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如何理解「一切法皆是佛法」

成剛法師  2016/10/10  大字體  護眼色

問:《金剛經》說:一切法皆是佛法,是什麼意思?

成剛法師答:一切法就是一切事物,體性空寂,法法皆實相。如果是佛法,我們妄想執著它,那麼舉體都是妄想,就不是佛法,而是眾生法了;眾生法,我們不妄想執著它,心無所住著,那麼一切法都是佛法。我們就於一切事物上得解脫。就是這個意思。一切法都是佛法,法法皆如嘛。

僧肇大師有這麼一句話:"無心於伏物,而物無不伏"。就是因為我們攀緣、妄想、執著這一切事物,所以被這一切事物所繫縛,所逼迫,所障礙;如果我們在這一切事物上都不建立虛妄心行,那麼我們就於一切事物上面得解脫。一切法皆是佛法。無心於伏物,我們要想降伏這種事物,就得在這種事物上不建立虛妄心行,這就叫"無心於伏物",如果我們在這種事物上不攀緣、妄想、執著,不建立虛妄心行,那麼這種事物就被我們徹底降伏了。不是起心去降伏,在這個上面起心,反而被它所繫縛。僧肇大師說的這句話就是般若實相的道理。般若是智慧。無心於伏物,而物無不伏。物就是一切事物。

正因為我們攀緣這種事物,妄想執著這種事物,認物為己,心被境牽,所以才有好的感覺、不好的感覺。我們去攀緣、妄想、執著這種事物,反過來這種事物就逼迫我們,障礙我們,係縛我們。說個通俗的例子,比如說這種事物,我們把它忘了,三年之內沒想起它,在這種事物上無心,那麼在三年的時間裡,我們就不會受它的逼迫、繫縛和障礙,就於這種事物上面得解脫。你比方說,我們故去的親人,十年沒攀緣,沒想起來,那麼我們就不會悲傷、憂愁、痛苦,可是一想起來,一攀緣,一妄想執著,我故去的親人如何如何,馬上唆發了妄情,就悲傷、痛苦,甚至流淚,這不被這種事物所繫縛和障礙嗎?

這是親人,仇人也是這樣,一想起我們的怨家、仇人,格外嗔恨、煩惱,要罵,要打,要殺,互相危害。這叫怨憎會苦。因為我們攀緣了這種事物,所以不能清淨本然。因為我們這個心每天攀緣這種事物,攀緣那種事物,妄想執著這種事物、那種事物,所以紛煩之事擾亂心神,不得安寧,就是煩惱。我們把身心放下,一心念阿彌陀佛,就清淨本然。或者把身心放下,一心修禪定,什麼也不攀緣,這個粗重的心歇下來了,微細的心歇下來了,最後內無身心,外無世界。連自我的身心都了不可得,就是因為心滅則法滅。我們心念一起了,一攀緣這個身心,感覺這個沉重的贅累、粗重的身心就是一塊障礙,苦得不得了。一動這疼,一動那疼,所以種種逼迫,性常逼迫。心生法生,心念若徹底歇滅了,身心都了不可得,不是把它滅掉,就是現在目前如果我們用功相應了,能夠把心歇下來修禪定,內無身心,外無世界,歷歷明明,所以能夠身心愉悅,智慧增長。

因為這個心是罪惡的體、生死的體、苦的體,它一生起來,整個身心就躁動不安。性常逼迫,妄心妄身它的體性就是常恆地自我逼迫。比如說我們現在坐在這裡,沒有天災人禍、刀兵寒冷,沒有外苦逼迫,可是也感到苦,這就說身心它是個苦果,性常逼迫,身心在不停地生滅,身心器質在不停地變化,這是苦。另外四大地、水、火、風色身六根往衰老、死亡、壞爛的方向變化,這個變化過程就是苦,行苦。但是心為根本,心是主宰。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臨終昏迷是否能往生

問: 臨終不論什麼情況,乃至昏迷,亦得往生嗎? 大安...

觀身不淨是對慾望的強制壓抑嗎

問: 請問師父,在修止觀的時候,如果觀身不淨是否打...

何謂「卑劣慢」

問: 關於慢心,末學不甚明瞭。什麼是卑劣慢?與其他...

內心被套牢了,要設法解套

禪修所做的,就是幫助我們培養正念,把心帶回到當下。...

大安法師:修學淨土是否也需傳承

問: 有些人說修學佛法,沒有傳承不能成就,請問修學...

傳喜法師:當今社會怎麼修佛法

問: 當今社會怎麼修佛法? 傳喜法師: 當今社會更好...

念佛經常頭疼,是過於用力的原因嗎

問: 弟子幾年來一直用十念計數法念佛。最近把計數放下...

劣根眾生該如何修

問: 劣根眾生應以上求佛道為要,下化眾生隨緣去做?...

淨土宗的正念,是要刻意去栽培的

我們先把這個淨土宗的修學,做一個總相說明,我們待會...

【推薦】太能算計的人,實際都是很不幸的人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說過,凡是太聰明、太能算計的人,實...

仰天而唾,唾還從己墮

佛法告訴我們種善得善,種惡得惡之因果真理。在言說中...

【推薦】應該怎樣觀察我們的色身

我們的生命是沒有開始的,要是說生命有開始,那生命就...

大安法師:臨終昏沉,有人助念能否往生

問: 總想去東林寺閉關,一直也沒有去成。幾年來經常...

做到了這三點,我們就能往生極樂世界

現在我用最簡單的語言給大家講一下往生的保證。我們希...

聖嚴法師《擁抱孤獨,擁抱親密》

有時候,接觸到一些人,他們對我訴說著「人在江湖,身...

隆蓮法師《心經淺釋》

今天大家要求講《心經》,因為大家天天都在念,如果不...

因緣和合

桂琛禪師參訪玄沙禪師,玄沙知道他深研唯識法相之學,...

通過念經來調伏心性

調伏的涵義很多,調伏你剛強的性格,要柔和圓融。不是...

如何證得念佛三昧

【原文】 攝心念佛,欲得速成三昧,對治昏散之法,數息...

僧伽吒經

僧伽吒經卷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在王舍城靈鷲...

85歲星雲大師:踐行人生三百歲

在大陸推出《寬心》、《捨得》等一系列人生課圖書後,...

若有病苦纏身者,當持念藥師咒

藥師咒是《佛教念誦集》中十小咒之一,來自《藥師琉璃...

【佛教詞典】比丘律儀

又作苾芻律儀。即比丘之具足戒。四分律中作二百五十戒...

【佛教詞典】融通淘汰

(術語)台家所立五時中,般若部之意也。般若與一切之...

【視頻】讀經須知(印光大師)

讀經須知(印光大師)

【視頻】文殊菩薩心咒(女聲)

文殊菩薩心咒(女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