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宏海法師:淨土宗概述

2017/08/18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宏海法師:淨土宗概述

(一)

各位同修,各位道友,大家上午吉祥。今天因緣殊勝,我們聚在騰訊視頻,在這樣的一個平台跟大家來學習分享稀有難得的佛法。特別是今天我們專講淨土一宗,就這點來講的話,是因緣格外地殊勝。那麼想必我們今天所見所聞者宿世有緣,今天能夠同來赴這個法會。也希望由此因緣,讓我們每一位同修,在學修的道路上有更好的增上和受用,在菩提道業上添一把柴,加一把火!

今天我們的主題是講淨土、淨土法門、淨土宗。首先立足於我們的究竟圓滿的佛性來講,我們要做一個反思。就是說我們佛法裡面常講說佛性佛性,常講說本來面目,常講到真如實相等等這一切,都是形容我們已經斷除了煩惱以後所證的圓滿清靜境界。就這個層面來講,好比說我們本具的一念純真的法性、真如心,它是沒有染和淨、凡和聖、彼和此的分別的。那我們一切的佛法、一切的學修、一切的行門法門都是圍繞著立足於凡夫的本位,這個角度來施設佛法和修學佛法的。所以說,從這點來講,我們說為了配合凡夫的本位作為引導,在染淨無分別中,我們把它方便的說為有淨;在生土無差別中,我們把它善巧的說為有土,來攝受凡夫有情,稱之為淨土。

當然在淨土的施設中,我們都知道,大家也有一些比如說有常寂光土、有實報莊嚴土、有凡聖同居土(這是染土),還有方便有餘土,那麼常寂光土、實報莊嚴土和方便有餘土都屬於淨土的層面,但是我們今天只說西方極樂世界,極樂淨土,是從這個角度來闡述這個法門。那麼在此,剛才我們分享了一下說,從根本的本位來講的話,我們是沒有染淨分別的,為什麼施設呢?就是為了有信解行證的過程,這是就凡夫的本位而言。

那麼在這個角度上來講,首先我們做一個反思。就是今天我們首先講淨土,什麼叫做「淨」呢?無染、無分別、絕待的、那麼無有漏,這樣的話,本來是清靜無為的我們常說的佛法,辯證過來我們才發現,我們現在的狀態是在染。之所以有淨土,因為我們現在在染鄉。所以說,才有了講經說法、弘宗演教、信解行證、教理行果等等這一些列佛法存在的價值。這是我們今天首先為什麼要講淨土。

其次我們還應該反思一下,為什麼我們今天要講淨土法門?身為佛弟子的話,大家基本上都會很自豪的說,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又說佛以一音而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那麼另類一些看的話,就是我們在反觀的時候說,要這麼多法門幹什麼?就是由於人的根基不一樣,為了隨順眾生,釋迦牟尼佛才來講這麼多的法,種種的根據每個人的根器而專門施設了一些不同的法門、教法。

那麼看它背後的原由,一語道破,就是我們的分別心,可以說為無量劫來的罪魁禍首。在這個生命的重複不斷的,我們接觸佛法,由於發心的真偽、信心的淺深,乃至修行啊目的,品位高下都不一樣。特別是在生生世世的輪轉中,一生一世的推進中,我們都會給它施加親因和助緣,每一位參與者都會業力成就,導致我們現在自豪地講,有大乘、有小乘,有實法有權法,有「藏、通、別、圓」、有「秘密、不定」……所以好像博大精深的佛法由於有如此龐大的體系才能夠體現出來。

可是如果我們繞到它的背後來看的話,之所以呈現這樣的果,是否是由於我們在因地修學佛法的時候,就是用分別心作為它的因緣,親因助緣,而導致我們現在果地上遍地開花。就是太能取捨分別了,所以才有種種的法門。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很可能在他方國土,或者在某一個時空法界中,那裡的眾生在修學解脫之法的時候,他只有一個純粹的單一的一個就可以了,不需要這麼多的施設。這是我們這個國土的具體情況,所以我們有時候講到諸多法門的時候,也是跟我們的分別心有關。這個就是我們說的第二個反思。

第三個反思就是:我們今天為什麼要講淨土宗?本來修學淨土一門,往生極樂成就,在曾經的教內是明擺著的事,以淨土為大靠山來自利利他、密修顯化,自然而然,不必要說我們還要在這裡提倡一回、讚歎幾次。所以說在曾經的教內修淨土,就等於生活離不開空氣一樣,是這麼一個情形。

為此我們可以追溯到最早的時代,就是高僧那時候離開長安到印度求法,在那種情況下,比如說在義淨法師的《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裡面,就寫過有一個叫常慜法師。在那個年代,教法是非常地豐富的,法門可以說是異彩紛呈。可是常慜法師在印度求學的過程中,有一天他坐著船,路過中天竺的時候,過河當時出現了意外,船有漏洞下沉了。當時船上,因為他是以出家身份,所以受到大家的恭敬,優先讓他先去坐在小的救生船上,先去求生。但是他自己捨棄了這個機會,讓其他同船的有緣人先坐在小船上去逃生,自己合掌向西,在文獻裡面講的是「面西念佛、念念之傾,舟沉身沒,聲盡而終」。就是在那個年代,這種從容不迫地面對生死,憑什麼?就是憑著他對淨土的信心。非常從容,鎖定不移,這樣自然而然地修成我們常說的信願。然後一旦因緣現前,順勢就捨報歸西。是這麼樣的一種,當時淨土法門的影響力和這種修學,一旦出家、入道、修學,淨土就是自然而然的大靠山。

特別是後來到了東土以後,整個禪宗,一花開五葉,法脈大興,盡管如此,可是發揚淨土法門都是不約而同的。不管天下宗派,所有的禪僧,你有沒有開悟,有沒有明心見性,沒有一個人不導歸淨土的。所以當時最有名的,比如說百丈禪師,他是馬祖禪師的法子,天下叢林所有的規矩,乃至我們現在的叢林制度,都是以百丈禪師而建立的。所以說我們常講到「從古至今無一人敢議其非,無一人敢抗其法」,他建的叢林,他規定的清規制度。就這樣的一種禪門尊宿,他在製定為寺院裡邊有病的出家師父們迴向念誦儀軌的時候,迴向用的是什麼呢?「諸緣未盡,早遂輕安,大命難逃,逕歸安養」,就是直接往生髮願,迴向往生極樂世界就可以了。

從剛才講的這兩則典故和當時的歷史情形來講,淨土法門在整個從古至今千百年來的佛教教內,是學法修道必然的掃後一盤、終結之處。我們今天反而來講淨土宗,後來中國的佛教史上,成立了諸多的宗派,淨土單獨作為一宗而成立的時候,就說明已經有不在此列的人了。所以我們今天講淨土宗,某種意義上講,就是有人宗、有人不宗了,這是一種悲哀。這是我們也需要來值得反思的。

所以一開始跟大家從這幾點:為什麼我們要講淨土?因為我們現在處在染國。為什麼我們要講淨土法門呢?就是我們在修學佛法的過程中,分別心所致生生世世的輪轉,業力相牽中,有了太多的取捨抉擇。乃至於講淨土宗,就是已經有人所在宗,有人已經不能夠有這個因緣福德來學修淨土法門了。

當然,話鋒一轉,我們既然說今天跟大家講淨土宗,那麼迴首一下佛法的流傳,從這個佛出世到佛法一路走來形成佛教,施設法門、法水東流、宗派紛呈,一直到我們現在。但是中國漢傳佛教落實到真正的實修行門上來講,基本上只有兩大體系,一個是禪宗,一個就是淨土。這也是值得我們反思的。為什麼說禪宗,你看是教外別傳,直指人心,頓悟是它的特點;而淨土呢,他力本願、帶業往生,是橫超法,是方便。這可能我們常說也跟我們大乘氣象,震旦佛國的,在國土上人的根性是有必然的關聯。為什麼呢?契機。

那麼禪宗且不論,只認上上的根基,唯有淨土一門是能高能低,「三根普被,利鈍全收」。所以淨土法門在後來的教內開始弘傳,可謂是一發不可收拾,淨土宗確實成為佛教的代表主旋律,甚至成為學佛的象徵了。一開口,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是我們中國佛教的表徵,這也是時節因緣的。所以說,後來形成了「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整個好像我們中國的佛法教內已經是極樂世界的一個根本學修道場了,往生極樂世界。

從它(淨土)的影響上來看,不論是教法的演繹上,我們常說「千經萬論同宣,十方諸佛共讚」;從法門的抉擇上,它是一個總持法門,我們常讚歎道「一切法門無不從此法界流,一切行門無不還歸此法界」。從殊勝的功德上,我們常讚它說,「第一方便無上了義最極圓頓之法」。這是對於淨土千百年來在佛、在祖,可以說是都是在自己密修顯化的同時,會偏讚西方極樂世界,這是事實。

