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曾國藩的平生「三畏」

2016/09/27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曾國藩的平生「三畏」

人一旦沒有敬畏之心,往往就會變得肆無忌憚、為所欲為,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想喝什麼就喝什麼,甚至無法無天,最終吞下自釀的苦果。毛澤東曾這樣評價過曾國藩,我於近人,獨服曾文正。

曾國藩,我國近代史上的軍事家、政治家和理學家,晚清第一名臣。心存敬畏意識,保持頭腦清醒,是曾國藩一生為官從政之道的核心。他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與其謀略過人、堅韌、不服輸的精神有很大的關係,而他功成名就後的全身而退,則是得益於他的「敬畏」觀。

《菜根譚》裡說:「自天子以至於庶人,未有無所畏懼而不亡者也。上畏天,下畏民,畏言官於一時,畏史官於後世。」「敬」就是尊重,「畏」就是害怕。表現在內心就是不存邪念,表現在外就是持身端莊嚴肅有威儀。曾國藩認為,身處官場,必須懂得敬畏。他在給曾紀澤的家書中寫道:「敬則無驕氣,無怠惰之氣。」只有心存敬畏,才能有如履薄冰的謹慎態度;才能有戰戰兢兢的戒懼意念;也才能在變幻莫測、紛繁複雜的社會裡,不分心,不浮躁,不被私心雜念所擾,不為個人名利所累,永遠謙遜平和,保持內心的執著和清靜,恪守心靈的從容和淡定。

讀《曾國藩家書》看到一個故事:有一位幕僚叫李鴻裔,曾國藩特別鐘愛他,他的密室只有李鴻裔可以隨便出入。

當時,在曾國藩的幕僚中有「三聖七賢」,都是名極一時的理學大家。曾國藩仰慕他們的名聲,把他們都召進來。然而,只安排了他們的衣食住行,卻不讓他們擔任具體的職務。一天,曾國藩與李鴻裔在室中談話,正巧有客人來,曾國藩便出去接待客人,留下李鴻裔獨自在室中,他翻看桌上的文稿,看到了一篇《不動心說》,是某一位老儒所寫的。這老儒,即是十個聖賢中的一個。文中有一段用現在白話說的話是:「你把我放在美麗的姑娘面前,我會動好色之心嗎?我不會。你再把我放在大紅的頂戴面前,我會動高官厚祿之心嗎?我不會。」李鴻裔看到這裡,覺得非常可笑,拿起筆在上面戲題道:「美麗姑娘前,大紅頂戴旁,你心都不動,只想見中堂。」寫完後離去。

曾國藩送走客人,回到書房,看到所題的文字,嘆了一聲氣,說:「一定是這個小子幹的。」便找來李鴻裔說:「這些人難免有欺世盜名的成分,言行也不見得一致,這我是知道的。然而,他們能達到今天的地位,靠的正是這個虛名。現在你一定揭穿,使他們失去衣食的來源,那他們對你的仇恨,豈能是平常語言之間的仇怨可比的。殺身滅族的大禍,都隱伏在裡邊了!」 李鴻裔頓時出了一身冷汗,接受了教誨,從這以後深深地收斂自己,謹言慎行。

敬畏是人生的大智慧,不僅是一種人生態度,也是一種行為準則。曾國藩說自己平生有「三畏」:畏天命、畏人言、畏君父。他的一生始終常懷敬畏之心,堅守做人為官的基本準則,保持清醒的頭腦,做到原則不動、底線不松,在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心境中度過,最終一路平步青雲,大業輝煌,成就了自我。

古人云:「畏則不敢肆而德以成,無畏則從其所欲而及於禍。」人一旦沒有敬畏之心,往往就會變得肆無忌憚、為所欲為,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想喝什麼就喝什麼,甚至無法無天,最終吞下自釀的苦果。在當今社會錯綜複雜形勢下和形形色色的誘惑面前,特別是領導幹部面對天地萬物,面對紛繁世事,面對手中權力,面對人民群眾,面對黨紀國法,面對自己內心,要像曾國藩那樣,心裡一定要裝著「敬畏」。只有心懷敬畏才會牢記「慎獨」,才有危機感,才能知方圓、守規矩,踏踏實實幹事,乾乾淨淨做人,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線,忠於職守,鞠躬盡瘁。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人生也要像四季一樣活出精彩

人生有生老病死,氣候有春夏秋冬。拿四季來比喻人的一...

