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教徒的八個問題

濟群法師  2015/10/29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教徒的八個問題

長期以來,由於種種原因,使人們對佛教有諸多誤解。比如:佛教是否悲觀、消極、禁慾?是否不關心現實人生,更重視死亡?學佛者是無情的嗎?濟群法師特別針對當今社會對佛教存在的誤解進行闡述,為修學之人提供正確的人生觀。

第一個問題:佛教是消極還是積極的?

消極、積極代表對人生、對世界的認識和態度。前者看得虛無,易流於斷見;後者看得實在,易落入常見。

很多人認為佛教消極,主要來自三方面的誤解:第一,出家制度。出家人放棄世俗生活和對感情、財富、地位的追求,從世間標準看,給人消極的印象。其次,生活方式。出家人追求簡單、朴素的生活。第三,處世態度。出家人與世無爭,尤其是佛教中的忍辱法門,讓人誤以為是學佛是消極的逃避。

接著,法師從幾方面說明,佛教是積極而非消極的。首先,佛教強調發願。每位菩薩在因地都發下大願,如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十二大願,地藏王菩薩的「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等。可見,學佛者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其次,佛弟子要積極研究經論,開啟空性智慧,了悟生命真相,承擔人生使命。佛教史上,就記載了無數祖師大德為法忘軀的感人事蹟。普通人認為佛教消極,是以他們的標準得出的結論,事實上,是不了解佛教在世間的意義和價值。真正的佛教徒是非常積極的。

第二個問題:佛教是悲觀還是樂觀的?

悲觀、樂觀代表對世界的認識和態度。樂觀主義有兩種,遇到挫折就變成悲觀的樂觀,其實是膚淺而盲目的;而樂於選擇正向智慧的樂觀,是值得學習和鼓勵的。

世人認為佛教悲觀,主要來自佛教「人生是苦」的教義。之所以說苦,因為凡夫生命是以迷惑、煩惱為基礎,是製造痛苦的永動機。這是一種如實的認識,而非對人生的悲觀情緒。同時來自對出家制度的誤解。事實上,佛法可以幫助我們找到痛苦的根源,那就是對世界的錯誤認識和內心的迷惑煩惱。

佛教從緣起看世界,認為一切存在都是條件、關係的假相。雖不恆常,但也並非斷滅,一切事物間都蘊藏著因緣因果。生命就像河流,從無始的過去延續到無盡的未來。如果不了解輪迴的理論,生命是沒有長度的;不了解心性的理論,生命是沒有深度的,沒有長度和深度的生命是渺小而短暫的。通過修行,佛陀發現了覺醒之道。過去諸佛和祖師大德都由此走向覺醒,使我們看到了典範、希望和方法,對人生充滿信心,不再悲觀。

但佛教也不是樂觀的。生命沒有成就之前,樂觀不起來;即便修行有成,依然不能樂觀。因為無量眾生還在輪迴中飽受痛苦,需要幫助,這是大乘佛子的使命。真正的佛教徒,不僅要自己解脫煩惱,還要對眾生具有無限的慈悲和願力。

第三個問題,禁慾還是縱欲?

法師首先明確了何為「欲」。「欲」是需求,佛教將慾望歸納為五種,財、色、名、食、睡。其次是佛教如何看待慾望。從道德屬性上,慾望可分為善、惡、無記三種,既會成為犯罪的原動力,也會成為完善人格、高尚精神追求的動力,佛教稱為善法欲,是走向解脫,成就覺醒的重要動力。佛教對慾望的態度,是反對縱欲,也不主張禁慾,而主張少欲、知足、惜福。

第四個問題,重生還是重死?

一般人認為佛教更重視死,如佛陀是看到生老病死而出家;佛教中經常說「了生死」;寺院為亡者做經懺;淨土宗通過念佛往生西方等。事實上,佛教既關心現實人生,也重視死後歸宿。法師從人身難得、活在當下、現法樂住、人生佛教理念等幾方面,闡述了佛教對生的重視。同時,佛教也重視死,如念死無常、臨終關懷等,並且重視死後的歸宿。即佛教的三種利益:現世利益、來世利益和究竟利益。

第五大問題,自利還是利他?

法師針對有人認為佛教徒只管自己、不管家庭和社會的看法作了分析。首先,何為利益?通過辨析義和利的關係,說明道德和利益並不衝突;相反,遵循法律、道德,如法求財,方可持久。並以讀誦受持《金剛經》的利益為例,說明智慧的價值遠遠超過財富。法師指出,一個人真正想要自利並不容易。因為人們並不了解自己,不了解生命真相,也不了解人生因果,所以自利需要智慧。自私未必能夠自利,無私才能自利。在純粹利他的過程中,可以成就慈悲;破除我執,方能成就智慧。佛法提出無我,正是在利他中完成悲和智的修行。所以自利和利他都需要智慧。只有學習佛法,才能真正懂得如何自利和利他。

第六個問題,佛教徒是出世還是入世?

