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一心,教禪一致,宗門教外別傳,非離心外,別有一法可傳。只是要人離卻語言文字,單悟言外之旨耳。今參禪人,動即呵教,不知教詮一心,乃禪之本也。但佛說一心,就迷悟兩路說透。
宗門直指一心,不屬迷悟。要人悟透,其實究竟無二。如來藏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不可得,此豈屬迷悟耶?二祖云:「覓心了不可得。」六祖云:「本來無一物。」即般若無五蘊根塵識界,及出世三乘之法也。以無所得故得菩提,與覓心了不可得,豈二法耶?
是知教說一心,所多者凡情聖解耳。參禪頓破無明,是絕凡情也。悟亦吐卻,是絕聖解也。斯則禪呵知解,而教未常不呵也。今參禪人從教迴心者,不能忘知絕解。提話頭不能忘情絕跡,皆在所呵。何其毀教謂不足取耶。
今棄教參禪者,果能先解本無凡聖,不屬迷悟,是為見地。依此參究,當人一念。若存絲毫情見,及玄妙知解,總是未透,皆生死邊事,豈可便以為得耶?今無明眼知識印證,若不以教印心,終落邪魔外道。但不可把佛說的語言文字,及祖師玄妙語句,當作自己知見。必要參究做到相應處。如經云:」一切煩惱,應念化成無上知覺。「如此便是頓悟的樣子。不得將煩惱習氣,夾雜知見,當作妙悟也。亦不是別有,只是消盡煩惱習氣,露出本來面目耳。故云:「悟了還同未悟時,依然只是舊時人,不改舊時行履處。」豈不見夾山未見船子時,上堂,有僧問如何是法身?山云:「法身無相。」又問如何是法眼。山云:「法眼無瑕。」是道吾在座,不覺失笑。既見船子後,道吾遣僧往問:」如何是法身?」山仍曰:「法身無相。」又問如何是法眼,山仍曰:「法眼無瑕。」僧回舉似道吾,吾云:「這漢此回方徹。」此便是伶俐座主,棄教參禪的樣子也。海堂主久親教乘,今棄所習,單求向上一路。且看夾山前後兩轉語一般,道吾為甚肯後不肯前。試看不肯在甚處,肯在甚處。這裡定當得出。管取教意祖意,一齊吐卻。他日便可把一大藏教,一口吸盡,字字化成光明藏也。葛藤不少,珍重珍重!
《憨山老人夢遊集》示徑山堂主幻有海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