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供的是他人,養的是自己

濟群法師  2013/10/07  大字體  護眼色

供的是他人,養的是自己

供養,也是修行的方式之一。寺院每天過堂之前,都要誦供養偈,以三德六味供養三世一切諸佛,供養諸尊菩薩摩訶薩,並令法界有情普同供養。而在初一、十五,寺院還要特別隆重地上供,以種種美妙飲食供養諸佛菩薩。那麼,是佛菩薩需要這些東西嗎?如果我們不供養,他們就會忍饑挨餓嗎?顯然不是。

通過供養這一方式,既是為了表達我們對佛菩薩的恭敬,也是體現我們對佛菩薩的報恩之心。佛陀教導我們,每一位佛弟子,不僅要「知恩」,更要懂得「報恩」。恩有四重,分別是三寶的恩德、父母的恩德、國土的恩德、眾生的恩德。因為有佛陀出世,我們才能了知人生蘊涵的巨大意義,才能認識真理、擺脫痛苦。這種大恩大德,我們傾盡所有也報答不盡。或許有人會說,既然報答不盡,且佛菩薩並不需要,那我們又何必多此一舉?須知,供養是積集福德資糧的捷徑。倘能以至誠懇切之心供養諸佛,在報答佛恩的同時,更在成就自身修行。

廣修供養,即廣泛修習供養,沒有尊卑之分,沒有親疏之別。我們不僅要供養諸佛菩薩,還要供養世間一切眾生。佛教認為,世間有三種福田:一是恩田,即有恩於我們的人,如父母、親友等,應懷著感恩心報答。《雜寶藏經》云:「若欲供養諸賢聖及佛,但供養父母,諸賢聖及佛即在家中。」

佛陀還告訴我們:無佛出世時,孝敬供養父母,就是世間最大的功德。如果連報答父母養育之恩都做不到的話,就不是合格的佛子。二是敬田,即我們恭敬的對像,如諸佛菩薩、善知識及師長等,父母給了我們色身,養育我們成長,而善知識與師長則為我們指明了人生道路,使我們找到了心靈歸宿。三是悲田,即需要我們幫助的對像,如窮苦的乞丐、病人等,他們缺吃少穿,貧困無依,甚至生活無法自理,作為學佛者,我們應本著慈悲心積極幫助他們。

在佛教中,將孝敬父母、供養師長、佈施貧者稱為培植福田。就像農民種田那樣,必須在春天播種、耕耘,秋天才能獲得豐收。否則的話,必定一無所獲。同樣,福報也不是從天上掉下的。有些人一生坎坷,什麼好事都擦肩而過,於是怨天尤人,責怪老天不公。其實,這不能抱怨他人,每個人的命運都是自己造就的,是取決於我們的福報。而福報並不是上天給予,也不是與生俱來,正是源於往昔的積累和培植。若能常行佈施,廣修供養,努力耕耘恩田、敬田、悲田,福報自然源源不斷。事實上,這是最好的投資和儲蓄方式,是任何人無法佔有、無法奪去的財富。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濟群法師文章列表

同樣的佈施,為何受福不同

為什麼信佛好多年了,還沒有什麼成就,什麼原因呢?我...

貧女供燈的故事

在佛陀時代,古印度舍衛國裡的國王、大臣和施主們常常...

佛說佈施功德因緣

過去,佛陀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止住時,曾為大眾開...

耕種

有一次,佛陀在拘薩羅國弘化,遇到一位以耕田為生的婆...

恆伽達利他得安樂

世尊在王舍城竹園精舍時,國內有一輔相雖然非常富足,...

如何防止名利的傷害

在前面的歷事練心、積集資糧以後,菩薩經過幾年執事的...

真正的佈施是不求回報

無所求的佈施,才是真正的佈施。 真正的佈施是不要求...

開始似乎是吃虧,後來還是會得大便宜的

天道是什麼呢?《易經》上說:一陰一陽之謂道。這個陰...

【大藏經】大方廣佛華嚴經(80卷)

大周新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序 天冊金輪聖神皇帝製 蓋聞:...

【大藏經】大般涅槃經

大般涅槃經序 後秦釋道朗撰 大般涅槃經者,蓋是法身之...

【大藏經】【註音版】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大乘起信論

大乘起信論序 揚州僧智愷作 夫起信論者,乃是至極大乘...

濟群法師《十善業道經的啟示》

一、緒論 (一)、學習本經的意義 今天,我要講的經典...

關於「空」的認識

我們的心本和太虛一樣,心包太虛,量周沙界。現在卻局...

濟群法師《人生佛教的弘揚》

佛法是人生的智慧,是生活的智慧,濟群法師的這一理念...

親人不理解時如何抉擇

問: 若不按習俗生活,往往對親人構成傷害,如何抉擇...

女眾進入寺院應遵守的禮儀

我們每次過堂都做一點學習,今天學習關於女眾入寺的內...

一牛斷三命

佛住世時,弗加沙王由於讀誦了《十二因緣經》,體悟到...

身體的細胞是不是也會被教育

問: 身體的細胞是不是也會被教育? 大安法師答: 你這...

佛陀開示四種惡語

佛陀在教化弟子時,經常向弟子們講說各種惡行與善行,...

你只能求盡心盡力,不能求它的結果

菩薩道的中心思想,也就是所謂的菩薩戒體,總而言之有...

聖嚴法師:隨時要有面對無常的心裡準備

我們在任何時候,都要有面對無常的心理準備,走完第一...

欲修三昧,何不於此等語句中全身靠倒

欲證三昧,自有佛祖所示三世不易之法。何得問我所證,...

康熙與普陀山結緣的故事

據《普陀山誌》記載:中國歷史上共有13位帝王、19位皇...

信佛都還要還債,不要退善心

我們修道建立信心之後,學佛有種種困擾,使你喪失信心...

無你無我

有僧人問京兆興善寺的惟寬禪師:道在什麼地方? 惟寬...

只有工夫,不存工夫知見,是名真心

參禪人,由散亂心,參到有心,只有參禪心,無妄想心。...

為什麼不講念自性佛,而要念阿彌陀佛

問: 佛既然心作心是,為什麼不直截了當講念自佛,即...

【佛教詞典】九品蓮台

謂九品往生之行者所乘坐之蓮台。略稱九蓮。行者臨命終...

【佛教詞典】隨眠總有二種

【隨眠總有二種】 p1369 俱舍論二十卷一頁云:論曰:且...

【視頻】妙境法師《末法時代還能得無生法忍嗎》

妙境法師《末法時代還能得無生法忍嗎》

【視頻】夢參老和尚《華嚴經_世主妙嚴品》

夢參老和尚《華嚴經_世主妙嚴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