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如何從內心尋找幸福

濟群法師  2017/06/22  大字體  護眼色

如何從內心尋找幸福

一、如何面對逆境

生活中,一旦遭遇逆境,如身體不健康,家庭不和諧等等,我們便會痛苦不堪。究其原因,在於我們心裡有恆常的設定,一旦被無常打破,便不接納。

導師指出,佛法裡講因緣因果,就是告訴我們,每件事情的發生都有其前因後果。我們只有接納逆境,才不會被其傷害。只要從調整自身入手,在因上努力,果上隨緣,慢慢地就會變好。

佛法告訴我們,世上一切現象都是無常的,一切都有可能,好的事情會變壞,壞的事情也會變好。關鍵的是,我們要用智慧接納無常,正確看待順境逆境,方能「寵辱不驚,去留無意」。

二、幸福要有福

福報包含五種,所謂「五福臨門」,即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和善終。身體健康和內心安寧,是獲得幸福的重要條件。現代人最大的特點是內心浮躁、混亂,無 法安寧。而佛教被稱為「心性之學」,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幫助我們認識到每個人都有自我拯救的能力,進而通過修行,擺脫生命的迷惑和煩惱。因此,身心健 康是人生的第一財富,修身養性是人生最好的投資。

此外,想要幸福就要有福報,這就需要培植福田,即恩田、敬田、悲田。導師說,這是我們源源不斷產生福報的發電站。

三、提高認識,智慧沒有煩惱

看待同一件事情,有些人偏向消極悲觀,製造一堆煩惱;有些人偏向積極樂觀,常常歡喜。可以說,我們有什麼樣的認識,就會看到什麼樣的世界。同時,我們看到什麼樣的世界,都會對我們產生影響。至於這個影響是好是壞,取決於我們的認識。可見提高認識的重要性。

導師笑言,擁有智慧,便沒有煩惱。佛法告訴我們,一切都是因緣和合的假相,不能執著其中。我們應該建立如實的認識,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因此,有了智慧的認識,人生得意、失意,其實都是好事。

四、多欲為苦,知足常樂

外在的幸福是一種感覺,是慾望達成後獲得的一種滿足感,慾望與幸福感並不成正比。但整個社會都在鼓動慾望並刺激消費,讓我們在佔有、攀比、競爭的過程中,不斷忙碌,形成慣性,失去休息的能力,活得很累。

慾望還使我們的生存成本越來越高,幸福的成本也隨之變高。古人講「少欲知足,知足常樂」,就是說慾望越少,越容易幸福。

五、建設健康的心靈

我們的心具有兩面性,有迷惑和覺醒兩套系統,它既是痛苦的源泉,也是快樂的源泉。凡夫內心充滿迷惑和煩惱,是不斷製造痛苦的永動機。而佛法可以幫助我們認識自己,開發內在良性的潛質,通過戒、定、慧的修行,成就智慧和慈悲的品質。最終,幸福會成為一種本質性的存在。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濟群法師文章列表

不要急於求心念一下子能清淨

從我們生活當中的點點滴滴來反省自己的心:當我和他人...

真心被六塵所覆蓋的八個原因

真心被埋沒,真心給失落,真心被迷失,真心被六塵所覆...

什麼是心地法門,該如何去修

問: 請尊敬的上宏下海法師開示,什麼是心地法門,怎...

人言我好壞,不生喜怒心

別人講我們不好,不用生氣難過。說我們好也不用高興,...

怎樣能使心不要躁動

須菩提問佛說:一切發了菩提心的人,怎麼樣把他心住到...

世界是你內心的影像

我們引用這個《占察業報經》裡面有一段的這個無分別智...

沒有這兩大特性就不叫財富

佛說,貪心之人永不富有,永遠貧窮。我說,心貧窮是永...

求一份心安,坦然以對人生路

無相禪師行腳時,因口渴而四處尋找水源,這時看到有一...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四十二章經

(龍藏本)...

【大藏經】【註音版】僧伽吒經

僧伽吒經...

【大藏經】大智度論

大智度論卷第一 大智度論卷第二 大智度論卷第三 大智...

【大藏經】【註音版】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濟群法師:三皈依的利益

皈依能為我們帶來什麼利益?或許有人會覺得奇怪:學佛...

濟群法師:佛教徒是禁慾主義者嗎

社會上的人普遍認為出家人是禁慾主義者。所以,年輕人...

為對方處理不善而惋惜,是否也是執著

問: 如果對別人的事,覺得對方處理不善而為之惋惜,...

佛教是不是讓人覺得太無情

問: 《財富品質》:莊子喪妻,擊鼓而歌,佛教的愛是...

惡人所造的惡業是否可帶業往生

問: 帶業往生,善人得往生,惡人以前所造的惡業是否...

我們念佛為什麼不能感應

大乘佛法的一個觀念是這樣,諸位要知道,你要修圓頓止...

聖嚴法師:真的放下了嗎

很多人常說:「我早就已經放下了!」但是,真的放下了...

有十種行人多墮在邪僻

有十種行人,發心修禪不同,多墮在邪僻,不入禪波羅蜜...

為了這一大事因緣——往生西方

今天我們《莫到老來方修道》,要講到關於第二個大的部...

若能心自在,雖住生死界,實同出生死

很少人能夠在面對生離死別時若無其事,以我自己來說,...

何謂「涅槃寂靜」

我們修行無常無我以後,最後的結果很重要涅槃寂靜,這...

只重衣衫不重人

唐代高僧三聖繼昌禪師是一位有修有證,品行正直的高僧...

獼猴之喻醒悟退道沙門

昔日,佛陀在王舍城郊區的靈鷲山精舍裡,為天、人、龍...

十善業道之口業

妄語 妄語者,不誠實的言語,是日常生活最常犯的口業。...

【推薦】「自我」只是虛張聲勢的皮包公司

佛教博大精深,而又簡明透徹,在指點人生、透析塵寰方...

從普陀洛迦談觀音菩薩的感應

各位有緣,大家吉祥。 今天呢太陽的能量非常足,但是我...

【佛教詞典】繫念

(術語)念繫於一處而不思他也。寶積經四十七曰:書夜...

【佛教詞典】僧徹

唐末僧。生卒年、籍貫均不詳。幼年聰穎,因仰慕悟達國...

【視頻】昌臻法師《答西昌居士問》

昌臻法師《答西昌居士問》

【視頻】大安法師《維摩詰居士示疾度眾生》

大安法師《維摩詰居士示疾度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