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教故事
慧律法師
大安法師
淨界法師
印光大師
夢參法師
佛經咒語
阿彌陀佛
觀音菩薩
地藏菩薩
佛法入門
佛學問答
念佛
智慧
福報
放生
因果
修行
戒淫
懺悔
全部文章(第39頁)
【隨機推薦】
淨極光通達,就能開大智慧
參禪即是靜慮,淨到極點,什麼思慮也沒有了,所謂淨極光通...
要照顧自己的心,不要在意外面的境界
我們這個色身會生老病死,終有一天要丟棄,是沒有用的東西...
為何至心念佛能消多劫生死之罪
諸經典中都說念佛有無量的功德。為什麼會有無量的功德呢?...
病人將終之時,是為其開示還是念佛
問: 如何正確理解《臨終三大要》中提到的病人將終之...
生死長遠,厭患捨離
佛在古印度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之時,有一日,一位比丘...
愚人與智者之區別
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天,為比丘們開示愚人與...
古人的禍福觀:過分求福反得禍
光緒皇帝的親生父親醇親王曾寫過一副對聯,禍福觀念非常透...
分析導致我們失敗的原因
所有的事,無論是佛法還是世間方面的,失敗原因: 首先、...
不受他人控制之六法
不受他人控制之六法: 不成無有自由之奴僕; 不成夫妻無...
「理悟」是眼目,「事修」則是兩條腿
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人是只有眼睛沒有腿。這樣的人,雖然...
父母不在身邊,應如何盡孝
問: 剩男剩女的今天,很多父母用孝道綁架婚戀,導致...
分心散亂的對策
其實除去五蓋,在生活中還有一種最常見也最常被忽略的問題...
追查來世的因果,不如謹慎當下的行為
有兄弟三人喜好打坐參禪,為了求更高的悟境,相約出外行腳...
寺院不是星級酒店,而你更不是金鑽VIP
上午與某居士喝茶時閑聊,他告訴我,師父,前兩天我在街上...
您可知江上船隻多少
脫名韁利鎖,乘法船遨遊。 破我執自在,為蒼生奔走。 清...
為什麼佛菩薩都不穿鞋
佛不著履,有三因緣: 一者,使行者少欲。 二者,現足下...
對世間有多少興趣,就會有多少執著和罣礙
正見輪迴是苦,我們才能生起解脫的意願,才能對世間的一切...
我們現前的一念,究竟有多大的能耐呢
我能深入於未來,盡一切劫為一念,三世所有一切劫,為一念...
熏習這顆念佛的種子
這個娑婆世界五濁惡世,實際上就是個大染缸。如果我們沒有...
得了不治之症該存什麼樣的心態
問: 如果得了不治之症,念佛功夫還不能伏住煩惱習氣...
菩薩戒的核心精神
《梵網經菩薩戒》談到一個重要的事情,就是菩薩戒的核心精...
你的人生很多時候是浪費在閑扯淡上
有時候,我們可能心血來潮想要修行,不僅僅是閱讀而已,然...
惡緣太多,發願捨壽求往生行嗎
問: 頂禮大安恩師,弟子依止您修學淨土己七八年了。...
如何理解地藏王菩薩的「碎地獄」
問: 《地藏經》云:臨墮趣中。或至門首。是諸眾生。...
預知時至的人能帶我一起往生嗎
問: 法師講經當中,提到有個老和尚念了幾十年佛,將...
一生的罪業和臨終時幾句佛號,誰輕誰重
問: 《安士全書》中有一個故事,說唐代的張善和一生...
動物實驗所造的惡業與果報有哪一些
問: 法師您好!我是醫學專業的學生,讀研會涉及動物...
頓超三界樂悠悠
寒山頂上月輪孤,照見晴空一物無, 可貴天然無價寶,埋在...
隔世之果和隔世之因往往使人無法理解
佛學千經萬論,莫非論心、行、業、果。人的一切動作無不由...
弘一大師法語擇要
目中有人助緣多,心中有德福報多, 耳中清靜和諧多,心中...
蕅益大師的淨土思想及行持
現代人欲了生脫死、解脫成佛,則必須依於佛言祖語作為起修...
若能成就此七法,魔王便無法乘虛侵擾
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法之時,一日,對比丘眾開示:...
佛以慈心降毒龍入缽
佛初成道於鹿野苑度五比丘,又度化了耶舍等五十位年輕比丘...
