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布施供養是存錢的最佳方法

南懷瑾老師  2016/09/17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布施供養是存錢的最佳方法

一說到供養,首先想到的是初一、十五,許多寺廟都有給佛、菩薩上供的習慣。還有,天天吃飯之前,我們都要供佛,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所以,供養也是修行的一種方式,這種方式是對佛陀的尊重、恭敬的一種表達。

供佛並不是說佛一定要吃我們的東西,到時候你不供養,佛就得餓一頓肚子了,不是這回事。供養,是表達我們對佛陀的虔誠和恭敬,同時也體現我們對佛陀恩德的報答!

佛教講上報四重恩,其中有師長恩,佛陀是我們的本師,當然也是師長的範疇。因為有了佛陀的出世,我們才懂得怎樣去認識真理,才知道怎樣修行,怎麼擺脫煩惱和痛苦。

佛陀於眾生有大恩德,我們粉身碎骨報答佛陀的恩情都報答不盡,除了禮敬、稱讚如來以外,還要供養。

布施、供養是存錢的最佳方法 ,且將來「利息」很高廣修供養,不僅僅是供養佛,而是要供養世界上對我們有恩惠的人及沒有恩惠的人,我們都要供養他們。如我們的父母、親戚、朋友,凡是對我們有過幫助的人,我們都要懷有一種感恩的心情去報答他們。

佛教中講培植三種福田:

一是恩田。

是說對我們有恩的人,我們要知恩報恩,懷有一種感恩心,去報答他們的恩情。佛經裡面講:「一個人能孝敬他的父母,此人功德最大。」如果佛陀沒有出世,我們孝敬、供養自己的父母,功德就是最大了。孝養父母,報答父母的恩情,也是在培植我們自己的福田。因此,一個學佛的人,如果在家裡連孝敬、供養、報答父母養育之恩都做不到的話,那你就不是一個好的佛子。

二是敬田。

凡屬於我們恭敬的對像,如師長、老師、善知識、諸佛、菩薩,這些都是我們的敬田,我們都要供養他們。

三是悲田。

悲田,是指我們要慈悲的對像:如那些貧窮的人,乞丐,他們缺吃少穿,生活有困難,需要人們幫助時,作為學佛的人,我們要本著一顆慈悲的心,去同情他、幫助他。表面看上去,我們是在幫助別人,其實我們是在幫助自己種福報,所以只要見到有困難的人,我們都要積極主動地去幫助人家。

佛教把培福叫種田:就像農民在春天播種,到了秋天才能有收穫,如果春天不播種,那麼到了秋天就一無所獲。一個人的福報是從哪裡來,不是從天上掉下來。有的人在一生中,任何好事都落不到他的頭上,於是怨天尤人,說老天爺沒有長眼睛,不幸的事情總落到自己頭上。

其實,一個人的運氣好不好並不是取決於老天爺,倒是與你的福報有關,而福報是來源於培植福田,廣種恩田、敬田、悲田,通過布施、供養才會有福報。廣修供養,從經文表面上看,雖然只講到供養諸佛,但是從經的內容來看,其實已包含了供養一切眾生。

「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極微塵數佛,一一佛所種種菩薩海會圍繞」。一切佛剎,極微塵中各有一切極微塵數佛,是說無量無邊的佛,每一尊佛的身邊都有很多的菩薩海會圍繞。這就告訴我們,我們供養的對像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

供養的意義,一是表達對佛菩薩的恭敬,二是培植福田、增長福報,三是滅除我們的慳貪。

供佛,把你最好的東西拿出來,克服小氣。如果沒有供養、布施心,捨不得把東西拿出來,那你將來會得貧窮的果報。

布施、供養是存錢的最佳方法,而且將來「利息」很高。因此,一個人的財富,不是靠拚命賺錢就能得到,而是要靠福報也就是通常說的運氣。

供養、布施不僅能培植福報,同時也能克服自己的貪心、執著。一個人如果執著財物,捨不得把自己的東西送給別人,就像你銀行裡一分錢也沒有存進去,雖然銀行裡的錢很多,有的人能從那裡取出十萬二十萬,但你一分錢也取不出來。所以布施、供養別人的同時,實際上是在為自己存錢。