那麼我們第二個板塊上,想跟大家說說之所以淨土形成這樣的局面,也是有它的甚深因緣的。為什麼說淨土能夠單弘獨勝呢?第一點來講,由於淨土是法門廣大、橫吞萬派,我們常說這個淨土法門上至登地的菩薩,只能夠知其少份,唯有佛與佛才能究竟明瞭。

那就說明,淨土的見地也罷、修學也罷、乃至法門的密修顯化奧妙也罷,它都完全是諸佛所行境界,所以乃至上上上上的根器也絕不會讓你在學修上有所打折扣,可以攝進來。那麼反過來說,下至齋公齋婆、乃至販夫走卒都不能出其外,一句南無阿彌陀佛,誰都會念。

所以從這點來講,縱然淨土法門的教義是建立在所有八大宗派的基礎上,可是我們在學修淨土法門的時候,還要有一個見地是什麼呢?就是雖然淨土法門的教義用其它的宗派教理,不管宗、教、密、律等等作為支撐,但是淨土法門的殊勝之處也絕對可以把它讚歎為超越於他宗他派之上的,是這麼一個法門。所以我們常說到,說不管你是陽春白雪,乃至下裡巴人,不會有抉擇或者有捨棄、取捨,平等普渡所有的上中下根器,故而淨土法門如此影響之大。

第二點,就是「他力本願,卓立孤標」。淨土法門的特色就是他可以帶業往生。我們都知道,我們學修佛法乃至最後成佛、證果、得菩提,那麼一系列的(修行),他都是讓我們在煩惱上一點一點地斷、一點一點地除,把真如智慧一點一點地顯。那麼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在專業的佛學術語上會講說有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特別是見思煩惱它屬於三界內外的一個標誌,你只能把見思煩惱斷的一絲都不留,那麼我們才可以說達到了生死、出輪迴,不在三界之內,能夠證到這個果。假如,不但說你斷的一絲都沒有斷,見思煩惱你斷的哪怕只剩下一絲,你憑照自己的力量不可以了生脫死。

而淨土法門它是怎麼樣一種修學方法呢?它是依照我們行者生起真實的信心,發起急切的願力,跟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對接,並且它的得度方法是以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作為主導力量增上因緣。我們常說就像一個作為媒介而得到佛力的加持,進行橫超從凡到聖的轉化。所以當你自己的煩惱,哪怕沒有斷,但是你憑著信願念佛,可以往生到極樂世界,在那裡一生補處,必至成佛。它是這樣一種修學體系,所以才能顯示出來它的方便之處。

全部把自己的修行功夫、自己的自力體現在對他力的靠倒,對他力的仰靠,恰恰又是自力的張力最大的發揮,就這樣,在自力他力的完美結合上,在表達上,以他力為主,而成功地超越染淨之分。這就是淨土法門我們常說的帶業往生的核心殊勝之處。這是法門的第二個特點,所以蕅益大師在讚歎的時候說到:「他方國土都無此法門,無此階位,甚至無此名相」,連這麼一個名相你都聽不到,有這樣的一種得度方法。這是淨土法門之所以受歡迎的第二點原因。

那麼淨土之所以,這樣影響大的第三點原因在哪裡呢?就是「時教法運,現前因緣」。我們已經到了末法時期,那麼末法時期的人怎樣得度?基本上都是只能依著淨土來橫超了。這就是說到了這個時空法界,眾生流轉至這個點上的時候,就是由淨土得度最為合情合理合佛意。所以在《大集經》裡邊也講到說,「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淨土念佛,得度生死。」

在《像法決疑經》裡面也講到說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滅度以後,正法五百年,這個時候修學是持戒得堅固,就是大家嚴持淨戒,非常圓滿。那麼像法有一千年,是坐禪得堅固,就是大家依照著禪法能夠得解脫。末法一萬年裡邊最大的特色就是念佛得堅固,基本上都以念佛而成就。這是佛在經典裡邊的授記。所以我們都知道,所謂的佛法有正法、有像法、有末法,我們現在正在已經到了末法時期。當然,我們有時候也有同修說到為什麼末法呢?只要我們人的心是正的,法不會末。確確實實如此,之所以說「末」,就是人的根基大不如古時了。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當時在正法和像法的時候,各宗各派我們可以講說猶如百花齊放、春色滿園。那麼這個時候,我們各個宗派都可以修,都可以成就,教理行果,你隨入一法,其它的全部可以跟進上來,有修有證。可是,不要忘了我們現在已經到了什麼時候?不是春天了,是秋冬之際了,那麼這個時候,只有蒼松翠柏才能更顯綠色,才能更顯它的本色。

所以,從這點來講,我們為什麼說「時節法運」呢?就是現前的因緣,修淨土法門最合乎眾生的根基,這個時間越久,淨土法門的殊勝,這個機才越契,這是它的殊勝之處。所以你看我們在《無量壽經》裡面,當時阿彌陀佛的因地法藏比丘在發願的時候就說了一句什麼話呢?「我至成佛道,名聲超十方,究竟有不聞,誓不成等覺。」那我們來參悟這句願力的內涵,什麼叫做究竟有不聞?就是說,如果有人不得聞,他就不究竟;有人有可能聞不到,他就不究竟;就是必然要聞、遲早要聞、你一定會聞,這才叫究竟有不聞。所以你看我們現在,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響徹在整個南閻浮提中華大地,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大家不知道佛教的,不明白佛法的都知道有阿彌陀佛,存在才是最正確、合理的最有力的證明,這都跟時節因緣、法運相關。現在顯現的已經正是佛在當時所授記的情景。

所以淨土一門必然是我們現在所依所修,最契機契理的辦法。所以希望我們這次的因緣能讓我們諸位同修、有緣見聞者,能夠對淨土知見能夠樹立起來;能夠讓沒有生信的,能夠生起信心;已經生起信心的,能夠令其增長。我們確確實實要認真地審查對照現實,佛法現在的流傳、我們自己的根性,然後能夠依教奉行,真實地來受持。

如果說真正能夠認識到淨土法門的難得稀有和它的廣大宏博的話,那麼我們就能夠知道,成佛的意義有多大,得人身的意義就有多大;那麼成佛的意義有多大,聞修佛法的意義就有多大;乃至說成佛的意義有多大,那麼我們在抉擇法門,我今見聞得受持,受持法門上我們能全身心的靠到淨土往生極樂世界,那麼就意味著成佛的意義有多大,往生的意義就有多大。是這樣來認知的。

所以今天我們有緣,聚到我們視頻來錄音,希望能夠見聞者能夠真的受用,能夠從三方面來受用。一個是「自受用」,把淨土當做我們的本命元辰,把自己的菩提道業安置在這個法門中,因為下手易成功高,能夠真正地了生脫死。再一個「他受用」,就是我們在分享或者跟有緣一起廣結善緣,特別是結殊勝的法緣的時候,以淨土來作為藍本,跟大家結緣,那麼這是第一方便,應該偏讚和多指。再一個真實受用,在祖師們的言教當裡邊說「得生與否,全憑信願之有無」,就是我們對於極樂世界,對於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對於這句名號的功德,我們能夠完全地建立起真實的信心和急切的願力。

往生的品位全憑持名之深淺,具足了信願行三資糧,那麼才能夠得到真實的受用,讓淨土的法義和這種得度的殊勝之處我們能夠不但入耳、入心,還能夠入神、入髓,這才可謂是一個真正的精進佛弟子,特別是一個老實的淨土行人。

當然,我們今天在講這個「淨土」,那麼我們常說,從聞思修入三摩地,我們學修一定要有所謂的根本法本,要有所依附的歷代祖師。修學淨土,我們今天雖然說講淨土、講淨土法門、講淨土宗,我們先拋開這些,我們今天只講說,修學淨土法門從哪裡學?這是我們第一個板塊。

以後有機會我們還要講說在傳承上和誰學,跟歷代十三代祖師學習,這是淨土法門的正脈。而祖師們也是依著佛的言教,而來演繹淨土的方便。所以說我們今天先從淨土法門的根本經論來說起,先講淨土法門的根本經,在這個時間段跟大家做一個大概的略講。

我們都知道,佛講法,每一部的經典都可以說是針對於不同的根基,立足於當時的因緣背景,每一部經典都是釋迦牟尼佛在印度的一場法會。那麼說淨土的經典,他在什麼情況下講的?我們首先做一個背景的了解。

眾所周知,當時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一坐打成佛」的時候,他本來是不想講法的,本來想取涅槃、自己住到法樂裡邊就滅度了。那麼我們《普賢行願品》裡面不是講到請佛住世、請轉法輪。