為什麼人越到晚年越要收心安住
我們平常當然理觀不礙事修,理事圓融,你該拜懺還拜懺,該...
心念改變命運就會改變
佛是從哪裡產生的?佛是由我們心成的。是心是佛,是心作佛...
幸福不是活給別人看的
惡業 佛陀說:惡業未成熟,惡者以為樂。惡業成熟時,...
學佛轉不了業力是什麼原因
勉強找時間來學一學,不能一心一意去做,拔除根本業緣是不...
讀了很多經,還不知道怎麼修行
大家都讀誦大乘經典,或者是懺悔,或者是禮拜,或者是供養...
你能瞞得了人,但瞞不了佛菩薩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
如來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
法不孤起,起必有由。世間諸事,尚有因像,況無上佛法,豈...
淨業行人如何勘驗自己是否深信切願
在臨命終時由兩種力量決定,一個是業力,一個是心力,業力...
現生髮願持名,臨終定生淨土
問,今發願但可雲當生,何名今生。答,此亦二義。一約一期...
阿彌陀佛護持行人不遭魔障
對這一點我們會非常地感慨,因為身處五濁惡世,我們眾生煩...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達到了至誠心
問: 至誠心是何標準?我怎麼知道自己是否達到了至誠...
「一切法皆是佛法」的含義
《金剛經》說,一切法都是佛法。很多人感到疑惑,那麼基督...
不生病長壽的要訣是什麼
想要知道世界上為什麼有刀兵、水、火、瘟疫流行,這個戰爭...
不隨逐慾望就是修行
有些人他往往錯誤地認為,只要我們的所作所為跟佛法有關,...
學佛不要刻意去求感應
學佛不要刻意去求感應。只要能夠運用佛法轉變凡夫的生滅心...
輪迴中有哪六種苦
說到解脫,首先要有解脫的意向,也就是出離心。怎樣才能生...
面對逆境如何做到處之泰然
面對同樣的境界時,不同人會有截然不同的處理方式,區別就...
「五福臨門」的因是什麼
有一句話這樣說:各有因緣莫羨人。一個人得到福報,都是他...
榮華富貴不是爭來的,是積德來的
中國古代傳說每年過小年的這一天,灶神要上天,而除夕這天...
出去走一走,才知道自己有沒有定力
假設一下,當我們身處深山之中,遠離世間的誘惑,這個時候...
福德淺薄之人供養財產,不會遇到真正的福田
當我們供養僧眾的時候,哪怕所準備的財物極其微薄,也應選...
廣欽老和尚對出家弟子之開示--放下俗情,提起願力
如果情執未斷,嘴裡念佛,念念還是墮娑婆。但如至誠懇切,...
越是在修行的人,那些罪業越是會現形
傍晚,某某法師與一些信徒,近十人上承天寺請示老和尚,在...
佛法是心法
釋迦牟尼佛(公元前565~公元前486年)發現了人生規...
如何做到家庭和事業的平衡
問: 要想成為自己人生的大贏家,該怎麼做?現在的生...
想往生的人,是否需要戒掉手機和電腦
《維摩詰經》當中說:心淨則國土淨。往生淨土需要以清淨的...
維摩詰之美:十八條在家居士的榜樣
維摩詰居士是大乘佛法中一位著名的在家菩薩,維摩詰,意譯...
愛惜常住物,如護眼中珠
修福不修慧,象身披纓絡;修慧不修福,羅漢應供薄 從前,...
米拉日巴尊者最後的囑託:不要做表面的功德
米拉日巴在圓寂前跟弟子說:又有某些只有少量福德的學佛人...
禪師們面對死亡時,是如何的呢
佛經中說,人死之時,四大分離,如生龜脫殼,痛苦不已。一...
文殊菩薩的感應故事
我們都知道文殊菩薩智慧不可量,《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中說...
持《金剛經》脖子被砍三刀竟無傷痕
有一天,唐朝的高僧一行禪師遇到了三刀和尚,告訴他說:我...
佛陀度化五百梵志
(上) 古印度時,世尊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住在王舍城...
雞頭梵志得度本緣
昔時,世尊離開舍衛國,與五百比丘僧游化人間,到羅閱城迦...
少一分需要,就能少一分在乎和影響
我們現在有了那麼多便利的生活用品,可以從洗衣做飯的勞作...
