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截斷世人生死路,別開化外一乾坤

2016/09/2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截斷世人生死路,別開化外一乾坤

下面我們講講清朝彭二林居士《重訂西方公據》後面,收集的幾則往生事例。

旅亭和尚,浙江嘉善人,他在聞學老人那裡得了法,機鋒迅利,曾經主持過禪林。後來來到蘇州文星閣,他自己講:「我以前在天目山西方庵修念佛三昧,當時風聲、水聲、鳥聲、蟲聲,都在唱念佛號。」這次閉關念佛,作了一個偈子:「截斷世人生死路,別開化外一乾坤。不知哪個腳跟穩,放下身心入此門。」

我們一念貪瞋癡就卷入生死中,而迴心念阿彌陀佛(就是在心上作個轉變,把念輪迴的心換成念阿彌陀佛),這樣就能「截斷生死路」,也就能「別開化外一乾坤」。「化」就是生生化化,指的是三界中的生死變化,也就是隨著惑業的力量而不斷地變現,這叫做「造化」。「化外一乾坤」,是說別有淨土的境界,也就是用念佛的修行來截斷生死流,就會現前出世間的淨土境界。

不曉得那個腳跟能站穩,放下身心進入淨土念佛的妙門。所以,放下萬緣,一心念阿彌陀佛,就能入淨土妙門,也就能迅速超出生死,證取佛果。這是一件大事,人人都要重視。

旅亭和尚對此深有體會,才寫了這個偈子。他修念佛三昧時,風聲雨聲這一切聲,都成了念佛聲。淨業行人應當以他為榜樣,專精修持。

後來他下痢疾,對受戒弟子沈敬孚說:「晝夜彌陀十萬聲,一一從自己胸中流出,才有少分相應,哪有工夫說閑話、管閑事!」念佛人應當一心念佛,不管世間閑事。所以,念任何世俗的事都比不上念佛。這是因為我們念佛時就是遇光時(遇到阿彌陀佛光明的時候),所以要「珍重此時莫空過」。就是當心緣念阿彌陀佛的時候,要念念至誠,非常珍重,不要在妄想中空過。

他臨終時給他的戒弟子留下這句話後,叫侍者準備好熱水沐浴,第二天就往生了。這是乾隆四十六年發生的事。

再講有一位爾立師,是浙江會稽人。出家以後,在天台山黃金洞建了茅棚,專修淨土。蘇州吳山有一位殷天成居士來天台山供齋,很佩服爾立師的道行,就延請師父住在吳山接引庵,將近三十多年。爾立師就在吳山隨機接引眾生,一一指歸淨土。在他那裡受皈依戒的有上百人。

他曾經限定日期專修念佛法門,從早到晚佛不離口。他的弟子來拜見他,見師父經行的地面上,有很大的「阿彌陀佛」四個字放金色光明。弟子很驚訝,就問師父。爾立師說:「那是你自己心光發現。」

乾隆二十六年四月十五,爾立師叫四個弟子來廟裡供佛,臨別時對弟子說:「明天中午前,你們要來送我。」到時候大家都來了。爾立師燒香念誦《阿彌陀經》,念到一千句佛號時,就端坐著走了。

他一生幾十年精修淨業,自行化他,這些是實實在在的往生正因。所以功夫不負有心人,他能在臨終時做到預知時至,鎮定從容。提前就知道自己第二天要走,念完《彌陀經》和佛號,坐著就往生了。大家都應當傚彷爾立師的修行。

接下來一位誓願師,他是蘇州人。三十多歲時,他來到上津橋天竺庵出家,後來住在北濠大王廟,平時有念佛的常課。他得到供養的錢,就用來買香花供佛和放一些魚鳥。

後來他生了一場病,圓寂的前三天,他叫徒弟去獅林寺,請出家人拜淨土懺,而且施了一壇食。拜懺完畢,他跟大眾告別,口裡念著「阿彌陀佛」,燒了三柱香。到中午的時候,他說:「我走了。」端坐而往生。這是乾隆四十一年的事。

下面是幾位居士往生的事蹟:

首先是顧天瑞老居士。他年老還沒有兒子,就跟妻子陸氏吃長齋,修持淨業。廟裡辦念佛法會,夫妻倆都去參加。乾隆三十五年二月,顧天瑞沒病,念著佛號就往生了,世壽七十二歲。

前幾年他的妻子有點小病,當時洗好澡就去睡了。她有個妯娌俞氏也修淨土,住在隔壁。半夜時,俞氏忽然聽到陸氏在喊她:「你早晚好來,我先走了。」她覺得奇怪,就過去看,結果陸氏已經往生,六十三歲。第二年四月,俞氏也沒病往生了,七十二歲。

他們跟我們一樣,都是普通念佛人。但他們一生老實念佛,臨終都走得很好。談到念佛法門,常常會說「萬修萬人去」。實際上很多人沒往生,原因就是沒有真實的信願。

像剛才講到的顧天瑞夫婦和俞氏,都是很普通的人,他們的修持大家都能做到,並不是高不可攀。關鍵是每天要堅持,就像每天要吃飯、穿衣一樣。每天吃了飯就不會餓,穿了衣就不會冷,念了佛就不怕生死。像農民天天要種田,到秋天才有收穫;淨業行人天天要念佛,臨終才得到佛接引而往生。所以有因才有果。要得果,現在就要種因。大家不能存僥倖心理,如果每天都不念佛,完全散亂在輪迴的五欲裡,這樣要想臨終往生,就非常困難了。

彭二林居士又說:我同族有個嬸嬸姓陸,她每天的功課是念一千聲佛號,齋戒的時候加念到五千聲,這樣修了二十年。(這是真正有淨土信願,雖然念佛數量不多,但每天都堅持定課,把修淨土當成吃飯一樣,這樣就會往生。)

再看她到了乾隆四十年十二月,忽然得了肚子痛的病。第二天,她召集全家老小,對每個人都說了感謝的話,勸大家好好修持淨業,然後就歡喜地往生了。世壽八十七歲。

彭居士說:我起初也認為念佛法門很低很淺,但是看到顧天瑞夫婦、俞氏和我同族的嬸嬸,他們一個個都走得這樣自在,我才知道念佛不可思議,「念佛成佛」絕不是空話!這真是奇異的事。

一般人都小看淨土,認為念佛是老太太的事,我這樣的人哪裡要念佛?他哪裡知道能生起真正的信願,肯念這句阿彌陀佛,就是有大善根、大福德、大因緣的人。你只要每天堅持念佛,臨終決定有效驗。就像剛才的俞氏,她每天只是念一千聲佛,這並不難,幾十分鐘就能念完。一般人都有輕視的心,根本就沒有重視往生這件事,也就下不了決心終身持念。這樣哪裡能得往生的果呢?但是這位老太太能堅持,她很有信心。果然臨終的時候,她召集家人,感謝每個人,囑咐大家好好修淨業,然後歡喜地隨佛往生了。這種以身教化的力量很大。彭居士正是見聞了這些真實事例,才深深感嘆念佛法門不可思議。

接下來的一位是沈敬孚居士。他是長洲人,很小的時候就有哮喘病,三十歲以後更加嚴重。他因此發了出世心,想了脫生死,所以念佛很懇切。到他五十歲的時候,病情加重。從正月到九月之間,奄奄一息,這時他就發誓斷絕肉食。

他的朋友楊廣文來看他,勸他念《金剛經》,扶他起身,教會他念經,這樣念完一卷。過了三天,他就增加到三卷。半個月後,他的病就好了。從此,他每天念三卷《金剛經》作為常課,而且念佛不斷。晚上常常打坐,一直坐到天亮。這樣他的哮喘病就好了。

不久,他在旅亭和尚那裡受了五戒。他常常說:世間的萬法生生滅滅,只有這句阿彌陀佛是大休歇處(意思是說,世間萬法緣聚緣散,終歸滅盡,到頭來一場空。如果我們的心緣在世間法上,天天打妄想,執著追求,那就得不到休歇,只會讓我們一次又一次地輪迴。所以,只有這句阿彌陀佛是大休歇處。我們常常念這句佛就能安心,就能去淨土,得到永久的安樂。