當時佛為什麼不想講呢?就是因為他證的佛的境界,佛的絕待的清淨圓滿,太清淨了;而所面對的我們要弘化的國度,這些眾生太染濁了,這個差別牴觸很大,沒辦法說法。當時佛形容說,他到印度弘法,講法的時候,是怎麼樣一種心態呢?「如入賊國勸人不盜」,就是你到了一個滿是具足了貪瞋癡,到處都是賊的一個國度裡面,勸大家不要偷東西,就是如此之難。所以他老人家本來是想滅度的,後來由大梵天王乃至帝釋天都去祈請釋迦牟尼佛慈悲不捨,佛才開始轉法輪。

釋迦牟尼佛當時講的第一部經典,就直接把所證的佛國境界,全盤不保留地給大家講出來,我們都知道一部經典叫做《大方廣佛華嚴經》。《華嚴經》裡面講的境界完全是諸佛所證的最圓滿究竟,就是佛心佛眼所見所證的無礙境界。

可是當他講這個《華嚴經》的時候,當時有一個尷尬是什麼呢?就是裡邊不要說凡夫眾生,連二乘阿羅漢和辟支佛都聽不懂,當時所形容的叫做如聾若啞。在這種情況下,沒辦法,釋迦牟尼佛只能夠曲折迂迴,就是為了接地氣,才開始講的這個我們說的小乘經典叫《阿含經》,所以第一個時間段叫華嚴時,第二個時間段叫阿含時。

《阿含經》講得大家對於佛法慢慢就有了些熏習,慢慢適應了以後,從染到淨,學會修行,知道解脫了,開始從小向大開始跨越,這個階段,就是講的「方等經典」,在佛學的專業裡面叫方等時,第三個時間段。方等時的特色在天台的教下講,方等時講的經典就是說白了,什麼樣的經典都有,從簡單的到難的,從偏的到圓的,從漸的到頓的,整個的包羅萬象,任何根器都在方等經裡面,都能得到相應。

那麼隨著學修講的方等經典,講了一段時間以後大家都生了執著。眾生的執著就是聽空就執著空,聽有就偏向有,不走中道,老是有一個著相的點。在這種情況下,第四個時間段用了二十二年的時間,來講「般若經典」。就是我們現在有讀誦藏經裡面的的大品六百卷的般若,還有三十卷的,乃至《文殊般若經》、《仁王般若經》、《金剛般若經》——《金剛經》,乃至大家都知道佛法的核心就是一部《心經》,也是講空性,講畢竟空,無所得空、第一義空,不斷用空性來洗滌眾生的一切,對小、對大、對空、對有的執著。

最後,時間到了以後,在臨涅槃之前講的法華涅槃經。所以從華嚴、阿含、方等、般若乃至法華涅槃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五時,五個時間段,統歸叫做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回。

那麼在釋迦牟尼佛講的這些經典中,後來每個宗派都依照著它所依附的特定一部經典來闡發它的教意,來製定它專屬的修行方法,這就形成了宗派。

淨土中所依的教典當然也不出這五時,在哪個時間段講的?就是在方等會上講的淨土三經,就在第三時。那麼我們今天來學習的淨土五部經典,前三部主要的經典就是在方等會上講的。

隨著漢明帝去迎請佛法打開了佛教的大門,中國在我們東土這個佛法的流傳是以經典翻譯為開始的。在此之前,初開始修學淨土是依照有一個大德叫做支婁迦讖,他翻譯的一部經典叫做《般舟三昧經》,是依照這部經典來修學的。後來隨著我們眾所周知《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的翻譯,慢慢才有了淨土宗所依的專屬經典,也就是這三部經典。

那麼關於淨土的五經,先給大家做一個陳列。第一部,就是《佛說無量壽經》,一般我們現在用的都是曹魏康僧鎧的譯本。第二部是《佛說阿彌陀經》,都知道是姚秦鳩摩羅什法師翻譯的。第三部是《佛說觀無量壽經》,是劉宋時期一個叫做畺良耶舍的大德翻譯的。後面還有後來加上的《普賢行願品》,這是《華嚴經》裡面的別行品,是唐朝的般若三臧,奉聖旨翻譯的。再一個,就是《首楞嚴經》裡面的《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這是唐朝的般剌密帝翻譯的,《楞嚴經》裡面的一個小章節。這五部經典,現在我們把它稱之為淨土的所依根本經典。

另外,還有一部論典,就是在元魏時期,由菩提流支三藏翻譯,印度的世親菩薩所造的《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往生論》。統共這五部經和這部論,我們綜合把它稱為淨土所依的根本五經一論。

當然,這五經一論的選取大概差不多經歷了有上千年的時間才把它一推而就的。那麼在隋唐以前,一般我們都是把《無量壽經》、《阿彌陀經》和《觀無量壽經》,甚至那個時候講經說法的已經很多了,那麼把這三部經典合刊來流通、廣宣流佈的,都是把它合為一個集子來流通的,認為這三部經典才是淨土教義的相輔相成。

後來,在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局面一直相續了將近有上千年。到了晚清的時候,有一個叫魏承貫的居士,他非常推崇《華嚴經》,特別是《普賢行願品》。所以在他的力倡下,就把《行願品》合刊跟淨土三經並在一起,稱之為淨土四經來流通。而且他當時還講到說,修淨土不讀《行願品》的話,則你學習教法可謂是偏而不圓的,就是沒有到位,他是這樣的一種認知。後來,就把《行願品》貫在三經之末,成為淨土的歸宿。並且講到說,如果要入毗盧性海——毗盧性海就是《華嚴經》講的無礙境界——那麼首先先入淨土玄門。以此理由,他把行願品加到淨土三經之中,形成四經流通的局面。

後來,到了上個世紀民國年間,也就是1934年的時候,由我們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一位蓮宗大德印光法師,由他老人家提倡,又把《楞嚴經》裡邊的《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加入進去。並且提倡到,《大勢至菩薩章》乃淨宗最上開示,他認為說,只這一章就可以跟淨土四章參而為伍。以此因緣,1934年的時候最後確定了淨土五經為淨土所譯的根本經典的格局,成了淨土法門的一大源起。

後來,就把《往生論》也加入進去。《往生論》裡邊也有我們東土一位淨土大德,叫曇鸞大師,他對《往生論》做過註釋。我們現在看到的《往生論》基本是《往生論》的原論和註釋也是合刊一起流行的,這就是整個我們現在說的「五經一論」。

這種推選方法,被中外的淨業的學人給認可了。一直到我們現在,欲了生死出輪迴,所依淨土來學修,都是以五經一論來詳讀、精研、受持,作為自利利他的根本法本。

這是我們先說一下五經一論的大概名目,和它形成的概況。

那麼下面我們就來開始看一下五經一論具體的內容,給大家做一個略釋。

首先來看第一部叫做《佛說無量壽經》。這部經典,當時是釋迦牟尼佛在王舍城外的靈鷲山中宣說,當時參加法會的有一萬兩千的大比丘,還有比丘尼的五百人,男居士七千、女居士五百人,所有的與會都是當時釋迦牟尼佛弟子裡面的中堅人物,特別是還有普賢、文殊、彌勒等無量無邊的大菩薩眾。

那麼這部經典我們都知道,當時釋迦牟尼佛在印度弘法有兩大中心,一個是舍衛城在北方,我們常知道的喬薩羅國,這個國都就是室羅筏城舍衛城,是北方主要的根據地是祇桓精舍,就是我們常說的衹樹給孤獨園。而這部經,就是在南方的弘法中心,竹林精舍的所在地,也就是靈鷲山也在城外這座城的旁邊王舍城講的,這麼一個地方。

在這個地方,當時剛才講到的說有這麼多的所列的弟子,那麼釋迦牟尼佛看到弟子們的根基成熟了,能夠荷擔這個出世大法了,就在一次法會中放光現瑞。放光現瑞,尊者阿難見到佛從來沒有現過的稀有相,就坐起來合掌恭敬,並問說:「何故威神光光乃爾?」為什麼要放這個光,願佛為我宣說。

以此因緣,釋尊對阿難的乞問非常地讚歎,他當時還講到說:「善哉阿難,所問甚快。發生智慧,真妙辨才。」就是說你是憫念一切的眾生才今天問我這個法門,而我,如來,以無盡大悲,矜哀三界,所以才興出於世的,就是為了度化眾生才興出於世的,救濟群蒙。所以說你今天所問,能夠饒益開化很多的諸天人民,能夠惠以真實之利,所以讚歎阿難乞問淨土法門的功德。

