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人有善願,天必從之

2016/09/16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人有善願,天必從之

明朝時有一個小沙彌,住在普陀山的寺廟裡。

有一天,小沙彌心血來潮,想到郊外走走。他遠眺普陀山最高峰,心想普陀山是觀音菩薩的道場,感應奇跡很多,在那最高峰說不定有道場或修行人呢。在好奇心驅使下,他向最高峰走去。一路上蔓草叢生,荊棘密布。他不畏艱難地爬上最高的佛頂山。想不到佛頂山是一片廣大的平原。但沒發現一個修行人,只見到一個石碑,上刻四字:「惠濟禪寺」。小沙彌就發願在這裡建一個道場。

他回去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師父和師兄們,換來的是大家的嘲笑和譏諷。但是小沙彌並不灰心,他想既然大家看不起我,那我就做給大家看吧!於是拜別了師父,來到大殿跪在觀音聖像前,虔誠默禱,「觀音菩薩,弟子發願建道場,望菩薩保佑,使弟子完成誓願」。

於是小沙彌走向人多的鬧市去化緣。他有時候挨家挨戶的化,有時站在市場門口,晚上睡在破廟裡,有時候幾天化不到一塊錢,反遭別人的白眼。

不知不覺三年過去了。他嘗盡了人間的冷暖,頭髮未剪,衣服破爛,彷彿一個又髒又窮的小乞丐,人見人怕,更化不到錢了。

有一天,他傷心地走到河邊,看到潺潺的流水,想起悠悠的歲月,三年換來的是理想的破碎,不禁悲從中來,號啕大哭。就在此時,他看見了被他敲了三年的木魚,早已斑駁不堪了。他突然靈機一動,不如把它放入河裡,求菩薩保佑。於是就把木魚放入河裡,跟著木魚跑。木魚游到某處停住不動了,小沙彌想這裡一定有大護法吧!可撈起木魚,什麼也沒有,只有一片森林。他就坐在那裡敲木魚。邊敲邊念:「南無觀世音菩薩……」敲了三天三夜,念了三天三夜,也看不到半個人影。

有一富貴人家離河邊一里路,家中老夫人臥病在床已數年。雖然兒子在朝為官,聘名醫,服好藥,仍然毫無起色。但連續三天遠處傳來的木魚聲解除了她的痛苦,她感動渾身愉悅,清涼舒泰。於是老夫人吩咐僕人馬上把敲木魚的人請來。

小沙彌三天三夜沒吃飯,沒有一點力氣。僕人就扶著他走。

看到小沙彌悲慘的樣子,老夫人流淚吩咐道,「立即準備齋飯,僧衣,羅漢鞋,請來剃頭師,把小師父安頓好」。

一會兒時間,小沙彌又恢復了原來的清淨莊嚴相。老夫人看了,心裡更歡喜了。不解的問道。「你怎麼會這般淒慘呢?」

小沙彌就把發願建道場的事一五一十地講給老夫人聽。老夫人聽完後,感慨地說,「真是觀世音菩薩有感應呀,我請來各地名醫,服盡名貴中藥都不能治好我的病,自從聽了你敲的木魚聲後,我的病卻不治而愈了,真是不可思議啊。你明天起不用再去化緣了,興建道場的事由我來承辦吧。」老夫人告訴在朝廷的兒子趕快去普陀山的最高峰興建道場。

老夫人在朝廷的兒子知道菩薩的感應事蹟後非常高興,立即命人上山興建道場。普陀山最高峰佛頂山的惠濟禪寺,就這樣建成了。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人有善願,天必從之;人有惡願,天必毀之。一個人如果時時刻刻心懷善念,行善而不圖回報,雖然有時會被惡人所欺,但必然會得到上天的護佑,其善願定能如願,而且還會經常得到意料之外的回饋。

修行人若能長期發善願,利益眾生,則福報不可限量,諸佛菩薩、龍天護法都會加持相助。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寺院與錢財

錢是一個非常敏感的話題,尤其是對於出家人和寺院來說...

阿彌陀佛攝生三願是否針對不同根機

問: 阿彌陀佛攝生三願是否是針對三種不同根機眾生而...

韋馱菩薩的十大願

第一願:修菩薩道願 世尊。我願於爾時修菩薩道。修諸苦...

四十八大願——(第1願)國中無三惡道

設我得佛,國有地獄餓鬼畜生者,不取正覺。 意謂:我成...

普賢十大願的精神

普賢菩薩作為法王之子,在《普賢行願品》中,發大弘願...

紹雲老和尚:雲居山的護法神太厲害了

我當年在雲居山,山底下有位姓徐的,五十幾歲,他就租...

佛教道場二十種法會法事

法事是寺院道場重要行事之一。在所舉辦的法事當中,有...

【推薦】我們之所以造業,就是認為身體是真實的

法藏比丘他知道他方世界的這樣一個造惡業的原因,是由...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經

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

【大藏經】【註音版】往生論註

往生論註...

【大藏經】金光明最勝王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

【大藏經】【註音版】普賢菩薩行願品

(根據印光大師校定本校對)...

要贏得信任,誠實是關鍵

曹彬是北宋的開國功臣,他曾為周世宗的親吏,負責掌管...

善待每一位眾生,不論貧富與貴賤

從前有一家專賣高級點心的鋪子。有一天,鋪子裡來了一...

蜜漿供佛得道

從前,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說法度眾時,許多敬仰...

佛號醫病續命 讓父親起死回生

二〇一七年三月五日,我接到小弟的電話,說父親的狀況...

身患苦,心不患苦

佛住在婆只國設首婆羅山的鹿野深林時,有位一百二十歲...

這個利他的心好處很多,會減少很多罣礙痛苦

最後講一個小故事,讓諸位去體會一下。這個故事不一定...

妙用絲瓜治13種病

絲瓜味甘、性涼,入肝、胃經,有清暑涼血、解毒通便、...

如實空跟如實不空,如何進行調配

如何養成圓頓種性?只有一個方法──多聞熏習,如理思...

【推薦】燃身燃指供佛,不一定非燒不可

在好多大乘經典上,如《法華經》所說的捨身、燃身、燃...

博士買驢

有位滿腹學問的博士買了一隻驢子,付了錢之後,突然想...

每天都要上香嗎,還是心到就可以了?

問: 師父,像我們初學佛法的人,是每天都去上香拜佛...

順境與逆境都是對我們最好的安排

有一座寺院供奉著一尊觀音菩薩像,因為有求必應,四鄉...

菩薩為何稱名「普賢」

菩薩為何稱名普賢? 梵語輸跋陀,或三曼跋陀,漢譯普賢...

不論哪部經,你都不要去執著

佛說法是對緣的、對機的,不是佛想說法。大家看每一部...

五戒都修不好,憑什麼得出世間的聖果

十惡止了就是十善。心有三種,貪、嗔、癡,要把它斷除...

欲報父母恩,應當一心念佛,代父母懺悔業障

汝兄立田,天姿甚好,惜其未學。然已大半輩子過了,無...

【佛教詞典】電光朝露

比喻人身無常之用語。心地觀經卷一(大三·二九六上)...

【佛教詞典】安居受日法諸部不同

亦名:受日法諸部不同 子題:受七夜法、七夜法、受三十...

【視頻】大安法師《念佛消災》

大安法師《念佛消災》

【視頻】慧律法師《念佛之時,必須攝耳諦聽》

慧律法師《念佛之時,必須攝耳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