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學佛信佛需具備哪幾種心

雍瑞法師  2016/10/0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學佛信佛需具備哪幾種心

修行者的發心可謂千差萬別,每一個人的學佛目的不同,自然發心也就不同。就「希求出離三界,了生脫死,成就佛道」而言,要發「增上生心,出離心,大悲心,菩提心。」同時,還要有「般若慧」。

1、增上生心:希求來生的果報比今生殊勝,希求來生生人中,具有大福報;或者希求能升天。站在解脫的角度上,這是人天小果,有漏之福,修行人不能只停留在這個高度,要進一步發「出離心」求出三界。

2、出離心:就是厭離三有希求涅槃的心。《法華經·譬喻品》云:「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常有生老病死憂患,如是等火,熾然不息。」《佛說八大人覺經》云:「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所以,修行人要時時提醒自己,三界無安,片刻不可留,希求出離三界,永出輪迴。

3、大悲心:《大日經》云:「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根本,方便為究竟」大悲心即是悲憫一切眾生之心,是菩提心的基礎。正如印順導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中說:「菩提心是從大悲心生起的,大悲心是對於人世間一切苦痛的同情,想施以救濟,使世間得到部分的與究竟圓滿的解脫自在。有情——人是互相依待而存在的,如他人不能脫離苦痛,即等於自己的缺陷,所以大乘要以利他的大悲行,完成自我的淨化。」

4、菩提心:就是總觀三界一切有情,沉溺生死苦海,無有出期,為欲度一切有情出生死苦,希求證得無上菩提之心,也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心。印順導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云:「菩提心即以長期修集福德智能,乃至成最後圓滿的遍正覺,為修學佛法的崇高目標,堅定信願以求其實現。」

5、般若慧:即是了達諸法實相之智慧。《大智度論》說:「般若能生諸佛,攝持菩薩,佛法即是般若。」正所謂般若是三世諸佛之母,能生一切菩薩。《金剛經》云:「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心經》亦云:「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千經萬論,處處讚歎般若,可見般若是成佛之必需,沒有般若慧便不能成佛道。

我們所說的「發心」,不能只停留在文字上,要切實的落實在現實生活中。《弟子規》說:「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但力行,不學文,任己見,昧理真。」儒家尚且有此學修並重的說法。我等佛子豈可落於其後?禪宗亦云「達摩西來一字無,全憑心意用功夫;若要紙上尋佛法,筆尖蘸幹洞庭湖」我們要將學習到的理論緊密結合生活,把學到的佛法認真落實在生活中,時時提起正念,如理作意。真為生死之大事,真為佛法之弘傳,才能得到真實的利益,否則便是憨山大師所說「誦經容易解經難,口誦不解總是閑;能解不依空費力,日誦萬卷也徒然。」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居士入寺規矩禮儀

佛陀教誡四眾弟子,形儀必須莊嚴整肅,內檢其心,外束...

修行最怕錯用心

【阿難!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

往生在功夫上需要什麼條件

信因,在因地上修行要深切的相信:我們就是散亂稱念彌...

聖嚴法師《悟的定義》

悟的意思,就是本來不知道的,突然間知道了;但是佛教...

僧人可以頂禮講經的居士嗎

問: 請問師父,現在有不少居士在講經說法,其實大部分...

為何阻擋他人護持寺院等同謗僧及破滅三寶

問: 為什麼說阻擋他人護持寺院等同謗僧及破滅三寶?...

輪迴的真相——十二因緣

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 丙二、別明,分二: 一...

三世因果與六道輪迴

我經常講,佛學的基礎是建立在三世因果,六道輪迴。什...

【大藏經】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時稱...

【大藏經】【註音版】華嚴經淨行品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風、寒、熱病,為患輕微。心有三病,患禍深...

【大藏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

假冒佛教僧人四大騙術揭秘

揭秘騙術之一:經濟搭台,宗教唱戲,公司辦寺院騙取錢...

智者除心不除境

許多人喜歡在寂靜的環境中,讀書修道。如果沒有這樣的...

如何讓自己一心不亂,增強記憶力

問: 一、在修行的過程中如何讓自己一心不亂?二、怎...

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問: 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

中陰身的定義與壽命

中陰身的定義 自亡者斷氣,第八意識脫離軀殼,至轉世投...

違背天道而行,就會遭致災殃

如果你一天到晚都是意必固我,那就絕對你幹不成任何事...

三業不清淨,念佛就沒有功德嗎

【原文】 則從此以後,當兢兢自守,凡有不好的念頭一起...

念佛四年,站著往生

諦閑老法師當時在金山當知客。有一天,從家鄉來了一位...

持戒與作善,功德果報天壤之別

戒法跟善法的差別。這是論它的性質,要是討論它所成就...

酒滿茶半

常常聽說一句話叫酒滿茶半,但為了什麼,卻並不確知。...

鬼神的福報也各不相同

問: 佛教說是無神論者,但是有因果,受人天果報,那...

袈裟的由來與殊勝之處

袈裟,梵語音譯為迦沙曳,義譯為不正、壞、濁、染等。...

如何對治修行中的退轉

當我們已經在三界當中,我們不產生停留,我們不會因為...

聖嚴法師《無常》

無常是佛教的基本教誨,可用來調整、調適自己的心。需...

彌勒菩薩的事蹟

彌勒,全譯梅達麗(maitreya),又譯為慈。彌勒是姓,名...

面對災難切記勤念觀音

● 天災、人禍,相繼而至。當令家人,同念觀音,以為預...

【佛教詞典】果差別

果差別者,復有十種,謂轉依差別、功德圓滿差別、五相...

【佛教詞典】頻伽瓶

瓶,與瓶同。以瓶之形狀似頻伽鳥而得名。佛陀以頻伽瓶...

【視頻】淨旭法師《五戒問答》

淨旭法師《五戒問答》

【視頻】妙境法師《梁武帝夢中的一把土》

妙境法師《梁武帝夢中的一把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