就是在這樣一個因緣下,淨土大法才讓釋迦牟尼佛金口宣講出來,這是《無量壽經》。特別是把凡夫往生極樂世界,各位要曉得,我們現在在凡夫的法界,雖然跟極樂世界也同在華藏世界中,但是如果佛不說,我們就不知道,不知道南無阿彌陀佛正在西方現在說法;不知道有願意往生的人,他會分身散影去臨終接引。所以整個華藏世界也是信息時代,這麼一個理所當然之事,眾生不知道;這麼一個驚天的秘密,如果佛不說我們就不可能受用。

所以,在《無量壽經》裡面最為詳細的一次因緣,把整個淨土法門的事理因果,做了一個很廣很高很廣闊的一個描述。所以本經的內容非常地詳細,義理也很深邃,境界非常弘闊,是自古以來成為淨土宗的第一經典。

這部經典我們可以把它分為幾個版塊來看,第一個就是講到的阿彌陀佛因地作為法藏比丘發願而圓成淨土。當時釋迦牟尼佛講的時候還追溯到阿彌陀佛因地的時候發願,在過去不可思議,無央數劫的時候,一共有五十三尊古佛應化之後,那麼輪到有一個叫世自在王如來教化眾生。當時有一個國王叫世饒王,聽到佛說法以後,他就完全相應,馬上就心開意解,就棄國捐王,出家修行,號名法藏比丘。

在這種情況下,佛就給他講法,可是這個法藏比丘還不願意依照著常規的範式來成佛,他讓佛給他講:「惟願世尊廣為敷演諸佛如來淨土之行」。有這麼一句乞問話,一開始走的是他力,而且還是我速成正覺,我要快速修行快速成正覺,走的是他力和方便快速的道路。那麼世自在王一看,他有這樣的志向,就在世自在王的加持下,給他講了二百一十億國土的殊妙、天人的善惡、眾生的根性,一個一個現給他看。

由於這個功德,法藏比丘用了五劫的時間來思維稱性發了四十八願,每個國土的長處他攝受過來,這個國土的短處他把它屏蔽掉。最後這五劫的時間就用了一個幾乎是度眾生完全把它施設到最低的門檻,用四十八願來面面俱到地攝受整個他方國的眾生,而成立了,圓滿大願以後成立了西方極樂世界,他自己也成佛了。號,阿彌陀佛,這是說因地發願,圓成淨土。

第二個板塊用大量的語言來詳陳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事事無礙妙相。像寶地平直、水流妙聲、樓觀講堂、妙香天樂等等這些,無量無邊,幽微奇妙的不思議事,都是法藏比丘因地的大願所成,果地的妙行所現。這是第二個。

最後,由因地的四十八願,再有果地的西方道場,那麼就要給開示這個因行果報,怎麼樣修行淨土成功往生。在第三個板塊裡邊,就開示了往生淨土的因行,以及往生到淨土以後的品位,乃至也有一些眾生,由於對佛的智慧,不思議智廣大智不能夠信受,那麼雖然往生了,他還是在邊地疑城,也是在無量壽經裡面開示的。乃至十方眾生只要隨順佛語,能夠隨其發心的大小,修持的精進還是懈怠,功德的淺深,有三輩的不同。在這三輩的往生中,雖然你的修行有優劣,但均以發菩提心一心專念南無阿彌陀佛為根本前提,這是它法門施設的修學手段、方法。

那麼最後,又用了大篇幅的文筆來講到什麼呢?講到娑婆濁惡,讓眾生生起厭離心。我們都知道,淨土資糧信願行,它核心就是我們要有願力,願力的內涵就是厭離娑婆、欣求極樂。所以在這一點來講的話,就是在經典裡面用了「五惡、五痛、五燒」來敘述我們這個國土,這種五濁之地,指陳我們這個世界的眾生所承受的苦痛,乃至說,怎麼樣才有這樣的苦痛的前因後果,完全呈示給眾生,讓他深明因果,止惡行善。

比如說像我們現在常說的飲苦食毒,正是現在的情形,這也是釋迦牟尼在《無量壽經》裡邊講的。又說臣欺其君,子欺其父,就是沒有尊卑長幼,也是末法時代眾生的一個情狀。乃至說到這個時代的人,有無同然、憂思適等,就是有也想要的更多,沒有的也想要,有沒有,每個人都是貪慾熾盛,都想要,不斷地要,越多越嫌少,等等這一切,「五惡、五痛、五燒」的情狀非常直接痛快地、沒有粉飾地講出來,我們現在末法實際、這個世界的情狀,讓眾生生起厭離之心,立志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可謂是婆心切切。

最後在本經中,在兩土世尊的加持下,讓參與會的四眾弟子全部見到,現見,當時釋迦牟尼佛就讓四眾現見阿彌陀佛、西方三聖、極樂世界。並且授記說,末法時期,所有的佛經都次第滅盡了以後,只有這部經典還能支撐末法一百年,只要能夠聞到這部經典的人,還可以得度,特留此經,止住百歲。

這就是這部《佛說無量壽經》的大概的內容,我們以後再學修淨土的時候一定是必讀的經典,第一部經典。

當然,剛才也講到這部《無量壽經》是傳來東土最早的,譯本也最多,從漢到宋甚至有十二個譯本,現在存的有五個譯本。除了剛才講到的支婁迦讖的譯本,還有唐朝的菩提流支,還有宋朝法賢譯的一個版本,叫《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菩提流支譯的是《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那麼我們現在通流的,流通最廣的是曹魏時期康僧鎧譯的本子最為流暢,最受歡迎,基本上所依的都是這個法本。

對於《無量壽經》做註釋的,我們如果有心,想去研習一下淨土,更好地學修淨土教理的話,可以看一下隋朝有一個淨影慧遠法師給《觀無量壽經》做過一個義疏。另外還有嘉祥吉藏大師,也是在南北朝時代的一個大德,一直到隋唐,他給《佛說無量壽經》也注過一本義疏,我們可以去學習一下。當然後來也有一些彙集本,可是淨土的祖師大德不太提倡,所以我們基本上還是依照著曹魏康僧鎧的本子作為所依的根本。

(二)

各位同修,各位道友,各位佛友,大家吉祥如意,現在我們開始講淨土經典大義的第二講。在上一講,我們給大家介紹到關於淨土的五經一論,把《無量壽經》說了一下。在此,我們第二部經典要說的,就是淨土法門裡邊,最為受持和修學中影響中最大的一部經典,就是《佛說阿彌陀經》,姚秦時期鳩摩羅什法師翻譯的。

關於《佛說阿彌陀經》這部經典,特別是我們現在來講,整個大乘經典裡面最為普及的一部經典,特別是天下所有的叢林把它作為晚課的必念經典,我們做一個超度,或者是說功德迴向,不管在世或者說已經過世的亡靈做功德迴向,全部都要憶念的就是《佛說阿彌陀經》,要求往生極樂。那麼這部經典,它的篇幅雖然短,可是呢,歷來就被稱為小本的《無量壽經》,也就是說它雖然簡潔、明快、流暢,但是它甚深的義理卻一點都沒有打折扣。所以我記得我剛出家的那會兒,除了《楞嚴咒》以外,第二個背的就是《佛說阿彌陀經》。

這部經典的內容很少,一開始是佛在舍衛城,上一集不是給講到一個王舍城,一個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有長老舍利弗,還有一千二百五十個常隨眾的比丘,乃至文殊、彌勒、乾陀訶提,也就是不休息菩薩、還有常精進菩薩、天龍八部等等都來同入法會。

這部經典的正宗分是怎麼開始的呢?就是說「爾時佛告長老舍利弗」,當時所有的與會弟子沒有一個人乞問說:今天佛給我講一個什麼法,我什麼因緣,乞佛給開示一下。由於淨土法門,特別是這部經典裡面,它把修學的方法,完全鎖定在執持名號、稱佛名號,就作為淨土的正業修法。那麼,在這種情況下,重在持名,一心不亂,即得往生,「念佛就成佛」的甚深法門一切人都問不出來,所以這部經典屬於十二部裡面的「無問自說部」,是釋迦牟尼佛看到機緣成熟了以後,沒有人問,他自己稱性發揮,講出來的。

所以,在一開始的時候,在講的時候,只能由智慧第一的舍利弗作為當機者,佛向他全盤托出,稱之為「二有法門」。什麼是「二有法門」呢?我們都知道,在這部經典裡面說,「爾時佛告長老舍利弗: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所以說,從一開始,就完全託出了西方世界就在十萬億佛土之外,阿彌陀佛正在說法,意味著但凡有得聞的眾生,生起真實受用,隨著經典後面說,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皆能已生、今生、當生。始終再發,始終可以生,念念再發,念念能夠往生,是這樣一種國土關聯。

以這樣的一個信息告知娑婆世界的眾生的,所以這部經典可以說是直示了一個西方依正莊嚴,特別是後面再略說了一些極樂世界的飯食經行、壽命無量、六通具足,特勸眾生髮願,這些內容也是琅琅上口的,聽起來人們就對淨土升起了無限的嚮往。

