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娑婆不結娘生業,要作蓮池自在人

方海權  2016/10/05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娑婆不結娘生業,要作蓮池自在人

徹悟禪師說:說著蓮邦雨淚垂,閻浮苦趣實堪悲。世間出世思惟遍,不念彌陀更念誰。

徹祖通達三藏十二部教典及其一切世間法,告訴我們必須持著彌陀如來名號才能得到一切美好的現前。他說:「一句彌陀念更親,千生萬劫種來因。娑婆不結娘生業,要作蓮池自在人。」他每次陞座講經說法的時候,眼淚都隨著他的音聲不覺流下。可見悲心切切,他開示我們如何才能成為自由自在的人。真是乘大願輪而來,不忘世尊靈山的咐囑。截流大師說:「修行之人,若無正信求生西方,修習諸善,名第三世怨。」大師的說話更確切指出,我們這個時候應先求生蓮邦的重要性。古德的種種開示奠定我們邁向美好前程的信心,使我們一生鋪滿著精彩。

大家都明白淨土法門有著不可說的奧妙和利益,因為它照亮著生輝的美滿人生。蕅益禪師這句話幾乎每個學習淨宗的人都聽過:「能否往生全憑信願有無,品位高低全憑持名深淺。」可是,很多人漏掉禪師更切要的那句說話。他說:「非持名妙行,不足滿所願,而證所信。」我們光說不行不持名念佛,就不能證明我們信真願切了。

在過去人們喜歡參禪的時候,把將那些光說不做的人稱為「口頭禪」。我們這一生之中幸運認識到佛法,而且更幸運聽到一生成佛的淨土法門。願在蓮國見證著這點溫馨。但是不實修的話,我們豈不成了「口頭淨土」了。我們從此不能再猶豫,讓心中堅定的信念成為彼此生命裡的選擇。世界佛教領袖宣化上人說:「我們多念一聲佛,虛空就多一道祥光。」讓我們把生活周圍的虛空上面,時時都出現美麗的祥光在空中閃爍著。

偉大的佛陀像冬天裡鮮艷的陽光,在我們這個冰冷的世界,以智慧之光解凍我們寒冷的身軀,令我們的生命發出光和熱,現出真我的風采。

春去夏來。清早,蓮池中的花潔白無瑕,萬分艷麗。西方蓮國的蓮花更是令人陶醉,讓我們一起攜手登上蓮台一遊吧!

曇花一現妙法希,

閉眼端坐作充飢。

當時若解三昧味,

智者莫不證菩提。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方海權文章列表

三輩九品得往生,四土徑登不退轉

往生有四土,各論九品。且略明得生四土之相: 若執持名...

阿彌陀佛惠以我們真實之利,就是能夠帶業往生

不可思議,略有五意:一、橫超三界,不俟斷惑;二、即...

真正能往生的人為何寥寥無幾

問: 現在全國有很多居士在念佛求往生,為什麼真正能...

能去極樂世界,你還有什麼捨不得的

只要能到極樂世界,將來一定可以得到不退轉,但是最好...

大安法師:西方淨土的成立原理

淨土宗經典對西方淨土成立的原理與相狀,有著雖簡約但...

娑婆世界是錢上之蛇,極樂世界是蛇上之錢

念佛行人最難的就是厭離和欣求,為什麼最難呢?娑婆世...

念佛是看您的用心而不是資歷

有人認為念佛一定要念很久之後,功夫才會夠用,或是認...

【推薦】用力少而收效大,淨土法門適合一切修行人

用力少而收效大,淨土法門的這個特點是適合一切人去修...

【大藏經】唯識二十論

唯識二十論一卷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大藏經】占察善惡業報經

占察善惡業報經卷上(出六根聚經中) 天竺三藏菩提燈譯...

【大藏經】佛說阿彌陀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q)樹給(jǐ)孤獨園。與...

【大藏經】佛說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城逝多林給孤獨園。與...

誦持楞嚴咒者是植種大善根之人

楞嚴咒是佛頂光明聚集,化身如來所說的神咒,因而極具...

我們為什麼會有憂愁恐懼

我們學佛的人就是要把世間人所迷了的、顛倒了的事給顛...

空有不二契真如

古印大乘佛法東傳震旦,主流乃是般若與淨土兩大法系並...

獨頭意識所感知到的五種法處所攝色

這個獨頭意識所感知到的法處所攝色有五種,這裡只列出...

瞋恨心重,會火燒功德林嗎

問: 請問法師,弟子的丈夫特別喜歡麻將,可弟子卻對...

四十八大願——(第43願)聞名生處尊貴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壽終之後,生...

在一念上究破,方能永斷無明

居士鮑中素來信,近來做功夫,少少有了入手處,故問大...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達到了至誠心

問: 至誠心是何標準?我怎麼知道自己是否達到了至誠...

經常出現妄覺該怎麼辦?

問: 尊敬的法師,末學從六、七歲起,一直到現在,經...

長劫輪迴——《付法藏經》裡的故事

在《付法藏經》裡面有一則故事:有位阿羅漢叫闍夜多尊...

為止口業,止語三年

原文: 德美,姓王,清河臨清人。年十六出家,十九剃染...

加大佛教知識的公開,杜絕假和尚、偽佛教

對於社會上存在的假和尚以化緣、看病、算命等方式行騙...

能造的心,所造的境全部是虛妄的

在唯識學當中它告訴我們說,人生的無奈來自於第八識的...

聖嚴法師《永懷成就眾生的弘願》

我們悅眾菩薩就必須要具備這樣的精神。有很多人跟我講...

臨終這一念,不是僥倖就能達到的

阿祈達王臨終,為驅蠅人以拂拂面,一念瞋心,遂墮為毒...

禍福相依,福報不可享盡

有一個觀念大家要了解。我們有情眾生,特別是佛弟子,...

【佛教詞典】法隨法行

【法隨法行】 p0762   瑜伽三十八卷十八頁云:云何菩...

【佛教詞典】觀

(術語)觀察妄惑之謂,又達觀真理也。即智之別名。梵...

【視頻】淨界法師《小男孩祈求鞋子》

淨界法師《小男孩祈求鞋子》

【視頻】恰恰念觀音

恰恰念觀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