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如何理解佛教的「無我」

濟群法師  2012/07/23  大字體  護眼色

問:如何理解佛教所說的「無我」?

濟群法師答:我們每天說的最多的是「我」,想到最多的也是「我」,卻從來沒有考慮過,「我」是什麼?我們覺得自己的身體是「我」,自己的想法是「我」。結婚成家後,又給「我」增加了新的內容,家是「我」的,親人是「我」的。一旦色身衰老、生病,就會傷心失落。及至死亡來臨,更是萬般恐懼,不知死後去向何方。其實,我們不妨想一想:在我們沒有來到世界以前,「我」又在哪裡?面對家庭離異,很多人會感覺失去了生命的另一半。

其實,夫婦雙方也是從素不相識走到一起,並非與生俱來的一部分。只是因為相互執著,將對方當做「我」的另一半,一旦分手,便感覺「我」已不再完整。可見,我們在一切對像上賦予的「我」,只是錯誤的感覺。而這種由無明導致的誤解,又是一切痛苦的根源。佛陀以智慧透視這一本質,告訴我們:一切是「無我」的,只有認清這點,生死才能得以解脫。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濟群法師文章列表

天台、密教、禪宗各有什麼不同

問: 天台的圓頓止觀、密教的大圓滿和禪宗的頓悟法門...

墮胎對往生西方有否影響

問: 請問墮胎對往生西方有否影響?日常修持該怎樣做?...

真如自性如如不動,為何強調斷惡修善

問: 末學有一個問題,請慈悲開示。真如自性,如如不...

大安法師:二力與他力法門是否一體的兩面

問: 請問師父,二力法門與他力法門雖說法不同,但是...

淨業行人應閱讀哪些書籍

問: 請為年輕淨業行人推薦應該閱讀的書目。其中哪些需...

大安法師:如何拯救已過世的父母

問: 師父,我有個問題,就是對我們已經過世的父母。...

【推薦】幸福快樂到底在哪裡?

現代人每天熙熙攘攘,席不暇暖,問他為什麼這麼忙?他...

歧路指歸

歧路指歸重排流通引言 時當末法,去聖時遙,人心陷溺...

讓理想成為現實

問: 事無不可對人言,乃人生一大快事。所以我在生活...

濟群法師《戒律的名稱及作用》

學習戒律,首先要了解這一名稱的內涵。為什麼叫戒律?...

避免跟人對立的竅訣

我們現在還很難達到真正的無我,但要盡可能地弱化我執...

佛教是不是讓人覺得太無情

問: 《財富品質》:莊子喪妻,擊鼓而歌,佛教的愛是...

財富的積累,永遠是建立在誠信上

2007年底,上海市政管理局,收到一封,寄自英國華恩厄...

一碗飯與一念間

兩個不如意的年輕人,一起去拜望師父:師父,我們在辦...

「離苦得樂」的新髮型

在當醫生的時候,有一天我下班以後就去美容院剪頭髮,...

從妄想躁動歸回於平靜

人常常有一種衝動:我一定要到什麼地方去看看!實際去...

文珠法師《佛教與人生》

何謂佛教?何謂人生?佛教對人生的看法如何?佛教與人...

什麼樣的程度才能稱為至心

這口稱佛號,告訴他(下品下生者)要至心去念,令這個...

只有陰德才能福澤子孫後代

世間人對財富很追求,但是老子說,金玉滿堂,莫之能守...

不吃肉能獲得足夠的營養嗎

許多人在考慮要吃素時總會擔心:如果不吃肉,能獲得足...

參禪須知

經云:「寧靜安詳者,禪定中來。」參禪修定是佛教的重...

【推薦】念佛人如何給自己定一個合理的目標

問: 印光大師常常用取法乎上,僅得其中。來鼓勵學人...

【佛教詞典】庵羅樹園

(地名)在印度之毗耶離國,庵羅樹女所獻,佛於此說維...

【佛教詞典】諸緣起支與雜染相攝

【諸緣起支與雜染相攝】 p1360 雜集論四卷十二頁云:支...

【視頻】阿彌陀佛心咒(林憶蓮)

阿彌陀佛心咒(林憶蓮)

【視頻】《心經》、觀音聖號(法鼓山念誦)

《心經》、觀音聖號(法鼓山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