開玩笑的話說多了,以後你講話沒有力量
按照蕅益大師說法,兩舌、綺語、妄言、惡口,得果報的力量...
若是真修人,不見世間過
若是真修人,不見世間過。學佛的人,不要去好奇這個那...
無量劫來造了那麼多罪業,為何還能往生淨土
我們是有罪,所以才來輪迴,這是事實。但是有罪,有些人進...
人身不用來修行,實在可惜
世間人迷惑了,就很苦。比如從健康來看。你想要健康,就多...
出家人為何要穿糞掃衣
修行在聲聞緣覺修法的時候,要常住尸陀林,尸陀林就是埋死...
叢林及禪法
一、叢林之興 印度的出家人是乞食為生,那裡化緣很辛苦,...
接納不幸才是人生幸福的首要保障
俗話說,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生活中,時常會發生各種...
觀自在菩薩和觀世音菩薩是同一個菩薩嗎
觀自在是我們因中修行的一個方法。這是觀世音菩薩的名號,...
鸚鵡往生的事例
八十年代包頭有一隻鸚鵡,是一個愛好鸚鵡的人從四川重金購...
念佛人不可求來世人天福報
釋迦牟尼佛一代時教,處處指點,苦口婆心,慈悲之極,再三...
打坐常會昏沉,該怎麼辦
問: 請問法師,打坐常會昏沉,應該怎麼辦? 大安法...
放生得大福報的5個案例
船底撞礁破裂,放生螺螄補洞報恩 杭州的商人阮起鵬,又名...
佛說佈施功德因緣
過去,佛陀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止住時,曾為大眾開示:...
在生活中修行,紅塵中歷練
人常問如何修行,要用哪個法門去修行,孰不知在生活中修行...
讀誦佛經不可不知的三件事
應該怎麼樣讀誦佛經才能更好的受益呢?愚見以為,讀誦佛經...
修行中斷的原因何在
一是環境關係中斷,假使這個地方打仗了,你要搬了;或者這...
念佛經常出現瑞相,不一定很好
念佛法門是屬於有相的。《觀無量壽經》的出現,就是因為釋...
出家的要求:十三重難與十六輕遮
有些人以為出家做和尚,乃是最容易的事,只要頭髮一剃,衣...
不能達到無念,但一定要保持正確的念
作為一個修道人,我們現在還不能達到無念,但一定要保持正...
一個不會休息的人,心是無法自主的
今天的社會都在通過鼓動慾望而刺激消費。廠家在不斷升級產...
肉體不過是幻化的因緣,為什麼要貪著
以前也和大家一起學習過龍舒居士的淨土文。再讀一遍,它的...
拜佛禮懺之要訣
無論那一宗都講拜佛,禪教律密淨都講拜佛,拜佛是最基本的...
怎樣面對修行中出現的境界
問: 弟子有一次在誦念觀世音菩薩名號時,感覺進入了...
死盡偷心 寶此一行 當生往生
如果我們不能深知五濁惡世很難出離,就會在心裡打妄想:是...
如法受持楞嚴咒,有什麼功德呢
假設我們能如法地受持楞嚴咒,有什麼功德呢?看經文: 阿...
你內心不動,外面的世界便不會動
邪復成非:迷本圓明,是生虛妄,妄性無體,非有所依,將欲...
學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淨矣
佛言:如人鍛鐵,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學道之人,去心垢染...
把這四顆心融入生活工作中
一、 一顆感恩心 施恩勿念,受恩莫忘,做人需要懂得感恩...
化緣並非募捐那麼簡單
化緣一詞,本極莊嚴,比如釋迦世尊,是為一大事因緣而出現...
【薦】
激揚生死凡夫令起欣厭
我們這個世間的眾生,有一個特點:雖然這個世間很苦,但還...
「心」在什麼地方呢
我們應如何認識這個心,有沒有這個心?在《楞嚴經》的開卷...
往生時都是阿彌陀佛親自接引嗎
問: 請問法師,往生的人都是阿彌陀佛親自來接引嗎?...
凡夫心的幾個特點
我們凡夫眾生的心是生滅心,它有幾個特點: 第一是攀緣。...
念佛見到阿彌陀佛要走嗎
問: 如果念佛念到見佛,是不是就馬上跟阿彌陀佛去極...
略述禪者悟後是何光景
悟前與悟後,從事相看並無甚區別。人人鼻直眼橫,個個吃飯...