世界一詞出自《楞嚴經》,法師從何為世界談起,分析了一般人對世界主要有貪著和厭離兩種情緒,並對比了各種宗教對世界的認識。針對社會上認為佛教厭世的看法,法師從出家制度、出家原因等方面進行剖析,指出這一看法的片面性。因為佛教強調的出離心不同於厭世,其目標是追求解脫。厭世是消極、被動的,而出離心是積極、主動的,是以佛法智慧看透生命真相的選擇,之後還要積極修行。尤其是大乘佛法,要對一切眾生生起慈悲心。以出世心做入世事,一方面通達一切有為法,培養超然的心態,同時又生起無限的慈悲。所以,佛教既有出世的超然,同時又積極入世。

第七個問題,無情還是多情?

法師通過何為「情」,佛教所說的「有情」,以及佛教怎麼看待情愛,指出眾生在輪迴中,為無明所縛,愛結所繫,流轉生死,恆受苦惱。一旦超越癡、貪、我執,就能成就慈悲大愛。針對出家是否無情,法師指出:世俗情感是有染污的,以癡、貪、我執為基礎,是造成生死輪迴之因。而在智慧認識的基礎上,來自信仰和恭敬的情感是沒有染污的。作為佛弟子,我們要像佛菩薩那樣,關愛一切眾生,正所謂「多情乃佛心」。

第八個問題,隨緣還是進取?

法師指出,「隨緣」之說和佛教對因緣因果的認識有關。隨緣不是隨我,也不是被動無奈的,而是看清各種因緣後做出的智慧選擇。隨緣才能更好地進取,二者相輔相成。在世間做任何事都要有隨緣的智慧,目標明確,方法正確。用緣起的智慧看世界,看人生,既可以成就世間的事業,也可以認識生命真相,證得空性智慧,完成生命的覺醒和解脫。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濟群法師文章列表

沒有法師作證明,在佛像前自行歸依可以嗎

問: 有的人沒有請法師作證明,在佛像前自行歸依,而...

什麼叫大乘和小乘

本來,在佛的時代,並沒有分別什麼大乘和小乘,佛法是...

男眾入寺應注意的事項

清信士即對佛法有清淨信心的男子,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

舍利子是怎麼來的

問: 為什麼有舍利子? 中台禪寺答: 舍利為梵語,即...

阿姜查回答有關修行的問題

問∶ 我很用功修行,但似乎尚無一點消息。 答∶ 修行不...

如何度過修行懈怠期

問: 我修行精進一段時間後,就會退步,功課也不想做...

一生行善但不知道阿彌陀佛,最後會往生嗎

問: 如果一個人從不知道佛教,也不知道阿彌陀佛,卻...

苦水育青蓮

有人說,進入佛門的人一般分兩種:一種是善根深厚,一...

【大藏經】【註音版】楞嚴經四種決定清淨明誨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出家功德經

佛說出家功德經...

【大藏經】右繞佛塔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及...

【大藏經】楞嚴經四種清淨明誨

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

濟群法師:隨喜功德

及彼十方一切世界,六趣四生,一切種類;所有功德,乃...

生活優越為什麼仍會悲觀

問: 很多人生活優越,為什麼仍會悲觀? 濟群法師答:...

濟群法師《普賢行願品》

第一章 導論 尊敬的大和尚、各位法師、各位居士: 淨...

供的是他人,養的是自己

供養,也是修行的方式之一。寺院每天過堂之前,都要誦...

若印經造像留下名字,功德變少甚至折損福報

財法二施:財佈施和法佈施。財佈施隨緣量力,遇到真正...

高登極樂,方為最上脫苦之道

原文: 然在凡夫地,未斷惑業,縱生人天,終非究竟安隱...

一人學佛,帶動全家轉運

爸爸和兩個弟弟經常出狀況,我不是替他們還賭債,就是...

我們還有多少時間孝順自己的父母?

在很多問題上,我們和父母存在很大的分歧,一直以來,...

一心專念預知時至

丁菉馨,浙江嵊縣人,從事教育學生的工作,屢次參加科...

無著得道

過去,佛陀住在阿毗闍恆河邊。一天,有一位比丘來到精...

苦樂都隨緣

生活在世間,苦多樂少,我們常常要面對痛苦,生命中的...

念佛如何迴向

念佛迴向,不可偏廢,迴向即信願之發於口者。然迴向祗...

病是眾生之良藥

【原文】 世人以病為苦,而先德云:病者眾生之良藥。夫...

鸚鵡聞法投生天道

昔日,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位須達長者,對...

慧律法師《什麼是禪 禪是什麼》

各位台灣大學的高材生,首先恭喜大家,進入台灣的一流...

淨界法師:精進佛七開示

第一講 第二講 第三講 第四講 第五講 第六講   (第一...

【佛教詞典】漏盡智證明

梵語 āsrava-ksaya-jāna-sāksāt-kriya-vidyā,巴...

【佛教詞典】貪心

為大日經卷一住心品所說妄心六十心之一。又稱有貪心。...

【視頻】外面沒有別人 只有你自己

外面沒有別人 只有你自己

【視頻】悠悠青蓮貫古今-東林蓮香

悠悠青蓮貫古今-東林蓮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