那麼對於這個怎麼樣往生的一段開示,在《彌陀經》裡面是最為簡潔明快的,他說到「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這是在《佛說阿彌陀經》呈現出來的一段具體的修法,就這麼簡單,執持名號,把稱名一法,非常直接地說這就是念佛、見佛、成佛的方法。但凡能夠執持名號,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現在其前。完全跟《無量壽經》裡面的四十八願核心的眼目是步調一致的。

特別是這部經典來講到極樂世界念佛往生的真實不虛的時候,它在最後用了大量的篇幅,引六方恆河沙數的諸佛出廣長舌相,來讚歎阿彌陀佛的不可思議功德,說當信是不可思議,一切諸佛所護念經,勸信。那麼後來蕅益大師在闡述彌陀經關於信的方面時,他講到六信,特別是講到信他的時候,就是我們凡夫由於妄想無明、見聞有限,不能夠自專,自以為是,一定要隨順佛語。那麼隨順佛語是怎麼隨順呢?他說就是信,信釋迦牟尼絕無妄言,信阿彌陀佛絕無虛願,特別是信彌陀經裡面六方廣長舌絕無二言。就是講的這段。具體說到就是說,怎麼說一尊佛,我們說一個凡夫,一世你不打妄語、不說謊的話,舌頭可以夠得著鼻尖,如果三世不打妄語,舌頭可以撫到髮際。那麼一尊佛舌頭出來可以遍覆蓋三千大千世界,大家想這不是我們通常以為的誇張,在佛的這種報身報土裡面,確實是這樣的。那麼就是無量劫來,都沒有說過一句假話。

所以,我們都應該隨順諸佛真實教誨,彌陀經裡邊就是二有法門,深信有佛有淨土。彼佛國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讓大家發願,最後執持名號,阿彌陀佛現在其前,即得往生。這就是信願行的核心,所以這三段經文也是這部經體現信願行三資糧的核心眼目、經眼。我們學習《佛說阿彌陀經》,應該從這裡下手。

那麼具體《佛說阿彌陀經》,也是有三種譯本。像除了姚秦鳩摩羅什法師譯的外,還有劉宋有一個求那跋陀羅譯的《佛說小無量壽經》,另外還有著名的玄奘法師也譯過叫《稱讚淨土佛攝受經》,一共這三個譯本。在經文裡邊講到這部經典還可以叫《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特別要跟諸位講的是什麼呢?就是學習這部經典所依的有三個最重要的註釋,我們一定要看。印光法師在講到的時候,「彌陀一經,得此三疏,就是得到這三個注作,法無不備,機無不收」。任何道理在裡面全部面面俱到講透了,不管勸信也罷、發願也罷、念佛也罷,都是面面俱到,講得非常到位,這三部註釋。機無不收,即任何人都可以從這三個註釋裡邊得到《佛說阿彌陀經》的真實利益,心開意解。

第一部就是蓮池大師所作的《彌陀疏鈔》,這個我們回去要看一下,可以說是廣大精微,用華嚴的教法來註釋這部《佛說阿彌陀經》,淨土宗的祖師蓮池大師。第二部是天台教下的傳燈大師,幽溪傳燈大師他做了一部《彌陀圓中鈔》,這可謂說高深宏博。他是蕅益大師的師伯,他註釋了一部《彌陀圓中鈔》,我們一定要學習。最最著名的有一部經典、論典、註釋是什麼呢?就是蕅益大師的《彌陀要解》。

關於《彌陀經》註釋裡邊印光大師讚歎到什麼呢?說《彌陀要解》直接痛快,古佛再來,給這部《佛說阿彌陀經》註釋都不能夠出其左右。那麼大家想想,印祖也是大勢至菩薩再來,淨土宗的十三祖,他這麼來讚歎蕅益大師這部《彌陀要解》,對於淨土彌陀經的面面俱到和於事於理稱性發揮如此讚歎,那就說明《彌陀要解》要當佛經一樣來看待。

大家如果有讀到的時候,確確實實如此。《彌陀要解》五重玄義,譯文解義,一路貫下來是一氣呵成的,簡直是多一個字都嫌多,少一個字都不夠。《彌陀要解》對於彌陀經的這種稱性講解真的是已經發揮到極致了,必須要看,一個淨土行人來修學淨土法門。這是對於         《佛說阿彌陀經》這部經典我們做一個了解、略說。

時間關係,只能夠一部一部這樣給大家略講一下。

第三部就是《佛說觀無量壽經》了,這部經典它的源起非常有戲劇性,它的開場很有意思,也是在王舍城,當時的國王叫頻婆娑羅王,那麼源於一場宮廷政變。

這個頻婆娑羅王,他被兒子給軟禁住了,就是要篡位了。他的兒子叫阿闍世王,聽從惡友提婆達多的教唆,就把他的父王給囚禁起來,不給他吃不給他喝。而且這個提婆達多也是佛的弟子,也是一個逆徒,大家都知道在佛門的經典裡邊,每部經典裡面好多時候都會提到提婆達多。

當時跟阿闍世王合計說:你呢,把你的父王給滅了,你做新王;我呢,把釋迦牟尼給滅了,我做新佛。咱們兩個正好一拍即合,重新治理這個世間。你做你的人王,我做我的法王。結果呢,阿闍世王一聽,就上當了,就幹了這麼一檔子五逆重罪的事。

那麼當時他的皇后,就是國太韋提希夫人,害怕她的夫君在冷宮裡邊被餓死,她就每天用小麥粉和著酥蜜塗在身上,瓔珞。古印度婦女們都會戴瓔珞,裡邊灌了葡萄漿,秘密地以看望夫君的機緣給他食用。

那麼這個阿闍世王,這個太子知情後越發火冒三丈了,馬上就拿著劍,想把韋提希國太夫人殺掉。好在當時有一個月光的大臣犯言直諫,就說我當了這麼多年的大臣,聽說為了篡位殺父王的是有,大有人在,從來沒聽過說太子可以把自己的親生母親殺了的,如果你這樣大逆的話,我就不可以輔佐你,我要走了,轉身就走。在這種情況下,阿闍世王才停止了這個惡行。

大家想想,老國王被禁,親生兒子又逼自己死,在這種情況下,這個韋提希夫人才悲痛欲絕,從被囚禁處遙拜世尊哀求說:請世尊知道、憶念我現在求助於您,希望請目犍連和阿難前來救助。佛知道以後,先讓這兩個弟子從空而來,自己從靈鷲山隱,從王宮出,現在其前。是這麼一個緣起。

那麼當時的情形呢,韋提希見到佛以後呢,就「號泣向佛,白言:世尊,我宿何罪,生此惡子?」,就說我過去到底造了什麼孽生了這樣的兒子。「世尊,復有何等因緣,與提婆達多共為眷屬?」你佛有什麼因緣,收了這麼樣不好的徒弟?在這種情況下,徹底,大家想政變的源起,就是人間的這種苦,這種無情冷暖,親生的兒子發動宮廷政變,在這種情況下,她的這種出離心,對於染土的濁惡這種厭恶心,這種願力對淨土嚮往才真正地發起來。

說了一句什麼呢?「唯願世尊,為我廣說無憂惱處,我當往生,不樂閻浮提濁惡世也。願我未來,不聞惡聲,不見惡人」。到了這種地步下,我們才知道學佛需要第一邁步就需要出離心。極樂世界、淨土法門,我們再講到這個願力也是建立在「厭離娑婆,欣求極樂」。

這部經的源起有意思就在這裡,它是整個把人間的八苦,就鑲嵌在這個宮廷政變中,才發了這個的出離心,這是本經的源起,就是講的世間的苦痛。每一部經典你看都離不開「勸發出離三界火宅」。

本經對於具體的從緣起到內容的板塊上,主要分為定善和散善,我們通常講到的,也就是淨業三福和十六妙觀的具體觀法和修法。

那麼淨業三福在經文裡邊講到,我們在這裡一說,淨土法門都會講到淨業三福,就是過去、現在、未來,十方三世諸佛修持淨業的正因。第一個,比如說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屬於說人天福又叫世間善。第二個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這一般我們稱之為二乘福,也就是戒善,持戒的戒。第三個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這屬於說大乘福,又叫行善,修行的行。

你或者修其中的一福,或者說三福皆具,那迴向發願就可以成功往生。這叫做淨業三福,這是《觀無量壽經》裡面首先學到修學淨土作為人的本位來講,你應該這樣來學修淨業三福。

那麼接下來,又講到十六妙觀。我們知道所謂《觀無量壽經》,就是在端身正坐,面向西邊來修這個觀法。後來,在淨土的傳承上觀法基本上都會到了執持名號上。最先開始,前期的淨土行者很多時候都是修這個觀的。從這個開始日落觀、水觀、地觀、樹觀、乃至寶池觀、寶樓觀,最後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普觀等等這些,這叫做上根人,修的是前十二觀。