他又說:念佛的工夫在生病時尤其得力,當諸苦煎熬的時候,只有這一念佛明明朗朗,沒有丟失。

乾隆四十六年十一月,他有幾天生了小病。到這個月的月底,早晨起來漱口、洗臉,而且洗了澡。當時哮喘很嚴重,他就回過頭朝向西方,結跏趺坐念阿彌陀佛。他的妻子在他旁邊,他揮揮手讓她走開。之後沒有任何聲息,就這樣坐著往生了。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淨土教法何機得受

疏文 問曰 :未審定散二善,出在何文?今既教被不虛,...

淨土簡易早課

修持法門一 【原文】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有一願云:我...

真心求淨土者,勿憂臨終之退悔也

【原文】 一人問:釋迦如來以足指按地,即成金色世界。...

只要真信切願必定往生

【原文】 如來憫念眾生自力了脫之難,於是特開一信願念...

【推薦】往生的人要把生死業力降到最低

淨土宗要做兩件事:第一個離開三界,第二個投生淨土。...

世間之道不能了生死

我們講道,它有世間之道與出世間之道之分。 一、世間之...

副經中的副經

《莫到老來方修道》,我們在講淨土法門的部類門,也就...

修淨土後不讀其他經律這樣對嗎

弘法宜持論公允,理事圓融,不可偏執,不可意氣用事。...

【大藏經】佛說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城逝多林給孤獨園。與...

【大藏經】大般若波羅蜜多經(600卷)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二 大般...

【大藏經】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

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

【大藏經】觀無量壽佛經疏

觀無量壽佛經善導疏重刻序 印光法師 人生世間,禍福吉...

海神請法

佛陀時代,在舍衛國有五百位商人,為即將展開的航行尋...

不要用既定的價值觀來思考事物

朋友拿了一份報紙要我作個實驗,我同意了。 問題一:...

佛陀度化五百梵志

(上) 古印度時,世尊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住在王捨...

梅子熟了!——法常禪師的故事

大梅法常禪師參馬祖時,聽到馬祖說即心是佛,就領會這...

老中醫所遇的因果業報

池草師兄出生於中醫世家,幾代人在行醫過程中,記錄下...

極樂世界的果地功德,就在念佛的時候念念成就

舍利弗,彼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這是最後一段結示...

《地藏經》是什麼樣的境界

《地藏經》的當機眾全是大菩薩示現 如果你念地藏王菩薩...

有八種話不能講

古人說:覆水難收。講話就像潑水,潑出去的水無法再收...

把自己當成自己

一位十六歲的少年去拜訪一位年長的智者。 他問:「我...

【推薦】如何知道罪業已經懺悔乾淨

怎麼知道我已經如法地懺悔乾淨了?這有判斷方法,我們...

慳貪吝嗇轉世為盲兒

當佛在世的時代,印度有一位慳吝的越難長者,他家裡非...

夢參老和尚對現今各種社會問題的開示

夢參老和尚月前來港弘法,先後應邀到幾個道場作精彩的...

如法修行,人天恭敬

一日,佛陀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對比丘們開示︰有一次...

念念著相執情,故念念起煩惱

俗夫之人,看事看物,係含意識意色情感。而菩薩之偉大...

禪師巧勸吝婦:有捨才有得

有位居士向禪師訴苦:我的妻子非常吝嗇,不但對慈善事...

為何要在是非煩惱面前去爭辯

生活中難免會遇到些是非麻煩,在處理這些事情時,我們...

【佛教詞典】受持

(術語)受者領受,持者憶持。以信力故受,以念力故持...

【佛教詞典】寒山詩

(書名)三卷,道翹錄。集錄寒山之詩頌者。所收凡三百...

【視頻】慧律法師《何謂意生身》

慧律法師《何謂意生身》

【視頻】《雨寶陀羅尼心咒》李志輝

《雨寶陀羅尼心咒》李志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