生命就在這樣的重複中不斷輪迴
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需求和貪著。有的人偏向財富,有的人偏...
省庵大師論發願的重要性
淨土宗九祖蕅益大師有言: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
學佛為何要讀誦大乘經典
一切大乘經典都是由佛的大慈悲心、實相般若所流現出來的智...
「帶新業」可以往生嗎
問: 請問法師,帶新業可以往生嗎? 大安法師答: ...
就算有神通也要求生極樂世界
摩訶目犍連屬於神通第一,在佛的弟子當中他示現的神通很多...
只看到揮杖鞭策的外相,見不著無相的慈悲
有一天,一頭迷路的鹿跑進高山寺境內,明惠上人看了連忙說...
聲聲木魚的力量
大約二十一年前,本人有一天和一位朋友在蘇州近郊登山漫遊...
老母親學佛康復的故事
母親今年已經八十三歲高齡了,雖然五年前的一場劫難徹底改...
為何寺院大門叫「山門」或「三門」
山門又作三門,乃大乘佛教及叢林之象徵。本義為寺院正面的...
淨業行人如何修死觀
老病死苦乃吾人大患 《佛說無常經》言:外事莊彩咸歸壞,...
對別人最深的傷害是語言
在一個村子裡有一個年輕人,這個年輕人極其優秀,可是他有...
佛家怎麼看待占卜與推步盈虛
問: 佛家對於陰陽、占卜、推步盈虛、看天像這些怎麼...
是枯的好,還是榮的好
藥山禪師在庭院中打坐,身邊有云岩和道吾兩名弟子相伴。禪...
東林聖賢往生畫傳
一、東林蓮社,高賢雲集 在廬山東林白蓮社念佛求生西方極...
一念因果一念覺
因果理論是佛法的根本思想之一,每一位學佛人對此都不陌生...
若能成就此法,於其中獲益良多
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之時,有一天對比丘們開示:...
五欲猶如大賊,急當遠離
在佛法中主張人們要在生活中對名利、物質上的追求要時刻而...
業力的累積,讓我們看不到真相
我給大家講一個記錄在經典裡面的真實故事,主角是佛教裡面...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的啟示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作為淨宗根本經典之一,是釋迦牟尼佛...
佛經中揭秘九種常見病的病因
中國人好吃,會吃,數千年來,也凝練了很多關於吃的智慧,...
佛經中出現的童男與童女
佛教是一個非常重視青年的宗教,佛菩薩的聖像中,大都沒有...
百萬佛號閉關體會
生死苦海,唯佛法可度;諸法門中,唯淨土為最。生而為人,...
阿彌陀佛佛號裡包含了哪些信息
問: 南無阿彌陀佛這句佛號裡包含了哪些信息?是否包...
略述在家戒律的現代意義
在這個科技與經濟高速增長的現代社會,人類的物慾也在急劇...
幾位親人的善惡現世報
在這瞬息萬變的時代,彷彿一切都在變,但無論時空如何變化...
我與妙智老和尚的奇妙佛緣
釋妙智法師(俗名蔡松蒼)於一八八八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出生...
小孩患有自閉症,該怎麼辦
問: 我的小孩五歲,患有自閉症,智力低下,不與人溝...
念佛時不好的念頭經常浮現,該如何去對治
問: 末學在念佛時經常妄想紛飛,而且淫慾心很重,不...
人生不幸中的萬幸
最近幾年來,身邊發生了好多事情,令末學深深地感到,人到...
釣魚,殘忍的雅致
佛子們,盡量勸別人不要釣魚。曾幾何時,釣魚,一直被當成...
學佛從受戒開始
修行了生死,除了持戒,莫說了生死的話;除了求生淨土,也...
忘失眼前生死大事的設想
【原文】 庚午四月,先太夫人病革時,語子孫曰:舊聞地下...
關於《六祖壇經》的真偽之辯
在《壇經》流傳過程中,因為輾轉抄錄,數人編訂,多次刻印...
心態的健康與否,關係到人生的苦樂
從通達空、無住入手,煩惱自然不生,其心自然降伏。 學習...
你要德行夠了,那叫天天應叫地地靈
因為不會做事,我就從十二歲發願,向一切眾生來認錯、懺悔...
要有擇法眼,才能明是非辨善惡
若無《楞嚴經》,就沒有正法。 魔王和佛鬥法,佛用定力勝...
