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教故事
慧律法師
大安法師
淨界法師
印光大師
夢參法師
佛經咒語
阿彌陀佛
觀音菩薩
地藏菩薩
佛法入門
佛學問答
念佛
智慧
福報
放生
因果
修行
戒淫
懺悔
佛教故事文章(第10頁)
【隨機推薦】
掃地的功德
過去,佛住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時。每天清晨,給孤獨長者...
放下心中的弓刀
過去,在舍衛國有一戶貧窮的家庭,夫妻都非常慳吝,性情凶...
觸物起照 斷截惑根
過去,佛陀住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曾經教導比丘:當眼...
五陰纏縛乃眾生
過去,佛陀住在王舍城附近的摩拘羅山時,有一日,佛的侍者...
救人不淫免火災
河北省獻縣史某,為人雖不拘小節,但秉性豪爽正直,不是卑...
存害人之心的惡報
從前有一條蛇,頭尾相互諍競。尾對頭說:我應為大。頭說:...
惡口罵人的種種可怕報應
惡口的異熟果報是墮落三惡趣中。 往昔佛在世時,尊者滿足...
蓮宗故事
(一) 這次我要講的專題是《蓮宗故事》。首先講清朝...
習性,使得我們不能自己
有一隻蜈蚣在河邊遇到一隻烏龜,請求烏龜載他過河到對岸去...
香港大富翁何老太太生西事例
民國二十七年秋,香港工商報載過一件奇聞,就是香港大富翁...
一杯水的冷漠
有一天,一位年輕的女子抱著小嬰兒來到店裡,她想為孩子買...
發明家的際遇
在這世間,由於每個人的成長環境不同,自然觀念上也會有所...
金鵝的啟示
我們要守住一念心,這念心最麻煩的莫過於貪慾。做人本來就...
簡單生活,安心淨土
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在一家國營企業上班,主要業務是對外貿...
善意可貴,不要傷了好人的心
故事發生在加拿大魁北克省的一個小城。 一個風雪飄飛的傍...
冤害他人得鯨魚報
一時,佛在舍衛城。大阿羅漢目犍連以其神通力常去地獄、餓...
微笑的冶金術
一位從事冶金行業的老闆去拜謁一位禪師,他問:禪師你...
石頭本無意,何必自生怨
一個小沙彌在化緣的時候與一位農婦吵了起來,最後發展到動...
心開路就開 心死路就死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父親有三個兒子,因為工作的緣故,經...
讓心房中多開幾扇窗
有個男子好不容易存了足夠的錢,買了三層樓的獨棟房子。他...
持心如大地
南北朝後魏時代,台山靈鷲寺,每到春天三月,依例舉行無遮...
到處是路,何必憂慮
洞山禪師有一天去探望一位生了重病的學僧德照,德照就請示...
行醫與學佛
人們在生病時首先想到的就是醫生、醫藥,在患者眼中,醫生...
施污垢布 得最勝福
當時舍衛國有一個長者,妻子生一女兒,美秀無雙。她剛出生...
四種良馬巧喻眾生根器
昔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一日,佛告諸比丘:世間有四...
釋迦佛與三千佛緣
釋迦牟尼佛一日於眾會中開示大眾:我於往昔無數劫時,於妙...
不遇明師總是閑,自作聰明空費力
從前有一個人,在某天夜晚對他的兒子說:明天一早,你陪爸...
我的人生因佛法而改變
這個世界太沒意思了 我是一家企業老闆。企業經營茶葉生意...
不失信於人
唐朝陸元方,曾為武則天時的大臣,為官清廉誠信。他在洛陽...
此日不復,寸陰尺寶
有一個日本大官問澤安禪師如何處理時間:唉,我這個官做得...
愛物惜生,物盡其用
陶侃是晉代名臣,雖處高位,卻簡朴、惜時。他身任官職,難...
糜子仲為善得福
三國時代,東海朐縣有一位名叫糜子仲的人,他的祖先世代經...