中根人則特別設立了第十三觀,就是說我們有時候凡夫的心力不夠,你觀佛的報身如此之大莊嚴,他觀不起來,心定不下來,境細心粗神識飛揚,在這種情況下設了第十三觀,給中等根性的人設的就是觀丈六金身,也就把阿彌陀佛想像成比一般的人個頭高一些的身形,

如果能夠觀成功,也是往生的正業,可以往生。

再下面為下根人設了三品,每一品上品、中品、下品,每一品又有上中下生,我們常說的三輩九品,這是為下根人設的散善,也就是三品往生中,特別是下品裡邊是末世的凡夫俗子所設的,專業非常對口。

比如說下品下生裡面說到,十念往生就有這樣的殊勝功德:如果有人犯了五逆十惡之罪——這也是人裡面最惡的水平,那麼地獄相現前的時候,只要你能夠具足十念,就是具足十念,念念阿彌陀佛就可以滅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在這種情況下都能夠往生,成功往生。這是下品最下生裡面,就是已經到了這種地步,還可以往生,把淨土法門的方便、沒有門檻,徹底給全盤托出來、彰顯出來。這就是有名的下品下生裡面的十念往生章。

在這部經典中,有一段經典的開示,這是整個淨土法門裡邊最精闢的佛說的,所謂人們常說, 「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有一段裡面講說「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是故應當一心繫念,諦觀彼佛。」你看,特別是這八個字,「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後來我們把它合起來稱的時候就是「心作心是」,就是你的心念什麼,那麼你的心成就的就是什麼,唯以萬法唯心之根本法義,來彰顯心作心是之妙理也。恰恰我們念佛,念阿彌陀佛,那麼我們的心就是在作佛。

後來有祖師開示道:這一段話特別是「心作心是」這八個字,這個法你能夠明,沒有一法不明的,這個法你能夠悟,沒有一法不悟的。這不但是淨土宗的最上開示,而且是整個一代釋迦牟尼佛教法裡面的核心開示,一代佛法就是「心作心是」。就這麼簡單,我們常說佛法如一滴獅子乳。當然,裡邊還講到一些比如要圓發三心,要有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等等這些促成我們往生的果位,往生的成就。

這是這部《佛說觀無量壽經》,由於《觀無量壽經》的譯本很少,盡管有另外一個譯本已經散失掉了,就是這個劉宋畺良耶舍譯這個本子而已。但是它的註釋非常多,可見當時這部經典是很受教內重視的,除了比如說智者大師說的,宋朝四明知禮法師述的《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還有最著名的就是唐朝的善導大師給這部經典作注叫做《觀經四帖疏》,這是這部經典號稱第一疏。

這個我們下去一定要看一下,研習一下,因為對於淨土法門「他力本願」的思想,不是說大家一直都能得到認可的,或者說一直都有這個因緣福德能夠這樣去受用的。在當時,教內各宗各派對於教理的演繹、發揮特別地豐富,所以說,雖然淨土法門也在弘傳,但是很多時候是把橫超法——就是帶業往生的這個方便法被做了豎出解了。到那個時候解釋的時候像唐朝的時候有的法師解釋說三輩九品,上品上生是到了四五六地的菩薩才能夠,上品中生要登地的菩薩才能夠往生,中品要證到聲聞、阿羅漢、辟支佛的人才能夠往生,就等於說上品、中品乃至下品的上生就沒有凡夫的份兒了。

在這種情況下,當時對淨土教理討論得特別厲害,就有這麼一個思潮出來了。這樣就阻礙了一些什麼呢?根器比較,比如說沒有文化、甚至教理不通達,到底這些人甚至是修的也不好、煩惱也沒斷,能不能往生,乃至往生上品,這個就有了分歧了。在這種情況下,善導大師才寫了《觀經四帖疏》,它這個書又叫《楷定疏》,就是以楷定古今的這種氣度,把《觀無量壽經》對於淨土法門的勝義方便給徹底地彰顯出來了。

比如說,善導大師說,認為說已經登地證無生法忍的菩薩他可以隨意地分身散影地去八相成道、去度化眾生了,一百一千個佛土,成立次方地長。在這樣的情況下,已經在岸上的人得度了,你為什麼還要救度去呢?如果說,已經得度的你在岸上的人還要救度的話,那麼這四十八願就是沒有凡夫的份,如同虛設了。這是善導一系的祖師這麼說,在這種情況下,他說已上岸者就不需要救度了。佛偏救肋的是什麼?在溺水特別深、更容易死的、已經非常危急的情況下這些眾生,他偏去救度。所以說他認為阿彌陀佛,《佛說觀無量壽經》就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法門就是攝凡夫入報土,就可以上品中品往生,他是這麼說的。所以這個書《四帖疏》裡邊,除了把《無量壽經》這個經義給表達出來以外,前面還做了很大的討論,

關於淨土的正宗法脈應該從善導大師這本書中去學習。這是講到《觀無量壽經》,就另外再講到這兩部疏。

當然還有隋朝的淨影慧遠法師和隋朝的吉藏大師也給《觀無量壽經》做過註釋,乃至後來宋朝的元照律師也給它做過註解,也是非常的精細。那麼清朝有一個居士叫彭際清,他是做總匯的這樣一個論述,但是呢,特別地暢快淋漓,也可以學起來非常受用。等等這些,我們都可以做一個了解。這是淨土三經。

下面我們再來看一下《普賢菩薩行願品》這是淨土四經,上一講我們講到是清朝的魏承貫把它列進來的,因為《華嚴經》有三個譯本,我們通常說有四十、六十、和八十《華嚴經》的翻譯,《普賢行願品》是八十卷《華嚴經》的別行經,後來把它置於末後組成了八十一卷,全稱叫做《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是這麼一個小的章節。

在具體內容裡邊呢,大概講到說如果欲入如來性海,應修十大願王,這個我們大家都耳熟能詳了。普賢菩薩欲成就佛的功德,修了十大願行嘛,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乃至到普皆迴向。從以因行為果覺,是這麼一個修法。但是呢,最後,雖然以十大願王這樣的一種臨摹佛陀品質的修法來修行,最後會歸處以十大願王發願往生極樂世界。特別是在經文的末尾,就是講到說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全部隨著把這個修的善根功德迴向往生極樂世界。是這麼一個行願品。

大致的內容,因為行願品裡邊,也是除了以十大願王為主導以外,還可以了解一下它的,比如說世間的利益,在經文裡面講說讀誦本經它這個利益非常殊勝,可以速滅五無間惡業,可以清除現身身心的病苦,乃至無量劫的一切的惡業,遠離這個魔障,還能得佛菩薩的稱讚,諸多人天的供養,速得成就微妙色身,等等這些都是行願品的功德。

我們可能都知道,我們近代佛門泰斗,也是著名大德,本煥老和尚把《普賢行願品》作為每天必讀的功課。那麼在藏傳佛法裡面也特別重視《普賢行願品》。這是說讀誦本經的利益殊勝,那麼特別是他講到出世間利益的時候,就講到臨命終時,我們一般的世間的眾生,芸芸眾生,講到說「一切諸根悉皆散壞,一切親屬悉皆捨離,一切威勢悉皆退失」,也就是萬般帶不去了。這時候,「唯此願王不相捨離」,就是發的這十大願王,「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之間既得往生極樂世界」。見阿彌陀佛,蒙佛授記,分身十方,化導眾生,直至成佛,所以它的利益也是不可思議的。《普賢行願品》。對《普賢行願品》我們也有一些對於它的註釋,比如說有一個唐朝的澄觀法師也就是華嚴宗四祖,宗密法師的鈔,澄觀法師的疏,這是對於《普賢行願品》的權威之作,我們可以研習一下。