學佛人不必不食油鹽
不必不食油鹽 不食油鹽,固不必也。佛制無此一說,外道則...
星雲大師對「懺悔」如是說
1 向佛祖懺悔,可以滅罪 一個人身口意所造的罪業,並不...
從醫學的角度看墮胎對身體的危害
上天有好生之德,順天者昌,逆天者亡。醫學報告指出墮胎不...
現生永受安樂,報終即登九品蓮
『現生即永受安樂,報終即登九品蓮』 這個是歷來無數聰明...
人是不死的,死只是生命輪轉的一種狀態
敬愛的親人們!人生在世,相聚總是匆匆,繁忙之中偶爾有機...
你有善因好緣,怎麼會沒有感應呢
有宗教信仰的人,都希望能有宗教的體驗。宗教的體驗不一定...
沈家楨居士的學佛經過
我現在的心態,是衷心感激這一生中,所有遇到過的法師、長...
四種人的苦與樂
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時為比丘們開示:世間之人可...
捨身護戒之旃陀羅
佛陀開示大眾:修行寧願捨身命終,也要勤修四不壞淨,即所...
太子出城遊歷,照見世間老病死
釋迦牟尼佛出家前為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名為悉達多。太...
在生活和職場中要做到口和無諍
生活和職場裡難免有不少紛爭,但如果能掌握六和敬的口和無...
佛法修學中的種種歧途
進了佛門之後,如果沒有用功調伏煩惱,輪迴中的可怕勁...
「十惡不赦」是哪十惡
十惡不赦是形容一個人罪大惡極、不可饒恕,古代刑法中的十...
曾國藩的觀人四法:信、氣、理、言
在中國歷史上,堪稱完美的成功人士並不多,曾國藩應該算一...
如何知道過世的親友已往生極樂世界
問: 請問法師,怎麼樣能知道,過世的親友已往生極樂...
心能轉業賣齋立斃
心能造業,心能轉業。業由心造,業隨心轉。心不能轉業,即...
淨土法門的至簡至易
淨土法門的第二個特點就是勝異方便,速疾解脫。 這跟之前...
金剛經的功德利益作用與十大威力
一、金剛經中佛於其城中,次第乞已,佛教導我們對一切眾生...
當淫慾心在活動時,你要迴光返照
【烏芻瑟摩於如來前,合掌頂禮佛之雙足,而白佛言:我常先...
《黃帝內經》養生精華50句
▍餘知百病生於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
恩愛別離怨憎合會,此皆為苦無有歡樂
往昔,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時,城裡有一位長者,...
能修此十一種法,道業必有成就
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時,有一天,為比丘眾開示:...
在聲色貨利的前面,我們要能自制
不輕未學難,心行平等難, 不說是非難,會善知識難, 見...
佛教的四大吉花有哪些
優曇花 梵文優曇波羅(Udumbara),亦作優曇婆羅...
勿讓「慢心」成為彼此的負擔
人幾乎都有自負、自滿的心,佛教稱之為慢心,也就是自認為...
不要被愛情沖昏了頭
要認識一個人的真實面目,好像愈來愈不容易,有個女孩子與...
千僧齋時發生的一件不可思議之事
印光大師在作《淨土決疑論》時,引用了永明延壽大師所作的...
生死業力凡夫如何才能發大願
問: 阿彌陀佛在因地裡廣發四十八大願時,已是大菩薩...
生活中到底什麼是禪
一。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壇經》中記載,昔日六祖慧能聽...
十供養的含義
一、香供養 香能通氣養神,傳達境界。燃香時,香自滅而留...
隨遇而安是人生的一種境界
凡事都要隨緣,人必須隨著天定的因緣來處理事情。反之,一...
惡口一言,角長頭上;傷人一語,尾生臀際
讀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講到了菩薩的四攝,非常令人感動。 ...
達到什麼境界才可以食肉飲酒行淫偷盜
《永明延壽禪師全書》:若割心肝如木石相似,便可食肉;若...
為何世俗的快樂會帶動生死輪迴的痛苦
我們每一個有情眾生,在內心的深處都有一種天生的本能,那...
這些行為根本稱不上是「精進」
每天念佛多少萬聲是不是精進呢?每天拜佛多少拜、打坐多少...
想讓自己不斷成長 這個方法可以幫助你
一個人要想進步,就是要學習佛的三藏十二部講的戒定慧的內...