最輕鬆的方式還是誠實
魯宗道是北宋大臣,在他住處旁有個著名的仁和酒店,店裡的...
厲成裁衣
明朝時有一位著名裁縫師名叫厲成,刀法如風,名官大臣的衣...
話說得失真
《荀子》說: 凡人莫不好言其所善,而君子為甚。故贈人以...
不聽、不說、不傳
語言,不僅是人類文化留存、發揚的重要媒介,也是人際往來...
不為美食所欺
在王宮裡,養了許多大大小小的鳥。這些鳥是要做什麼用的呢...
要贏得信任,誠實是關鍵
曹彬是北宋的開國功臣,他曾為周世宗的親吏,負責掌管茶酒...
謠言止於智者
戰國時候,各國之間爭戰不停,國與國之間也常訂定各種盟約...
當思來處不易
釋尊在世時,有一名弟子對於信施供養的衣服,才穿了兩三天...
沒有作樂的閑錢
晏殊是北宋著名的詞人,他的天賦很高,七歲就能作文,神氣...
是非只因多開口,煩惱皆因強出頭
常人往往視逆境為外來因緣,總不知究竟的緣由為何?往往只...
戒,不要拘泥於戒相上
印度的波斯匿王有個妃子,人稱末利夫人。她皈依佛教,並且...
木頭與蛀蟲
有一根木頭上,忽然來了一隻小小蛀蟲,整日在木頭身上爬東...
童叟無欺的服務精神
在日本弘法之餘,我與隨行的徒眾也會抽空上街購物,一方面...
心裡的墳土早幹了
春秋戰國時代,百家爭鳴,老子和莊子是放曠逍遙哲學家的代...
堅持良知,不說假話
人常常為自身的利益,不惜說假話,欺騙別人,有時候甚至用...
浪子回頭並不難
一位年輕的寡婦發心供養一位住在深山的修行人,使他日...
不幸的命運
目犍連是佛陀的大弟子,他具有神通,不但可以看到快樂的天...
手上的戒指,未必能保證白頭偕老
張先生享齊人之福,娶了兩個老婆,大老婆年紀比較大,小老...
大火後的奇跡
1933年,正當經濟危機在美國蔓延的時候,哈理遜紡織公...
一碗白飯的故事
二十年前,某日黃昏,有名看似大學生的男孩,徘徊在台北街...
寧可割肉補常住,不可私蓄肥自己
在佛門中有副著名的對聯:楊歧燈盞明千古,寶壽生薑辣萬年...
從此我步入了佛門
我到清修院的時候,正是一個早晨。到了門口一叩門,裡邊出...
乞丐精進念佛往生
清朝松江一乞丐,未知名姓,住明星橋破屋,日面向市門,誦...
以愛化怨 武士之子出家
大約八百多年前,日本有一個很大的山村,山村的正中央有一...
一念誠心的出發
大陸有座龍山寺,是從唐代就有的古剎,聽說清朝時代有一時...
白毯與駱駝皮
我們在分分秒秒間,要把心照顧好;一切的行動要謹慎、守規...
方寸心間的抉擇
三國時代,東吳的孫權對佛教素無信仰,有一位印度的出家人...
千金小姐萬金和尚
清朝的玉琳國師,前世是一個十不全的書記師。因為受到富家...
處世要有因果觀念
有位年輕人熱衷於事業,一心想發大財,每天早上他都會先繞...
遵循生活的規則
一年夏天,有位爸爸準備帶著他的孩子們到海邊戲水。前一天...
一顆有主的心
元朝的時候,連年的戰火,局勢動盪不安,老百姓有家歸不得...
慾望永遠都不能滿足
有一位禁慾苦行的修道者,準備離開他所住的村莊,到無人居...
因小失大的商人
從前有一個生意人,借給人家半個銅錢,那個人好久都沒有償...
玄奘大師最後魂歸何處?
唐朝時,彌勒信仰盛行。玄奘大師晚年臨終時,發願往生兜率...