最後五經裡邊的一個,就是我們要講《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這是《楞嚴經》中二十五圓通章的其中一章,只有二面四十四個字,但是它主要講的,是把淨土法門念佛的訣竅、這個心要完全給表達出來。在二十五圓通中,有兩個法門被選上了,一個是觀音菩薩的耳根圓通,再就是大勢至菩薩,修念佛三昧的根大圓通,所以在小小的篇章中,其實就是表達出來,大勢至菩薩其實是我們法界,念佛宗的初祖,徹頭徹尾的專修淨土法門,其實我們現在有時候,也是修了一半禪法,或者從禪宗或者從教下,乃至修密導歸淨土,都是半路的,大勢至菩薩講到: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一開始就是什麼,佛問圓通我無選擇,佛問我怎麼樣修成就的,我也沒辦法說起它的,我只會這個,也就是「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什麼樣的方法呢?四句話「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這就是《圓通章》裡面非常直白地告訴我們,修學佛法是怎麼樣的,就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就是念佛。所以你看印祖把他劃為說「淨土行人的最上開示」,就是它沒有那麼多厚重的東西,非常清晰、明朗的小文章,就是用一個宗因喻。一開始也給大家講到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他過去怎麼樣從因修成的果,用什麼方法,最後這個方法就是念佛,還打了一個比方說,如母子相憶。就是這麼一段很簡短的,但是卻把淨土法門修行訣竅從這裡邊給我們透露出來了:母子相憶,不相違遠。也就是用念的功德訣竅,來體現我們從迷到悟和凡聖的溝通,入得無生法忍。當然無生法忍就是修證果位上一個具體的位次,就等於說見了它已經開始破無明證法性,這樣的一種地步。這是《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總歸上面我們講到的就叫做淨土五經,我們所依的修學淨土最根本的釋迦牟尼佛的教證,就要從漢傳佛法的這五本經典作為根本所依。其它的跟這五部經典裡面所講的,或者有表面的衝突的,或者有一些矛盾,一定要依照這五部經典來學修淨土法。

最後一個「一論」,就是《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我們通常說的《往生論》,有時候又把它叫做《淨土論》。

我們都知道,對於經典的註釋我們叫做論典,佛法裡面經、律、論三藏。那麼論裡邊它還是有分別的,有叫做注經論,就是單單針對某一部經典進行註釋,這叫做注經論;那麼另外還有一部分論點叫做綜經論,就是綜合了眾多的經典義理為綜要而加以主要說明的這叫做綜經論。

《往生論》就屬於綜經論,綜合了整個淨土的教法義理來做的一個論述。這部論典是印度當時很著名的一位大德,也就是天親菩薩所作的,也是我們現在唯一的一部印度本土流傳翻譯過來專說淨土法門的論典,所以我們只標到這一論。

《往生論》的大概內容也是從兩部分來看,一部分叫做偈頌,就是我們常說的五言詩一樣,比如一開始說:「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就是五言五言的這麼一個偈頌。後面的解義分叫做長行,那就是不規則的句子,來再進行對前一段的更透徹的解說。

這個《往生論》最主要的內容板塊,就是裡邊講到了「五念門」和「五功德門」,這個我給大家大概說一下。 講到的修學方法,五念門。第一個叫做禮拜門,它說往生西方一定要修這五個法門,禮拜門是第一,身業,以自己的身業禮阿彌陀佛,願生彼國。

再一個讚歎門,就是說你用這個口業來時時常常地來讚歎阿彌陀佛,他的名號、他的光明、他的智慧等等這些,不斷地用口業,身業禮口業讚歎。

第三個叫作願門,就是心裡要常常發願,願生彼國。你看,大部分修法都離不開待會兒我們要講的核心宗旨,就是「信願行」。作願門。

第四個叫觀察門,觀察西方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比如說彼國的國土莊嚴功德,還有阿彌陀佛的色身莊嚴功德,乃至諸佛菩薩清淨海眾莊嚴功德等等,就是不斷地觀察。也可以我們說用念來繫念,把心繫在西方極樂世界,觀察、首肯、確信,其實無非都是在我們的心上來做功夫。

最後一個叫做迴向門。就是將自己的功德迴向眾生,同生極樂世界,成就我們的菩提心、大悲心。

這叫做禮拜、讚歎、作願、觀察、迴向五門,是《往生論》裡邊提出來往生淨土的五念門修法。這個五念門裡邊,前邊的四門叫做進門,就是往生門,那麼迴向門就叫做出門,就是依照這個迴向,我們不但發願,而且還要乘願再來,這樣再以淨土法門跟法界眾生結緣,同生極樂國土。 這是五念門。

五功德門,就是由這五念修行成就以後,所得的自利利他的功德。它裡面講到,比如說第一個叫做近門,講到比如說我們修行淨土成功往生了,剛剛初到淨土的時候,親近佛、親近海眾、親近無上正等正覺,這叫做近門,就是往生了以後趨向佛果,已經很近了。

那麼第二個叫做大會眾門。就是說,既然往生到淨土了,跟所有阿彌陀佛的眷屬們,也叫諸上善人嘛,把手同行,這叫做大會眾門。說實在的,就是我們說,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在我們這個世界的話,不論從修證、慈悲、功德上來講,那我們提鞋都沒資格。但是如果成功地往生到極樂世界,跟他為其勝友,就是跟他們坐在一起,圍繞在阿彌陀佛面前,聽經聞法,就是跟這些大菩薩們把手同行,大家想想這種功德有多大?在我們娑婆世界,想都不敢想啊,那叫以凡濫聖。可是一旦成功往生,就依照阿彌陀佛的願力攝持,執持,就可以讓我們達到跟諸上善人是一樣的水平。

第三個叫宅門,宅門就是說,登到極樂世界的華麗道場以後,依正莊嚴、那麼安心法界,對依正莊嚴真如妙有,已經完全能夠相應,時時刻刻跟修行往生者本人當下也能起妙用,所以這叫做宅門。

第四個叫做室門,就是登堂入室了,得到清靜處了,受用種種的法樂,到了極樂世界。那就是說整個跟極樂世界跟依正莊嚴、七寶池、八功德水,所有的這些光和影的效果,已經打成一片,融入其中了。全體都是真空妙有的體現,這樣一種。有時候我們在理解這個的時候,好像覺得非常抽像,甚至很教條,那我們就要悟。真正往生到極樂世界意味著什麼?這個對於我們教理上要有些了解。

第五個就叫做園林遊戲門了。不違本願,回入生死,在生死緣中來濟度眾生,往生西方了。這就叫做園林遊戲門。前四種是自利,後一種是利他。這五念,五功德門就是在往生論裡邊,一開始講到修法的主要內容。

當然,它們裡邊還講到說,遠離三種菩提門相違法,還有得三種隨順菩提門法等等這些,總歸呢,都是對於淨土法門的甚深義理的不斷闡述。

講呢,只能跟大家講一點點,因為時間關係,今天我們這兩節課,就是想把淨土的根本經論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作為一個了解。我們以提倡看了、聽聞以後,回去自己還是在那兒認真學修。

特別是這部《往生論》注的話,當時已經在中國的歷史上已經失傳了,我們現在很有福報,為什麼呢?是一直到上個世紀民國年間才由我們佛門的一位大德居士就是楊仁山從日本取回來,我們現在才能夠學習得到。否則,一直千百年來都見不著,失傳了。綜上所述,就是這兩節跟諸位同修們分享的「五經一論」,做一個大概。

所以可見呢,任何一個淨土,如果你真是一個完全悉心淨土的行者的話,我們學修佛法,當然聞我們應該廣學多聞,但是真正對於淨土的教來講,你不管廣學什麼教法,都要學會融入和善於會通到淨土法門裡邊來。

而且在淨土的學修上、行門上,所依的就是這五部經典和這一部論中。最主要的,我們核心就是說淨土,我們可以看出來,它對於淨土意義的闡述,已經是隱顯相輔相成已經非常圓滿到位。

當然我們對於淨土經典和論著的學習,我們一定也要立足於對淨土法門的學習。也就是說,我們求生極樂世界的本位,我們怎麼樣成功?因為學要致用的,怎麼學?能學對學不對?有時候確實學習佛法、我們常說佛教的義理,需要悟性,甚至跟知識也沒多大關係。那麼,你學會、學不會是一門,你學對、學不對還是一門。

大家要知道,我們常說學修淨土,學修淨土,也就是諸佛諸祖從中總結出來千古不易的鐵案,修學淨土用功方法體現在哪裡呢,唯一的一個就是三角形的穩定性,修學原則就是 「信、願、行」三資糧。

為什麼這裡把這個三資糧給大家提出來,當然不是說今天的時間,我們要講三資糧,信、願、行。我們從根本經論裡邊,就可以看出來三資糧的表達。

比如說,從淨土的三經而言,第一個《佛說阿彌陀經》就是表信,「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特別是彌陀經裡面就是「二有法門」,相信有佛有淨土,勸信的。那麼,這個《佛說無量壽經》裡面,它的核心內容除了這個法藏因地,乃到後面的五惡五痛五燒,中間最主要的是什麼?是四十八願。那麼這部經典它的核心眼目是表「願」的。而《佛說觀無量壽經》這部經典,它裡面講了十六妙觀和淨業三福,就是非常有操作性,讓你去具體實施的行門,就是表「行」的。你看,淨土資糧信願行,在三經裡面就表達出來了。

