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慈心的功德殊勝難量

2017/07/30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慈心的功德殊勝難量

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法時,有一天,為諸比丘開示:「比丘們!當行慈心,廣布慈心,因為修行慈心,所有瞋恚的心念自然能夠化除。

為什麼這麼說呢?你們當知,過去有一位非常丑惡凶暴的鬼,來到忉利天,逕自坐在帝釋天王釋提桓因的寶座上,天子們見到這個情況都非常生氣,說道:‘哪裡來的鬼怪,怎麼可以坐在我們天王的寶座上?’奇怪的是,天子們的瞋心愈是熾盛,鬼怪的容貌卻愈變愈端嚴。這時帝釋天王正在普集講堂與天女們遊玩,天子便急忙到普集講堂向帝釋天王報告:‘天王,今天來了一位惡鬼坐上您的寶座,所有天子們都非常生氣,可是當我們愈是忿忿不平,惡鬼的容貌反而變得更莊嚴。’帝釋天王一聽,心裡便想:‘此鬼必定是神妙之鬼。’

於是,帝釋天王來到惡鬼的面前,謙和柔軟地向惡鬼說:‘我是帝釋天王釋提桓因,諸天子的主人。’這時惡鬼旋即變回容貌丑陋的形象,馬上消失不見蹤影。比丘們,你們應當明白帝釋天王恆修慈心,念念不捨離,才有如此殊勝功德。

比丘們!我在過去世中,曾因七年精進恆修慈心的因緣,歷經七次的成劫、壞劫,都不曾墮入生死輪迴。當世界進入壞劫,我就生到色界二禪的光音天,當世界將再度形成時,便投生到色界四禪的無想天上,也曾轉生至色界的初禪,當梵天的天王,統領諸天及十千世界。又曾連續三十七次,轉生為欲界忉利天的天王釋提桓因,以及無數次投生人間作轉輪聖王,你們當知修行慈心的功德殊勝難量。

此外,修行慈心之人,當身壞命終時,會投生到梵天,遠離三塗惡道及八難之苦;若投胎人間,必定生於中正之國,容貌端莊,六根完具,形體完備;再者,修行慈心之人,必能親見如來,承事供養諸佛,不染世樂,志願出家,著三法衣,剃除鬚髮,修沙門之法與無上梵行。

比丘當知,譬如金剛鑽,即使被食用,也無法消化它,始終能保持完整不為所壞;同樣的,修行慈心之人,也是如此。若值遇如來出世,跟隨如來修無上梵行,必定成道證果;成就清淨梵行,此生修行圓滿成辦,不再受三界生死輪迴之苦。」

此時,阿難尊者請教佛陀:「世尊!請問修持慈心的善男子,若未生值佛世,又不樂處世間,應當以何為依歸呢?」

佛陀回答尊者:「假若未值佛世,善男子不樂於世間,將會自行剃除鬚髮,於閑靜之處,策勵自我,精進修行,即於此處漏盡煩惱,成就無漏梵行。」

尊者阿難又問:「世尊!修持慈心的善男子,若自修清淨梵行及三乘行門,未來將會證何果位呢?」

佛陀告訴阿難尊者:「我恆常說三乘之行,而過去、現在、未來等三世諸佛,也盡皆演說三乘之法。阿難,你要知道,未來減劫,眾生的壽命變短、容貌不復莊嚴,身體瘦弱、威神已失,心中充滿瞋怒、嫉妒、恚癡、奸偽、幻惑的念頭,行為虛偽不實。當中或有聰明矯健者,也是成日鬥爭、諍訟;或以手拳、瓦石、刀杖彼此傷害,此時的眾生,手執草木便能成為刀劍,斷人性命,陷入無止盡的殺戮中。

而修慈心者無有瞋怒,看到這些變怪,都心懷恐懼,不約而同地逃離此惡處,入深山曠野中,自然剃除鬚髮,著三法衣,修無上梵行,克己自修,漏盡煩惱而得解脫,證得涅槃,相互慶賀:‘我們已經戰勝了怨家。’阿難,所以你要知道,修行慈心最為殊勝。」

阿難再次請問佛陀:「如是之人所證果位,在三乘中是聲聞、辟支佛,還是佛呢?」

佛陀回答:「此人所證得的是辟支佛果,因為造諸功德,廣行眾善,修清淨四聖諦,善分別諸法。其所行的善法,就是慈心,所以,履仁行慈之功德廣大無邊。昔日,我於菩提樹下,亦是以慈仁為鎧甲,降伏魔宮眷屬,成就佛道。

