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不肯出門的戒嗔

2014/03/14  大字體  護眼色

不肯出門的戒嗔

戒嗔還不是和尚的時候,也是生活在山裡,那還是十幾年前,戒嗔當時還算一個小孩子,沒有經文的約束,比起現在要頑皮許多。

當然小孩子能頑皮的項目也是有限的,無非是和幾個年紀差不多大的夥伴在山間四下閑混,記得領頭的小玩夥叫木頭,木頭很擅長的本領是在山裡找吃的,和他一路走,幾乎每隔小段時間,他便不知道從哪裡找點東西遞給我們。

那些東西的樣子,有些也挺奇怪,但是小孩子通常不去管那麼多,有人鼓動,有人帶頭,也就一起吃了。很多年以後,智惠師父教戒嗔識別過一段時間中草藥,戒嗔才發現原來山裡到處都是副作用不小的毒藥,回想當年,居然沒有吃出什麼問題,也算是奇跡了。

記得有一天,木頭做了一根很長的竹竿,拉著戒嗔一起去山裡打高枝上的野果,很開心的跟著去了,戒嗔跟在木頭後面,拿著他的竹竿四處揮舞,一個不留意,竹竿的一頭正好打在一個掛在樹間馬蜂窩上。

只是一瞬間,一大群馬蜂「轟」的一聲向我們襲來,一時間慌了手腳,頭也不肯回的向山下跑,不斷感到的手上、臉上等裸露在外面的皮膚一下下的刺痛,也顧不得許多,跑了很遠,才發現馬蜂已經不追了。

大家互相看著,發現個個都被叮的不成樣子了,最慘的是木頭,因為木頭的頭特別大,馬蜂可以下毒口的地方多,光臉上差不多就叮了四五下。

疼痛感越來越強烈,也沒有人有心思去採野果了,每個人都掛著一串眼淚回家,把家里人都嚇了一跳。

家長們用了很多偏方,戒嗔在家裡睡了好幾天,偶爾起來照個鏡子,發現自己的樣子,演個八戒是不用化妝了,於是又是傷心又是難過,躺回床上。

過了幾天,媽媽便催戒嗔去上學,一來覺得自己沒法見人,二來記得前幾天老師說這兩天要考試,放聲大哭,不肯去上學。

可能是哭的太難受,被媽媽誤會是傷勢依然沒有好,於是又寬限了幾天。

到了第五天,被忍無可忍的爸爸掀了被子,趕了出來去上學。

那一路,只是低著頭,生怕被熟人看到,雖然臨出門前匆匆的照了鏡子,臉上好像已經消腫了。不知道為何心裡還是很不自在,覺得傷口處有些異常。

到了學校,才發現那幾個傷友前幾天便已經上學了,看看他們的樣子,幾乎已無異常,即便是受傷最重的木頭,現在的樣子最多也只能演個少兒瘦版八戒了。

課間休息的時候,和同學們聊天,沒有人提起馬蜂的事情,好似完全沒有發生過的事情一樣。

原來前幾天,躲在家裡的不願見人的種種理由,完全是多慮了。

我們每個人是不是都有很多煩惱呢?而實際上這些煩惱絕大多數都不是別人帶來的,大部分時候是我們自己在折磨自己。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認識你自己

禪院新來了一個小和尚,他積極主動去見智閑禪師,誠懇...

四大苦空,五陰無我

【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第一覺悟:...

萬境本閑,唯心自鬧

【原文】 人苦日在煩惱中,尚不知是煩惱;若知是煩惱,...

五個方面分析「無我」的含義

佛教的經典和論著浩瀚如海,其數量更是數不勝數。隨著...

去除煩惱習氣要下狠心

但是我們這些煩惱習氣也不是一生養成的,過去無量劫來...

握得越緊,傷害越大

有一個年輕人,事業和家庭都遇到了麻煩,嫉妒、浮躁、...

【推薦】除了念佛外,調伏煩惱也是非常重要

我們淨土宗的修行人,窮盡一生地努力修學,主要的目標...

為何煩惱很難斷

問: 我這幾天修行很精進,為什麼還很煩呢?是什麼原...

善於發現每個人的優點

一位有德之士一直為住在城市的東區而苦惱。他舉止文雅...

暫時停下匆忙的腳步

釋迦牟尼在尚未成佛之前,經歷許多的修練,因而獲得極...

功名威赫歸掌上

布袋戲的歷史起源有一則動人的故事。相傳在明朝,有一...

讚美的魅力

有一項管理髮現,最受歡迎的同事是有團隊精神、樂於助...

習慣在臨終時的影響

我曾經看過一位患者,她為我上了一課,不但是有關戒律...

紹雲老和尚:雲居山的護法神太厲害了

我當年在雲居山,山底下有位姓徐的,五十幾歲,他就租...

念佛就等於修淨土法門嗎

問: 念佛就等於修淨土法門嗎? 淨界法師答: 我前一陣...

認識釋迦牟尼佛(圖)

兜率說法 觀緣下生 聖善慧菩薩功行圓滿,住兜率天內...

隨緣是要考慮現實,盡分是盡最大的努力

問: 師父慈悲!師父剛剛有說,就是修菩提心的時候,菩...

修行人在這個時候很容易著魔

過去有一位和尚道友,他學畫畫,他的畫本來就不怎麼好...

無分別心是道

寶峰寺,某天午齋畢。僧問:飯好不好吃?和尚答:吃飯...

世人若遇災殃,應作償債想

世人稍遇災殃,不是怨天,便是尤人,絕無有作償債想,...

慾望只要一打開,就很難收回來

富在知足 什麼是富?很多人都會認為有錢就是富。這個答...

「十方佛」是哪十尊佛

十方,梵語 dasa disah,巴利語 dasa disā。為四方、...

【佛教詞典】不至境

「至境」之對稱。指色境與聲境。五根緣五境之中,眼根...

【佛教詞典】貫穿補特伽羅空性

【貫穿補特伽羅空性】 p1028 瑜伽八十卷一頁云:云何貫...

【視頻】慧律法師《身著白衣,受比丘禮》

慧律法師《身著白衣,受比丘禮》

【視頻】惟賢法師《人間佛教的提出與傳承》

惟賢法師《人間佛教的提出與傳承》