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阿彌陀佛與我們眾生的關係

大安法師  2017/08/0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阿彌陀佛與我們眾生的關係

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要了解阿彌陀佛跟我們這些眾生是什麼樣的關係?如果這個不能了解的話,就覺得念這句佛號是非常空洞的!會覺得佛是佛、我是我,我為什麼要念他呀?我的痛苦我的困難他會知道嗎?他有能力解決嗎?所以要了解這一點。

在經文當中,就直接把佛跟我們眾生的密切關係用兩種比喻的方式表現出來:第一是親友憶,第二是母子憶。

我們現在在無明黑暗當中迷惑顛倒,六道輪迴流浪不已,很大程度上忘記了我們本有的故鄉,忘記了我們的故鄉還有一個大慈悲父在那樣地關注著我們、在那樣地慈愛著我們。

這個親友啊,十劫以來二六時中都在憶念我們,但是我們卻是忘記他,從來沒有一念去憶念這個親友,是不是這樣子啊?我們從早到晚、從生到死,都在憶念什麼呀?五欲六塵哪!我們會憶念到還有一個一真法界的實報莊嚴土的佛,這樣的關注、牽掛我們嗎?

我們說自己是業障眾生,業障的表達就是不知道這件事情、不聞這件事情、不相信這件事情。所以佛在這裡非常懇切、非常悲憫地說出這兩種關係。

尤其是母子關係: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啊!我們怎麼去體會佛心?佛心是大慈悲心: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心,是把一切眾生看作自己的親生子女這樣的心。

那麼我們了解佛心有時候又非常的隔膜、非常疏遠,所以用比喻方法,先理解父母的心。父母對孩子的那份愛,就像常說的那句:世間有一種愛能夠讓我們淚流滿面。

一個母親十月懷胎的這種辛苦,生下來後三年無微不至地呵護。子女拉尿啊,她把子女放在幹的地方,自己睡在濕的地方。子女生病了,她那種痛苦、那種焦慮,恨不得所有的病都到自己身上來!父母對子女的愛是無條件的、是全心全意的,是願意把子女的痛苦擔荷在自己身上的。

我們要通過以上的比喻,來了解和體會阿彌陀佛與我們眾生的關係。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印光大師:淨業行持

凡修淨業,以決志求生西方為本,而淨土法門以信願行三...

人生無味,皮囊終壞

嚴澄。字道徹,江蘇常熟人,文靖公嚴訥的兒子。年少即...

張掄的奏摺

宋代官員張掄。不清楚他的出身。官至浙西的副都總管。...

鳥雀報恩引路,破獲盜殺大案

宋朝時候,井陘(今屬河北)有一任縣尉(相當於今天公...

把離苦得樂的念想提升為往生淨土的念想

我們一般淨土宗的人,因為平常把佛號念得很多感應,就...

念彌陀聖號也可以所求如願嗎

問: 念誦觀世音菩薩聖號可以求妻得妻,求子得子,那...

未成佛前,皆當修習淨土法門

禪宗唯明自性, 非吾輩鈍根所能得其實益者。淨土法門, ...

末法時期,念佛以持名最為得力

眾所周知,念佛有很多種方法,如觀想念佛、實相念佛、...

【大藏經】【註音版】梵網經菩薩戒誦戒儀式

...

【大藏經】【註音版】維摩詰所說經

維摩詰所說經...

【大藏經】佛說八關齋經

聞如是:一時,婆伽婆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

【大藏經】【註音版】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卷第一 妙法蓮華經卷第二 妙法蓮華經卷第三...

不要因為念佛太簡單,就認為它很低級

阿彌陀佛的大悲願海平等普度,含攝一切眾生,大造之中...

念佛時常見佛像放光,這個該怎麼處理

問: 念佛時常見佛像有放光現象怎麼處理? 大安法師答...

相貌丑陋莊嚴的前因後果

一個人長相很丑陋,來自於什麼原因?來自於他瞋恨,有...

死盡偷心 寶此一行 當生往生

如果我們不能深知五濁惡世很難出離,就會在心裡打妄想...

今生錯失淨土,六道劫數長遠

以今生的修行,總有點戒定的功夫,也信點因果,也努力...

口業的四種

佛教把口業分為四種:惡口、兩舌、妄語、綺語。 惡口...

明海法師自述出家的心路

我在上大學的時候,一個偶然的機緣,看了一本介紹弘一...

心中留一個信念,並為之去追求

從前,一個老盲人帶著一個同樣雙目失明的小徒弟,以拉...

印光大師《淨土問題84個開示》

1.佛為什麼要說淨土法門 如來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

在病患中發明心地

念頭未起,靈然清淨,本無我人,此其所以一切病患奈何...

話說得失真

《荀子》說: 凡人莫不好言其所善,而君子為甚。故贈人...

專心無雜的摩陀大師

傳說,過去安徽省有座山,叫「摩陀山」,這座山名字的...

慳貪是眾苦之根本

《大莊嚴論經》中馬鳴菩薩提到,過去有一位大商主子名...

真正大乘佛法不叫斷煩惱

一念的妄動,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但是從現實的角度,...

【推薦】打佛七的利益和注意事項

一、佛七的內涵 佛七,也稱打佛七,指的是淨業同修集中...

慧律法師:佛教徒對風水要持什麼樣的態度

佛教徒是採取中道的態度。這風水對我們凡夫來講確確實...

【佛教詞典】佛訶犯戒者言癡人意

子題:癡人 戒本疏·四波羅夷法:「多論問曰:『佛大慈...

【佛教詞典】憍坑

(術語)憍慢之深坑。智度論十八曰:勝者墮憍坑,負者...

【視頻】普陀古韻

普陀古韻

【視頻】黃慧音-大悲咒

黃慧音-大悲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