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靈山只在汝心頭

濟群法師  2016/06/27  大字體  護眼色

靈山只在汝心頭

憶念三寶的修行非常重要。我們時刻憶念什麼,心就會和什麼相應。

每天憶念財富,心就和財富相應,從而尋找並踐行一切可能致富的機會,在「一切向錢看」的今天,很多人應該有過這樣的經驗。每天憶念感情,心就和感情相應,最終使之成為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失去它,甚至會失去全部的精神支撐。同樣,不斷憶念三寶功德,便能使其在內心的份量逐漸加碼,推動我們不斷開發自身本具的三寶功德。

三寶即佛、法、僧,內涵博大精深。除了我們熟悉的佛像、經書、僧人這些住持三寶外,還有化相三寶、理體三寶、自性三寶等,通過不同層面展現三寶的甚深內涵。

普通信眾學佛,往往執著於住持三寶,卻忽略了理體三寶和自性三寶,不曾由表及裡地深入其中。但我們要知道,如果僅僅停留於對住持三寶的皈依,即使虔誠有加,學佛也難有進展。因為這還是「心外求法」,卻不知自身就是無價寶藏,不知「靈山只在汝心頭」。

而有些人則走向另一個極端,認為自身已然是佛,無須皈依外在的什麼。事實上,依止住持三寶是學佛不可或缺的環節。當我們處在凡夫心的層面,自性三寶早已被遮蔽,雖有若無。就像礦藏,需要特定的技術來開發、提煉,才能使之發揮作用。住持三寶,正是幫助我們認識並開發自性三寶不可缺少的方便。

所以說,學佛就是由認識三寶、依止三寶,到最終於自身成就三寶品質的過程。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宏海法師:三皈五戒開示法會

那各位我們現在大家先定定心。今天因為有十幾到二十位...

首楞嚴王三昧對治的重點

《楞嚴經》前面的三卷經文,佛陀等於是講到了大乘佛法...

皈依者應注意的事項

一般人求師證明受皈依後,則稱皈依某法師,其實所皈依...

如何辨別自己的皈依是否如法

皈依是入佛法門的第一步。《優婆塞戒經》說:若男若女...

佛心本有

有一學僧請示盤珪禪師道:我有一個天生的毛病-氣短心...

反觀自己,不向外求

每當我們拜訪佛寺時,總是見到許多佛像以打坐的姿勢端...

真如的心必須要離開三件事情

當我們能夠在因地於妄念當中,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

【推薦】從空性的真如中啟動佛號

一個念佛人必須要以此緣生無性之一念,念彼無性緣生之...

為亡者助念的功德利益

一、一個人之壽命長短及其價值,並非以活了多少歲月來...

修行不是苦的

釋迦牟尼佛的教法告訴我們,修行不是苦的。在《未曾有...

【推薦】他的生命中多了佛的力量在裡面

念佛的人,他平常心中有一個歸依境,他能夠信、願、持...

往生淨土要不要發菩提心

我們現在來反推一下。比方說你求生淨土,卻不發菩提心...

妄想之心週遍天地,卻不知專心念佛

原文: 汝妄想之心,遍天遍地,不知息心念佛。所謂向外...

淨土法門之超勝

在晚清及民國初年,印光大師從大乘佛法的角度把佛法分...

淨化我們的語言,減少口舌是非

俗話說:禍從口出。說話不得體,常常會傷人又傷己,引...

菩薩戒從天竺傳入中土的故事

梵網菩薩戒號稱千佛大戒,我們再珍視都不為過。而如果...

慧律法師《不聽是非,不傳是非》

修行,一定要避免造口業。 生活中說話的機會很多,但...

廣欽老和尚的念佛開示

下午,老和尚在大殿外乘涼,傳某師請示師父有關帶業往...

極樂世界的三種莊嚴

又舍利弗,彼佛國土,常作天樂,黃金為地。晝夜六時,...

福報越大生死業力越大

這個悟性真常了惑虛妄,就是說啊我們先經過破妄,諸位...

內心的充實才是真正的富有

總結我的前半段人生,從大學畢業開始,我的前半段人生...

忍之久而純,耐之久而熟

參禪人,切宜恆心遠固,不得碰著即退。要知參禪事,大...

【佛教詞典】雪峰義存禪師語錄

凡二卷。唐代僧雪峰義存(822~908)撰,明代林弘衍編...

【佛教詞典】高座

(物名)一段高者,有導師所登之高座。有說法者所登之...

【視頻】佛不是神靈,而是圓滿的覺悟者

佛不是神靈,而是圓滿的覺悟者

【視頻】你對佛陀了解多少?人天長夜,因他光明(養仁法師)

你對佛陀了解多少?人天長夜,因他光明(養仁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