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不要老掛起那討債的面孔

南懷瑾老師  2017/08/06  大字體  護眼色

不要老掛起那討債的面孔

佛講一切法無相,尤其在《金剛經》中,明確講「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心經》也講「諸法空相」。既然強調無相,為什麼又說成佛的人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呢?淨土經典也講佛菩薩「相好光明無等倫」,為什麼?

在解脫道上,一切無相才能空,才能證到形而上本體。相好莊嚴還是由功德來的,所以要修一切功德,學會看相就知道,世上很多人都是討債的面孔。討夫妻債、討兒女債……滿街都是這種不友善的面孔,很多機關單位中服務的人也是,一個歡喜的相都沒有。有些長得很漂亮的人,看了卻讓人很討厭。所以這一生,要多跟人家結歡喜緣。

不要見了人,老是掛起那討債的面孔啊!學佛不是空口說白話。譬如講慈悲,你能做到慈悲嗎?看到人那個面孔就一臉死相,好像討債的面孔,慈悲喜捨一點都沒有。你對人家笑一笑這一點布施都做不到啊,就是那幅死相的樣子瞪起眼睛看人,以為這個是佛法。

莊嚴肅穆,實際上死相,人緣都不結嘛。任何眾生都喜歡菩薩的慈悲喜捨,你要注意喲。就拿喜心來說,一天到晚看到人家嫌煩,別人看到你也煩死了,臉孔像討債的冤家,一點喜心都沒有,你還能度眾生?凡夫就是如此,你慢慢修吧!三大阿僧祇劫再來。逢人就笑也不算喜心,喜不是笑,是喜悅之心,真學佛修道的人,你看他那個神情,臉上的細胞都是使人看到就喜歡的,即使他在罵人打人的樣子都是慈愛的。

真得定、得道的人,外表相貌具足圓滿,即使最丑的相也轉莊嚴了。我自己在參學經驗中,遇到過許多這樣的例子。有些小說也寫得對,說入定的人寶相莊嚴,臉相變了。如果打起坐來,滿臉苦相,背還窩著,說入定了,那是絕無此事的。真得定了,色身氣脈必然通的,所有神經細胞自然會鬆開(不是散掉),臉色自然是端正柔和的。所以相好莊嚴是從功德來的,什麼功德呢?

戒定慧的功德。修心能改相,這是必然的。得了定的人,身心都起變化,儒家說變化氣質,自然與一般人不同了,並不用什麼其他特別的打扮。我提醒過大家,不要認為學佛了,外形就可以邋遢,你儀容還是要端正。你看,沒有一個佛菩薩像是不裝扮的,身上掛的戴的滿滿的。只除了一位地藏王菩薩,他是出家相。

但是過分重視外形也是不對。所以真修行,不裝飾或過分裝飾都不對,因為不合中道。

身心能轉變,一切功德莊嚴就具備了。這要隨時修慚愧心,就是謙虛,就是隨時反省自己的過錯,這就是慚愧心。真正知道慚愧的人,是正修行人。慚愧是我們修行最重要的一件衣服,隨時懺悔反省,改進自己,修到功德圓滿時,身心自然會轉變。雖然沒有修到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但是一定與眾不同。

一個人要想這一生少病少痛,相貌莊嚴,是要靠修來的,要前生福德修來的。你這一生多用笑臉迎人,他生來世長一個人人都喜歡的面孔。見到人用那個討債的死相,他生來世長一個處處惹人討厭的臉。要相貌莊嚴,甚至於依報好的環境,就要修福德啊!你們千萬不要像一般學佛修道人的作法鐵青著面孔,千萬不要帶著那副死相。

你看看學佛的人幾乎沒有幾個人做到「喜捨」,沒有幾個人能在臉上帶個喜容,個個幾乎都是討債的面孔,只要一學佛一身的「佛氣」,看起來很嚴肅。學佛的人有四種最根本最重要的行為:慈、悲、喜、捨。有的同學面無笑容,一付來討債的樣子,再不然就是一張嗔恨的臉孔。所以我要你們學佛第一步先學彌勒菩薩那個歡喜佛的笑容,尤其打坐時兩條腿在痛,你就一邊痛一邊笑嘛!笑上三年,你笑慣了,你就是不講話臉上都有笑容的。

笑有什麼好處?你一笑神經肌肉都鬆了,打坐咬緊牙齒,何苦呢?所以打坐要先把臉部神經拉開,學菩薩微笑嘛,一笑腦子都鬆開了,腦神經整個拉開了,眉毛舒展開來,你看塑的菩薩像坐在那裡慈眉善目,這是要學的。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南懷瑾老師文章列表

發牢騷會影響身材和容貌

《賢愚因緣經》上記載:有一次,波斯匿王率領大軍經過...

佛像不是偶像

佛像,即佛陀造像,為住持三寶之一,象徵佛寶。關於佛...

莊嚴自己,也要莊嚴世界

「莊嚴」這兩個字,我們常常都會聽到許多佛弟子在說,...

【推薦】心地行為決定其相貌

譬如慈善有德之人,心地行為,悉皆正大光明,故其相貌...

金明法師:莊嚴人生

莊嚴是佛教用來形容美好的詞句,莊嚴人生,也可以說就...

一切依正莊嚴都是一切眾生自性本具的

明上住處、生處種種莊嚴,皆是阿彌陀佛大願大行稱性功...

德的光輝跟世間的相貌完全不一樣

當你念阿彌陀佛心咒的時候,你要想:我的心跟佛的心是...

淨光明滿足,如鏡日月輪

淨光明滿足,如鏡日月輪。 此二句,名莊嚴形相功德成就...

戒定慧學有門入

佛法的修行實際上就是修戒、定、慧,因為修戒可以讓我...

把福報留在法界將來好修行

要修行,不要求世俗樣樣都要。很多人念經,做功德很多...

如是相續念佛在心,能辦一切淨因功德

凡公臨私養,歷涉緣務,雖造次而常內心不忘於佛及憶淨...

如何才能不受到負能量的熏染

問: 師父,生活在紅塵俗世中的我們,不得不接觸到各...

萬法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再來看附表,事相上是造作、有相...

【推薦】花錢還需要有智慧

如果說賺錢體現了一個人的福報,那麼,如何使用,卻反...

聖嚴法師《懂得因果,更積極》

很多人以為佛教的因果觀念是消極的,其實不然,學佛的...

出家與在家的比較

下邊就是在家出家的問題了。這個我們也要講一下,因為...

新加坡114歲壽星許哲拜會證嚴法師 暢談有愛不老

2011年全球熱愛生命獎章得主新加坡國寶、114歲的人瑞...

如何擇法擇師

問: 如何擇法擇師? 智慧法師答: 《瑜伽師地論》裡...

深信切願就是無上菩提心

菩提心就是發成佛的心。菩提是佛果的意思,心是能發之...

星雲大師《六根互用》

我們必須引導自己的六根,超越五欲六塵的業惡,來達到...

修修慈悲心

四大名山的菩薩各有所表:文殊菩薩表大智,普賢菩薩表...

依因性來顯現功德

我們現在講這個淨土緣起門呢,今天的內容講到這個依因...

【佛教詞典】草環

又作茅環、指釧。以茅草所造之指環,為密教修法時所用...

【佛教詞典】金光明懺法

即依金光明經所修之懺悔法。又作金光明三昧懺。略稱金...

【視頻】淨界法師《不要太相信直覺,要先否定自己》

淨界法師《不要太相信直覺,要先否定自己》

【視頻】夢參老和尚《佛法與日常生活的關係》

夢參老和尚《佛法與日常生活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