均提沙彌的前世今生
有關因果報應的道理,在佛法裡面可以說是「老生常談」,但...
范仲淹誦經救母
宋朝範文正公仲淹,他的母親去世後二十一天,夢見亡母哭著...
小老虎修成阿羅漢
優波笈多修得阿羅漢果後,仍然繼續在摩陀羅國的那哆婆哆寺...
佈施的五大功德
過去佛陀與其五百位大比丘弟子,一起住在毘舍離的獼猴林中...
妻子甚獄
過去在耆闍掘山後面住有七十餘戶的婆羅門,由於宿世福德具...
香積法味供養
昔時世尊聽聞維摩詰長者臥病在床,便教敕文殊師利菩薩前去...
坦然還兒債
我是省城重點中學的教師,愛人是醫務工作者,夫妻可以...
去除無明的習氣
人從無始以來,常因無明和習氣而使得自己意亂情迷、顛倒人...
分分秒秒觀照當下一念心
過去有一位年輕的修行者,在深山裡的道場打坐用功。他的師...
一言不慎即招無量劇苦
釋迦世尊,在過去因地修菩薩行的時候,曾經當過印度波羅奈...
沉靜的力量
公元前4世紀,有一個原本十分繁榮的國家,自從新的國王繼...
不肯出門的戒嗔
戒嗔還不是和尚的時候,也是生活在山裡,那還是十幾年前,...
洗缽去
唐代時,有參學禪法的僧人不遠千里,來到河北趙州觀音院(...
求一份心安,坦然以對人生路
無相禪師行腳時,因口渴而四處尋找水源,這時看到有一個青...
因果報應不虛假
漢朝安世高,是南印度安息國的太子。童年即以孝順聞名,聰...
把自己的心兒丟了
一個小沙彌剛吃完一隻山杏,準備把杏核隨手丟了時,被老方...
有善心就有春天
古代在離王舍城西北部很遠的地方,有一個冷漠國,這個國家...
欲愛的根源來自於這念心
過去,佛住在舍衛國只樹精舍時,為所有的天人等四輩說法。...
不住空寂的智慧
佛陀淨住於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大梵天王起大邪見,...
說話的石門
山裡燃起了大火,只有一個山洞可以躲避烈火的攻擊。山洞有...
五百綵女聞法記
在佛世時,舍衛國有一條河,河的彼岸有一小村莊,村裡的小...
法顯大師西行記
法顯,俗姓龔,平陽郡武陽(山西臨汾)人。幼年時,三個兄...
世界上最可愛的人
佛世時代,舍衛國波斯匿王有一天和末利夫人在樓閣上,波斯...
好運不在於星辰
從前,在北印度的波羅奈斯住著一戶有錢人家。他們為兒子安...
修繕寶塔的功德
當佛陀在舍衛城的時候,當時的舍衛城裡有一位財富與多聞天...
憂波毱多尊者伏魔記
佛陀在世時曾授記:百年之後,將有憂波毱多以坐禪第一,大...
善男子的三種具足
有一段時間,佛住在摩竭陀國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當時,世...
祖師與你有什麼冤仇
中國禪宗初祖達摩祖師的墳墓,在今河南省熊耳山的吳坡。自...
歷險思佛悲願深
前些日子遇了一小難,爬山登陡峭石級的時候滾落了下來,蒙...
受傷未嘗不是另一種成全
清朝時,淄川有一個窮小子,臘月將盡,還缺吃少穿,他不知...
萬物皆可為師
在印度,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古魯即將去世,一弟子向他求教:...
與病苦的同修共勉
有句話:從古至今,一切故事,其實都是相遇,然後分離。人...
百不管老媼
本文摘自《淨土聖賢錄續編》。百不管是不計較世間的俗事俗...
另類的放生人
以前我去買小魚小鳥,總是對賣主不屑一顧,有一種高傲的心...
起死回生的咒語
在波羅奈城有一個德行超群、精通法咒的咒文師,他是全波羅...
不孝的因果報應
徹悟大師有一句話:善談心性者,必不離棄於因果;而深信因...