那麼從淨土五經來看,如果把《行願品》和《圓通章》加進去的話,那麼我們就可以知道,淨土三經是表「信」的,而《普賢行願品》恰恰就是表「願」的,這個《念佛圓通章》唯說「憶佛念佛,都攝六根」,就是表念阿彌陀佛這一個單純甚深之「行」的。淨土五經它還沒有離開淨土三資糧「信願行」的表達。所以我們學,萬變不離其宗,一定要從這個方面下手。

你再比如說,你看就單說,《阿彌陀經》裡邊來講吧,前面我也講過了,信,就是第一句話「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這就是表「信」的。那麼「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願的核心就是「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無有眾苦,但受諸樂」就是讓你激盪你的願力,這就是表「願」的。從「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所有這個內容裡面表達一句話,就是「執持名號」,就是表「行」的。還是信、願、行。

乃至《彌陀經》裡面,講到四個菩薩,你看講到長老舍利弗,最後說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長老舍利弗講完了以後,最後並諸菩薩摩訶薩,一開始文殊師利菩薩,大家學習經典的時候很有意思,文殊師利菩薩他是大智慧,才能承擔這個淨土門,它就是表「信」的;第二個菩薩是阿逸多菩薩,阿逸多菩薩我們都知道,翻譯過來是誰呢?彌勒菩薩,彌勒菩薩將來發願當來下生,就是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以後,在龍華樹下成佛三會,那麼他就表的是「願」呀。最後是乾陀訶提菩薩和常精進菩薩,乾陀訶提翻譯為不休息,常精進,這兩人作為同修道友,他們有一個特色是什麼呢?生生世世精進不懈怠,可以為了度一個眾生,生生世世、隨行六道的去不生疲厭心去度化。那就是表大「行」的,一心不亂之行。你看,《彌陀經》裡面四尊菩薩當機者,表的還是信願行。

那麼,我們再來看第十八願核心願就是,我們都知道《無量壽經》裡面的十八願核心眼目,這個願是整個願裡面的願眼,就跟一部經的經眼。它怎麼說呢:「設我得佛,十方眾生,」你看,第一句話是「至心信樂」 表的什麼呀?「信」。「欲生我國」表的什麼「願」, 「乃至十念」完全表的是「行」吧。「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你看,還是信願行三資糧。

甚至我們在,這是從信願行來講,我們從「願」來講。「信願」思想剛才講到在《無量壽經》裡面是「五惡五痛五燒」,給大家陳述得特別到位;那麼在《觀無量壽經》裡邊,把厭離的這種發願往生的思想發揮到極致,一開始戲劇化的家庭悲劇,人間極慘就是殺父殺母,不逼到這份上,韋提希跟頻婆娑羅王他們平常也把佛陀請到王宮,也要上個供,然後可能六齋日還受個八關齋戒等等,常規做這些修行。可是他不逼到那個情況下,她發不起來厭離心,不想求生極樂世界,這也是願力的一種襯托,所以這就是願力才致使她「願生無憂惱處,不聞惡聲,不見惡人」。

具體「行」的話,雖然這三部經典裡面都講到,也有十六妙觀,也有三輩往生,可是最後落腳處阿彌陀經佛,裡邊只講執持名號。《無量壽經》的宗旨是一向專念,這就是「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在《觀無量壽佛》裡面,後來的註釋講到說「觀雖十六,言佛便周」,雖然有十六種觀法,最後念一句阿彌陀佛全部具足了,還是持名妙行。

各位同修、各位道友,今天也只能泛泛地這樣跟大家說一下。淨土宗,學,我常說一個是硬件,一個是軟件,硬件就是十三代祖師,軟件我們需要必備的就是五經一論。五經一論怎麼學呢?就從信願行上來著手,相信阿彌陀佛、相信極樂世界,相信此國太苦、彼國極樂,願意往生,老老實實持名念佛,執持名號,這就是淨土化繁為簡,一個三角穩定修學的一個訣竅,就這三樣。只管念,但是你念佛,必然要建立在信願之上的。

所以,給大學講一些這兩節的內容對於根本經典做了一個大概的介紹,當然也有好多不到位之處。時間關係,但是我們一定要明瞭,對於信願行上面,都是根本經典的表達,在具體以後我們學修淨土法門的時候,還要能夠萬變不離其宗。我們常說到「理有定而法隨機」,這個信願行是定的理,「目可更而綱不改」,不能改的綱,學修淨土必須依照信願行來學修。根本經典裡邊還是這樣的表達。

那麼希望大家能夠,對這個的的確確到這個年代,到我們佛法流傳的情景,我們現在本來所具的根基,有時候我們想想,捫心一下,不要說「斷惑證真」了,超凡入聖了,憑自己的力量,五戒,「殺盜淫妄酒」,身為人、佛弟子,我們持的怎麼樣?五戒有一戒持滿了才能夠得人身。

那在某種意義上的話,信願行資糧,但凡具足信願持名就可以往生,那就說明往生極樂世界比得人身要來得容易!如此勝義方便法門,希望大家要深思、要痛想,才能夠真正得到佛法自利利他的受用。

什麼時候我想,剛才念開經偈的時候,也說「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真正我們對於信願行建起來,什麼時候往生到極樂世界了,那麼見到西方清淨海眾,三聖阿彌陀佛正在說法的話,才可謂說不違百千萬劫難遭遇之法,為我們遭遇一場,特別是淨土法門。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生死關頭,切切不可被恩愛綁住

明朝沈槐庭居士,潭州人,少年失學,不能窮究佛經,暢...

奶奶的往生紀實

奶奶出院了,康復得不錯,精神狀態很好,常給大家講當...

阿彌陀佛攝受眾生的最低標準

《華嚴經》的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是一種大根器修行淨...

先把這兩根攝住,其他四根就不攝自攝

六根中,最難攝的有二根,即意根與耳根。意根容易胡思...

念佛的精進與調適

各人應盡最大的力量去念佛,但須各自量力,不可用力太...

淨土法門不需要標新立異

我們學佛一定要知道這個世界苦的本質,所以出離心很重...

遇到橫禍突然去世能往生嗎

【以前曾經有佛弟子請問佛:要是遇到橫禍,突然去世,...

求生淨土的靈芝元照律師

靠持戒很難解決生死問題的,這個時代靠戒律很難斷見思...

【大藏經】【註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經】譔集百緣經

譔集百緣經卷第一 菩薩授記品第一 (一)滿賢婆羅門遙...

【大藏經】【註音版】往生論

往生論...

【大藏經】最上乘論

凡趣聖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論若其不護淨者。一切行無由...

佛教徒為什麼不可以在佛像前隨便坐

問: 佛教徒為什麼不可以在佛像前隨便坐呢? 答: 歸敬...

結夏安居——佛陀給修行人的一個大福報

農曆四月十五起很多寺院懸掛了結夏牌,為期三個月的結...

奧運冠軍卡爾劉易斯:最好的成績是在吃素後的第一年

前奧運金牌數個人榜首的另一位奧運會9枚金牌得主,嚴...

信佛後遇到大病苦,應該如何應對

問: 請問法師,對於一些信佛的人,信後遇到一些大的...

錢是一味藥

《全唐文》中收錄了一篇唐人張說的奇文《錢本草》,全...

三福怎樣操作才有把握往生

問: 《觀經》中佛告韋提希,欲往生彼國(西方極樂)者...

不重視恭敬三寶,會構成滅法的因緣

接著看第二段的申誡: 既知多過,彌須大慎。 至堂殿塔...

全世界的真相就是假相

[佛之威神,令諸世界合成一界]:於相上言,真的是佛以...

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昔日,佛在毗耶離城庵羅樹園說法,長者子寶積與五百長...

受菩薩戒的好處

你能求戒,得戒體,就能有相當的把握讓你不去犯戒。如...

淨業三福做不好,往生就有困難

往生就是靠信願感通彌陀願力往生,這是淨土宗往生的一...

親近這十種善友能得利益

那麼這八句我們看看,第一句親近老成 ,就是親近善知識...

善於發現每個人的優點

一位有德之士一直為住在城市的東區而苦惱。他舉止文雅...

一晝夜念佛是什麼標準

問: 漢、吳兩譯原譯本下輩往生只要曾發心念佛一晝夜...

目犍連救母

有一次,目犍連尊者在七月間結夏安居打坐時,突然想起...

如果不犯這個戒,財寶則永遠沒有短缺

【復次。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能盡形壽離不與取。即...

【佛教詞典】實相

shixiang   佛教術語。一切諸法的真實體相,又名諸法...

【佛教詞典】雜犍度

(術語)八犍度。【又】二十犍度之一。四分律五十一卷...

【視頻】慧律法師《凡夫二種力道最難斷》

慧律法師《凡夫二種力道最難斷》

【視頻】淨慧法師說禪

淨慧法師說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