像。念其名字滿於...

星雲大師《化緣化心,不一定化錢》

許多人說:我必定很會化緣,所以才能創建這麼多的佛教...

僅僅了解道理是不夠的,一定要生起觀照

下面這一段庚二,誡勸,作一個告誡跟勸修。這當中有兩...

【大藏經】阿閦佛國經

阿閦佛國經卷上 發意受慧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羅閱...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大藏經】佛說長阿含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花林窟,與大比丘眾千...

【大藏經】【註音版】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如果沒有「我」誰在成佛和流轉

問: 如果沒有我,誰在成佛?死後又是誰在流轉? 濟群...

發生不該發生的事是否命中注定

問: 為什麼會發生不該發生的事?是否命中注定? 濟群...

如何面對欺騙的行為

問: 如何面對欺騙行為?是否無條件地接受? 濟群法師...

濟群法師:為什麼同時出生的人命運不同

佛教雖然承認命運有一定規律可循,但並不認為生辰決定...

攝心的先決條件是什麼

世間上,皈依人多,吃素人少;受戒人多,持戒人少;雜...

惟賢長老《三皈的廣大意義》

三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佛,兩足尊;皈依...

慧律法師:心無所住就是安住

世間沒有中庸,無相才是真正的中庸;心無所住就是中庸...

如何發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

問: 如何發三心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 大安法師...

慧律法師《茅蓬語錄》

古有「立功、立德、立言」之說。立功者,造福家國、嘉...

禪宗的參禪方法——無門關

下面講禪宗的參禪方法無門關,它淵源於我現在所住的趙...

無盡大悲 矜哀三界——宏海法師浴佛節開示

各位有緣,大家吉祥。 今天是農曆的四月初八,是我們大...

聖嚴法師《放下的幸福》情緒管理智慧

簡體版序:放下自己也放下別人 當惱人的情緒來襲時,...

世間三種最勝香

過去,佛陀居住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天,阿難...

時節因緣成熟,自然不起煩惱

有一天,佛陀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為比丘們開示:農夫...

中國佛教慈善事業的理論依據

中國佛教能夠經得起二千多年的歷史考驗,並成為中華文...

多欲為苦--警惕慾望的禍患

多欲為苦,意思是說:眾生從無始劫以來,對慾望貪求無...

【佛教詞典】六頭首

六班之頭首,乃禪林中司掌修行教育之六職。臨濟宗稱首...

【佛教詞典】退法阿羅漢

退法阿羅漢者,謂鈍根性,若游散若不游散,若思惟若不...

【視頻】慧律法師-皈依儀式

慧律法師-皈依儀式

【視頻】宏海法師《大乘起信論》

宏海法師《大乘起信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