學佛最重要是親近善知識
佛說了八萬四千種法門,就是針對八萬四千類眾生,對治八萬...
如此才不負出家一場
在佛陀的眾多弟子中,難陀尊者容貌端嚴,儀表堂堂,具備三...
這才是真正的佈施
我們所有的凡夫啊,都是有妄想、分別和執著。我們都有分別...
在臨終之前如何讓罪業沉澱下來
假設我們不幸,我們今生已經把某一種罪業,不管是殺生、偷...
修學普賢十大願王的功德利益
(1)菩薩現身冥中加被 普賢菩薩,以十大願王,自行化他...
崔婆往生記
宋代山東東平府梁家僱了一位保姆,叫崔婆,是淄州人。 崔...
佛教是如何看待同性戀的
問: 佛教是如何看待同性戀的?同性戀可以往生淨土嗎...
往生極樂是靠超度去還是自己信願念佛去
問: 弟子以為,念佛行人勤修淨業三福,以至誠懇切心...
高僧轉世為高官給我們的啟示
南宋著名政治家、詩人,愛國名臣王十朋是由嚴首座轉世而來...
【薦】
如何正確處理臨終
臨終處理之重要 臨終之際,色身四大分散,功能全失,彷若...
邪淫亂靜,損德障菩提
現在我們來說邪淫戒,邪淫指非正式夫妻間的男女關係,一切...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宋人有好行仁義者,三世不懈。家無故黑牛生白犢,以問孔子...
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
依於妄念,調修法身 故於妄念起者任其起(《圓覺經》云:...
佛陀一生給世人的二十條忠告
佛陀在正覺以後,想起救渡眾生的大事因緣,心自思惟道:我...
五德品格缺失,身體就會產生疾病
五德養性,是指根據仁、義、禮、智、信來養自己的性。肝裡...
障礙我們學佛修道的五住煩惱
苦與樂是沒有一定分界線的,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何謂苦,...
貧賤富貴二法,富含深刻的道理
富,就是要付出;貴,就是讚歎他人,成就好事。貧就是不肯...
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
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
念佛病人在很危急的情況下,家屬該怎麼辦
問: 如果病人在很危急的情況下,家屬控制不住情緒想...
果普老和尚往生錄
果普老和尚,俗姓鄭,浙江常山人。幼時,父母雙亡,寄食於...
踏破鐵鞋不如回到當下反觀自照
頓教的修行是從真心入手,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為什麼能做...
現代人為何普遍都活得很累
現代人普遍活得很累,原因是什麼? 無非是因為貪著,因為...
把迷夢叫醒,向自心中喚
有兩句俗話:什麼人說什麼話,三句話不離本行。因為晚學是...
沒有文化的人,念阿彌陀佛聖號就可以
現在信徒來皈依三寶的也很多,皈依三寶就是皈依過了之後作...
佛陀說做到這四個標準,你就是「大丈夫」
世尊!怎樣才能堪稱大丈夫呢? 有一位比丘向佛陀請教:世...
上一頁
第39頁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第29頁
第30頁
第31頁
第32頁
第33頁
第34頁
第35頁
第36頁
第37頁
第38頁
第39頁
第40頁
第41頁
第42頁
第43頁
第44頁
第45頁
第46頁
第47頁
第48頁
第49頁
第50頁
第51頁
第52頁
第53頁
第54頁
第55頁
第56頁
第57頁
第58頁
第59頁
第60頁
第61頁
第62頁
第63頁
第64頁
第65頁
第66頁
第67頁
第68頁
第69頁
第70頁
第71頁
第72頁
第73頁
第74頁
第75頁
第76頁
第77頁
第78頁
第79頁
第80頁
第81頁
第82頁
第83頁
第84頁
第85頁
第86頁
第87頁
第88頁
第89頁
第90頁
第91頁
第92頁
第93頁
第94頁
第95頁
第96頁
第97頁
第98頁
第99頁
第100頁
第101頁
第102頁
第103頁
第104頁
第105頁
第106頁
第107頁
第108頁
第109頁
第110頁
下一頁
金剛經
地藏菩薩
發願
來果老和尚
虛雲老和尚
印光大師文鈔
菩提
無常觀
阿彌陀經
寬運法師
佈施
隨緣
孩子教育
楞嚴咒
順境逆境
佛教智慧
佛弟子文庫 fodizi.tw
文庫首頁
返回頂部
全部欄目
網站郵箱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