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依止善知識的利益

濟群法師  2012/09/07  大字體  護眼色

修習依止法,能為學人帶來哪些殊勝利益呢?《道次第》總結為九點。

1、得近佛位:如法依止善知識,能使我們迅速接近佛果。因為一切修行必須在善知識的引導下完成,故《阿含經》視之為「全梵行」,如法依止,自然進步迅猛,為成佛捷徑。

2、諸佛悅豫:十方諸佛都會歡喜讚歎。這不僅因為親近善知識是諸佛菩薩的教導,更因為學人能由此止惡修善,解脫生死,這正是佛菩薩對眾生最大的期望。

3、常遇善知識:恭敬、侍奉善知識並如法修行,能和善知識結下殊勝法緣,將使我們在未來生生世世有緣值遇善知識。

4、不墮惡趣:在善知識指導下修行,可能一生便解脫生死,即使未能成辦,因為依法修行,也不至墮落惡道,而能獲得繼續修行的圓滿有暇之身。

5、速斷一切煩惱惡業:依法修行,可迅速斷除一切貪嗔煩惱,斷除種種不善惡業。

6、不背菩薩行:眾生剛強難調,或好壞不辨,或以怨報德。因此,發菩提心而不退轉,需有極大勇氣和耐心。這就必須在善知識引導下反覆熏陶,不斷訓練,否則是很容易中途退心的。

7、常具正念:我們有種種心理因素,其中的大多數都是依無明、煩惱而生起。這些妄念是無始以來的積累,根深蒂固且力量巨大。唯有在善知識引導下,由聞思修建立正念,才能徹底對治妄念,常具正念。

8、功德資糧漸漸增長:依善知識引導,修習五戒十善、六度四攝、三十七道品等,能積集功德法財。很多人自恃利根,無視善知識的作用,但往往修著修著就沒了感覺,甚至修到凡夫心的軌道。因為我們對修行所經歷的境界還不熟悉,無法判斷每一步是否正確。在此過程中,時刻離不開善知識的指點。

9、成辦現前究竟一切義利:依止善知識修行,能同時成辦現前和究竟的雙重利益。《道次第》的修行,正是建立在這兩種利益之上。下士道的五戒十善,能為我們帶來現生的幸福安樂及來生的人天福報。而中士道、上士道的修行,則能使我們開啟智慧,成就解脫,最終證得佛果。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濟群法師文章列表

善知識法與惡知識法

昔日,佛陀在舍衛城只樹給孤獨園時,對眾比丘說:今日...

印經造像之功德利益

眾生沉淪於苦海,必賴慈航救濟,而後度脫有期。佛法化...

利益一方而損害另一方

利他利己叫作二利,二利也是一種心態,二利的心態能夠...

念地藏菩薩聖號,為何能讓病好

【隨住如是諸佛國土。若入無憂神通明定。由此定力。令...

皈依三寶的功德利益

皈依三寶的功德利益,可以說在人生中,所得利益總加起...

宣化上人:地藏菩薩的功德利益

佛告普廣菩薩。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地...

如何善用藥師佛號利益他人

至心專念藥師佛的本願功德名號,能滿足世間及出世間的...

想要長相莊嚴,就要多誦大悲咒

誦大悲神咒功德不可思議。那天有人問師父一個問題,說...

【大藏經】佛說十善業道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

【大藏經】【註音版】暮時課誦--單日

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師鑒定...

【大藏經】佛說八關齋經

聞如是:一時,婆伽婆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四十二章經

(龍藏本)...

濟群法師:有聲有色,無心無相

2009年的第一個上午,借復旦大學學源俱樂部西園寺新年...

生命的美容

當今社會面臨著信仰危機,更面臨著道德危機。受金錢至...

佛陀的出家是為了什麼

佛陀出家前是一位王子,在宮廷享受著錦衣玉食、不知人...

一個不會休息的人,心是無法自主的

今天的社會都在通過鼓動慾望而刺激消費。廠家在不斷升...

每一種果報都經過三個階段的變現

我們強調業力,我們也講到果報,那麼當果報變現的時候...

弘一大師勸人聽鐘念佛文

近有人新發明聽鐘念佛之法,至為奇妙。今略述其方法如...

三十六計教出好兒女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方法。家長、老師常...

至道無難,唯嫌揀擇

三祖大師說:至道無難,唯嫌揀擇。所謂至道,一是至極...

極樂世界的這個特色,是諸天做不到的

即所說彼土之導師,以四十八願接信願念佛眾生,生極樂...

沒有任何敵人

有個心理學家以寬恕你的敵人為題作了一次精彩的演講。...

鹿頭梵志的得度因緣

佛陀在羅閱城的時候,有五百位大比丘跟隨用功學習。有...

慧遠大師畫傳

一、出生書香,聰穎博學 中國淨土宗初祖廬山東林寺開山...

戒淫九想觀

本節的九想觀,如能修持觀想成熟,可體悟人死後無比淒...

【推薦】觀音菩薩是西方三聖,為何念他的名號不能往生

問: 請法師慈悲開示,觀世音菩薩是西方三聖,輔佐阿彌...

見性是怎樣的一種生命

問: 見性是怎樣的一種生命? 慧律法師答: 見性就是...

豐子愷《十二生肖》漫畫

豐子愷《十二生肖》漫畫。以上作品由豐子愷原創,吳浩...

【佛教詞典】帛遠

魏晉時代僧。河內(河南沁陽)人,俗姓萬。又作白遠。...

【佛教詞典】六現觀

(名數)唯識論所立。一思現觀,思觀察諸法而使別生現...

【視頻】妙境法師《思想才是根本的問題》

妙境法師《思想才是根本的問題》

【視頻】夢參老和尚《占察善惡業報經》

夢參老和尚《占察善惡業報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