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樂觀不是比中觀更好嗎

濟群法師  2012/11/05  大字體  護眼色

問:法師說做人要中觀,樂觀難道不是更好嗎?

濟群法師答:其實,很多人的樂觀是屬於盲目樂觀,是不穩定的。按照佛法觀點,一個人只有見道後才能真正樂觀。故初地名為歡喜地,乃因大夢初醒,見到世間真相而歡喜踴躍。而在見道以前,在修行還沒有把握之前,都沒有資格太樂觀。因為人生還有太多的煩惱、缺陷,對生命未來還沒有任何把握,有什麼資格樂觀呢?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些「樂觀者」在遭受挫折後,往往一蹶不振,性情大變。可見,這種樂觀只是假象,是某一階段的特定表現。如果只是因為外在境遇而導致的樂觀、悲觀,都是片面的。而中觀屬於如實觀,即如實、客觀地看待人生。只有這樣,才能從容面對一切變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濟群法師文章列表

夢參老和尚:如何尋覓善知識

問:老和尚慈悲,弟子多年尋覓善知識,希望能夠救濟苦...

什麼是世俗諦與勝義諦

問: 什麼是世俗諦、勝義諦? 宏海法師答: 世俗諦,...

總是胡思亂想,心靜不下來怎麼辦

問: 我是一名學生,平時玩心比較重。心也總是靜不下...

佛門不推崇算命,為何卻有《達摩一掌經》傳於世呢

為什麼佛門不推崇算命,卻有《達摩一掌經》暗傳於世呢...

為何佛菩薩少而眾生多

問: 法華經舉手低頭,皆能作佛,佛又於無量劫前,曾...

發菩提心難在哪裡

問: 很多人覺得發菩提心很難,因而產生退縮情緒。您...

佛教怎麼看待做夢

問: 佛教怎麼看做夢? 濟群法師答: 通常來說,夢是...

聖嚴法師《真正的快樂是什麼》

如果有人家裡生了小寶寶,一般我們都會說恭喜恭喜、可...

成佛從修菩提心開始

菩薩,乃成佛之因。我們想要成佛,必須從菩薩做起。或...

修行不是用來裝點門面的

修行不是用來裝點門面的,也不是修給佛菩薩看的。佛菩...

業力能否懺悔

關於業力能否懺悔的問題,我們首先不能存有自性見。因...

佛教在商業浪潮中反思:寺院經濟的合理使用

寺院的財物通稱三寶物,也就是屬於三寶所有,分別為佛...

南閻浮提眾生的特點

在四大部洲裡南閻浮提眾生特點是勇猛強記,意志力強。...

不能得不義之財

過去我小的時候,我奶奶給我講一個故事。講什麼故事呢...

欺負弱小猶如為自己挖坑

佛經裡經常用一句話形容佛的功德:如大調象,亦如沉淵...

21句話幫你去掉憂愁和焦慮

人總是對自己擁有的東西不珍惜,直到不再擁有時才會加...

戒除貪慾

貪慾生憂,貪慾生畏;無所貪慾,何憂何畏? 《法句經...

只剩一具屍首,你還想她嗎

一個人的一口氣沒有斷,很像一個樣子。等到無常鬼一到...

念佛如何得定、開慧

問: 請問師父,念佛如何達到得定、開慧? 大安法師答...

有修行了,自然會有人護持你

以前去太平岩寺聽課,有個比丘尼法師開示,他說他常常...

我有神珠一顆

茶陵郁山主有一次乘驢度橋,驢子踏上橋板時忽而失足跌...

聖嚴法師《108自在語》

(一) 1.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2.知恩報恩為先,利...

【佛教詞典】五上分結

色無色界所起之結惑:   一、色愛結 貪着色界五妙欲...

【佛教詞典】遣虛存實識

【遣虛存實識】 唯識宗依三性觀的觀行法門,立此五重唯...

【視頻】大安法師《2016年農曆三月初一在線答疑》

大安法師《2016年農曆三月初一在線答疑》

【視頻】淨界法師《維摩詰居士託病弘道》

淨界法師《維摩詰居士託病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