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作戒體的生起有三個要素:
第一個要素,就是能受之心。
能受心,即得戒之本。為什麼要受戒?要發起大菩提心。什麼是大菩提心?就是廣大的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心。
菩薩戒裡面常講慈悲心、孝順心,以慈悲心作為成佛的種子,展開三聚淨戒的施設:攝律儀戒,就是止一切惡;攝善法戒,就是行一切善;饒益有情戒,就是以同體的悲心來普度眾生,並以此作為最高的目標。
能受的心,一定要發大菩提心。有上品的發心,才能感得上品的戒體。上品的發心,就是不僅自己志願成佛,乃要令一切眾生同成佛果。
第二個要素,就是所緣之境。
所緣境,即發戒之處。這個戒法是由境界來制的,無作戒體也由境界來發出來的。運心廣大,所緣的境界也廣大。
未受菩薩戒時,我們對法界有情和非情之境常常造惡,造惡這個惡法也就變得很廣大。現在我們翻邪歸正,以善心善意去行善法,所緣的境界是十法界眾生的依報正報,就在法界有情和非情的境界上也生起了無量的善法。
所以,境界無量,戒體也無量;眾生無量,我們發大悲心、行菩薩道來救度眾生的方法也無量。
《普賢行願品》裡為什麼要談「恆順眾生」?
是因為由法界苦難的眾生引發了菩薩的大悲心,由大悲心生起了菩提心,由菩提心生起了六度萬行的菩薩大行,在無央數劫的過程中捍勞忍苦,難行能行,難忍能忍,最後圓成一切種智的佛果。
普賢菩薩證得無上菩提的初始原因,是緣於有眾生。既然由於眾生才成就菩提,所以這個菩提屬於眾生。
既然菩提屬於眾生,成就菩提的這尊佛就一定要報眾生恩,就一定要在生死苦海去救度眾生。如果沒有眾生,這個菩薩的三聚淨戒也發不起來;如果三聚淨戒發不起來,戒體也就談不上了。
《梵網經菩薩戒》不斷地在點示慈悲心問題、孝順心問題。我們對所緣之境——「十法界」的「有情無情」發願,這個善法就能直趨無上菩提。
有情的境界就是十法界的有情眾生:佛、菩薩、聲聞、緣覺、六道眾生。無情的境界就是一切山河大地、樹木花卉等等。
第三個要素,就是所發之業。
所發業,即無作之體。由大菩提心緣眾生的境界,發起了菩薩的大弘誓願,而且要達到目的,攬菩薩戒法歸到心裡面來,這樣我們的心與戒法符合、相應,就生起了無作戒體。
無作戒體成就善行功德,凝聚為成佛的種子。由這個種子不斷熏習我們的妄心,就自然地生起止惡、防非、修善的功能作用。
戒體是非常神妙的,這個菩薩戒的戒體直至成佛,都會跟隨我們,它的作用是盡未來際的,不像聲聞教是盡形壽。聲聞教的戒體,是隨著這一期生命的終結而消失。菩薩戒的戒體是一得永得,伴隨我們盡未來際直至成佛的全過程。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律宗的大德都倡導大家來受菩薩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