放生念佛,病癒福至
我是二零零四年開始信佛的。在這之前的我是一個脾氣不好,...
羅睺羅的眼淚
佛陀說:「當知瞋心,甚於猛火。」人時常因為瞋怒而亂了行...
吃肉殺生因果不虛
色身無常 世上沒人願意生病,人人都怕病,上至帝王,下至...
大和尚「絕情」度貧母
有一個老嫗,兒子幼時出家,現在她很老了,連討飯都走不動...
一念貪慾成豬身,一念瞋心變赤蛇
姑蘇南濠街,有一人常作陰隸,每數日,輒往值班。鄰有一人...
積不善之家
上個月,有位沾了點遠親的老人找到我家中,請我們為他寫個...
至誠稱念觀音聖號化解衝突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有云:若三千大千國土,...
不準時的公雞
從前,在波羅奈國的西北地區,有一位全國聞名的老師,門下...
廣欽老和尚指導如何內心用功磨好剃頭刀
有一天,在建築工程正忙,工程車、建築工人都來準備做工的...
人爭一口氣
齊莊公的時候,有個勇士名叫賓卑聚。 一天夜裡,他夢見一...
苦難輪迴不堪 心靈深處探求解脫
在人生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一念心」,也就是觀念要正確...
不安分的牛兒
也許,有人會認為人生多煩!其實,這都是因為「想不通」人...
好機會往往錯失於一念間
人命在呼吸間,若沒有好好把握時光,寶貴的時間就很容易稍...
念佛的現世感應
極樂世界雖去此百萬世界,論其跡則不勝其遠,然佛之慧性,...
佛示現涅槃,只為救度一切眾生
昔日佛陀開示:諸佛為度眾生故,方便示現涅槃,實而不滅度...
誰偷了佛祖的念珠
有個寺廟,因藏有一串佛祖戴過的念珠而聞名。念珠的供奉之...
「索命」的甲魚
我只有一個堂哥,比我大不了多少,由於他父母死得早,迫於...
欣求極樂勤念佛 厭離娑婆修忍辱
有時候,我可能只是比別人多忍了十分鐘,結果就不一樣了。...
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我家附近的十字路口,是這條街的商業中心。路口對面的幾棟...
不說最後一句話
有位高傲的富婆,在一家非常昂貴的餐廳裡,一直抱怨這...
上善若水,至慈低眉
一日,女兒要畫畫,問我畫什麼。其時正在看書的我抬頭...
尋找禪心
南天寺無德禪師舉行小參時(禪師依學僧的需要,而不定時舉...
憨山大師開悟的經歷
佛言: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心即是佛。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
世間的一切,都是借我們用的
每次去爬山,總會遇到一對恩愛的老情侶。漸漸地,有點熟了...
造塔禮拜脫猴身
佛在世的時候,有一位弟子是阿羅漢,名叫作須曼。有一回佛...
縱欲是以消耗福報為代價
當慾望的享樂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風尚時,一些在傳統道德規...
居士楷模彭際清
彭際清(1740~1796),名紹升,字允初,號尺木,...
老僧坐一日,勝過千年忙
晚年的大安禪師終日端坐,不言不語,無所事事。大家在...
參禪人的一念之差
我以前跟諦閑老法師學教,在他那裡參學。聽諦閑老法師...
禪者的心境
唐朝時,有位名叫懶殘的禪者,修行造詣極高,遐爾聞名...
巢窟不可愛,終將敗壞
佛陀時代,有一位比丘於清晨前往河邊洗浴,後至岸邊歇...
跳脫輪迴識因果
昔時,佛在舍衛國為天人說法。當時舍衛城中有一位婆羅...
貪念惡念感召生死輪迴苦
佛住在波羅奈國鹿野苑時,一日早晨到城裡托缽,看見一...
未及害彼,返自害己
秋收之後,毗彌好整以暇地坐在庭院裡為小狗抓跳蚤。悄...
