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正見--以觀念改變心行

濟群法師  2015/02/2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正見--以觀念改變心行

未來在哪裡?我們稀裡糊塗地來到這個世界,稀裡糊塗地過了一生,最後稀裡糊塗地離開——這就是多數人的現實。我們不知道,一旦錯失今生,接著又是長劫輪迴,很難再有改變命運的機會。學佛,就是幫助我們把握這一難得易失的寶貴人身,通過對自身的認識,來改造它,昇華它。在此過程中,正見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正見,即遠離顛倒妄想的如實知見。西方心理學的認知療法,也是通過改變觀念來解決問題。佛法所說的正見,不僅是要我們改變局部問題,更要幫助我們斷除無明,回歸生命的本覺狀態,這才是究竟解決一切心理問題的途徑。當我們體證無常,就不再有執著恆常帶來的煩惱;當我們體證無我,就不再有執著自我帶來的痛苦。

前面說過,佛教有不同宗派,並有各自所依的正見。雖然契入的角度不同,但目的是完全一致的,就是從不同角度建立對世界的如實認知。

在阿含經論中,重點是建立無常、無我的觀念。很多人對佛教所說的「無我」心存恐懼,以為那就意味著「我」不存在。其實,「無我」並非否定這個色身的存在,而是要否定我們附加其上的種種設定。正是這些錯誤設定的障礙,使我們看不到世間是無常的,看不到五蘊是無我的。問題是,這種忽略並不能改變無常的現實。我們習慣於有常、有我,一旦無常到來,將會構成突如其來的打擊。反之,若能如實了知無常,就能坦然接受一切變化了——因為它本來就是世間的真相,無須改變也無法改變。

在中觀經論中,重點是講述緣起性空的觀念。告訴我們,一切存在都是由條件構成,是因緣和合的假相,沒有絲毫自性可言。而我們對客觀現象賦予的種種判斷,如美丑、貴賤等,只是我們附加其上的標籤,和對像本身並無關係。但我們建立這套設定後,就會執著於此,將它當做真實。認為好看的確實好看,值錢的確實值錢,屬於我的就確實屬於我——煩惱便由此而生了。如果我們了知這些存在現象的虛幻,那麼,附加其上的標籤就更是龜毛兔角,了不可得,還有什麼值得在乎和煩惱的呢?

在唯識經論中,則是通過三性的理論幫助我們認識世界。所謂三性,即認識世界的三個層面。一是意識錯誤認識的境界,為遍計所執相;二是緣起顯現的影像,為依他起相;三是諸法的真實相,為圓成實相。比如這張桌子,我們以為它就是自己看到的樣子,千真萬確。但唯識宗告訴我們,我們所看到的桌子,只是被我們認識加工過的桌子影像,和實際上的桌子並非一個東西。這種區分,能夠幫助我們擺脫對現象的錯誤設定和執著。

在佛法修行中,將見的作用比做眼睛——看清方向,才能沿著正確的道路前行。否則,即使付出再多努力,也可能南轅北轍。但抵達終點的道路並不是唯一,我們可以從無常無我的正見入手,可以從緣起性空的正見入手,也可以從唯識的三性理論入手,只要確立正見並加以運用,就能從改變觀念到改變行為,最終改變人生。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濟群法師文章列表

修行中斷的原因何在

一是環境關係中斷,假使這個地方打仗了,你要搬了;或...

如何用心力改變自己的生命

《大乘起信論》說我們今天所對治的是無明、是妄想,而...

唯念佛一法,最為方便

原文: 念佛一法,乃背塵合覺,返本歸元之第一妙法。於...

濟群法師:掌握八個修行核心

佛教經論眾多,若無善知識引導,僅靠個人摸索,很難深...

修行有三個次第

修行有三個次第。我們看經文。 若能轉物,則同如來。身...

佛弟子平時自修的幾種方法

一個人為什麼要修行呢?主要的是訓練自己意志堅定,如...

一天至少要有1小時獨處空閑

《廣論》云:住所緣境心不散亂,善心一境性。 這個部分...

聖嚴法師《尊重他人、奉獻自己、成就他人》

所謂高僧或高尼,並不是自己說:我是高僧、我是高尼,...

【大藏經】【註音版】准提咒持誦儀軌

准提咒持誦儀軌...

【大藏經】優婆塞戒經

優婆塞戒經卷第一 集會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捨...

【大藏經】解深密經

解深密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住最...

【大藏經】【註音版】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神咒(往生咒)...

「因上努力,果上隨緣」有什麼含義

問: 請您為我們開示因上努力,果上隨緣這句話的含義...

濟群法師:善待自然

千百年來,人類依賴自然的給予生存,與此同時,對大自...

濟群法師:兒女是債,兄弟姐妹又是什麼呢

問: 夫妻是緣,兒女是債,兄弟姐妹又是什麼呢? 濟群...

業力能否懺悔

關於業力能否懺悔的問題,我們首先不能存有自性見。因...

師父您出家時家人反對嗎

問: 師父您出家的時候家人反對嗎? 慧律法師答: 反...

造了五逆十惡,為何臨終十念就能往生

修淨土宗的人,他一定要強調生命是由思想來決定的。否...

要學會和佛的心相應

我們什麼時候能證道呢?這就全在於我們的信心,在於我...

可以同時修多個法門嗎

問: 師父,一個修行人可否同時修幾個法門?其實,很...

聖嚴法師《把福報吃完了》

有則寓言故事說,有位窮困的老僧,自知無福,希望透過...

念阿彌陀佛能得到十方諸佛護念加持

念佛不可思議的功德之利前面已經介紹了很多,比如橫超...

最令人敬仰的四個老實念佛人

一、黃鐵匠: 叮叮噹噹,久煉成鋼,太平將近,我往西...

【推薦】胎兒沒成形前墮胎,算犯殺戒嗎

面的三皈依,它不應該只屬於人天乘,它是應該共於五乘...

八個人生經典問題解析

有個失戀的女孩,在公園裡因為不甘而哭泣。一個哲學家...

【佛學漫畫】入胎·十月

如果按照佛曆計算,佛陀早在3000多年以前,就已經完全...

開發出自己的潛能

禪宗有許多文武雙全的高僧大德,釋方老和尚就是這樣一...

如何看待生死的真相

問: 佛法如何看待生死的真相? 惟覺長老答: 生死事...

【佛教詞典】觀自在王如來

(佛名)密教以之為阿彌陀佛之本名。以阿彌陀為其德稱...

【佛教詞典】毗嵐風

毗嵐,梵語 vairambhaka 之音譯。又作吠嵐婆風、毗藍婆...

【視頻】淨界法師《頭上的包從哪裡來的》

淨界法師《頭上的包從哪裡來的》

【視頻】《大方等大集賢護經》聆志居士念誦

《大方等大集賢護經》聆志居士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