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一切皆捨,了脫生死

廣欽老和尚  2016/10/03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一切皆捨,了脫生死

現在佛教在世界上,大體都在弘法、宣傳,雖然很普遍,但是真正要修行很為難。較早的人善根較好,但很少出家。現說釋儒道三教,佛教是修戒定慧,儒教是修禮義忠孝,道教雖然也有道,但沒有佛理存在,不得解脫,最後仍要歸淨土才能了生死。我們佛教也應出家修行才行,出家不是要過好日子的,是要在衣食住上修,看是否每一樣都能捨,才能修到行,每一樣愈簡單愈好,以方便不起煩惱,心才愈堅,妄想才少,所以說要粗衣淡飯。

我們出家人,不要有貪念,才能除煩惱、去貪瞋癡,不要和在家人一樣,吃要吃好,睡要睡好,出家修行謙說「貧僧」,就是每一樣要愈簡單,才愈有修行,不是愈充足,否則貪念還存在,沒有除去,而他也說他在修行。妄想是從貪念生出來的。

再說捨身,捨身是什麼?就是粗衣淡飯,穿是三件衣,沒有說要穿好的,每一樣捨離,每一樣都不能和社會相比,這才是修行,如果和社會人相比,就又有愛別離苦。

儒道二教,都還沒有解脫,我們佛教來出家修行,是看能不能了生死,不可不知,而說還要去念書,讀書哪裡有談到要粗衣淡飯?

受戒學佛、祖師的行願,又有經書讓我們看,看有沒有一條了生死的路,世俗的書我們都在未出家前讀過了,修行就是不要再生娑婆世界,再受輪迴之苦。

父母生了我們,我們才有知,父母未生我們之前,我們在哪裡?現在我們會不會了解死到哪裡去?現在來出家,就是要找條出生死的路,不要再來輪迴。所以說如果要了生死,就淡泊諸慾望,學戒才不會亂做,才有規矩,認真做,不放逸。我們談苦行,苦行是我們的祖師普賢、觀音、文殊、地藏這些大菩薩的行願,今天就照這些大菩薩的行願來修行。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廣欽老和尚文章列表

臨命終時貪心是不可取的

若心中見識小,捨不得賑災,亦須分與女兒、孫媳、孫女...

佛教對炒股的看法

首先,佛教不贊成甚至反對炒股,僧人更不應為之。因為...

眾生輪迴的三大根本原因

【富樓那。想愛同結。愛不能離。則諸世間。父母子孫。...

戒貪得自在

佛陀時代,有位婆羅門國王名叫多味寫,平日信奉九十六...

佛法宇宙觀之三界

好,各位,上一期我們跟大家分享了一個概念,叫做四土...

錯過淨土,出離無期

生死海深,菩提路遠,常常是你還沒有斷盡見思惑,還沒...

業難盡情難空,求生極樂得解脫

在《文昌帝君陰騭文》中,文昌帝君自述,由於他遇佛得...

貪執睡眠以待來日墮落

佛陀在舍衛國傳法的時候,有一個比丘心智昏鈍不明,完...

【大藏經】【註音版】勸發菩提心文

勸發菩提心文...

【大藏經】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與...

【大藏經】【註音版】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

【大藏經】永嘉證道歌

君不見。絕學無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無明實性...

教化眾生的四無畏功德

說法無畏,你要有總持不忘的功德。人家疑惑起來了,一...

【推薦】我們並沒有比別人高多少

修慈悲忍辱的善行。瞋恚心有兩種人,一種是放逸的人,...

修持名念佛法門的四個要求

佛說阿彌陀經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念佛求往生不應怕死

有些念佛同修,平時也發願求往生。一旦檢查是癌症,便...

歷代普賢菩薩感應四則

李靖箭射文殊普賢 唐朝雁門關太守李靖,最初在京城的時...

報答父母恩

各位善知識:《孝經》: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

想離苦必須念佛

夫六道眾生,無一不欲離苦得樂。尤以我人道欲求離苦之...

居士到寺院需要注意什麼

問: 居士到寺院裡修行需要注意什麼? 雍瑞法師答:...

受菩薩戒的居士,能為兒女求婚姻嗎

問: 弟子是受了菩薩戒的在家居士,想為兒女求婚姻,這...

【推薦】死物上作活計

龍舒居士談到當時有位長老,叫了明長老。他在為大眾作...

淨宗五祖-少康大師

1.生平 少康大師(?---805年),俗姓周,浙江省縉雲縣...

五戒的精神與實質

一、五戒的精神與實質 從培養慈悲心的觀點出發,佛陀希...

每天辛苦奔波,為何還是達不到期望

問: 為什麼有的人不用怎麼努力就能生活得衣食無憂,...

落空還不如先執著有

有人問我,佛來佛斬是初學者,還是有禪修經驗的人才能...

念佛是消業障的最好辦法

有的眾生,殺父殺母,出佛身血,五逆十惡,做盡壞事,...

你聽到佛號會生起什麼想法

我經常問很多的念佛人──你聽到佛號的時候,你生起什...

【佛教詞典】北禪寺

位於江蘇吳縣。又稱北禪院。相傳三國時孫權之母於赤烏...

【佛教詞典】煙霞洞

位於浙江杭縣西南高峰下。據大明一統志所載,煙霞洞在...

【視頻】楞嚴咒(善音居士念誦)

楞嚴咒(善音居士念誦)

【視頻】本性法師《在家佛教徒五戒的現代意義》

本性法師《在家佛教徒五戒的現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