「巴掌」天地念佛修行
正確分別和不分別 當今社會,金錢萬能論為人們普遍接...
欲上天堂,先下地獄
有一對孿生兄弟,同時進入高考考場。結果,哥哥收到了大學...
夢中仙人指路 臨終正念往生
在浙江平湖有一位叫演良的居士,他是一個食品公司的工人,...
豐子愷放生趣聞
豐子愷先生是我國有名的漫畫家,他去世已多年,遺留給後人...
盡物佈施,得福增多
佈施破慳吝,乃六度菩薩行之首。佈施有種種利益,諸大小經...
歡喜菩薩真人真事
在現代日常生活中,我們幾乎很難遇到一個真正歡喜快樂的人...
善導大師弘法的二則傳奇故事
善導大師(西元613681年)中國佛教淨土宗第二代祖師...
貪心的代價
在舍衛城裡有一名叫須項的婆羅門,十分擅於農事。他總是找...
為什麼別人總看我「不順眼」
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莫名其妙討厭一個人,不管他吃飯、說...
有一天善根發動,不得不學佛
佛在世的時候,有一位很有名的大護法,叫做須達長者,他生...
安世高大師的簡介生平
安世高大師簡介 安世高大師(約西元二世紀),安息國人,...
南懷瑾11歲家遭匪劫醒悟福報
福報,是佛家用語。福報是果,因在於修。福報不是憑空而來...
什麼會讓你迷失方向
有一個小和尚,每天在廟裡潛心研究佛經,參禪打坐。十年後...
佛陀與風塵女子的因果
佛陀在世時也曾遇到許多困難,其中有一件事讓佛陀永遠難忘...
舍利弗不成菩薩的緣由
釋迦牟尼佛的座下弟子中,有位名叫舍利弗,他在佛的弟子中...
俱絺羅尊者問生死
學佛,就是要學得可以清楚知道「生從何來、死往何去」,但...
真正的吉祥物不須遠求
一位慈濟志工贈予珍貴的奇楠香木塊與奇楠念珠,希望能為證...
德高望重的祇夜多尊者
古時有位修行人祇夜多,以大威德著稱。兩位比丘慕名前往求...
佛陀僧團論苦的根源
人生什麼是苦?什麼是樂?根本沒有一個標準可以衡量,苦樂...
憑一隻死鼠致富的乞兒
佛陀廣開法門,希望弟子能通達佛知見、力行佛本懷之法。阿...
供養佛陀的發霉玉米糰
為善就好像掘井一樣,只要井掘開了將水汲出來同樣會再湧出...
看花開花謝--善用身體過秒關
「無常」的道理大家雖然常聽,但卻很難體會這兩個字更深層...
找小鳥當證人
我們平時面對外境時,常會加以分別,卻從沒有好好地觀察自...
放棄爭執,一切隨它去
日照禪師是南方人,經常周遊名山大川。他很喜愛樹木花草,...
我身邊的素食店
半年前,小區裡開了素食店,引起了我的好奇,一方面是由於...
真正的高貴
三個人喝同一口井水,一個人用金盃玉盞盛著喝,一個人用瓷...
達摩西來意
菩提達摩開創了中國禪宗,成為印度來華高僧中對我國佛教和...
善太郎的故事
日本有個善太郎,這個人是修淨土的,專念阿彌陀佛,他...
寬恕行忍的龍
大海中住著兩條龍,一個生性剛直,一個生性慈忍。一日,剛...
佛陀遭誹謗的因果故事
釋迦牟尼佛在世時,有一天正坐在法座上給弟子們說法,有一...
哪有閑心去看戲
過去,梁武帝很尊重佛教,拜志公禪師為國師,皇帝對師父相...
佛法讓煩躁心變平靜
從來我就是個性格暴躁的人,以自我為中心,意氣用事起來常...
清淨乞食住
昔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法度眾。一日清晨,舍利弗...
佛陀音聲響徹無際
一日,佛為大眾說法時,其微妙音聲令大眾都歡喜聽法,各得...