人因為貪著的關係,使得我們不能夠廣修布施。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往往把自己不喜歡的東西拿去送人:送人的衣服,是過時、自己不喜歡穿的,才會比較大方的送給人家,很少有人能把剛買的時裝送給他人。

再比如送人家電器,總是看家裡那些用不著用舊了的拿去送人,你不會把剛買回來的大彩電搬去送人。為什麼我們捨不得把最高檔、最貴重的東西送給人家?原因就是貪著,因為我們對好的東西產生執著。

如果你對這些最好的東西不貪著,能把自己最喜歡的東西拿去布施,救濟那些需要你幫助的人,那麼本身也是在破除我們的自私、慳貪、執著和煩惱。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南懷瑾老師文章列表

印光大師:對治色慾的方法

【原文】 色慾一事,乃舉世人之通病。不特中下之人,...

【推薦】施三寶福田,所在常安樂,後當證涅槃

往昔,在釋迦牟尼佛住世時,佛陀的姨母大愛道特地以金...

做供養要具備這三個條件

做供養要具足三個要點:第一,福田清淨;第二,意樂清...

有多大智慧,就得多大的解脫

供僧如供佛,你能至誠懇切恭敬,以清淨心供養三寶,完...

長者子的供養

過去在印度的舍衛城裡,有位大富長者的夫人生了一個兒...

供齋薦亡的注意事宜

佛告阿難:其中輩者,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願生...

十種禮佛方法

今課要講的,是拜佛的心態。身體端正,心恭敬專注。身...

為解脫而行布施

《大莊嚴論經》中馬鳴菩薩提到,布施,應當是為了得解...

【大藏經】【註音版】大輪金剛陀羅尼

大輪金剛陀羅尼...

【大藏經】【註音版】大乘入楞伽經斷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經斷食肉品...

【大藏經】【註音版】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普賢行願品...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了凡四訓:改造命運的竅訣

前 言 《了凡四訓》是明代袁了凡居士寫給孩子的四篇家...

人生旅途的每一處驛站

人在旅途,往往要考慮:今夜宿何處? 大多數人會把駐...

心靈的寧靜

年輕時,我和許多人一樣,曾著手把一切自認的人生美事...

由施能生他世樂,不施現法亦生苦

由施能生他世樂,不施現法亦生苦。人間諸財如流星,定...

【推薦】晝執火炬的人

佛經中有一則典故。佛世時有一位修行者,他覺得修行是...

拜地藏像懺悔,獲菩薩現身加持

這《地藏經》,古來因讀誦、受持、供養、禮拜而獲得實...

誦經拜懺治好了糖尿病

可怕的1型糖尿病及併發症 2010年12月底,我被查出得了...

聖嚴法師:自認愚癡也是智慧

有智慧的人是沒有煩惱的。在日常生活中,要時時調伏自...

參禪的下手方法

老和尚慈悲,大和尚慈悲,各位班首師傅和各位法師慈悲...

十首著名悟道禪詩

一、唐寒山《寒山詩》 水清澄澄瑩。徹底自然見; 心中...

伏瞋除障,受懺有智

佛陀往昔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法時。這一天,世尊著...

「法會」的原意究竟是什麼

談起佛教的共修活動,法會算是許多人認識佛教的入門磚...

欲急得一心不亂, 此心即是著魔之本

汝妄想紛飛, 尚欲急得一心不亂, 此心即是著魔之本。故...

臨終正念靠平時點滴栽培

印光大師在《文鈔》中勸說我們: 一切法門,皆須依戒定...

八德之孝悌

人者,任也。力任孝弟、忠信、禮義、廉恥之八德,俾無...

佛說布施功德因緣

過去,佛陀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止住時,曾為大眾開...

【佛教詞典】金剛頂瑜伽三十七尊出生義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說金剛界根本成身會三十七尊...

【佛教詞典】三假施設

(名數)又名三聶提:一、受假施設。二、法假施設。三...

【視頻】觀成法師《普賢十大願王》粵語

觀成法師《普賢十大願王》粵語

【視頻】淨界法師《稱念觀音聖號,火不能燒水不能溺》

淨界法師《稱念觀音聖號,火不能燒水不能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