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輪迴是看不見的,應如何理解呢

濟群法師  2012/07/14  大字體  護眼色

問:輪迴是看不見的,應如何理解呢?

濟群法師答:輪迴,其實是內心迷惑的顯現,根源就在我們的心。換言之,在我們的凡夫心中具有六道眾生的心理特質,當這些心理外化後,便呈現出流轉輪迴的種種狀態。很多人不相信有六道存在,因為那是看不見的。其實,我們仔細觀察一下,無須向外尋求,人間已然有六道之別。

餓鬼,其特徵為渴求無度,不知饜足。生活中,很多人對地位、金錢、感情也存在一種病態渴求,即使擁有再多,仍無法滿足,仍一味索取,這就是與餓鬼無異的心理特徵。

畜生,其特徵為愚癡,這也是它和人的根本區別所在。人具有理性思維,而動物只是憑著本能生存、享樂。事實上,很多人也處於類似的生存狀態,一生都是為衣食、為改善生活條件奔忙。活著是為了生存,生存是為了活著,對人生再無更多的思考和追求,那就與動物的生存狀態相差無幾了。

地獄,其特徵是身心時時處於極度痛苦中。世間有不少人,現世就遭遇了這種苦不堪言的處境,有些是被劇烈的病苦糾纏,有些是被無盡的煩惱折磨,身心倍受煎熬,求生不得,求死不能。這種生活狀態,正是通常所說的「人間地獄」。

阿修羅,其特徵是嗔心極重,並以爭鬥為樂。這樣的人,現實中也比比皆是。他們熱衷於各類爭鬥、挑釁,與天斗其樂無窮,與地斗其樂無窮,似乎只有在爭鬥中才能感受自己的存在,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從佛法觀點來看,世界正是人們內心迷妄的顯現。所以,六道也沒有離開我們的心。我們有什麼樣的心,就有什麼樣的世界,就會感得什麼樣的生命狀態。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濟群法師文章列表

佛為何說「富貴學道難」

問: 四十二章經裡面有佛說二十難,其中之一是富貴學...

學佛的三種目的

學佛的目的總結起來有三種: 一是追求今生的福報。 健...

什麼是般舟三昧

各位有緣,阿彌陀佛,在淨土法門中,有一種特別的修法...

【推薦】星雲大師《現代青年應有的人生觀》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今天,我所要講的是現代青年應...

如果有人不理解素食,你可以這樣回答

01. 只要心地善良就好了,為什麼一定要吃素? 答:聽...

何謂「卑劣慢」

問: 關於慢心,末學不甚明瞭。什麼是卑劣慢?與其他...

如何幫助不務正業的人早日回頭

問: 如何幫助一個有賭博,不務正業的人早日回頭? 大...

大安法師:念佛要念六字還是四字

問: 法師,您講《淨土資糧》時,總是提到六字洪名,...

【大藏經】【註音版】禮佛大懺悔文

禮佛大懺悔文...

【大藏經】餓鬼報應經

尊者大目揵連,從佛在耆闍崛山中,遊行恆水邊,見諸餓...

【大藏經】【註音版】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

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

【大藏經】佛說九橫經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便告比丘:「有九輩九因緣...

在家學佛的八點建議

一、學佛就是學佛做人。慈悲待人,智慧做事。 佛教是...

濟群法師《佛陀制戒的原因及意義》

戒律是否過時?在今天這個時代,如何認識戒律的價值?...

生命的正確價值觀

我們現有的生命體是五蘊和合而成,也是無明製造的一個...

尋找心的本來

學習任何一部經典,首先要知道它的重點是什麼。 很多...

法滅之時,獨留此經住世百年

《無量壽經》中,釋尊懸記: 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

聖嚴法師《義工是菩薩行者》

義工是菩薩行者。義工沒有一定的什麼事,一定的什麼時...

學佛多年為何生不起信心

問: 為什麼學佛多年,但長養不起來道心? 如瑞法師答...

孤獨的放生者

帶孩子到國父紀念館的湖邊散步,我們看見在西邊有一個...

在逆境挫折中磨練成長

輪迴之路絕非坦途,我們會遇上順境,也會遇上逆境,要...

業海茫茫,誰為眾生擎起慈航

有人說,世上最美的微笑,是拈花一笑,那麼,世上最美...

因忘自性彌陀佛,異念紛馳總是魔

解脫生死,念佛怎麼解脫生死?平常研究佛法,知道一切...

聖嚴法師《別再執著了》

能夠放下的人,是有智慧的人,是自在的人,是解脫的人...

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

佛教傳到中國以後,總共經歷了兩千年的時間,我們回顧...

山道上的小蟲

清晨登山的時候,在山道階梯上,看見一隻被人踩扁而黏...

命運多舛、諸多不順的原因是什麼

導語:今生,為何有人善良厚道卻諸事不順,正直謙虛卻...

修行人不能怕突破自己的極限

參話頭的方法很簡單,以我們現在提倡的這個方法來說,...

【佛教詞典】諫擯謗法

濟緣記釋云:「即阿濕婆等在羈連聚落,污家惡行;佛令...

【佛教詞典】諸法無行經

梵名 Sarva-dharmāpravrtti-nirde?a。凡二卷。姚秦鳩...

【視頻】妙境法師《無生法忍與博士學位》

妙境法師《無生法忍與博士學位》

【視頻】念佛禪共修(法鼓山)

念佛禪共修(法鼓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