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寬運法師  2016/09/11  大字體  護眼色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一天,法慧大師和兩位弟子在經堂裡誦經之後,稍事休息時,突然聽到「嗡、嗡……」的叫聲,小和尚流水悄聲對師兄說:「師兄!你看,一隻大蜜蜂!」

「小點聲,師父正在閉目養神哩!」師兄流風擺手說。

此時,大蜜蜂在屋裡不停地飛動,向四面八方亂撞,拚命的在尋找逃生的出口,一會碰到窗戶,一會又撞在木板上,就是出不去……

過了一會,流水嘲諷地說道:「大蜜蜂真是個笨蛋,這屋子建築得非常扎實,除了門窗外根本沒有孔洞,即可撞得頭破血流,也是逃不出去的;人家開門時您鑽進來,門沒有打開您怎麼出去啊!瞎撞是沒用的,傻瓜!」

流風把聲音壓低了說道:「這隻大蜜蜂真頑強,雖然一次次地失敗,但是仍不放棄、不灰心、不氣餒,堅持不懈,實在是了不起啊!」

「我說它大笨蛋!不懂得轉彎。」流水不屑地說。

「不,它敢於拼博、鍥而不捨的精神,是值得尊敬的、學習的。」流風反駁著。

流水和流風在不停地小聲爭辯著,各說各的道理,誰也不服誰。

師父法慧大師雖然不聲不響,其實一直在聽他倆辯論,這會兒輕咳了一下;流水連忙說:「師父,您給我們評個公道,我和師兄誰說的對?」

法慧大師微睜雙眼,看了看他的兩個弟子,不假思索地說道:「你們兩個都說的對。」

流水、流風聽到師父這麼說,都瞪著大眼表示不解,「都對?為甚麼?」

師父慈和地說說:「這就叫‘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時候同一件事,因為各人思想、見解、境界、立場、經歷的不同,就會產生截然不同的看法;善人以為是善事,而惡人以為是惡事,這就是‘各取所需’,比如說,姜子牙、申公豹同在崑崙山拜師學道,下山時,師父給他們二人同樣一本書,姜子牙看後,決心幫助一位明主建立一個山川錦繡、國泰民安的國家;而申公豹看完之後,決心把大地變成血流成河、屍橫遍野的戰場!」法慧大師稍停一下說:「事物是複雜的,多面性的,必須要從多側面、多角度去觀察,才能看得清,看得準。」

正如宋朝學士蘇東坡詩云:「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我為甚麼說你們二人說的都對呢?流水說蜜蜂笨、傻,有道理:因為沒有方向的胡亂瞎撞,拚命掙扎,其結果是徒勞無益,白費氣力,那又何苦呢?再說流風講的也有道理,身處絕境時候,不放棄,不氣餒,拚命也要找出一條生存之路,盡管希望渺茫,還是要去爭取;努力了,還有一線希望;放棄了,就只有等死,徹底地失敗!」

兩個弟子敬服地說:「師父說得真好!」

世間一切事物,皆是因緣條件的和合,所謂緣生緣滅,緣聚緣散,錯綜複雜,而且瞬息萬變,因此,我們在思考問題、處理問題時,必須要學會隨機應變。蜜蜂的掙扎是必然的,這是求生的共同願望,就像盲龜遇木孔一樣,即使只有一絲希望也要奮力爭取──凡事即使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也不能放棄;唯有不放棄並堅持下去,成功必然在望。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寬運法師文章列表

佛陀說愚癡有六苦,唯有念佛得大解脫

釋迦牟尼佛在經典裡說到,愚癡的苦,有六種之多: 一、...

詐稱眼瞎喻

從前,有一位工匠為國王做事,由於工作非常繁重,身心...

這是一種騙術,為何仍有人受騙上當

【原文】 或問:燒煉①之誆騙,莫不知之,而恆中之者,...

我們不愛過去未來,只愛現在

我們出生以後,心中就有一個知見,堅定的想法。什麼想...

苦難的源頭

魚籃 捕魚的人在河中設置只能進、不能出的竹籃,旁邊放...

為小失大

從前有一個商人,借給別人五分錢,那人很久沒來還,他...

不要向鬼神外仙請教

因為我們本師已經入涅槃了,把三藏十二部教典留在世間...

和尚變金幣

很久很久以前,波羅奈國有個國王名叫夢譽。夜裡睡覺時...

到底怎樣才算是正見

有一次,尊者迦旃延問佛陀說:世尊!您所說的正見,到...

戒香

仙人山中,微風徐徐,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草香味。在樹...

貧人變富豪

過去在羅閱只國,有一位婆羅門非常貧窮,即使努力工作...

佛陀勸誡比丘勿以神通度眾

昔日,佛陀與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住在那難陀城的波婆利...

沒受戒念佛能往生嗎

問: 在家修行沒有受過居士戒,如精進念佛能否往生西...

禪話禪理30則

1。甜酸苦辣嘗遍,方知清淡滋味最美;萬水千山走過,...

印光大師的早晚課

原文 禮懺無定規,但致志誠懇切即已。臥室供佛,除貧無...

途中珍重

靈訓禪師在廬山歸宗寺參學時,有一天動念想下山,因此...

何謂「等覺」、「妙覺」

我們看等覺菩薩。 等覺亦名一生補處。謂所證覺體與佛相...

肉體不過是幻化的因緣,為什麼要貪著

以前也和大家一起學習過龍舒居士的淨土文。再讀一遍,...

黃瓜--廚房裡的美容劑

黃瓜,廚房裡的美容劑 別名: 花瓜、胡瓜、王瓜。 性...

聖嚴法師《處處是金山》

凡夫不是佛,所以看到的人也不像佛;因為尚是未見佛性...

學佛人為什麼要恭敬三寶

《諸經要集》引用《寶性論》說:三寶有六義,故須敬也...

受傷未嘗不是另一種成全

清朝時,淄川有一個窮小子,臘月將盡,還缺吃少穿,他...

【佛教詞典】四覺

為大乘起信論所說四種不同覺知之證悟階段。即:(一)本...

【佛教詞典】三摩

(故事)法華經囑累品說,釋迦如來三摩諸菩薩之頂而付...

【視頻】大安法師《信願念佛可得往生淨土》

大安法師《信願念佛可得往生淨土》

【視頻】經典佛曲系列-早課

經典佛曲系列-早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