故知,方便法中慈心最為第一、最為殊勝。阿難,你要知道,這是慈心之所以名為‘最勝’的原因,行慈心者,其功德是如此不可稱計;當求種種方便修行慈心。阿難!當如是學習。」阿難尊者聽聞佛陀的開示,心生歡喜,信受奉行。

典故摘自:《增壹阿含經·卷第四十一·馬王品第四十五(五)》

省思:

佛陀舉帝釋天及自己降魔成道之例,為諸比丘說明慈心的殊勝及重要。古德云:「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瞋恚有如毒火,能壞一切善法功德,損人害己,為墮三塗惡道之根由。廣行慈悲能對治瞋毒,令心柔和。若能於待人接物中恆起慈心,生活中處處是道場,透過覺察、覺照,以慈心轉化瞋惱,當煩惱消融與清淨心相應,必能體會佛陀所言,修行慈心是世間第一殊勝法門。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散亂稱名,皆已成佛

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寧不除罪?但不定往生。以悠悠散善...

憨山大師放生功德偈

人既愛其壽。生物愛其命。 放生合天心。放生順佛命。...

有一念的大悲心,就可感得無邊的果報

種種的方法,個人的用心不同,經常用這個心,你就是菩...

誦持大悲咒的功德利益

大悲咒又稱千手千眼觀世音大悲心陀羅尼、千手千眼觀世...

從此這個獵人在藏北草原上消失了

這是真實的故事,發生在許多年以前。 那時候,槍殺、亂...

【佛學漫畫】地藏菩薩的故事——見聞利益品

地藏菩薩的故事——見聞利益品...

蜜漿供佛得道

從前,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說法度眾時,許多敬仰...

那是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啊

我從小生長在佛教家庭,外婆和母親都篤信佛教,誠心地...

【大藏經】無量壽經優波提舍願生偈

世尊我一心  歸命盡十方  無礙光如來  願生安樂...

【大藏經】【註音版】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普賢行願品...

【大藏經】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

【大藏經】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風、寒、熱病,為患輕微。心有三病,患禍深...

打獵的果報

隔壁的劉某吆三喝四,呼朋喚友,賭牌下館子,拉幫結派...

禪宗五祖弘忍大師的前世今生

轉世因緣 據《五燈會元》等禪宗史籍記載,五祖前世原是...

站在別人的角度想想

有兩個婦人在聊天,其中一個問道:你兒子還好吧? 別...

艱難的回歸路

我是農村長大的孩子,小時候日子過得比較艱難,這個經...

念佛時有佛的形象出現,你先不要太高興

作順情境者:或作父母兄弟,諸佛形像,端正男女,可愛...

米從哪裡來

佛的堂弟阿那律自幼在王宮中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一點...

修行不要搞得太複雜了

問: 師父您好!請您開示,業障煩惱覆蔽身心時,是否...

星雲大師見聞的一則念佛感應故事

當我執筆寫此文時,心中湧起無限的慚愧,我應該向諸佛...

文殊菩薩的事蹟與思想

(一)文殊的事蹟 文殊師利,梵文manjusri的譯音,略...

【推薦】如何對治誦經中的有口無心

前面講了受持《普賢行願品》的障礙熟溜病(念熟了就隨...

持戒保了自己一命

有一個村子裡面的一個小混混,加入了當地的一個黑社會...

誦經時需要思維內容嗎

問: 弟子每天在家作早課,其中一個項目就是背誦經文《...

凡夫、外道、二乘人的過失

佛陀把我們一念心開出二本,一心具足二本:一個是雜染...

印光大師開示化痰止咳丸方

【製法】用荊芥 桔梗 紫菀 百部 白前 陳皮 桑白...

邪淫為什麼會障道

什麼叫破壞善根呢?以殺生來說。你殺生,殺完了以後,...

心地的耕耘

秋天,來稻成熟,田野一片金黃,農人聚集,慶祝豐收,...

【佛教詞典】摩訶摩耶

(人名)Mahā-māya,譯曰大術,大幻。天臂城釋種善覺...

【佛教詞典】李憲誠

為唐代不空之俗家弟子。生卒年不詳。嘗依不空受普賢法...

【視頻】《佛說療痔病經》潮語讀誦

《佛說療痔病經》潮語讀誦

【視頻】夢參老和尚《一切本來寂靜,不要沒事找事》

夢參老和尚《一切本來寂靜,不要沒事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