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五福臨門」從何而來

濟群法師  2016/05/17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五福臨門」從何而來

古人視「五福臨門」為祥瑞。所謂五福,即長壽、富足、康寧、好德和善終。

一是長壽,福壽綿長,不是早夭或遭遇橫禍而死,能夠平安地頤養天年。

二是富貴,不僅富甲一方,且受人尊敬。而不像有些為富不仁者,雖然富有卻遭人輕視。

三是康寧,身體健康,內心安寧,沒有疾病和煩惱的困擾。

四是好德,宅心仁厚,慈悲待人,使福報可持續發展。

五是善終,臨命終時如瓜熟蒂落,安詳而去,為人生劃上圓滿句號。

如何才能擁有這樣的福報?就需要培植福田,播種善因。

我們在年輕時,往往信奉「人定勝天」,以為只要自己努力,什麼事都做得成。有了一定人生閱歷之後,會發現生活遠不是那麼簡單。除了自身的努力外,機遇的差別、他人的提攜或阻礙,也會帶來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

從佛教角度來說,所有機遇都不是無緣無故的,而是源於自身的積累。其中,既有今生的努力,也有往昔的福報。

福報從何而來?正是來自耕耘。我們希望人生順利,就要帶著慈悲心去幫助那些貧苦無依的人,此為悲田;帶著感恩心去報答一切有恩於我們的眾生,此為恩田;帶著恭敬心去尊重那些有德的師長和智者,此為敬田。

就像播種才能收穫那樣,只有培植好這三種福田,人生才能有源源不盡的福報。

所以,不必羨慕別人事事如意,總有貴人相助;也不必抱怨自己前途坎坷,總是懷才不遇。除了在各方面提升自己,多多培植福田吧!它並不是生來貧瘠,而是久未耕耘。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濟群法師文章列表

因為吃虧,才帶來無窮無盡的福報

君子之德,益及子孫。今日之貴,昨天之功。 大千世界,...

星雲大師《如何處貧居富》

同樣是人,為什麼有的人很富有,有的人很貧窮?我們又...

福德要在大眾中修

修行要在俗世中修,福德要在大眾中修,在大眾中求。 俗...

淺談淨業三福

一般人都畏苦求樂,希望改變不好的際遇。釋迦牟尼佛則...

米拉日巴尊者最後的囑託:不要做表面的功德

米拉日巴在圓寂前跟弟子說:又有某些只有少量福德的學...

福報的陷阱

善導大師在《觀經四貼疏》裡講:生死甚難厭,佛法復難...

我們要怎麼做才能積大德

都說厚德才能載物,我們要怎麼才能積大德?我先講個故...

西方佛聖,何以貪華麗?

【問。西方佛聖。何以貪華麗。尚美觀耶。此土土古聖賢...

【大藏經】百喻經

百喻經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譯...

【大藏經】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如是我...

【大藏經】【註音版】大佛頂首楞嚴咒

大佛頂首楞嚴咒...

【大藏經】【註音版】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

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

父母和子女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

問: 從佛教的角度來看,父母和子女之間是一種什麼樣...

學佛的商人就是佛商嗎

學佛的商人就是佛商嗎? 濟群法師:在教界和商界,對...

學佛後一定要吃素嗎

從目前教界來看,漢傳佛教吃素,藏傳佛教吃肉,南傳佛...

濟群法師:遭受欠錢不還、誹謗等傷害,是否不計較

問: 對於欠錢不還、冤枉誹謗等傷害,是否不該計較?...

消業滅罪的種種徵兆和夢驗

經常會看到有些人持誦某部經或某個咒後,夢中出現很恐...

不信淨土的人有這四種特點

那怎麼樣才能信淨土法門呢?前面的偈頌談到多生多劫以...

【推薦】及時把情緒處理掉

一個科學家早上起床沒找到拖鞋,有點惱火。當他沒注意...

飯後吃梨能排出致癌物質

韓國研究人員發現,飯後吃個梨或喝杯熱梨汁,積存在人...

清明節佛弟子怎樣做才對已故親人最有利

清明,是我國農曆的二十四節氣之一。中國傳統的清明節...

阿難的七個夢

《阿難七夢經》載,阿難在舍衛國做七夢,來問佛,佛一...

念佛蒙佛護念,所以不會著魔,有這麼回事嗎

有人問省庵大師:參禪全靠己力,所以多易著魔。念佛則...

時常日久揩磨,漸漸明通心地

祖師曾教導我們:時常日久揩磨,漸漸明通心地。我們總...

【推薦】把苦惱的根源找出來

【所言俗務糾纏,無法擺脫者,正當糾纏時,但能不隨所...

遇到冤家對頭千萬不要生氣

我們每個人都有冤家對頭,但碰到冤家對頭我們千萬不要...

聖嚴法師《禪坐的基礎方法》

如何使用方法 一、放鬆身體 1、頭部 ①眼睛不用力就...

臨終十念是十聲念佛嗎

問: 印光法師十念法,是十口氣念佛還是念十聲?臨終十...

【佛教詞典】不退地

不退之位地。不退,梵語 avinivartanīya,音譯阿鞞跋...

【佛教詞典】四種天

(名數)一、世間天,與上之名天同。二、生天,與上之...

【視頻】妙境法師《說身無常》

妙境法師《說身無常》

【視頻】仁朗法師《南傳彌蘭王問經》

仁朗法師《南傳彌蘭王問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