憂波毱多尊者的前世因緣
禪宗二祖阿難尊者將入涅槃之際,付法予商那和修尊者,並且...
阿彌陀佛略傳
阿彌陀佛於未成佛前,在過去無量劫中,為妙喜國的國王,名...
世事如迷途,佛法度人心
奉獻他人,才是真正有利自己。我很感恩學佛帶給我的改變,...
淨宗祖師蕅益大師的故事
蕅益大師本姓鐘,字素華,晚年才自號蕅益老人。他的祖籍是...
垃圾車定律
有一天,打算到機場,因時間來不及,因此,我拜託一位好朋...
一隻眼睛看到的風景,也可以很美麗
有時候,一隻眼睛看到的風景,也可以很美麗。在法國南部有...
野老得斧而不知寶
【經文】 昔有貧窮孤獨老人,無業資生,偶得一斧,乃是眾...
古代高僧的德行典範
《緇門崇行錄》這一部書專門記載古時候修行人品德的風範。...
說話前先用三個篩子
有一次,蘇格拉底的一位門生匆匆忙忙地跑來找蘇格拉底,邊...
隨順遠離之道
過去佛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時,一日,舍利弗尊者告諸比丘...
修四如意足斷除愛慾
昔日佛住在俱睒彌國的瞿師羅園時,阿難尊者也住在這裡。某...
四姓平等,無勝劣差別之分
有一段時間,佛住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裡,摩訶迦旃延尊者...
一人學佛,帶動全家轉運
爸爸和兩個弟弟經常出狀況,我不是替他們還賭債,就是到派...
讓愛生愛--婆媳關係
在一個村莊裡,一位年輕的村婦和她的婆婆關係非常不好。她...
不願面對的真相--一位白領居士的思考
剛出完差回來,好累,身體也累,心也累 為什麼我會這麼累...
癌症病患念觀音得救
在台灣有一個佛教堂,它的理事長叫曹剛,信佛很虔誠。...
臨終惡習突現 助念勞而無功
下面要講一件真實的事情,來和大家互相勉勵,我們內心...
先吃冰激凌 還是先拜佛
到圓通寺的大殿拜怫,在我右邊拜佛的是一位中年的婦人,很...
羅睺羅忍辱的故事
阿難說:佛陀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的時候,羅喉羅和他的...
見月律師的克苦精神
明末清初時,有見月律師,傳三昧老人衣缽,繼主千華(即寶...
不淨羹
從前,有人種了很多的棉花,如果過時不採的話,就會成色不...
五隻烏龜換一頭牛
有一對父子,雖然家境很貧困但卻能父慈子孝,生活得和樂融...
孝亦有道,方為孝道
曾參是孔子的學生,經常聽孔子講孝,就暗暗下定決心,一定...
善心不僅能救命 還能救心
有一次,一位患血癌的囚犯被送來我們醫院,醫院發現他需要...
破廟的感慨
三個法師在一破廟裡相遇,對那座廟的破敗他們很感慨。 第...
不服氣的修行者
有一位修行者與當時一位禪師修行的法門不同,他看到禪師得...
螞蟻的力量
小小螞蟻,在我們的生活中是一個毫不起眼的角色,它們也仿...
女人比漂亮更重要的東西
1、善良 對於女人來說善良就是她的底線,自私自利心狠手...
成佛就在今天
禪師沉默許久回答:成佛就在今天。 小和尚當時聽了不以為...
如法修行 如佛親教
過去,佛陀曾住在迦毗羅衛國的尼拘律園。一日,斛飯王的長...
上一頁
第10頁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下一頁
隨機推薦
佛教咒語
淨慧法師
圓瑛大師
藥師法門
佛教戒律
因緣
藥師經
斷除執著
宏海法師
道證法師
功德
看破放下
斷除煩惱
念佛法門
助念
憨山大師
信願
學佛感應
孝順父母
佛弟子文庫 fodizi.tw
文庫首頁
大藏經
全部欄目
網站郵箱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