時間無常,無論多麼奢華美麗將成過去

法眼文益禪師(五代): 擁毳對芳叢,由來迥不同, 發...

不願做老二,誰服你做老大呢

說起來,這世界上有許多事情十分湊巧:在俗家兄弟三人...

要增加修養,先要從改做起

一個人要增加修養,先要從改做起,從受做起,從自我要...

佛法解決人生三大問題

人生所要面對的有三大問題,這三大問題對於每一個人來...

人者,忍也

人者,忍也。這個忍字,心字上面一把刀,從忍從心。心...

人體基因與業力信息

現代生物科學說,人的基因(DNA)決定其體型、相貌、膚...

失敗的成功者

我偶然聽說過一個小名為史帕基的男孩的故事。上學對於...

【大藏經】【註音版】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卷第一 妙法蓮華經卷第二 妙法蓮華經卷第三...

【大藏經】【註音版】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神咒(往生咒)...

【大藏經】僧伽吒經

僧伽吒經卷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在王舍城靈鷲...

【大藏經】【註音版】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

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

活驢現殺,受現世報

從我記事起我們家就和動物打交道,記得我上小學時我們...

水泡花蔓的故事

南無阿彌陀佛。諸位大家吉祥。我們又在道場白華庵,今...

少年東來忍辱得福

東來老家的鄰居成哥,是他五服(謂高祖父、曾祖父、祖...

【推薦】一言折盡平生福

王陽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有一次他跟學生出遊,路旁...

佛教對安樂死有何看法

問: 佛教對安樂死有何看法? 大安法師答: 安樂死說...

這世上還有人能吃得消這缽飯嗎

二位令親在堂,宜以淨土法門,感應事蹟,常時解說,令...

榮華富貴不是爭來的,是積德來的

中國古代傳說每年過小年的這一天,灶神要上天,而除夕...

【推薦】折福太深,福盡而死,故當惜福

有人說:我自己賺的錢我自己花,不把錢花光享受,不是...

修淨土法門者,應如何受持讀誦大乘經典

問: 上品上生應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修淨土法門者,應...

慧律法師-基隆照善寺開示

師公、道慶法師,諸位法師、諸位居士,大家阿彌陀佛!...

修六念法門,把念頭安住於正見

我們講念佛、念法、念僧,我們是念自、念私、念怨。念...

地獄苦果深重,當精勤修行善業

(上) 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之時,有一天,世...

何苦還要戀戀不捨

故勸念佛人,第一要知為生死心切,要斷生死心切,要在...

真如緣起的三種問難

《大乘起信論》的真如緣起,特別是在唐朝有三種問難,...

未受三皈五戒,算不算盲修瞎練

問: 頂禮法師,請問法師,未受三皈五戒,算不算盲修瞎...

【推薦】財富無常,終會用盡;地位無常,終會衰敗

財富無常,終會用盡,應當捨棄吝慳,廣結善緣;地位無...

【佛教詞典】王無有放逸專思機務

【王無有放逸專思機務】 p0381 瑜伽六十一卷十頁云:雲...

【佛教詞典】教證二道

教道與證道或教行與證行之併稱。以言語宣說者,稱為教...

【視頻】淨界法師《念佛轉業延壽脫牢獄》

淨界法師《念佛轉業延壽脫牢獄》

【視頻】妙境法師《無為法的可貴》

妙境法師《無為法的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