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依止善知識的九大利益

濟群法師  2015/10/25  大字體  護眼色

依止善知識的九大利益

修習依止法,能為學人帶來哪些殊勝利益呢?《道次第》總結為九點。

1、得近佛位:如法依止善知識,能使我們迅速接近佛果。因為一切修行必須在善知識的引導下完成,故《阿含經》視之為「全梵行」,如法依止,自然進步迅猛,為成佛捷徑。

2、諸佛悅豫:十方諸佛都會歡喜讚歎。這不僅因為親近善知識是諸佛菩薩的教導,更因為學人能由此止惡修善,解脫生死,這正是佛菩薩對眾生最大的期望。

3、常遇善知識:恭敬、侍奉善知識並如法修行,能和善知識結下殊勝法緣,將使我們在未來生生世世有緣值遇善知識。

4、不墮惡趣:在善知識指導下修行,可能一生便解脫生死,即使未能成辦,因為依法修行,也不至墮落惡道,而能獲得繼續修行的圓滿有暇之身。

5、速斷一切煩惱惡業:依法修行,可迅速斷除一切貪嗔煩惱,斷除種種不善惡業。

6、不背菩薩行:眾生剛強難調,或好壞不辨,或以怨報德。因此,發菩提心而不退轉,需有極大勇氣和耐心。這就必須在善知識引導下反覆熏陶,不斷訓練,否則是很容易中途退心的。

7、常具正念:我們有種種心理因素,其中的大多數都是依無明、煩惱而生起。這些妄念是無始以來的積累,根深蒂固且力量巨大。唯有在善知識引導下,由聞思修建立正念,才能徹底對治妄念,常具正念。

8、功德資糧漸漸增長:依善知識引導,修習五戒十善、六度四攝、三十七道品等,能積集功德法財。很多人自恃利根,無視善知識的作用,但往往修著修著就沒了感覺,甚至修到凡夫心的軌道。因為我們對修行所經歷的境界還不熟悉,無法判斷每一步是否正確。在此過程中,時刻離不開善知識的指點。

9、成辦現前究竟一切義利:依止善知識修行,能同時成辦現前和究竟的雙重利益。《道次第》的修行,正是建立在這兩種利益之上。下士道的五戒十善,能為我們帶來現生的幸福安樂及來生的人天福報。而中士道、上士道的修行,則能使我們開啟智慧,成就解脫,最終證得佛果。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濟群法師文章列表

心才是我們真正的老師

最近在武漢的月湖畔看到了這個知音的故事,第一次面對...

取之不盡的二枚金幣

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法之時,常隨弟子有千二百...

在家學佛方便談

一、 四句口訣 很高興與大家見面談心,溝通思想。今天...

林清玄:感動殺手的學佛作家

30歲前,林清玄已是報社一級主管,文學創作也得遍大獎...

如何看待師父的「不清淨」顯現

根據佛教經典的記載,我們現在所處的時期是末法時期,...

冥陽兩利的《藥師經》

大多數佛教徒都知道地藏經是一部冥陽兩利的佛經;其實...

念地藏菩薩名萬遍,一切毒害不能損之

復次觀世音菩薩。若未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或因治生...

學佛後會不會變得沒有進取心呢

問: 學佛會不會讓人變得消極,對世俗的功名、地位、...

【大藏經】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大藏經】佛遺教經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

【大藏經】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序 宋、無為子楊傑述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通過慾望得來的幸福,是非常短暫的

幸福是什麼?通常,人們追求的幸福只是一種感覺而已,...

盤點所剩的資產,看看何去何從

學佛,必須意識到人身的可貴。就像我們有一筆資金,應...

修行不是用來裝點門面的

修行不是用來裝點門面的,也不是修給佛菩薩看的。佛菩...

濟群法師《初入佛門的四點意見》

有幸到丹霞山參加學佛夏令營,能夠在這七天內同大家一...

惜福和修行有什麼直接的關係嗎

問: 法師,惜福和修行有什麼直接的關係嗎? 慧廣法師...

出世間的七種法財

在千百年來東方的傳統春節文化裡,親朋好友之間新年第...

黃豆替佛珠,念佛供養兩不誤

【原文】 僧有募化施主黃豆,每念佛一聲,過豆一粒,一...

聖嚴法師《死亡並不可怕》

佛教認為人生有生、老、病、死等各種痛苦,一般人很容...

接受懺悔,遠離癡暗

過去,佛陀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弘法。一日清晨,佛陀...

僅貪求極樂世界的享受,是否會障礙往生

問: 《大寶積經》說,時一比丘,聞佛讚揚不動如來佛剎...

金明法師:莊嚴人生

莊嚴是佛教用來形容美好的詞句,莊嚴人生,也可以說就...

乞富不乞貧的須菩提尊者

佛陀弟子中乞富不乞貧的怪人是須菩提尊者,須菩提:又...

淨土經典對企業管理的啟示

成功的秘訣一向專志 阿難,法藏比丘於其佛所,諸天、魔...

大迦葉尊者與妙賢女

佛經裡的種種公案,一個是教化我們,一個是啟發我們,...

橫財不堅固

【原文】 楊槐亭前輩言,其鄉有宦成歸裡者,閉門頤養,...

聖嚴法師《四念處》

四念處是一種很複雜、很不容易修的修行方法,與五停心...

【佛教詞典】阿跋多羅

(雜語)Avatāra,譯曰無上,入。楞伽經註曰:阿跋多...

【佛教詞典】空寂

(術語)無諸相曰空,無起滅曰寂。維摩經佛國品曰:不...

【視頻】《法海經》風柯月渚讀誦

《法海經》風柯月渚讀誦

【視頻】如瑞法師《戒學常識》(限出家具戒者)

如瑞法師《戒學常識》(限出家具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